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封神榜》中有哪些细思恐极的细节?

公元 2005 年,福建省顺昌县。

一位村民登上海拔 1305 米的顺昌县宝山主峰,于南天门后发现一处奇怪的建筑,有些像神龛,也有些像墓室。

扒开枯草,走到建筑的旁边仔细一看,村民吓了一跳,这里竟然埋葬着「齐天大圣」和「通天大圣」。

他可能不知道通天大圣是何许人也,但一定知道大名鼎鼎的齐天大圣。

难道我们一直喜欢的猴哥死了?

这件事惊动了当地文物部门。

经过专家仔细考察,最终认定这座庙是「双圣庙」,始建于元末明初,庙里供奉的是孙悟空兄弟,也就是齐天大圣与通天大圣。

顺昌县博物馆馆长、研究员王益民一直从事齐天大圣的研究,认为顺昌是齐天大圣文化的发源地。

王益民考察了与孙悟空有关的元代史料与遗迹,从杨景贤的《西游记杂剧》中找到了通天大圣这个角色,指出他的确是齐天大圣的兄弟。

不仅如此,王益民还表示,在顺昌县一带的民间传说中,孙悟空确实是有兄弟姐妹的。

既然有兄弟姐妹,那么他的父母是谁呢?聊孙悟空的父母,不妨从《封神演义》中寻找线索。

读过《封神演义》的朋友会有一种感觉,觉得这本书的很多细节与人设抄袭了《西游记》。

其实也不算是抄袭,由于《封神演义》成书比《西游记》晚几十年,所以借鉴《西游记》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甚至可以断定,《封神演义》故意写成了《西游记》的前传。

《封神演义》借的是武王伐纣的壳,《西游记》借的是玄奘取经的壳,从时间线上看,也的确有封神在前而西游在后的直观感受。

既然两者所用的神仙体系类似,那《封神演义》就难免会有《西游记》前传的影子。

若想搞清楚孙悟空父母是谁,必然要查阅「封神榜」。「封神榜」上封了那么多神,到底哪两个是孙悟空的父母呢?

我们需要从孙悟空本身的特点去寻找答案。

很多朋友只看过电视剧,没有读过原著,所以认为,孙悟空是石头里蹦出来的。其实,这个说法是不正确的。

孙悟空并非石头里蹦出来的,而是「石卵」里生出来的。这个石卵位于仙石中,仙石「上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很像是一道封印。

关于孙悟空的出生,《西游记》中写得很平淡,「(仙石)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

然而,「仙胞」一词暴露了重要的信息,说明孕育孙悟空的并非石头,而是一个受精卵。

从九窍八孔的细节可以看出,这个孕育孙悟空的石卵绝对不是一枚蛋,毕竟九窍八孔是胎卵生的象征。

这就意味着,孕育孙悟空的应该是一个生命,而这个生命死在了仙石中,保住了胎儿,最终生出了孙悟空。尽管这样推理有些残忍,但是符合原著描写的逻辑。

如果进一步展开的话,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孙悟空的母亲被封印在了仙石中,最终死在里面。

甚至可以脑洞这样的细节,她被困时已经有了身孕,牺牲自己,化为石头保住了孩子。

石头在仙石中经过多年滚打,磨掉棱角变成石卵。孙悟空在母胎中吸收天地日月精华,最终破石卵而出。

聊到这里,很多读过《封神演义》的朋友立即会指出,这不是说的石矶娘娘吗?

在《封神演义》中唯一石头成精的角色是石矶娘娘。

可是,石矶娘娘与九宫八卦有什么关系,她不是被哪吒的师父太乙真人杀了吗?当时也没有怀孕啊?

