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父最后问你一次,你替不替嫁!」
说这话的是当了我十六年父亲的宰相大人,纵然我从未在他身边长大。
旁边是哭的梨花带雨的妹妹。
作为宰相嫡女,她生的花容月貌,哭起来甚是好看。
与我没有一点相似之处,我李长风生的高大,满身武艺,桀骜不驯,丝毫没有京城女子的婉约美丽,更不得父亲大人的欢喜。
可我原本是不回来这犹如牢笼的京城的。
直到李丞相威胁我,用我姨娘。
祖父住在边关,我自小跟着他长大,他老人家的确疼爱我,但再多的疼爱,总归比不过他儿子李丞相,何况,他的疼爱是我硬生生抢来的。
我师傅刘将军原本不让我回去,他也是真疼爱我,他让我认他当父亲,而不是回去,用我这一身的本事,做一个无知妇人。
可我想我姨娘,我从小就没见过她,可是即使我在边关学武再累,被祖父训诫再难过,我都在想,至少我姨娘肯定是真疼爱我的。
天下没有母亲不疼爱自己孩子的,边关雍城的茶馆里,说书的都这样说。
我想回去看看她,再回雍城找我师傅。
直到现在,李丞相质问我,替不替嫁?不替就杀了我姨娘。
可我连我姨娘一面都没有见过。
从没谋面的哥哥们都站在大堂里,纷纷斥责我的不孝。
(一)
「长风,这可是一门好姻缘,你嫁过去了,就是启国王妃了。」坐在正堂上的丞相夫人,笑语盈盈,「你一个庶女,能有这样的造化已经很不简单了。」
我还认不全的几位哥哥也纷纷开口。
「对啊,楚姨娘就你这一个女儿,你若是有这样的造化,她想必也开心。」一位青衣哥哥开口道。
我撇头,疑惑道:「既然这般好的姻缘,为何要给我呢?」
给你们高贵典雅的嫡女李娇娇不是更好。
李丞相立刻指着我骂道:「逆女!不知好歹!」
「长风,娇娇细皮嫩肉,怕是熬不过边关的风沙。」丞相夫人又开口,「你打小就长在边关,自然是你更合适。」
李娇娇也含泪点头,道:「我若是半路死在路上,又怎么对得起圣上的托付,又将家国大义置于何处?」
要她远嫁给启国王爷,那种凶残又野蛮的民族,食古不化的愚民,不如说要她的命。
她听说启国有父妻子承的时候,她就差点吓晕过去。
可惜当今小皇帝此时也不过十几岁,没有儿女,更没有适龄的姐姐妹妹,无奈之下,才选了身份高贵的大臣之女。
自幼长于雍城,熟读兵法,我实在是见惯了启国的得寸进尺。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即便联姻,启国也不可能安分几年,现在嫁过去,不过是个可有可无的玩意罢了。
李家人这样诓骗我,当真以为我是个傻的。
如今,是把孝道,家国大义,爱护幼妹的条条框框全要压在我身上了?
