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好事多磨。
磨在自己身上,难熬。
磨在别人身上,全京城的人跟着一起看热闹。
京城现在传的最凶的流言蜚语就是,吏部陈尚书的女儿跟人私奔了。
陈尚书,也就是曾经教导过邱小冬的陈翰林。
陈翰林当初也是进士出身,因为东厂势力遍布朝野,二十年来,一直委身于翰林院,明哲保身。
东厂因为莫小贝的刺杀和纵火,日渐凋敝,昔曰的势力已经不足以左右朝事。圣上龙心大振,纷纷启用有识之臣,决定一展宏图。
陈翰林身为老臣,是第一批被启用的。先是提拔为翰林院的大学士,帮陛下选才纳贤,将有才学的新进后生学子储备在翰林院,作力官僚体系新鲜血液的后备库。
大学士做满两年,直升吏部,做了陈尚书,乃正三品。京城官儿多,数不胜数,但由着户部乃六部之首,主管官吏的考察任免。一时之间,陈府门前,车水马龙。
公开拉拢朝廷大臣,送礼行贿当然是不行的,这些人,全都是来求娶陈尚书的掌上明珠——陈晴晴。和吏部尚书成了亲家,自然不愁平步青云。
唐少贺就不想平步青云,他连字都不认识多少,别人都想娶陈晴晴,他也想娶。别人都开大马车来登门拜访了,他也不能老翻墙,气势上就不够。
身为唐门唯一的少主,黑道小唐让手底下人给他搞了一辆威风凛凛,乌漆麻黑的铁马车,跟个战甲车一样。在晴晴可人儿全家吃晚饭的时候,登门了。
晴晴可人儿当吋就脸红了,蹭得站起来,要往屏风后边躲,小唐直接就当着陈尚书面儿,一把把晴晴拉到自己身边,说,「伯父你好,我姓唐,唐少贺。初次见面,我是来娶你女儿的。」
开门见山,掷地有声,一派江湖作风,把有英雄情节的晴晴可人儿迷得腿都软了。同样也差点把为官多年的陈尚书气出脑血栓。
「一身匪气,一身匪气! 」陈尚书直接抄起筷子就往小唐身上砸,又感觉筷子杀伤力太低了,怒气上头,准备掀桌子。
要么说百无一用是书生,老陈大人上了年纪,根本掀不动桌子。我们缺心眼的小唐一看,未来老丈人想掀桌子,直接大手一挥,帮着掀了。
陈尚书被气倒了,躺在地上哆哆嗦嗦的指着唐少贺道,「土匪…土匪!把他绐我赶出去!休想动我的晴晴。」
于是,陈晴晴被陈尚书下令关了起来。唐少贺一看这个老东西敬酒不吃吃罚酒,也不来那套先礼后兵了,直接准备带人私奔。
走的那晩,看惯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晴晴可人儿还是有点胆小,不敢私奔。唐少贺问她,那帮人求娶你是为了要官,我求娶你是为了要你,你自己选吧,真不敢反抗我就送你回去,以后天各一方我不烦你了。
一招破釜沉舟用完,晴晴听了立马掉眼泪,搂住黑道少主的后腰,大声哭道,「我自己的幸福自己决定!我跟你走!」
他们一路回了巴蜀唐门,晴晴给陈尚书写信说明情况,大概就是我心意已决,与他生死相随。让唐少贺把信寄回京城陈府,当报个平安。
小唐呢,比较狠,直接把信寄给了邱小冬。
邱小冬清明节后接到的圣旨从七侠镇出发,五月 初刚好赶路回到京城。那时候,京城里关于陈尚书千金跟人私奔的消息已经愈演愈烈了。
陈尚书在陈府闭门不见,事关家风,咬死了对外声称,陈晴晴是回扬州外祖家养病去了。
五月初五端午节,外边张灯结彩,陈府一片惨淡,邱小冬登门拜访。
陈尚书晈着牙问邱小冬,是来看热闹的?
