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2
大家好,欢迎大家收看「辨伪存真·揭秘元宇宙十一讲」之第七讲:元宇宙商业化重要环节——NFT。
如果说去中心化身份系统是我们进入元宇宙的入场券,那么 NFT 就是元宇宙里我们可以开始进行商业活动的必备工具。元宇宙中的图片、声音、视频、头像、道具、建筑物等等都可以变成 NFT,成为像是被打上了条形码一样的商品:获得商品或资产属性,可以进行标价并进入流通市场。NFT 是元宇宙中形成商业闭环的重要环节,也是构成元宇宙这个可能的未来虚拟经济体的重要元素。
那么,什么是 NFT?
NFT 和元宇宙可以说是相生相伴火起来的两个热词,相信听说过元宇宙的朋友都或多或少听说过 NFT。NFT 是 Non-fungible Token 的简称,中文翻译是非同质化代币。而要想真正明白什么是非同质化代币,我们需要简单了解一下一个非同质化代币是如何发行出来的。
事实上,非同质化代币的本质是基于公有区块链发行的一种智能合约。这里涉及两个概念,公有区块链和智能合约,跟大家简单普及一下。现有的区块链主要可以分为两类:联盟链和公有链,联盟链和公有链的种种区别这里暂时不展开,但需要区分的是相较于联盟链,公有链是真正去中心化的,比如比特币和以太坊等,支撑他们的都是公有链。而智能合约其实也不是新的概念,简单来说它是由代码来自动执行的合约。在各种公链中,并不是所有公链都可以支持智能合约,比如比特币就不支持智能合约,于是在比特币的链上只能运行比特币;而以太坊的厉害之处就是他的创始人 Vitalik 在公有链的基础上叠加了智能合约,而且这些智能合约可以有不同的标准,具备不同的用途,比如之前很多不具备实质价值的代币就是通过以太坊的 ERC20 标准智能合约发行的。
NFT 其实也是基于公有链发行的一种智能合约,目前大部分 NFT 是通过以太坊的 ERC721 标准的合约发行出来的。这一标准的合约约定了其发行出来的代币是非同质化的,即独一无二,仅此一份的;不像 ERC20 可以发出好多数目的代币,一个 ERC20 代币和同一合约中的其他 ERC20 代币是同样性质的。换句话说,类似 ERC20 合约发行的同质化代币属性上更像货币,而类似 ERC721 合约发行的非同质化代币因为其不可复制,独一无二,属性上更像是资产,这是由智能合约中的代码规定好的。
基于以上 NFT 的发行过程,我们可以看出 NFT 的两个特征或者是其具备的功能:1. 鉴于 NFT 是非同质化代币,它可以用来确定被发行事物独一无二的所属权,从而使被确权的事物具备资产属性;2. 鉴于 NFT 是发行在去中心化的公有链上,使其具备了可以进行去中心交易的可能性。
其实早在以太坊成立初期,就有像 Crypto Kitties 这样的 NFT 项目,但是这两年随着越来越多的 NFT「名场面」的出现,比如 Crypto Punk 看似相似的像素小人个个价值不菲,只因他们每一个都独一无二;比如明星购入 NFT 虚拟地皮;推特创始人把其首条推文以 NFT 形式售卖,并以 290 万美金成交等…NFT 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也随之吸引了更多内容创作者、设计人才、数字经济爱好者甚至是初高中生来创作 NFT 和买卖 NFT。与此同时,围绕 NFT 逐渐形成了由 NFT 发行者、去中心化数字钱包、公有链、NFT 交易平台共同构成的交易闭环和交易生态。
很难说到底是元宇宙的发展利用 NFT 的技术来实现其中虚拟元素的资产化和去中心交易闭环,还是说因为有了 NFT 的技术使得虚拟资产的创作量级和交易量级有了质的突破,从而开启了被称之为「元宇宙」的虚拟经济体的发展和演化。 不论二者的历史先后关系,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未来元宇宙可以成长起来,那么它一定是由各种各样的 NFT 虚拟资产构成的;未来元宇宙中如果要进行价值交换,也必然离不开 NFT 发行的方式和支撑技术。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的 NFT 发行仍然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底层区块链技术的制约。拿以太坊来说,在以太坊上发行 NFT 不仅需要支付被称之为 Gas fee 燃料费用的记账手续费,同时还需要消耗大量的算力,而算力对应的是提供算力背后的计算设备所消耗的能源。如果按照以太坊的标准,很难支撑一个可以与现实世界经济规模相媲美的元宇宙虚拟经济。解对这道题,也许元宇宙才能真正蓬勃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