我气地想笑。
可我还是想见,我那已经快忘记长相的姨娘一眼。
「好,我考虑考虑。」我说,然后又提出条件,「丞相大人先让我见见我姨娘如何?」
李丞相显然是被我的称呼气到,但他也明白,两个人不可能再有什么父女恩情。
「你不答应,就别想。」比起这个从小不在自己身边长野了的庶女,他当然更加疼爱嫡女李娇娇。
我挑眉,李丞相应当觉得我很蠢。
「好啊,我不答应,反正我这么多年也没见过,再见不见,也没有任何区别。」我露出嘲讽的笑来。
「您老人家也知道,拦不住我,我要是走了,你就让你的娇娇上花轿吧。」我笑着看着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李娇娇。
李丞相顿时气不打一处来,但是必须要承认的是,李长风说得很对。
他只有这么两个适龄的女儿,李长风找不到人,他十颗脑袋也不敢找别人替嫁,只有委屈李娇娇。
「好,好我答应你,你最好好好想想!」说完便拂袖离去。
(二)
我见到姨娘时,她正在绣花。
旁边跪坐着我那从来没有见过面的小弟弟。
她身着朴素,丝毫不像是丞相府的姨娘。
我在院门前立了许久,她与我记忆力的样子一般无二。
纵然再简朴,眉眼却依然温和。
楚姨娘一抬头,眼里瞬间盈满了泪水,不由得放下手中的绣品。
「玉儿?」她嗫喏地叫着我的乳名。
熟悉的名字让我鼻头泛酸,不得宠的李长风,丞相大人根本不想给一个并不受宠的姨娘生的女儿亲自取名。
直到我长到几岁,送到祖父面前时,我都一直叫这个乳名。
玉儿,是姨娘对于自己的美丽祝愿,希望自己长大能成为被人珍视的如玉美人。
只可惜,我李长风怕是这辈子都不可能成为这样的人。
我眼中带泪,轻轻拥抱住她瘦弱的身躯:「女儿不孝,叫姨娘担心了。」
和姨娘不同,我身量极高,所以甚至能感觉到说出这话时,怀里人轻轻的颤动。
原来除了师傅,也还是有人真心疼爱我的。
一直跪坐在桌边的小男孩也歪头看着我,小小年纪却已经颇有礼数,只轻轻问道:
「你便是,我的姐姐吗?」李渭其实有些失望,眼前的女子,并没有嫡姐的美貌,甚至一看,还会觉得有些粗俗。
李长风?就连名字,也像足了男子。
我瞧他懵懵懂懂的眼神,轻轻点头。
「长风姐姐会嫁去启国吗?」纵然他年纪不大,但对于家里这些事,也略知一二。
楚姨娘也搽了搽眼泪,声音哽咽,呆呆地看着我。
我叹了口气,似玩笑地问道:「渭儿希望我去吗?」
李渭看了一眼泪眼婆娑的楚姨娘,忽略了她眼里的不舍与不赞同,郑重其事道:「自然。」
楚姨娘一把捂住李渭的嘴,道:「玉儿,你弟弟年幼,胡言而已,休要放在心上。」
李渭却用力掰开楚姨娘的手,用不属于这个年纪的智慧,清晰说道:「长风姐姐不可能在京城里嫁到好人家的。」
以我的身份,经历,的确不可能。
我笑了,说:「的确如此。」
「既然如此,又为何不去启国,至少还能混个王妃当当?」终究还是说了这句话,「两国休战,能少死多少人?」
「可是去了启国,就能不打仗了吗?」我蹲下,摸了摸他的头,「也许五年,也许十年,只要有机会,启国就不会放弃」
「你还是男儿呢李渭。」
「却在心里默认,这家国大义,悉数压在女儿的身上,可是君子所为吗?」
李渭被质问地哑口无言。
「可是如果你嫁了,姨娘和我,也能好过不少。」这句话李渭说的极其轻,似有似无,但还是让我听清楚了。
一个小孩毫不掩饰的自私。
楚姨娘闻言一愣,一巴掌就甩在了他的小屁股上,把李渭打的哇哇大哭:「玉儿,莫要听这些蠢话,姨娘过的很好……」
「好?」李渭带着哭腔,「什么是好,三天两头被夫人为难是好?还是我无缘无故被父亲责骂,被佣人苛待为好?」
小孩说着哭的老大声,甩开楚姨娘的手,就向院门外跑去。
我原以为,楚姨娘过的再不济,也生了儿子,日子不至于如此清贫。
但如今看来,却不是这样。
(三)
最终我答应了李丞相的要求。
但只是想楚姨娘能在这相府里过的好些。
事实上,比起嫁去启国,我觉得打败启国远比这有用。
但我是女儿身。
到也不是说大周的历史上没有女子为官的,但实在太少了,我也没有这样的机遇。
但如果能假意嫁给启国王爷,再伺机行刺,我也觉得不枉此生了。
李丞相对我的「识相」很满意,但又嫌弃我不知礼数。
所以,当小皇帝提出要去行宫狩猎时,李丞相就要求丞相夫人把我带上,说是要我见见世面。