别着急,咱们先来看石矶娘娘是怎么死的。

哪吒行凶打死、打伤石矶娘娘的两个弟子,不仅不认错还挑衅石矶娘娘,被娘娘教训了一顿,收了他的所有法器。

哪吒赶紧往师父那里跑,石矶娘娘一路追到了乾元山金光洞,见到了太乙真人。

石矶娘娘与太乙真人一开始比的是剑法,太乙真人显然不是石矶娘娘的对手,但是石矶娘娘也无法立即打赢他。

于是,石矶娘娘拿出自己最厉害的法宝「八卦龙须帕」,太乙真人见状不得不拿出自己最厉害的宝贝「九龙神火罩」,将石矶娘娘罩住了。

《封神演义》写道:「石矶在罩内腾腾焰起,烈烈火生,九条火龙盘绕;此乃叁昧神火,烧炼石矶,一声雷响,把娘媳真形炼出,乃是一块顽石。此石生於天地玄黄之外,经过地水火风,炼成灵精;今日天数已定,合於此地而死,故现其真形,此是太乙真人该开杀戒。」

灭石矶娘娘的过程大概是,九龙神火罩从空中飞来,罩住了八卦龙须帕,进而将石矶娘娘压在了一个空间里。石矶娘娘被三昧真火烧死,化为石头。

太乙真人是如何处理这块石头的,书上没有写,不过可以从逻辑推理,一定是将石头打入凡尘。

孕育孙悟空的石卵,外面有九宫八卦,与九龙神火罩、八卦龙须帕正好对应。

太乙真人通过九龙神火罩,将石矶娘娘变的石头,压在了仙石之下。武王伐纣的时间是公元前 1046 年,而孙悟空出生的时间大约是公元前 578 年。

500 年是一个劫数,太乙真人杀石矶娘娘的时间在武王伐纣之前,大约是公元前 1078 年。也就是说,孕育孙悟空经历了 500 年,正好是三界的一个劫数。

从上述的细节可以看出,认为石矶娘娘是孙悟空生母的观点,从逻辑上看几乎是严丝合缝的。

孙悟空害怕三昧真火,但是这种火杀不死他。不过,三昧真火为何杀死了石矶娘娘呢?

从逻辑上推理,石矶娘娘的法力高于太乙真人,不应该死在九龙神火罩中。她之所以选择死亡,应该是为了保护肚子里的孩子。

她化为石头,将腹中胎儿保护起来。经过五百年沧海桑田,保护胎儿的石头在仙石中碰来撞去,磨掉了所有的棱角,变成了石卵。

用这种方式推理孙悟空的生母,有些残忍。不过,事实上背后还有更残忍的逻辑。

石矶娘娘并非作恶的妖精,而是一位非常善良的修行者。

奇怪的是,她竟然是第一个因为「封神榜」而死的角色,然而此时姜子牙还没有拿到封神榜,封神台都没有修。

她的死非常可疑,背后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呢?

 《封神演义》的逻辑是,三教签订「封神榜」,借武王伐纣的历史机遇,对仙与神进行大洗牌。

尽管元始天尊的阐教借口说旗下弟子没有斩断「三尸」,需要开杀戒来完成修行,但实际上这场浩大的诛仙大战,就是为了分割三界的资源。

成者为仙,败者为神。

做仙享有权利,但无需承担义务,自由自在;做神享有权利,但要承担神职义务,没有任何自由。

多数仙不想做神,而天庭没有神可以用。所以,三教签订封神榜,通过杀死一些不合格的仙来为神职填补空白。

三教元首之一的通天教主,被元始天尊、太上老君与西方二圣给耍了。

通天教主签字后才发现名单不对,自己的门人上榜的占绝对多数。

为了防止弟子、门人被杀变神,通天教主在碧游宫墙上写了一句话教导门人:「谨闭洞门,静诵黄庭三两卷;身投西土,封神榜上有名人。」

他表达得很明白,告诉大家,好好修行,不要下山。只要关门念经,什么事儿都没有。如果下山参与武王伐纣的大战,就多半会上封神榜。

然而,通天教主的弟子们多数都没有忍住,下山参战,最终上了封神榜。

很多人不理解,大家为何不顾师父的训教,下山参战呢?