邱小冬举起右手,食指和中指夹着信,对着陈尚书晃了晃,笑说。
「 学生想请老师推举我,出任刑部。」
36
读书人的斗争,向来都是残酷的。
有文化的人,祸害起人来,才最害人。
同僚相争,师生反目。
陈尚书是搬了石头砸自己的脚。
当初想把陈晴晴嫁给邱小冬不成时,他恼羞成怒,选择了对同是他学生和下属的邱小冬施压,并去扶持周探花。
他以为这样,邱小冬就能看清形式,向他低头。谁料邱小冬竟然硬生生挺住了,之后邱父离世,按照规矩,邱小冬要丁忧三年不能出仕。他大喜,状元郎不在,同为进士出身的榜眼和探花出头的机率,就大大增多。
等三年后邱小冬回来,看到朝中形式已变,还是要被迫向他低头,到时候再把女儿嫁过去,翁婿同心,再在朝堂上官官相护。
至于圣上是怎么想起来邱小冬并召回的事?
还是怨陈尚书他自己。
既然选择把周探花扶植起来了,就庇护到底,官场上多一条自己的人脉不是坏处,周探花也有眼力见,马上改口对陈尚书道声,「恩师!」
就是这声恩师,圣上想起来了,两年前殿试上他钦点的当朝状元郎——邱恒之。
那也是陈尚书的高徒,如同昆仑白玉一样的人儿,浑身气度不凡,出口成章对答如流。不是周探花不好,委实是珠玉在前,这满朝的后生里,哪个能比得上邱恒之的!
邱恒之在孝期里,圣上心里越想越觉得可惜。
虽说忠孝不能两全,但『忠』字到底排在『孝』字前面。一道圣旨下去,邱状元的孝期放一放,作为朝廷决定启用的第二批官员,先回来报效忠君。
邱小冬心里盘算过,既然是圣上有意启用他,自然不会放在工部那种卖力难出政绩,只是负责修缮工程的地方。兵部掌握军政,和他专业不对口。
吏部主管官员人事,陈尚书已经在了。在圣上心里,对他是陈尚书的学生的印象根深蒂固,最怕结党营私。
户部负责人口和赋税,掌握朝廷经济。人家都说吏部是六部之首,实则户部和吏部在位次上,不分上下。只有皇上最信任的官员才能出任,搞不好就有贪污。他初出茅庐,应该也进不去。
剩下的就只有礼部和刑部,去礼部的面儿更大。如果真是那样,邱小冬也不用来拜访陈尚书了。
陈尚书问,「我凭什么帮你?你不要以为进了刑部,就能插手莫小贝的案子。」
刑部主司法律,刑狱,和六扇门联系密切,负责审判朝廷的大案重案。
当初陈夫人转告陈尚书,邱小冬要娶莫小贝的时候,陈尚书就知道了。赤焰狂魔莫小贝,杀人无数,嗜血成性,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可陈尚书空有他言,没有实证。
而他更不敢信的是,邱小冬不要仕途要魔头。
邱小冬当着陈尚书的面,把陈晴晴的信拆了朗声开读。邱小冬笑吟吟地问陈尚书,「您知道唐少贺是谁吗?那是现在莫小贝手下的二把手,黑道唐门的少主。」
「你当莫小贝是头号通缉犯,日后就能威胁我?」
「你以为你情况好在哪里,你女儿的信现在白纸黑字写着嫁给江湖黑道,证据就在我手里。」
「陈尚书是要先去令爱闺房,翻些过往功课笔迹,与这信上的比对?」
「还是赶紧唤马车外出一趟,翻一翻唐门有多少案底在刑部压着。」
「传出去陈尚书嫁女跟武林邪道沆瀣一气,你猜圣上还会不会让你稳坐吏部尚书的位置!」
一连串问下来,陈尚书被又气又堵,面如猪肝色,恍惚间想起当年第一次问邱小冬姓名。他说,我名逆寒,字恒之。
挺拔如青松,坚韧理智,不卑不亢,所以陈尚书决定收邱小冬为徒。
现在看着面前二十六岁的邱小冬,他明白了,这棵青松是长在悬崖边的,宁折不屈。
陈尚书妥协了。
六月,时隔两年回归当朝的状元邱恒之,重新入仕,出任刑部郎中,正五品。
八月,陈尚书知周探花不可靠,转而和刘榜眼联手,推选后者进刑部,亦为刑部郎中。
十月,刑部内传,邱刘两位刑部郎中不合。陈尚书出面,表面上维护爱徒,对同僚自我检讨没有教导好邱恒之,实则狠狠踩了一脚。
十二月,地方官员年底回京述职,青州知府吕轻侯出任地方官三年,政兴人和,清正廉明。陛下大喜,着提拔为户部尚书。
自此,与吏部陈尚书,分庭抗礼,势均力敌。
37
当年还是穷酸秀才的时候。
同福客栈的人问月钱只有二钱银子的吕轻侯,如果给你两千两,你想做什么?
