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史上唯一的战俘奥运会:志愿军优待俘虏的最好证明

朝鲜战争期间,志愿军组织过一场非常牛逼的运动会——1952 年战俘营奥运会。

就目前来看,打一场仗能凑齐一个奥运会级别阵容的战俘营的,也就朝鲜战争时中国志愿军能做到了。

这届特殊的奥运会是志愿军「俘虏管理计划」的一部分。

其实志愿军刚入朝的时候并没有完善的俘虏管理计划。

在最开始毛主席的构想中,志愿军入朝以防御战为主,主要打击目标是南韩军队,只有在有把握的情况下才对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作战。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没想到志愿军两个半月就推到三八线附近了。

俘虏太多以至于给前线作战部队都造成负担和困扰,同时美国飞机也不停轰炸扫射,带着这么一大帮俘虏也不好转移。

因此,志愿军政治部请示北京总部,希望建立战俘营把这些人都转移到后方去。

鸭绿江边靠近中国的碧潼就成了战俘营首选。

把大批俘虏送到战俘营后,志愿军的翻译跟战俘沟通才知道,西方的宣传中对志愿军有太多诋毁和谣言,以至于他们大部分都以为我军会虐待俘虏。

甚至很多战俘相信,志愿军会把他们送到东北和西伯利亚挖煤,永远不让他们回国。

出于宣传考虑,请示毛主席之后,志愿军方做了一个很大的决定——选一批俘虏送到前线,战地释放俘虏。

当时选了二十几个美国和七十几个南韩俘虏放归,并给他们发了「投降安全证」,以保证他们能在交火的前线安全回到对面。

首批战俘释放之后产生的影响,也远远超出志愿军的预想,在美国国内,纽约时报等媒体也做了大量报道,志愿军优待俘虏的政策也在西方受到了广泛传播。

随后,释放的战俘被立即转运回国,并受到严密监控。

尽管如此,志愿军优待俘虏的政策还是在朝鲜战场前线流传开来,并对联合国军的前线士兵思想产生了较大的动摇。

联合国军第二次战役的时候,联合国军士兵战地投降的情况大幅增长,甚至出现了美国军队成建制投降的情况。

思想政治工作一直是我军一大法宝,和战俘营建造同时开始的,还有志愿军的战俘思想改造工作。

这些俘虏,尤其是美国的「少爷兵」,也是真的需要改造。据志愿军战俘管理工作人员回忆,很多美国俘虏自私胆小又懒惰。

战俘营里有战俘病了,作为战友不照顾也就算了,他们还会抢病号的饭,甚至会偷偷把人抬到外面让他冻死,以防自己感染。

还有战俘管理人员回忆到,战俘里也是有阶级划分的。

战俘吃饭需要自己磨豆子,英国兵尚且还会自己磨,美国大兵都是雇土耳其人给他们磨。

所以,对这些战俘的思想改造,也是非常必要的。

后来,志愿军思政工作者发现,由于当时中美两国物质条件的极大落差,中国解放战争时期国内普遍存在的地主农民的阶级矛盾并不能生搬硬套到西方战俘身上。

对他们的改造,更多要从西方社会和文化背景入手。

在这个思路下,工作人员首先开展战争性质分析,对战俘宣讲朝鲜战争中联合国军的反动性和非正义性,进行反战教育,此举在战俘改造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同时,思政工作人员发现,西方社会的种族歧视也是可以进行思政改造和教育的很好切入点。

有个黑人连投降之后,黑人士兵跟志愿军的翻译痛诉美国的种族歧视,他们表示,即使同在前线作战,黑人士兵也会被白人士兵歧视欺负,而在志愿军的战俘营里,他们却可以和白人战俘得到平等公正的待遇。