因为大家清楚,即便是紧闭洞门,不下山,不参战,一旦列进了封神榜,阐教的人一定会打到洞里来找你麻烦。大家为何有这种判断呢?

石矶娘娘之死就是最好的例子。

石矶娘娘谨听师父通天教主的教诲,紧闭洞门,一步也没有出骷髅山白骨洞。

太乙真人放出哪吒后,暗自安排哪吒,用陈塘关的乾坤弓、震天箭射死了下山采药的碧云童子。他是石矶娘娘的弟子,石矶娘娘不可能不管。

石矶娘娘找来李靖问罪,听了李靖的叙述,她并没有怪他,而是要他搞清楚是谁干的。

李靖赶紧回去查问,发现是哪吒干的。李靖要哪吒去白骨洞赔罪,哪吒到了洞口,尚未见到石矶娘娘,愣是将石矶娘娘的另一个弟子彩云童子打成了半残废。

石矶娘娘忍无可忍,来战哪吒。哪吒哪里是娘娘的对手,被石矶娘娘打得毫无还手能力。

从石矶娘娘处理这件事的方式可以看出,她并非不讲理之人。同时也发现,她与李靖挺熟悉。

李靖曾经拜在度厄真人门下修行,没有修成就想下山。是石矶娘娘担保并劝说,度厄真人才允许他下山。下山后,李靖一路做到陈塘关总兵,获得了荣华富贵。这样说来,石矶娘娘是李靖的恩人。

哪吒行凶这件事,石矶娘娘并没有责怪李靖,反而给了他很大的面子。冤有头债有主,她是个秉持公正的修行者。

她追到乾元山金光洞后,死在了太乙真人手上。姜子牙造封神台,挂封神榜后她的灵魂一直没有上榜。直到姜子牙封神时,才将她补录上。

石矶娘娘之死在截教内部形成了非常大的负面影响。几乎所有的人都无比愤怒。以至于广成子拜访碧游宫的时候,所有截教弟子都要对他下手。

通天教主一直忍让,不希望出山。见一个又一个门人死去,他不得已摆出了诛仙阵和万仙阵。

石矶娘娘之死还有一个奇怪的地方,那就是截教的很多大佬级的人物,尽管很愤怒,但都没有公开说什么,也没有人明确打出为她复仇的旗号。

她是一个守原则,很善良,也很公正的修行者。她的死如此不公平,为何截教没有人主动站出来,为她说一句话呢?

其实,这与她本身的原罪有关。之所以拿她开刀,是因为她犯戒最深。

太乙真人动用九龙神火罩之前,曾经骂过石矶娘娘,告诉他自己杀人是合法的,是封神榜的规定。这也是太乙真人动手前故意暗示,石矶娘娘是有原罪的,所以触动了太乙真人的杀戒。

