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怎么有效锻炼自己的记忆力?

当你关注学习这件事,你就不可能忽略「记忆」的重要性。

一个什么都记不住的人,几乎不可能成为一个高效生活和工作的「思维黑客」。

有不少朋友一定看过《最强大脑》这个节目,不知道大家对于最强大脑里选手那种超乎寻常的记忆能力是否很羡慕,或者是不是觉得这些人是天赋异禀,不是我们平常人能够达到的。其实不必羡慕,每个人都可以用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改善记忆能力。

这篇文章,我争取用最精炼的内容,给你揭示提升记忆最干的干货。

「记忆」的三个环节

说到记忆,很多人会把「记」和「忆」混为一谈,但其实大脑在记忆的时候是分成两个部分的:

第一部分就是「记」,就是识记和保持的过程
还有一部分是「忆」,就是再现和提取的过程

很多时候我们可以轻松记住一些东西,但想完全回忆起来就不一定容易了。

很多人说,我记性不好。其实并不一定是记忆力不好,大多数时候是你「回忆」之前记住的东西这个过程被阻碍了。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记」是过程,「忆」是目的。我们的目标就是尽可能提升把记过的东西回忆起来的能力。那么,这两个过程的关键在哪呢?

其实,「记」的能力我们很多人都低估了。你只需要稍微做一个实验,你就会发现你的大脑其实有非常强大的记忆力,比如假如昨天你和一位你倾慕的女孩一起吃了顿饭,那么这顿饭中许多微小的细节,你会惊讶地发现,竟然都能回忆的起来,比如上菜的顺序,哪一道菜比较可口,比如这个女孩穿了什么样的衣服,带了一个什么样的耳钉。

但是如果昨天你吃了一顿平平无奇的午餐,那么也许你都记不住你点了什么菜。再比如那个你喜欢的女孩给你发了一条,让你辗转反侧的短信,也许过了 10 天半个月甚至半年都能想起来短信的内容,可是课堂上让你背诵一篇语文课文,你今天背了明天忘,明天背了后天忘怎么也记不住。 

不过,在「记」这个环节之前,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被大家忽略了,就是对需要记忆的东西进行「编码」的过程。

所以,实际上人的记忆过程是由三部分组成的:

编码
记(保存)
忆(读取)

搞清了记忆的三个部分,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去改善它们。

长期记忆与短期记忆的区别

我们的大脑是有两种记忆模式的,长期记忆和短期记忆。

长期记忆就像你电脑里的硬盘,而短期记忆则是内存。这样比喻,其实这两种记忆模式的特征就出来了。

短期记忆存储的内容少,遗忘快(电脑一关机,内存清空)
长期记忆可以存储内容极多,可以保存时间很长(硬盘可以永久保留信息)

所以,你看到这篇这里,也许你已经忘了我在上一节讲了什么,这就是上一节的内容只存储在短期记忆里,并没有存入长期记忆。

1. 如何将短期记忆变成长期记忆呢?

关键就在于有目的性和重复性。

如果你带有「一定目的」去记忆东西,你有可能会把短期记忆的内容转变为长期记忆。这种「目的」也许是主观的,也许是潜意识的。比如你不会记住路边随便一个人的脸,但如果是个美女,你也许就会记很多天。

另外就是不断地重复,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告诉我们,记忆是随着时间逐渐消退的,想要维护长期记忆,就需要不断地巩固。

2. 长短期记忆的区别

另一个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的关键区别,在于它们的编码方式不同。

听觉编码是短期记忆的主要编码方式,而长期记忆主要靠「意义编码」。既可以是这个信息对我们来说的意义,比如这件事对我们很重要,很难忘。也可以是信息自身的意义,比如信息的逻辑、我们是否理解了。

信息越有意义,我们越容易把它们转化为长期记忆。所以,理解信息往往是长期记忆的第一步。

在理解信息的基础上,想要增强记忆的能力,这里有两个秘诀。

快速改善记忆的秘诀

如果想要快速改善记忆力,需要如何着手?

其实改善记忆就是从记忆的三个环节入手。而快速提升记忆能力的最关键环节,实际是第一个——「编码」的环节。

要知道,第三环节「忆」能够改善的乏善可陈。能不能回忆起来信息,调动脑子里的记忆,跟你努不努力关系不大。就好像考试的时候你一定在拼命的回忆某些知识,但效果并不一定比平日做题的时候回忆的好。

而第二个「记」的环节主要靠的大脑自身的禀赋了,比如你的神经链接架构的牢固程度,神经递质的分泌情况。当然,一些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有效的提升「记」的效率。比如保持充足睡眠,合理膳食什么的。当然,我相信你想知道的一定不是这些老生常谈的东西。

所以,如何通过改良第一个环节「编码」,快速提升你的记忆力?