小皇帝登基不久,年纪也不大,十几岁的年纪,但却已经亲政。
我得了师傅教导,虽然人不在京城,却对时局十分了解。
小皇帝明面上亲政,但实际上,大部分都权利仍旧掌握在曹太后手里,就是小皇帝批过的的折子,也是要拿给太后娘娘再看一遍的,若是觉得不好,还能够轻易更改。
这可能也是李丞相不愿意嫁李娇娇的原因,小皇帝年纪尚幼,选妃之事迫在眉睫,相府适龄的不过我和李娇娇罢了。
丞相府的名头在那里摆着,李丞相又与曹太后亲近,送个女儿进去怎么位份也不会低,甚至还可能直接坐上那个位置呢。
但我是不可能的,那就只有李娇娇了。
故而这个和亲的人选,只能是落到我这个倒霉蛋头上了,丞相府的一位小姐去和亲了,那小皇帝说什么也会对另一位好一点。
打的好算盘。
也许丞相夫人也是明白这一点,所以李丞相一提,她就高高兴兴地同意了。
反正她丝毫也不怕李长风能夺走属于她女儿的光华。
笑话,在丞相夫人心里,李长风长的又高,没有女儿家的娇俏,面容也不过姣好,又是个野丫头,成天舞刀弄枪,怎么可能比得上她小小年纪就名动京都的嫡亲女儿。
所以即使当天我没有穿她给我送来的规矩衣服,她也喜笑颜开。
毕竟嘛,李长风越不好,就衬地她的娇娇越知礼懂事,美貌非凡。
(四)
狩猎的行宫地势平坦,大周帝王更迭快,政局多变,这许多年,都没一位帝王能悠哉悠哉地来狩猎的。
但即便如此,此处也有专门的宫人打理,随时随地准备迎接圣驾。
「姐姐不懂京中的规矩,待会可要好好跟在我身后。」李娇娇这样说道。
但自不必说,我看她那得意的神情,我便知道她又要像我炫耀一番。
果然,李娇娇接着就说道:「姐姐多年不在京中,也没有什么好友知交。」
「但姐姐以后也是要当王妃的人,不能与人结交没有规矩,所以就好好跟着我就是。」
我要是看不懂你幸灾乐祸的表情我还有可能当真。
马车悠悠停下,我掀开帘子,便看见一个个扎好的洁白大帐。
京城里玩闹的规模果然和边关还是不一样的。
这样大的场地,就是把雍城翻个遍都找不到。
「姐姐可不要看花了眼,给我们家丢人。」李娇娇被下人轻轻扶着下了马车。
这个狩猎好几十年没办过了,李娇娇还真觉得自己见惯了?
我可懒得戳穿她,微微一跃就稳稳落在地上。
撇头,我看见一个小少年正眼也不眨的盯着我。
估摸是觉得很少见我这样不守规矩的姑娘吧。
李娇娇对我投来不友善的目光,嘴巴张张合合就又想开口训我。
「你再说我,训我,或者说用你的那点破事和我炫耀,你就自己嫁吧。」我看也不看她。
然后李娇娇终于闭了嘴,瞪了我一眼就和自己那些闺中密友聊起来。
不时还向我投来鄙夷的目光。
我有些无语,百无聊赖地坐在一边看人射箭。
这些大周的贵公子们,个个生的弱不禁风,那样瘦弱的臂膀,却想拉弓。
看了半天,我也没看到一个看起来靠谱的,在雍城,怕不是稍微有点家底家的子弟,也比这些酒囊饭袋有用。
午时一过,众人吃饱喝足,又欣赏完歌舞,终于迎来了这次狩猎的大头。
小皇帝一身华贵骑装,骑着一匹矫健的黑马走在最前,一群人也各着骑装,跟在他飞奔的黑马后。
甚至有些贵女们,也牵着马驹,三三两两地在仆役的陪伴下,往林中走去。
曹太后也官方发言,说是希望小皇帝满载而归。
我看着马厩中吐着粗气的马儿,心里发痒。
边关没有这样的好马,还养的这样好。
「你是哪家姐姐?」
身后传来一个小少年的声音。
我刚刚回头,发现是今天在马车外盯着我看的那少年。
他束了一个不算繁琐的髻,五官坚毅分明,眼里像闪着光。
「你是李丞相的女儿吗?我今天看你从丞相府的马车上下来的。」
「我怎么以前没见过你?」
(五)
我觉得这小孩还挺自来熟,不过我可没有兴趣和小孩子闲聊。
拉起缰绳,翻身上马,低头看了一眼嘴巴张得像鹅蛋一样的小孩。
「怎么,这京城中的女子,你都认识?」
祁闵不好意思地红了脸,这话只是他想套近乎的说法。
这位李小姐,比起寻常女子,英姿飒爽多了,他颇有好感,所以才上来问话。
「我替你牵马如何?」他抬头问我。
「不必。」我又不是这京城里的娇小姐,骑马可不是只会花架子,更不需要男子帮着牵马。
双腿一紧,身下的黑马就扬起前蹄,发出一声有力的叫声,往林中窜去。
回头看了一眼发呆的小孩,我笑着大声说道:「小孩,若是跟得上,和我一起打猎如何?」
小孩?祁闵在原地脸涨的通红,他已经十三岁了,哪里是小孩?