太乙真人有把握灭她,是因为知道她的底细。太乙真人的算盘是,通过纵容弟子闹事,故意引诱她过来,杀了她,完成自己杀戒的任务。

石矶娘娘破戒在前,所以被杀也只能认命。她破的不是别的戒,而是色戒。她恋爱、怀孕,犯了仙界最大的忌讳。

通天教主秉持有教无类,所以收了很多不完美的弟子。尤其是妖界的弟子,通过修行进入仙界,破坏了西昆仑仙的纯洁性,也挤压了仙界的生存坏境。

仙界最严的戒律是色戒,如果没有破除色戒,就永远不可能真正登仙。

其他的截教弟子也多多少少有些原罪,真正彻底清白的不多,所以石矶娘娘之死给他们一个巨大的警告。

坐以待毙,不如参加战斗。

在闻太师、申公豹的撺掇下,很多截教的修行者蠢蠢欲动,连师父通天教主的命令也要违背。

如果石矶娘娘真的怀了孩子,那问题来了,她怀的是谁的孩子。

这也就牵涉出另一个巨大的谜团,孙悟空的父亲到底是谁。

很多作品分析过孙悟空的家世,也猜测过他父亲的身份,然而都不着边际。

孙悟空之父另有高人。

在整个封神大战中,外形、功夫与孙悟空最像的人是袁洪。两人外形唯一的区别是,袁洪是猿猴修成的散仙,比较高大,而孙悟空瘦小。

其他方面,两个角色有太多相似之处,以至于很多人认为,袁洪是孙悟空的前世。

然而,从种种细节来看,袁洪与孙悟空的关系可不是前世与今世那么简单。

袁洪是大反派中最后一位统帅,他的核心阵营是梅山兄弟,也就是家在梅山的六个兄弟,加上袁洪共七位。

在一些著作中,梅山七怪或梅山七侠是二郎神的左膀右臂,可是在《封神演义》中,他们是二郎神的劲敌。

在封神大战中,袁洪的排名不是最高的,但是一定在第一梯队。二郎神与他单打独斗,根本就不是他的对手。

袁洪懂七十二变,会元神出窍,有很强的军事才能,连续多次击败姜子牙的军队。他与二郎神杨戬有过一次斗法,两人不分胜负。

如果不是女娲娘娘出面,将山河社稷图交给杨戬,杨戬是不可能抓住袁洪的。

袁洪进入山河社稷图之后,二郎神轻松地抓了他,交给姜子牙发落。

袁洪的法术惊人,他的头是砍不掉的,姜子牙不得不用陆压道人给他的斩仙飞刀,杀了袁洪。袁洪死后被补录进封神榜,最终被封神。

从袁洪的背景可以推测,他要么是孙悟空的前世,要么是孙悟空的亲人,不可能与孙悟空没有关系。

然而,很容易发现,他不可能是孙悟空的前世。袁洪死后封神,一旦封神就不可以离开神位。袁洪被封为四废星君,成为天庭的军事将领。他没有机会再转世为孙悟空。

既然袁洪不可能是孙悟空的前世,那么袁洪有没有可能是孙悟空的父亲呢?

可能性非常大。

在上文中,我们分析过,石矶娘娘小心翼翼地修行,可是太乙真人还是找上门来,将她杀死。石矶娘娘做了封神榜上第一个冤魂,核心原因是她破了色戒,怀了孩子。

这个孩子到底是谁的,原著中没有任何线索。不过,从袁洪身上可以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袁洪到底是什么出身,书上没有写明白。要知道,袁洪出山的时候,截教已经基本上灭亡了。通天教主已经被鸿钧老祖抓走,截教的弟子要么死了,要么重伤,无力回天。

袁洪的突然出现,让人不可思议。

他的功夫非常厉害,有截教的影子,也有阐教的特点,又兼具了各家之长。

袁洪成为姜子牙的重要对手,不是因为他的军事能力强,而是他的个人能力太强了。他不是截教中人,为何最终还是上了封神榜,这就是大问题。

要知道,封神榜是三教联合推出的,上面列的是三教弟子的名字。

袁洪的身份不明,出处不明,最终上了封神榜,这个细节正是解开他身份的钥匙。

更让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降服袁洪竟然需要女娲娘娘亲自出马,可见他绝对不是普通的修行者。

袁洪是主动投靠纣王的,当时纣王招贤,袁洪揭榜上前,准备为国而战。为何袁洪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万仙阵过后来?