吕轻侯答,我想去把西凉河的河堤修了。
身为百姓时,吕轻侯想的是民生社稷。
身为官员时,他必然会心系天下的百姓。
其实,这才是学子苦读入仕应该做的,只可惜世风日下趋炎附势,太多数人都忘了本心。
邱小冬这两年,都是跟吕尚书和吕夫人一起在京中过的年。邱夫人年迈,经不起车马劳顿,又只一心向佛了,当初并没有和邱小冬一起回京,留在七侠镇邱府吃斋诵经。
如今朝廷局势紧张,一触即发,京官不好随意归家过年。原因是,赤焰狂魔莫小贝近两年来越发张狂了,只要露面,必拿着她那把熔打的玄刀。
东厂被除,朝廷多年来的心腹大患没了,又把目标对向武林。理由也找的好笑,陆督公也算是朝廷办事,身居『要职』。莫小贝把他刺杀了,就是藐视朝廷,挑衅官员,自然要被捕入狱,斩首示众。
邱小冬听完在心里使劲骂。一群被陆督公打压多年的官员,自己没有还击的能力。反而莫小贝把害人不浅的陆督公杀了,这帮人又道貌岸然的站出来,反口捉拿莫小贝,真是恶心。
这是现在刑部的头号要案,朝廷相当重视。
邱小冬在刑部兢兢业业的干了两年,起早贪黑,鞠躬尽瘁。吕夫人时不时就请他去吕府吃饭,给他做衣服,怕他孤身一人在京城没人照顾。就是衣服缝的图案丑点,他都只穿在里边。
他每次只敢从后门走,怕别人看到说他和吕尚书互相勾结。郭芙蓉也总踢吕轻侯的板凳,说你倒是在六部里帮帮孩子啊。吕轻侯就一句话,读书人要的就是问心无愧。
干了两年,邱小冬终于被提上刑部侍郎的位置,正四品。在刑部除了尚书,就是侍郎。他也总能去负责一些案子。
六部按例,主位一位尚书,左右两位侍郎。
刘榜眼也被陈尚书拉扯到了刑部侍郎的位置,还是和邱小冬平起平坐。按照陈尚书的示意,刘榜眼一直死死咬着邱小冬,邱小冬接什么案子,他都要干预插手。
邱小冬也看不惯刘榜眼偷收人家的钱,在审案时颠倒黑白,不辨是非,利用律法漏洞减刑。刘榜眼接什么案子,到最后他都要挺身而出,搜集证据,反击回去。
邱小冬真的变了,以前他一身读书人的温润谦和,现在出入刑部,主持正义,铮铮傲骨。
身为官员,你要如何报效朝廷?
身为男人,你要如何肩负重任?
邱小冬在吕府的饭桌上,和吕轻侯一遍遍举杯,烈性而饮。他们迷茫过,也彷徨过,他们质疑过读那么多圣贤书到底是为了什么?
孔孟所谓的大同,最终会实现吗?