看着少女隐与树林的背影,他第一次生出了,没有好好学骑术的后悔之感。
林中树木纷杂,一路疾跑我也只看见一些野兔,想必稍大一点的猎物还要往深走去。
我还正想着,突然就感觉到四周传来不同寻常的味道。
四处有人打猎的树林里,此时却安静的可怕。
远远的,我看见一个穿着明黄袍子的人瘫倒在地,周围是七倒八歪的侍卫,树林遮挡,看得并不清楚。
但很显然,是小皇帝遇刺了。
我还未来得及靠近,就看见一支遒劲有力的羽箭不只从何处射出,直奔小皇帝而去。
我就是以再快的速度奔过去也是救不了的。
千钧一发之际,我拉起一直握在手中的弓,拉开弓弦。
羽箭以极快的速度向前方飞去,小皇帝看着那马上要到面前的箭,几乎是认命地闭上了眼。
但只听见一声清楚的碰撞声,他没有感觉到想象中的疼痛。
「陛下!」此处根本不安全,小皇帝的侍卫死的死伤的伤。
小皇帝抬眼,也动作极快的抓住了我的手,翻身上马。
他比我小些,还没到及笄的年纪,也没有成年男子的重量。
我习武多年,耳朵机敏,身后传来不断纷飞的箭雨声,我不由得抓紧了缰绳,对着小皇帝道:「陛下,抓稳了。」
小皇帝此时也顾不得男女大防,默默抓紧了我的衣衫,闷声道:「朕知道了。」
我猛地拉起缰绳,双腿用力,一脚踹在马腹上,黑马吃痛一惊,飞奔起来。
得益于多年来的勤学苦练,再快的箭,也没能追上在密林之中奔跑的我们。
等到跑出密林,看到了洁白的大帐,我才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六)
我下马,刚刚想呼喊出声,小皇帝却狠狠拍了我一下。
「陛下?」我低头,用疑惑地眼神看着他,有些不解。
他将我拉到树后,突然说道:「李家姑娘,朕不想回去。」
他其实比我小两岁,面色稚嫩,很不像一个已经亲政了的国君。
「陛下有何顾虑?」但就是再小,也是大周之主,怠慢不得。
何况这小皇帝也不是安于一隅只懂享受之人。
「你说,这次刺杀会是我母后派的人吗?」他问道。
「陛下怎么会怎么想?」太后娘娘再想要权,也不可能杀了自己唯一的亲儿子啊。
我觉得是他想多了,但空口安慰显然是没有用的,思虑再三,道:「这天下是大周的天下,不是太后娘娘的天下。」
没了小皇帝,先帝可还是有其他的儿子的,这大周的王位也不可能到了她手里,朝中没有人会同意,若小皇帝出了事,太后娘娘也不可能再高枕无忧。
小皇帝却紧紧攥紧了手,声音低沉:「大周的天下?」
「军权,政权都在太后手中,朕作为君主,朝令夕改,又有何威严?」
「而今朕登位不长,尚且如此,若是假以时日,怕是这大周就要改名换姓了。」
我有些讶异,朝中之事,我只是略有耳闻,但是真没有想到曹太后已经掌权到了这种地步。
小皇帝今年十几岁了,对于政事只会越来越有看法,曹太后若是习惯了权势的滋味,怕是很难再交出来。
如此,今日之事,也未尝不可能。
但沦落到和我这个「乡野女子」这样吐露心声,当真是身边已经无人可用了。
「陛下若有指示,尽管吩咐。」我当然明白小皇帝说了这番话是有目的的。
我相信这正是我等待的许久的机会。
(七)
曹太后听说这次刺杀的时候,勃然大怒。
她只有小皇帝一个儿子,这中间的人是是何图谋,她又如何不知道。
所以当小皇帝发了脾气,非要封救了他的李丞相庶女为将军,贴身保护自己的时候。
曹太后也欣然答应,只当是小皇帝受了惊吓,不懂事也情有可原。