回到我文章刚开始说的《最强大脑》这个节目,大部分我们惊为天人的选手其实都是通过长期的记忆训练来达到那样超乎寻常的记忆能力的。而且他们的记忆能力其实很局限,比如他们能很好的记一段杂乱无章的数字,但他们可能无法快速记住一篇古文。

又或者他们可以快速记住一些图画,但是遇到数学题目,他们也照样束手无策。能达到这种效果的关键就在于他们长期训练了一种独特的信息编码方式。比如记忆数字,他们会将每个数字与一个形象关联(比如 2 就记忆鸭子),然后一长串杂乱无章的数字快速形成图画或是故事。这样他们的记忆就会无比牢固。

当然,我相信你并不想要这样的记忆,因为这种「功利性」很强的「偏门」记忆方法其实对我们日常的学习生活工作并无助益。所以,我这里有两个「正经的」编码技巧:

精简信息
架构关联

1. 精简信息

人能够一次性记住的信息是非常有限的。

所以如果你想要让信息记得更加牢固,必须在最开始对信息进行精简。比如你想要记住一本书的主要内容,如果不进行精简而囫囵吞枣的记忆,那么恐怕真要「书读百遍其意自现」。

所以,在记忆之前,你就可以用我在第一章第一节讲到的「归纳总结的 ECRS 原则」。通过这个简单的归纳总结模型,可以把大量信息精简为很少量的一段。这样你记忆起来难度就大大降低。

还有,比如在学习历史政治的时候,你想记住一个事件的重要意义,如果把那一段长段话背下来会十分困难,你可以先对其进行分类整理,然后归纳每个类别的主旨大意,这样只需要记住若干个关键点就可以了。

2. 架构关联

架构关联就是把你需要记忆的信息,与你大脑中已有的信息进行尽可能广泛的关联。这个环节其实处于「编码」和「记」这两个环节中间。

信息在人的大脑中存储某种程度上很像一副地图。你可以想象某个信息是你所在城市地图中的一座房屋。如果它是一座独立屋,周边什么都没有,那么你想要达到那里就会非常困难(也就是「回忆」起这个信息很难)。但如果这所房屋处在某个交通发达的通衢之地,那么你很容易就可以把它找到。

所以,一些信息能否记住,有时候并不取决于信息本身,而是取决于这个信息与其他信息的关联程度。

举个例子,比如你需要记住紫外线的特性,如果你背诵书上干巴巴的定义原理,那么不仅记得慢而且记不牢。但你可以把紫外线和电磁波关联起来(都是电磁波嘛),还可以关联医院的消毒灯,银行的验钞机……当你把每一条性质都和其他你所熟知的东西关联起来之后,整个紫外线的特性就了然于心了。

当然,这种关联不是必须符合逻辑和讲道理的。

一个著名的记忆术,记忆宫殿技术,利用的正是「架构关联」的方法。但它的「架构关联」很不讲道理。这种技术通过把任何需要记忆的事物,与你熟悉的「宫殿」关联起来,当你需要回忆这些内容的时候,只需要在脑海中「走一遍宫殿」,之前记忆的内容自然而然的浮现出来。

这种方法听起来是不是特别「高端」?

其实这个方法掌握起来并不复杂,接下来咱们就看看,每个人都可以掌握的记忆术,记忆宫殿法。

每个人都能掌握「记忆宫殿」

记忆宫殿技术的由来传说的神乎其神,但实际使用说起来非常简单。

它的底层逻辑就是「架构关联」。通过选择一个你很熟悉的地点,比如你的家、你从家到公司上班的路,然后选取一些明显的锚定物,你的记忆宫殿就构建好了。

锚定物利用了记忆的「锚定现象」,就是把一个不熟悉的信息,锚定到无比熟悉的信息之上。这样你就可以通过关联来记住那个不熟悉的信息了。「锚定现象」我们平时其实见的特别多,比如你能清楚的记得你和心仪对象吃的浪漫晚餐的菜品,并非因为这些菜有多特殊,而是因为你的大脑把这些菜品锚定到了那一顿难忘的浪漫晚餐上。

利用若干个熟悉的锚定物,你就可以记住一系列原本毫无关联且不好记的东西。

加载中…

说完原理,我们来看一下具体操作的流程,整个记忆宫殿技术的记忆流程分 5 个步骤:

选择你的宫殿
列出宫殿的明显特征(锚定物)
记住宫殿
联系需要记忆的事物,把记忆信息和锚定物绑定
「游览」宫殿

你可以花上五分钟时间,自己试着构建一下记忆宫殿,你会发现这个过程非常大简单。这里补充几个我自己构建记忆宫殿后发现的要点:

让你自己在「宫殿」中走起来,而不是只是静止的场景。
选择一条你熟悉的路线,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强化几次。比如你选择的宫殿是家里的课听,路线是从门口到茶几到沙发。那么你最好平日里多走几次这条路线,有意识地把路线印在脑海中。
记忆的时候,把要记忆的信息和某个锚点关联上。如果这种关联能够「不同寻常」更好。比如你想记住一份妻子刚刚告诉你的购物清单,清单里的第一项是「鸡翅」,你打算和你的家里换鞋凳关联起来。不妨想象换鞋凳上有一袋留着血水的鸡翅,有着滑腻的手感和散发着血腥味。这应该足够让你印象深刻了。到了超市相信你一定忘不了要去购买这袋鸡翅。

好了,相信你已经明白了记忆宫殿的原理,加下来可以自己尝试着构建属于自己的记忆宫殿了。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知乎盐选会员精选文章 » 怎么有效锻炼自己的记忆力?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