从袁洪的谈吐、举止、水平可以看出,他不是求富贵的人。唯一合理的理由是,他是主动下山来加入商军,就是要与周营作战。

这背后有明显的复仇动机。

更有意思的是,尽管袁洪后来封神了,可是他的名字一开始也不在封神榜上。

我们之前讲过,石矶娘娘的名字一开始也不在封神榜上,她死后,游魂没有上封神台。

后来,姜子牙封神时,将他补录了进去。袁洪也是如此。

他这么厉害,名字也不在封神榜上,后来姜子牙还是封了他。

从袁洪的气势来看,他应该是得了截教真传,又学了阐教的一些本领,能力比较综合。

如果不是他主动出来,没有人知道世界上还有他这个角色。他不在截教中,也不在阐教中,唯一的可能是,他是西方教的人。

有人会觉得诧异,袁洪怎么会是西方教的人呢,毕竟西方教与阐教是联盟。

可是西方教的动机是非常不纯的,两位教主加入封神大战的时机都是阐教遇到危机时。西方教介入大战的目的是,收几个没有上封神榜的弟子回去做储备干部。

收妖精做弟子是西方教一贯的作风,所以袁洪出自西方教的可能性是最大的。

既然是出自西方教,为何没有人知道他的师父是谁呢?这就是西方教的特点,一般都是秘传弟子,很少公开让人知道。

如果他是西方教的秘传弟子,为何西方教的两位教主不过来收服他呢?

主要是原因可能有两点,一点是截教覆灭,阐教独大,西方教想平衡一下,所以不想让阐教那么顺利,于是派出了袁洪等人。

还有一种可能是,袁洪为了报仇,私自下山,干了这件事。

第三种可能是,袁洪为报仇下山,西方教知道,但是没有去阻拦。

综合来看,袁洪下山是为了报仇,更符合逻辑。

那么袁洪与石矶娘娘到底有没有可能是一对呢?他们的关系有谁知道呢?

这要从另一位高手聊起。这个高手也没上封神榜,最终没有被杀,也没有被补录。

他就是马元。

 

马元是骷髅山白骨洞的一气仙!没错,他来自骷髅山白骨洞,洞里的老大是石矶娘娘。

这就意味着,他在石矶娘娘身边修行。根据教派规定,他们俩只能有一种关系,那就是师徒关系。

从功夫上看,只能是石矶娘娘是师父,马元是弟子。石矶娘娘死后,马元并没有立即下山。

他清楚通天教主给他们的训令,不要下山。他也清楚,石矶娘娘之死也是有劫数的。

可以推理,他肯定清楚,石矶娘娘犯了色戒,怀了别人的孩子。然而,最终他还是下山了,主要是因为经不住申公豹的忽悠。

他是一个小辈的修行者,没有上封神榜。原本该被文殊杀掉,最终被西方准提道人救了。他被带到西方,最终修成了马元尊王佛。

马元到了西方不久,袁洪就下山了。袁洪下山时,截教已经覆灭了。所以说,袁洪多半来自西方教,而他与石矶娘娘的关系不一般。

如果脑洞一下,大致的逻辑应该是,袁洪与石矶娘娘有私情,但是双方都背着本教,偷偷摸摸,以至于石矶娘娘有孕了,很多人都不知道他们的关系。

为了避嫌,也为了保护孩子,袁洪隐居西方,不敢出来与石矶娘娘相见,因此并不知道石矶娘娘的遭遇。

马元是石矶娘娘的弟子,对石矶娘娘与袁洪的关系了如指掌。

马元被抓到西方后,将石矶娘娘的遭遇告诉了袁洪。袁洪并没有考虑封神大战中商纣大势已去的历史趋势,为了报仇,毅然加入商朝军队,最终死在姜子牙手里。

姜子牙神机妙算,知道袁洪与石矶娘娘之死是因为犯戒,念及他们的修行不错,于是补录他们进入封神榜。

补录封神是姜子牙的特权,要知道姜子牙的前妻没有尺寸之功也被收录进了封神榜,最终也获得了神位。

袁洪之死也就成了封神大战中一个不可言说的巨大悲剧。

既然袁洪是西方教的人,那么他的师父是谁呢?