何况这次的刺杀,她也明白,没有李家这个姑娘,她还能不能坐在京城舒舒服服当太后都是个问题。
狩猎结束,小皇帝就如同约定一般,给我下了封平阳将军的圣旨,令我进宫伴驾,保护小皇帝的安全。
我知道这个位份没什么实权,因为平阳这个封号,就像是封郡主公主一般,不过后面加了个将军的名号而已,但已经不错。
我谢了恩,李娇娇像是疯了一样看着我。
「李长风,你这样,是想让我去启国和亲吗?」李娇娇咬牙切齿。
那日狩猎后,就连李丞相也不再在一起替嫁一事,因为对小皇帝的救命之恩在那摆着,谁敢再逼迫她替嫁啊。
我斜睨了一眼跪在地上的李娇娇,回到:「李娇娇,没有人会去启国和亲。」
李娇娇却觉得我好像在对她耀武扬威,又哭又笑:「是啊,你不用去了,你当然不用去了。」
传旨的太监颇为诧异的看着这位传说中素来有贤名的丞相嫡女。
李丞相连忙将李娇娇呵斥了下去,丞相夫人也心中暗恨,李长风这个贱人蹄子,居然这样算计她的娇娇。
母女两抱在一起低低抽泣。
我收下圣旨,对着那太监微微行礼:「劳烦大人引路了。」
那太监哪里敢受这礼,立马回到:「不敢不敢,大人随我来。」小皇帝天天在宫里闹脾气,要李长风进宫保护,这位是红人,他受不得。
(八)
入秋不久,启国就有来使来谈和亲一事。
此时我也已入宫伴驾三月有余。
谁也没有想到,一向不懂事又好玩的小皇帝,居然态度十分强硬地拒绝了启国使者的和亲请求。
甚至直接问那来使,大周的安平公主至今可好。
安平公主是先帝的大女儿,算起来也是小皇帝的皇姐,不过年纪相差大。
这位公主三十年前的时候就和亲启国,没几年便被启王兄弟折磨惨死,启国非但没有将其葬入皇陵,还向大周隐瞒了公主死讯。
毕竟死的真的不算正常。
小皇帝说出来这个消息之后,大周可以说群臣激愤,纷纷指责启国欺人太甚,害死了金枝玉叶,不思悔改还想祸害大周贵女。
要知道,启国也就这些年强大了起来,可本质上,不过是大周的一个附属国罢了。
老派大臣虽然忌惮,实际上骨子里看不上启国,新派大臣更不必说。
不仅如此,我还配合小皇帝演了一出好戏,将上次遇刺一事,全数推到了启国头上。
上次刺杀后,小皇帝明里暗里都怀疑是曹太后,直到我顺藤摸瓜,查出了先帝那位废太子。
他才放下了对曹太后的怀疑,但面上却依然一副误会曹太后的模样,让曹太后又急又气。
所以我便谎称那些杀手乃是启国派来的,曹太后终于证明了清白,对我更是和颜悦色看重不少,更对启国来使喊打喊杀。
最后,两国和亲的事是彻底黄了。
不仅如此,启国以被使者侮辱,大周陷害为由,宣布彻底不再给大周缴纳供奉,更是在西北边塞陈兵,已经打下好几座城池。
(九)
作为边境咽喉的雍城,却传来了再坏不过的消息。
镇守雍城的刘大将军,被自己手下的副将张元暗算,割了头献给了启国王爷。
没了首领的雍城,军队溃散。
张元更是已经带着手下的将士投去了启国。
启国蛮夷烧杀抢掠,整个雍城只剩下些许有家兵的贵族负隅顽抗,危在旦夕。
传来这个消息时,我正站在小皇帝旁边。
小皇帝很快便注意到我捏紧的双拳,问道:「朕记得你说过,刘将军是你师父?」
我点点头。
「陛下,雍城是臣打小长大的地方,没人比我更熟悉。」我拱手,「若是陛下信得过,臣愿意前往雍城,诛杀叛贼。」
刘将军不仅是我师父,某种意义上,他更像是我爹,他教我习武读书,知礼明事。
张元拿他的项上人头做礼,此仇怎能不报。