战俘安置和管理工作就这样一步一步展开着,我军也逐渐完善了战俘管理制度,并且也尝试着利用战俘管理和改造进行前线宣传,以期在一定程度上动摇和瓦解敌军斗志。

随着战争的进行,这样的机会来了。

1951 年秋天,在第一次和平谈判失败之后,美军做了一件令友邦惊诧的骚操作——轰炸昌城战俘营。

美军轰炸战俘营的新闻随即传到其他战俘营,所有战俘都炸锅了。这个神助攻,也让志愿军的战俘工作好做了很多。

志愿军开控诉大会和诉苦会,让战俘诉苦,并且反思联合国军的侵略性和非正义性。

之后还选派了俘虏代表向全世界发电报,控诉美军轰炸战俘营的行为。

接下来美军第二个骚操作又来了。

1952 年 1 月的战俘问题谈判中,根据日内瓦公约,双方互换战俘是有多少放多少,但美军要求一换一,并且要求一方战俘人数不够,可用当地平民进行交换。

美军俘虏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的战俘,比我方多十几万。然而拿十几万朝鲜百姓进行人质交换的事情,志愿军是绝对不可能做的。

消息传导战俘营,战俘听了也开始抗议,难以想象,这竟然是自己的军队提出的要求?

战俘营里组织了批斗和游行大会,并且有战俘给丘吉尔和杜鲁门写信发电报,痛斥美军反人类的要求。

在美军的「协助」下,志愿军的战俘改造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

一些参加过一战二战被德军或者日军俘虏国的老兵在战俘营里对志愿军的优俘政策进行进一步了宣扬,「投降不杀」、「俘虏优待」的政策也在联合国军前线作战士兵中深入人心。

随着战俘的进一步思想改造和战俘营的建设,战俘里有一些进步分子甚至组织了《走向真理与和平》的战俘营报刊,然后还组织了政治经济学学习。

由于我国缺乏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志愿军思政工作人员大多也不太了解经济危机和资本主义社会矛盾,而西方战俘对此却深有体会,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也非常深刻到位。

战俘营里,资本主义批判大会进行得如火如荼,战俘和志愿军战士甚至可以手挽手唱《国际歌》。

原侵朝美军战俘詹姆斯·乔治·温纳瑞斯告诉记者,他在战俘营度过了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在这些日子里,深深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言行所感动。

志愿军战俘管理人员待战俘如兄弟一般,经常组织战俘们开展文体活动,感化了无数战俘,也为在战俘中开展群众性的体育运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据后来披露的资料显示,当时美国军方估计,美国战俘里三分之一的人对美国制度产生了怀疑,有七分之一的人有严重通敌罪。

所以,大部分美军战俘回国之后,都长期被 FBI 监视,他们很多人也成了忠实的亲中和亲共产主义者。

为了进一步扩大优俘政策宣传力度,并且向全世界展示志愿军战俘营的改造成果,1952 年 11 月 15 日至 26 日,中国人民志愿军俘管处举办了一次史无前例、别开生面的「战俘营奥林匹克运动会」。

加载中…

从全部 6 个战俘营的 13107 名战俘中,选拔出 500 名(1254 人次)优秀选手参加。

这次「奥运会」没有国际奥委会的授权,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根据《奥林匹克宪章》,组织战俘们自己来操办的。

参赛运动员的国籍众多,分别属于美、英、法、加、哥、澳、韩、菲、土、荷、比、希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

战俘们身着统一的服装,扛着各种旗帜,排着整齐的队伍走进运动场。「奥运圣火」点燃之后,各种比赛激烈角逐。比赛项目很丰富,跨栏、跳高、篮球、排球、足球、拳击、游泳、跳水等一应俱全。

在战俘营内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堪称世界战俘史上的奇迹。

运动会的筹备委员会迅速成立。筹委会以俘管干部为主,选取对体育运动比赛事项有经验的战俘参加。

筹委会讨论的首个问题,就是运动会的名称。

有的根据地名提出叫「碧潼运动会」,有的直接说叫「战俘营运动会」。

美军黑人战俘普雷斯顿·E·里奇提议,这次运动会将有 10 多个国家的战俘运动员代表参加,像一个大型国际盛会,就叫「中国人民志愿军碧潼战俘营奥林匹克运动会」吧!