在西方教中,真正出手的是大教主接引道人与小教主准提道人。从功夫的层次来看,小教主明显更厉害。

袁洪的功夫与准提道人更像,同时兼具另外两个教派的精华。这也符合准提道人三教合一的理念。

从功夫的特点与能力的综合程度来看,袁洪的师父应该就是准提道人。

那么准提道人到底是谁呢?他后来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须菩提祖师。

准提道人就是须菩提祖师的前身。须菩提祖师教授孙悟空的时候,不让孙悟空说出他们的关系。准提道人教授袁洪时,同样不让说出他们的关系。两人性格与功夫很像,无疑是一个人。

准提道人在佛教历史上到底是谁呢?他为何与接引道人,也就是如来佛祖决裂?这是另外一个大话题,需要很大的篇幅来讨论。

不过,我们可以简单聊一下背后的逻辑。在佛教的历史上,曾经出现一次巨大的分裂,分裂的主角是如释迦牟尼与堂弟提婆达多。这段历史曾经记录在季羡林先生的论文中。

两人因为线路之争最终导致佛教分裂,提婆达多带领自己的僧团离开了佛祖,在印度一带存在了一千多年。

玄奘取经时专门拜访过提婆达多僧团。佛祖的弟子将提婆达多说成是魔鬼化身,而提婆达多的徒子徒孙将他视为圣人。提婆达多就是准提道人的原型。

封神大战之后,接引道人变成如来佛祖,收纳了大量阐教的弟子,开创了佛教。准提道人对此很不满,于是化为须菩提祖师,离开了灵山。

须菩提祖师的第一站不是灵台方寸山,而是花果山。压石矶娘娘的仙石就在花果山。

须菩提祖师知道,仙石中封印的石矶娘娘已经被封神,而袁洪与她的孩子还在里面。

于是,须菩提祖师开凿水帘洞,日夜守卫在洞口。等孙悟空孕育成之后,他离开花果山,回到西牛贺洲,选定灵台方寸山,修斜月三星洞,开始传教。

花果山的这帮猴子,其实就是袁洪的手下,他们一直在守卫孕育孙悟空的仙石。

孙悟空出生后的所有行为,都已经被须菩提祖师安排好了。尤其是跨过重洋学道,基本上是须菩提祖师暗中安排的。

须菩提祖师用培养袁洪的方式,培养了孙悟空。

须菩提祖师吸取了培养袁洪的教训,一开始就没有教授孙悟空任何法术,只是教他如何修心。袁洪之所以下山,就是因为仇恨压在心中无法平复,所以该有此劫。

须菩提祖师认为,只要孙悟空心恒定就一定不会遭受袁洪一样的劫数。

前七年,孙悟空伪装得特别好,取得了祖师的信任。祖师将功夫教给他后,他的本性就暴露了出来。须菩提祖师大失所望,将孙悟空赶了出去。

孙悟空的功夫一部分是从须菩提祖师那里学的,还有一部分是自己悟出来的,包括灵魂出窍等。这些是基因里带的功夫。

很多人不理解,须菩提祖师赶走孙悟空的时候,为何不准孙悟空叫他师父?说白了,孙悟空应该叫他师爷,只可惜这段往事无法回首。

须菩提祖师曾经最得意的弟子,竟然上了封神榜,永远变成了星君这样的神职人员。当他看清了孙悟空的根性后,对他失望透顶。

孙悟空有五行山下五百年劫数,须菩提祖师早已看在眼中。

结语

无论是石矶娘娘还是袁洪,都不愿意上封神榜,也都不愿意做神。他们修仙成功,本来是可以享受仙界的自由的。

当他们很无奈地上了封神榜,并进入神界时,他们的缘分也就彻底尽了。孙悟空生来就背负了打破天庭神界秩序的使命。

对西方教来说,经过封神大战,他们收罗了大量三界的人才,本来可以无限壮大自己,没想到遇到了强势的玉帝,关闭了他们东进的通道。

西方教直接与天庭开战并不现实,毕竟天庭控制三界的绝大多数地方。天庭的秩序也成了西方教最大的阻碍。

孙悟空的复仇基因与西方教东扩的野心相碰撞,于是便有了《西游记》的整个故事。须菩提祖师与如来佛祖不和,但是他的立场依然站在西方教上,也就是后来的佛教。

孙悟空是须菩提祖师搅乱三界,为佛教赢得东扩机会的最大武器。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知乎盐选会员精选文章 » 《封神榜》中有哪些细思恐极的细节?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