小皇帝撇头看着我,说道:「朕当然信得过你,你除了朕,还有别的选择吗?」
话闭,他便开始提笔写起诏书来。
当然没有,但我对小皇帝同样如此,我要我这一身本事有用武之地,他要他作为皇帝应有的大权在握。
我要一个识得千里马的伯乐,他要一个除了他绝不听命的孤臣。
而女子为将,背负非议,我这本就是将这条命,交在了小皇帝手里。
拿到那道秘密召令后,我便要悄悄动身,前往雍城。
(十)
可还未离开京城,刚刚牵马走到京郊,我便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
「祁闵,你跟着我做甚?」我这些天,都快被这人给缠坏了。
这小子年纪小,心却不小,不知道打那天狩猎后着了什么魔,就看上我了。
我李长风又不是京城里教养好的贵女,没有一张称得上好看的脸,更不是相府嫡出。
可这小子偏偏没事就追着我跑。
几乎是我穿何样,走哪里,都能与他撞个正着。
关键是,祁闵又是祁老将军的老来子,往日里就算在京城里闯遍了祸,人人都要给祁老将军卖一个面子,我是打也不行骂也不是。
「长风姐姐,你要去哪啊?」祁闵的脸庞显得稚嫩,却讨好地笑着。
我自然是有公务,但此行不宜声张,我又怎么会和一个小孩子说这些。
「祁小少爷,本将军有公务在身。」翻身上马,我说道,「若是要玩乐,京城里好地方多的是。」
我扬起马鞭,最后说道:「本将军要事多,可没有闲情逸致陪小孩玩。」
我虽不知他为何就缠着我不放了,可雍城的事,不能放在明面上说,这般紧要关头,自然是以大局为重,谁还理这小孩想干嘛。
狠狠摔了一马鞭,我拉紧缰绳,朝着西边奔去。
不过,这次却与上次狩猎时不同。
背后传来几乎同调的马蹄声,我回头一看,却看见少年扬起笑来,对我说道:「上次在猎场被你甩下,我就好好练了骑术。」
「李长风,你去哪我就去哪!」祁闵又扯了一马鞭,紧跟不放。
「你别想甩开我。」他喜欢李长风,打第一眼见她就觉得与众不同。
我闻言轻嗤一声,不再理会,京城里娇生惯养的小少爷,要是见了边关杀戮,不知道会不会吓得尿裤裆。
(十一)
星夜兼程,到达千里之外的雍城时,已经过了好几天。
整个雍城笼罩在肃穆的气氛中,各家门房紧闭,路上一个做生意的店家都没有。
回头看见祁闵灰头土脸的样子,像是吃了老大的苦。
「怎么样?叫你回京城,非要一路跟着我。」我有些忍不住地嘲笑。
祁闵却拿袖子搽了搽脸,倔道:「我就要跟着你,我不累。」
我翻了个白眼,不想再理会这小孩嘴硬的功夫。
扣响雍城李府的门,我看见了近半年未见的祖父,他苍老了许多。
见我风尘仆仆的模样,他问了:「长风,陛下让你来的吗?」
我心知他在担心什么,说道:「陛下遣我先行,援兵在后,不日就到。」雍城兵力不足,不来援军,难以抗衡。
但这大军走地隐秘,怕泄露情报给了启国,所以还有些时日。
祖父这才舒了口气,说道:「刘将军一去,这城里就乱了套,若是再不来援兵,雍城就要拱手让人了。」
他老人家的眼神,再不是小时候看我那般时时不满的模样。
「祖父知道你的本事,援兵未到,雍城守不守得住 ,就要看你了长风。」他语重心长。
我点头,问道:「祖父,这城里有多少军士?」
「刘将军死后,这军中就人心散乱,加上张元带走了手下的人,雍城上下加起来,不过八千。」他叹了口气,「加上几家的家兵,也才一万。」
要知道,启国可是在雍城陈兵八万,一万打八万,谁都知道结果。