与会者一致鼓掌赞成,于是运动会的名称就这样定下来了。

在第二次会议上,组建了 10 名委员的「奥运会委员会」;20 名大会记者、6 名摄影师的《奥运纪实》编辑部;确定田径和球类比赛项目,并拟订了比赛日程表,等各项准备工作。

经过一个多月的积极筹备,一切就绪,运动会如期举行。5 个俘管团、2 个俘管队均选出了运动会代表队,14 个国家和地区的战俘运动员代表共 500 多人参加。

运动会完全仿照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大会模式来组织进行。各运动队在运动衣上写着英文「CAMP」(战俘营),并标着从 1 到 6 不同的号码。

11 月 15 日,「战俘营奥运会」举办地朝鲜碧潼郡天气晴朗,阳光灿烂,各处旌旗迎风招展,整个山城被装点得如同喜庆节日。

加载中…

山城里竖立起了一座座彩色牌楼,大会会徽就悬挂在其中一座醒目的拱门上端。

会徽外圈为「战俘营营际奥运会 1952」蓝底白字的会名,圈内图案为一把熊熊燃烧的火炬,中间是一只展翅飞翔的和平鸽。

会徽下挂着一块巨大的匾额,上面用中、朝、英三国文字写着「和平之路」四个大字。

运动会主会场设在碧潼中学大操场上。

主席台上挂着大会会标《中国人民志愿军、朝鲜人民军俘管处秋季运动大会》,在其上方正中位置,悬挂着大会的吉祥物——一只展翅欲飞的和平鸽。

主席台左侧设有「奥运」主火炬台。

加载中…

会场中心设有悬挂「奥运」会旗的升旗台。

会场两侧横挂着两幅大标语:「运动会是通向友谊之路」;「和平,是所有人的目标」。

加载中…

上午 8 时,运动会开幕式在大会主会场隆重举行。

志愿军军乐队演奏起《友谊进行曲》和《保卫世界和平》等乐曲。

在乐曲声中,运动员、裁判员列队入场。

排成方阵的运动员们手里举着鲜艳的上面饰有和平鸽符号和序号的旗帜,迈着有节奏的整齐步伐,一个方阵一个方阵地进入运动场。

这些运动员肤色各异,语言不同,但都精神抖擞。运动员们进场接受检阅之后,接着面对主席台,排列在运动场中央。

这时,美军战俘小威利斯·斯通手持火把跑步进入会场,绕场一周后把火把交给大会主席王央公。

王央公接着点燃了主席台上的火炬,奥林匹克五环旗在运动场上冉冉升起。

加载中…

这次「战俘营奥运会」共进行了田径、球类、体操、拳击、摔跤、拔河等 27 个项目的比赛。水上运动项目由于没有游泳池等设施,未能举行。

根据志愿军俘管干部和战俘们的事后回忆以及有关资料记载,这次「战俘营奥运会」虽然参赛选手都是志愿军战俘营中的战俘,但运动员们的竞技水平却并不低,比赛场面也精彩纷呈。

加载中…

在百米赛中,20 岁的美国黑人选手约翰·L·托马斯遥遥领先,竟然跑出了 10.6 秒的好成绩,比当时的世界纪录 10.2 秒只多出 0.4 秒。

加载中…

曾经在 1949 年参加过美国陆海空三军运动会,并获得百米金牌的诺曼·克拉夫德,以 11.6 秒的成绩获得亚军。在 200 米跑中,美国的威廉·P.克林顿军士是个「常胜将军」。他在预赛、分组赛、半决赛中都是一路领先,在决赛中更是一路飞奔,以惊人的 27 秒夺得冠军。令人惊奇的是,他的田径运动生涯是在他成为战俘之后才开始的。

英国战俘帕特里克·瑞安可能是参加项目最多的选手,他先后参加了 100 米、200 米、400 米跑和 110 米跨栏比赛,还参加了跳远和足球比赛。虽然他没有夺得冠军,但他还是以他的精彩表现获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拳击和摔跤是整个运动会上最抢眼的比赛项目。参加拳击比赛的选手大多为美军战俘,在次轻量级、轻量级、次中量级、中量级和重量级的比赛中,都是他们唱主角。