一遍遍反问是没用的,社稷需要的正是读书人的正直和无畏,他们前赴后继,面对黑暗。
就像莫小贝身上的血海深仇,如果能实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那一天,政明景和,人人心里有所依,明白事理,就断不会再有这样的事发生。
邱小冬总觉得陈尚书和刘榜眼这样的人可笑,你们变了,那你们能让全天下所有的读书人都不发声吗。
这江山易老,社稷如画,最终会由吕邱这样不忘初心之臣,来把大同梦实现。
多杯饮尽,邱小冬醉了。
38
吕夫人这辈子干的最不后悔的两件事。
一件是义无反顾的嫁给了吕秀才,虽然当初他还没有展露出能当尚书的才能。
一件是帮莫小贝写了那篇白马书院入学考试的《孔贼》,虽然她也是叛逆心作祟。
但身为芙蓉女侠怎么会没有光环呢,所以最后这两件事最后都成了。
莫小贝这两年来,并不忙,闲着的时候,还跟衡山派的厨娘们学着缝衣服。
衡山派上全是长剑阔刀,弄的绣花针也好像比其他地方的真粗,莫小贝发誓她认真捅咕了,绣出来一堆破烂。
这个起步太晚,这个赤焰狂魔至少比其他闺中女儿少悟了十年的女红。
她把这些自己的做的衣服,寄给了京城的小郭姐姐转交给邱小冬,嘱咐她一定要说是小郭自己做的。
上回书说了,邱侍郎实在是嫌衣服丑,又不好驳吕夫人情谊,全都穿在里面,怕别人看到。
郭芙蓉把话转告回衡山,莫小贝欣喜极了,认为邱小冬一定是认出来那是她做的衣服,毕竟上哪找姑娘能做出来那种丑衣服。
所以才把对象做的宝贝丑衣服穿在里面,生怕有磨损。
邱小冬有苦说不出。
莫小贝为她傻傻的邱侍郎高兴完,扛着那把玄刀,下山找茬。当初莫小贝被黑白两道推选为武林盟主,是为了刺杀陆督公,对抗朝廷。
现在陆督公已死,朝廷高举大旗,直指武林。
有些胆子怂的白道开始反水,不承认衡山派。说你们出了个旷世魔头莫小贝,凭什么还称自己是白道。说是这么说,却又不敢正式与莫小贝对抗。
而黑道势力,因为唐少贺决定和陈晴晴成亲,给她一个安稳的家,正在陆陆续续的把唐门的势力撤出中原,安居巴蜀。魁首走了,黑道其他的零散势力各自为政,想要黑吃黑。
其实唐少贺临走前,还给莫小贝留用了一些唐门的人手,他嬉皮笑脸的和莫小贝说,「我知道你在江湖上也待不久了,人用完了记得还我。
莫小贝还像当年那样的回他,「别乱说话,快滚。」
她的好脸色只留给邱小冬。
烂醉的邱小冬被吕府的下人送回邱府,还在自己的床榻上睡觉。迷迷糊糊的,就有人往他的被褥里钻。
邱小冬用劲往外推人,大喊,「放肆!我是朝廷命官,谁敢用女色迷惑我!」
莫小贝笑了,逗他,「 那邱大人可有心上人啊?不知姓甚名谁。」
邱小冬还在酒里,大声道,
「我公务在身,我心系百姓!我身上有孝,我不能娶妻!」
实际上这几年给邱小冬的孝期去年就过了,京城里给前程似锦,出类拔萃的小邱大人提亲的人太多,他又不能把莫小贝供出去,就一直用的这个理由,连梦里都牢牢记着。
莫小贝是老天爷给他指配的唯一姻缘。
可莫小贝不知道,听他说这一套闹心,怎么?莫小贝这三个字,就那么说不出口吗?
直接给邱小冬推到床里边,说,「那你今晚就穿衣服自己睡吧。」 然后她在床外侧躺下了。
邱侍郎守身如玉,佳人在侧,自己睡了一夜。
而佳人莫小贝,正在部署着衡山派和唐门的人进行最后的计划。
39
我们小邱,自幼苦读,特别懂事。
终于在二十八岁高龄的时候,赖床了。
宿醉的清晨,他一睁眼,发现莫小贝躺在自己身边,一张床上。两个人中衣穿的整齐,跟俩茉莉花儿一样洁白。
一看就是什么也没发生过。
邱侍郎忘了前一夜慷慨激昂的读书人发言,什么君子之道,什么不近女色,小邱使劲抠床板子悔恨道,「孔孟误我!」
