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课程中,我们一起进行了适合「稳健型」投资者的模块学习,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进入到另一个新的模块,也就是适合「激进型」投资者的理财产品。
在这节课开始之前,我先问你一个问题,如果有某个行业,只要你学上三天,就能赚大钱,你信不信?我想你不仅不会相信,还肯定会觉得我是一个骗子。
但绝大部分的人,学了不到三天股票,就觉得自己能靠这个赚钱,便真金白银干了起来。
其实,炒股票比起做实业更难以赚钱,风险也更大,这本是一件极其严肃的资本行为,需要投入更大的精力和时间,才可能赢钱。而大多数人却如此轻描淡写的,连常识都不懂就一头扎进去,做着一夜暴富的美梦。
那么炒股到底应该以什么样的姿势才能真正入门呢?
对此,在你决定炒股前,先确保自身符合以下三个条件:
首先,你要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完全不需要靠股市挣到的钱来消费,同样,股市上的亏损也不能对你的生活造成影响。
第二,如果你身边已经有一个能够持续稳定盈利五年以上的高手,这个部分你可以不用听了,高人指路绝对是一条捷径。
第三,如果你没有高人可以指路,那么你慎重考虑一下,你是否能够承受五年没有回报只有投入的压力,不只是金钱,还有精力,还有因此带来的精神压力。如果你的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我建议你定投基金为宜,也可以再回头去复习下前面学习的课程。
好了,问完自己这三个问题,如果你还打算继续学下去,并且愿意忍受相当漫长的学习过程,那接下来就跟着我进入风险等级最高的学习模块吧!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前面你们已经清晰地了解了自己,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下股票到底是什么?
对股票本质最简单的理解就是,「某个企业的部分拥有权」,通过购买股票我们可以享受企业的经营成果,长期来看,股票是最具有增值潜力的资产。
在你真正开始炒股前,有一些最基本的名词解释必须要了解,我下面列举一些常用的:
1、换手率:通过换手率可以知道一只股票交易的活跃度,一般来说,当换手率达到 10%-50%,就是非常活跃了,换手率低于 1% 的股票就说明股性很差,没有大资金介入。
2、流通股本:先说下股本吧,就是一个公司上市后的股票数量,流通股本就是可以在市场上交易的股票数量,选股时最好不要选股本太大的,这类股股价不容易推动,咱们也就很难赚钱。
3、PE:也就是上节课中提到的市盈率,PE 越高,则说明公司有被高估的可能,越低说明公司盈利能力比较强,像银行股市盈率基本在个位数。
4、庄家:操控中小市值个股的财阀,往往在一年内在低位吸收足够多的筹码,拉升后出货。
5、买卖档:股票盘口上会出现买一,卖一,买一代表有多少资金在买,比如说买一是 100,就是可以买 100 手该股票的资金等待交易,卖一,就是有多少筹码在卖。
加载中…
对于股市基础知识的学习,有些同学让我推荐一些书籍,凭良心来说,如果你不是把投资作为人生目标的话,我绝对不会推荐你去看「技术分析类」的书籍。
因为技术分析只对股票有用,如果你花了几年时间潜心研究技术面,结果技术分析并不适合你,到时候你会发现你那几年学的东西连跟女孩搭讪都用不上。
我比较推荐大家去看行业书籍以及财经新闻。有句话叫做「如果股票涨了,你会赚钱;如果股票跌了,你会成为某一行业的专家。」因为股价下跌的时候人们总想做些努力来阻止股票下跌,但股票跌不跌和持股人做了什么毫无关系。既然都是要做的,也都是无用的,研究行业发展自然比研究技术面有好处。
如果哪天你觉得按照行业投资不适合你或者索性不炒股了,这些年研究行业发展的经历也不会白费,你会带着某行某业丰富的专业知识一起离开。我之前课程里就建议大家去看财经新闻也是这个道理,新闻不仅对炒股有帮助,它还能开拓人的视野,拓宽人的思维,这一点我有亲身的体验。
我记得 2014 年 7 月 31 日,新闻联播里有很长一段关于「埃博拉」疫情的报道,出于炒股的「职业习惯」,我立马打开了股票软件,翻看了「莱茵生物」「联环药业」「鲁抗医药」等医药股票的走势。
为什么看这几个?相信有炒股经验的同学多半都知道,每次疫情一来,无论是非典、甲流还是禽流感,市场总是会选择炒作这几个医药股,见得多了,我也对这几个标的耳熟能详。哪怕大家都知道公司的产品对本次疫情实无疗效,也不妨碍它股票的上涨。
当时的我,就像「巴甫洛夫的狗听到铃声」一样,条件反射地开始翻看疫苗概念股,并惊喜地发现,涨幅很不够,市场并没有充分认识这次疫情的严重性。
以埃博拉的传染性、严重性和致命性,比起甲流不知高出哪里去了,随着疫情的扩散、舆情的紧张,我相信市场很快就会认识到这个题材的炒作价值。
基于这样的判断,我就买入了莱茵生物,它是当时走势最强的一只。买入之后,心情有点复杂。「但愿世间常无病,何妨手中股套牢」!
加载中…
就在买入的第二天,疫情继续升级,莱茵生物涨停。
我的方法虽是赚了真金白银,却也不是唯一的终南捷径。
毕竟市场往往先于或同步于你的判断,想要跑在市场前面,这是很难的,需要长期关注新闻,有时还需要一些运气。我大部分时候是在股市里默默播种,只有大猎物来了,才耐心的狙击一次,因为大新闻没那么多。
当然狩猎之前,我也想好了各种作战预案,通过仓位控制等手段,涨跌都有应对之法。归根结底,投资要重视收益与风险的平衡。
如果你非要看技术类的股市入门书籍,那我建议你进行「交叉读书」,什么是「交叉读书」呢?
其实就是,先认真读完一本技术面分析的,比如《日本蜡烛图技术》,然后又读一本价值投资的代表作,比如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者》,然后可以再读一本成长股选股的,比如菲利普·费舍的《怎样选择成长股》。
总之,各种门派类别的书一定要交叉着读,然后结合你的看盘以及实际实践性的操作,慢慢领会,你会发现他们的看法里有些是直接对立的,但是他们都是对的,他们都能赚钱,这样,你就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当然有时候糟粕不一定是绝对意义上的糟粕,只是不适合你资金量,操作风格以及个人性格,所以要理智判断做出决定。
通过读这些书,结合自己的体会,逐渐形成自己对股市的「世界观」。
此外,等到你入市一两年,经验比较丰富之后,就可以专攻自己想要学习的投资策略了,就好像学医一样,最开始都是学整个人体的基本构造,到最后才能分成各科的医生。
业余时还可以读一些历史、哲学、心理学的书籍。因为股市里最难克服的就是人性,比如:贪婪、恐惧、妄想等,这些在股市里才是自己最大的敌人,熟悉了各类招式后,就多练练内功吧。
毕竟,股市里最难得的是独立思考,辩证性的看待问题。
这些经验都是我用血和泪换来的,盲目轻信一套理论,给自己带来的将是毁灭性的后果。
想要真正地、长久地赚到更多的钱,还需要自我对理财投资知识的全面提升,做足准备,才能稳稳地抓住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