加载中…

摔跤分为土耳其式和朝鲜式两种类型,各具一格。在摔跤场上,也涌现出了一名众所难敌的健将,他就是有名的土耳其摔跤手阿里夫·格克切。在重量级比赛中,他连胜 7 场,夺得冠军。朝鲜式摔跤冠军被韩国人金东述夺得。此外,运动会上的竞走、拔河赛、棒球赛等项目也都精彩纷呈,出现了许多紧张而激烈的场面。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此次「战俘营奥运会」期间,有 7 个晚上志愿军战俘营文艺工作队和各战俘团、队的战俘们演出了精彩的文艺节目,有 5 个晚上放映了电影。

美军战俘还演出了话剧《金色的男孩》,英军战俘演出了话剧《哈特雷的假日》。

英国人 EdwardG.Beckerley 和韩国人 HyunSunHwal 由于精彩的演出,分别获文艺表演的第一、第二名。

运动会期间,伙食水平也远远高于平时,运动员们每天会餐一次,一日三餐都是由战俘们推选出的厨师精心烹调的。

加载中…
加载中…

经过 12 天紧张而激烈的比赛,战俘第五团获团体总分优胜第一名,战俘第一团获第二名,战俘第三团获第三名。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德尔马·G·米勒获得了全能冠军,在田径场上,他以 14.5 秒的成绩获得了障碍赛的冠军。5 分钟后,他来到了撑杆跳场地,以 5 米的成绩又获得了第一。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个人总分第二名为诺曼·克拉夫德,他获得了全能第二名、套袋跑第一名、100 米跑亚军、跳远第三名,此外,他还是战俘营中橄榄球队的教练和队长。

个人总分第三名为安东尼·P·伊格尔斯,他获得了全能第三名、跳远冠军、400 米跑冠军。

比赛结束时,举行了隆重的发奖仪式。

奖品都是从北京、上海、沈阳等地购买的景泰兰花瓶、丝质雨伞、檀香木扇子、玉石项链、丝巾和手帕以及其他精美的手工艺品,这些奖品总共花了 6 亿元人民币(旧币),约合新人民币 6 万元。

每个优胜者都得到了奖品,每个参赛的运动员还都得到了一份纪念品和一枚纪念章。

发奖时战俘们情绪高涨,处处都是欢声笑语,歌声、呐喊声此伏彼起,一浪接着一浪。

本次「战俘营奥运会」的全能冠军德尔马·G·米勒事后在写给母亲的信中自豪地说:「我在朝鲜志愿军战俘营参加了有十几个国家运动员参加的运动会。这是世界上从来没有过的事。我得了障碍赛冠军、撑杆跳高第一名,得了全能冠军。我在这里出尽了风头。你们一定为我高兴。我得的许多奖品都是中国精彩的手工艺品,我非常喜欢。我回去时将送给你们,让你们分享我的荣誉。」

加载中…

加载中…

当然了,这次大赛能顺利进行,除了积极踊跃参与的运动员,还有默默在各个岗位发光发热的工作人员。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运动会信息中心里,编辑们认真工作。他们从赛场搜集到的各种信息,对运动会进行了大量报道。下图为 Ronald A.Cocks 正在编辑从赛场搜集到的资料

加载中…
加载中…

每天都能阅读到来自赛场的消息。

加载中…
加载中…

此次「战俘营奥运会」闭幕时,美军战俘詹姆斯·G·维内里斯走上主席台,满含深情地说:「在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过战争俘虏被给予一个举行他们自己的『奥运会』的机会。这在世界战争史上是个创举,在国际奥运史上也是个奇迹!」

接着,荣获跳高第一名的美军战俘威廉·波里走上主席台,大声朗诵了一首热情洋溢的诗歌,表达了全体战俘的共同心声:

为什么战争仍在继续,
人们还在失去生命?
为什么和平还不能
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旋律?
在这里,体育比赛是那么有趣;
可是在那里,
与死神的竞赛还在进行!

他的诗句顿时引起台上和台下所有人的共鸣,掌声如潮,很多人的眼里都含着泪光,充满了对和平的向往……最后,志愿军军乐队奏响《友谊地久天长》,参赛队伍陆续退场,此次「战俘营奥运会」圆满结束。

加载中…
加载中…

本文作者:林为珮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知乎盐选会员精选文章 » 史上唯一的战俘奥运会:志愿军优待俘虏的最好证明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