莫小贝看他这样,直乐,让他赶紧过去上朝。邱小冬耍赖,抱着莫小贝说自己体寒症犯了,又冷又迷糊,起不来了。
莫小贝把手插在邱小冬的黑发里,说,你别装了,哪有人体寒症是在开春犯的。
邱小冬哄不好了,把脸埋在莫小贝肚子上,仍不起来。莫小贝右腹上有一道很长的疤痕,是几年留下的,伤口早好了。
邱小冬温热的呼吸,隔着中衣,散在刀疤上,莫小贝柔声说,「小冬,少贺下个月就和晴晴成亲了,我们赶在他们前边吧。」
邱小冬听完,猛地抬头,眼睛亮亮的。
邱侍郎精神抖擞上朝去了。
心里盘算着,怎么和刑部尚书开口,请一个月的省亲假,毕竟起早贪黑的工作了两年没休假,应该能请下来,然后回七侠镇偷偷和莫小贝成亲。
他知道小贝这些年来一直怕连累他,所以他至今不敢奢求这辈子能和莫小贝正大光明的。但只要莫小贝肯嫁,他一定娶。
莫小贝不是这么打算的,邱小冬只在刑部当牛做马了两年,却为她殚精竭虑了不知道有多少个两年了。
她决定,用一辈子来陪他。
那天午时,朝廷头号通缉重犯——赤焰狂魔莫小贝光天化日,堂而皇之的出现在京城主街之上,被人认出,震惊朝野。
未时,刑部和六扇门调动了最有力的一支队伍,对其经行抓捕,过程极其顺利,犯人没有反抗。
申时,因为犯人武功过高,众人心存防备,把莫小贝收监进六扇门天字第一号大牢,刑部尚书亲自立案主审。
酉时,由于赤焰狂魔之案事关重大,吏部陈尚书向皇上推选刑部刘侍郎,从旁协助刑部尚书,以防邱小冬插手。
戌时,有人看到另一位刑部侍郎邱恒之登门户部尚书的吕府,府内发生何事不知。邱小冬给吕夫人跪下了,请求通融娘家在六扇门的关系,让他探望莫小贝一眼。
亥时,赤焰狂魔莫小贝对所犯罪行,供认不讳,签字画押,问斩之期未定。
子时,衡山派放出消息,黑白两道,凡事能成功劫狱者,愿拱手让出武林盟主之位。
丑时,吕夫人托自己的三师兄——追风神捕带邱小冬进天字牢。邱小冬至今没反应过来,这一天内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什么莫小贝要出现在街上?
莫小贝回他,「我出去寻摸嫁衣料子,已经买好了。」
邱小冬说,「好,生同衾,死同穴。我现在就回去把信拿出来,和那个姓陈的老东西拼命。」
寅时,探监时间结束,邱小冬转身,被莫小贝手刀砍晕在地。又托追风大人再把他送到吕夫人那里照看。
卯时,京城内家家沉睡,一片笼罩在暴风雨之前的平静。京郊马蹄声四起,黑白两道的各家各派,都要夺武林盟主这个位置。
辰时,户部尚书吕轻侯向圣上进言,赤焰狂魔案兹事体大,时间拖的越长,忧患越大。不如斩乱麻,今日午时就处斩。
巳时,邱小冬仍昏睡未醒,莫小贝开始被六扇门的捕快看管带出,准备赴刑场。
午时,京城街头人流如潮,鱼龙混杂,各方势力齐聚。行令官一声处斩令下,各路人马现行,与朝廷侍卫打成一片。衡山派弟子趁机砍断自家掌门身上的铁链。
赤焰狂魔莫小贝手拿玄刀,浑身烈焰而起,冲进厮杀中心。
京城那一天的天空,被赤焰火烧的黑烟滚滚笼罩,看不进里边发生了什么。空气里弥漫着血气,血流成河,混乱不堪,惨烈的尖叫声划破了天。
日毕,碎尸块满地,惨绝人寰。
自打盘古开天辟地,
侠行天下路在哪里。
40
莫小贝死了。
这是邱小冬昏睡醒,听到的第一句话。
当日朝廷损失惨重,刑部尚书众人已经被吓破了胆。于是,换了一批人手去清理凶案现场,由六扇门全权负责。
主犯莫小贝是关注重点,现场找不到踪影,只找到了她随身的玄刀。天下第一女铺头展红绫,命人从碎尸块里拼出来一具女尸。
说,「这就是莫小贝。」
刑部尚书根本就不敢看尸体,问她为何,展红绫道,「女人的直觉。」
由于现场情况过于惨烈,血气冲天,刑部尚书不想再细究下去,说,好,结案,赤焰狂魔莫小贝已死于刑场。回朝复命。
邱小冬听完消息,几乎是又昏厥了过去,心上人前一天还在许他良缘,隔天就死于非命,碎尸街头。
尤其是他得知提前处斩的事吕轻侯进言的,挣扎的起身,鞋都没穿,就跑去和吕轻侯拼命。
吕轻侯身为尚书,现已位高权重,根本就不是他能动得了的。
吕尚书冷面,对他也就一句话,「从今天起,你开始放省亲假。一个月后,我会去陛下那里为你请官,外调关中。你,不必再回京城了。」
邱小冬想,他可能要彻底完了。
小贝死了,他也不要活了。再此之前,他还要做一件事,他要把他的小贝,葬回七侠镇邱家祖坟,用他妻子的名字。
就算被朝廷发现,冒天下大不韪,他也这样做。
邱家省亲的马车赶回了七侠镇,邱小冬在这个半个月里,几乎不吃不喝。临走前他去六扇门,要『莫小贝』的碎尸块,还被人当疯子赶了出来。
只有吕夫人来送了他。
吕夫人问他,「如果天空很蓝,上面飘着几朵白云,下面是一片油菜地,长着几朵明黄色的小花。耳边吹着和煦的风,你的心里很平和。有人站在田野里,头上带着宝蓝色的小花,你希望那个人是谁? 」
邱小冬麻木地说,「我平和个屁。」
马车行至七侠镇,邱员外墓边的那一大片油菜花又开了,邱小冬下了马车,触景伤情,根本不敢凝眼细看。
哭的眼前一片模糊,耳边传来了特别难听的歌,
「郎君呀,
你是不是饿得慌。
你要是饿得慌,
你呀就跟小贝讲,
小贝给你做面汤。
你呀就跟小贝讲,
小贝给你做面汤…」
给邱小冬难听的耳朵一激灵,终于回过神来,油菜花田里,站着个青梅竹马的莫小贝。春天七侠镇的风是暖的,吹拂着她头上戴着的小蓝花。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不战而胜最是理想。
赤焰狂魔莫小贝计划了好久了假死终于完成了,当日火起之后,她由衡山派和唐门的人护送出来,到了十八里铺,挥手告别,从此江湖不再见。
因为怕露出破绽,所以瞒着邱小冬,他哭得越伤心,陈尚书那边的可信度才越高。
佟掌柜物美价廉的秀才,发挥了他最大的价值,一个月后给邱小冬请下了关中巡察的官职,从三品,主要是监察关中四十六县官员的执法行政情况。
佟掌柜不想让小贝嫁的太远,她的账房替她达到了这个心愿。
老白还在辛辛苦苦地藏着私房钱,他儿子现在说话特别顺溜。李大嘴一和别人说,「我姑父可是娄知县!」他就跟着拍桌子,「我姑父还是监察知县的邱巡察!」
他的邱姑父一直在生气,被莫小贝诈死耍得心伤,莫小贝说,我干都干了,那你想怎么办?
邱小冬把他从小到大替莫小贝抄的所有罚写篇目和遍数列了出来,说,什么时候你抄完这些还我,我就娶你!
莫小贝做错在先,白天吭哧吭哧地抄书,晚上就给她的未来郎君做衣服,希望这良好的态度能获得邱小冬的减刑。
邱小冬每天白天穿着莫小贝给他做的衣服,一只袖长一只袖短的和下属们处理公务,晚上就回去清算他的未来夫人今天还了多少抄写债,顺带一根糖葫芦。
等到抄完的那一天。
赤焰狂魔莫小贝和她的初恋——三年二班邱小冬,正式踏进了晚婚晚育的行列。
【完】
【一点假料后记】
陈尚书因为京城众人依旧追问他女儿的下落,和邱小冬妥协,让假死的莫小贝顶着陈家千金的名义,正大光明地嫁给了邱小冬。陈家还多出了二十八箱嫁妆。
邱小冬收了陈尚书那二十八箱嫁妆,捐给七侠镇去重新修缮西凉河河堤去了,亦实现了当年吕轻侯的愿望。
陈尚书明面去七侠镇参加邱莫婚礼,实际转道去了巴蜀唐门,看望几年没见的女儿。小唐和晴晴可人儿的孩子已经能满地跑了,满嘴跑巴蜀方言,一句普通话不会说。
陈尚书,再次气晕。
他晚年的脑血栓由老太医亲自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