可这几日,却必须撑过来,等到援军,若是雍城提前落到了启国手里,能不能攻地下来尚且难说。
到时候雍城的百姓,就要遭殃了。
(十二)
雍城的兵,都是散兵,士气低落。
而当务之急,就是要重振军心守城,还有撤离雍城百姓。
至于如何重振军心,那自然是,怎么丢的,就怎么找回来。
我看了一眼身边的祁闵,对祖父拱手道:「孙女心里有数了,但还有一事拜托祖父。」
祖父抬手,让我继续说下去。
「我有要事要办,还请祖父看好他。」我指了指祁闵,「祁老将军的儿子,不懂事跟来的,劳烦祖父了。」
祁闵立马露出有些羞恼的表情,她总是把他当小孩子,总是这样。
「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我……」他急忙道。
但话还没说完,我就摆摆手。
祁闵低声喏喏:「我也是男子汉大丈夫,是大将军的儿子。」我也能帮你的忙,上阵杀敌啊。
我懒得管他小孩子似的反抗,耽误要事,向祖父行了一礼,便出门去。
我在军营中问了几个以往在张元手下做事的,大都是被我师父刘将军提拔来的,所以没跟着张元走。
在这些人口中,张元此人,贪慕荣华,胆小怕事,胸无大计。
可怜我师父一生磊落,堂堂边关大将,却死在这等小人手中。
城外的启国军营灯火通明,还隐隐传歌舞声,显然是为了张元的投诚,已经庆贺了好几日。
我换上启国军士的衣服,孤身一人,成功混入了启国军营之中。
大帐之中是启国的王爷和主将,还有喝的有些醉醺醺的张元,他们欢声笑语,大口吃肉大口喝酒。
我猫着腰做恭敬样,笑着与守着大帐门口的守卫道有要事找张将军商议。
张元喝的不知南北,听见帐外的声音直叫我进去。
我不落痕迹地看了这几人几眼,连忙埋头,粗着嗓子说:「将军,帐外来人,说是将军的故人,来投靠将军的。」
「投靠我的?」张元似是自问,摇头晃脑地盯了我两眼。
「是,将军,好像是雍城来人。」我回道,张元是雍城人,若是有二三亲戚,也并不稀奇。
果然,张元一听雍城二字,便左摇右晃地与席上二人拱手行礼,说去瞧瞧。
那启国的王爷将军也喝的酩酊大醉,笑着说叫张元回去好生休息。
我倒是没想到事情这般顺利,带着张元走到刚刚我让手下人备马的地方
张元迷迷糊糊,望着我:「来人在何处?」
我冷冷一笑,便一个手刀便将他击晕在地。
大帐里,歌舞升平,无人察觉异样,我扶着昏死过去的张元,扬起马鞭便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十三)
已近深夜,我抓着依然昏迷不醒的张元,敲开了雍城军营的大门。
坐地七倒八歪的将士们看到我手里的人,纷纷停止了刚刚的唉声叹气。
我将张元狠狠往地上一推,冰冷的地面让他恢复了些神志。
围过来的将士更多了,许多人看着这地上还蠕动的身形,便露出了恨不得杀了他的眼神。
「诛杀叛贼张元!为刘将军报仇!」不知是谁吼出了这句话。
接着,整个军营里的人都纷纷吼了起来。
「诛杀叛贼张元!」
「为刘将军报仇!」
张元被这一声声响动终于震清醒了,目露惊恐,却又不得动弹。
我抽出旁边将士的刀,一步一步向她走去。
他似乎终于认出了我,急忙求情道:「长风侄女,不要杀我,我……」错了
但还不等他说完那句话,我便挥刀而下,一股热意瞬间飞洒在我的脸上。
但我依旧不惧,用手提起地上那死不瞑目的面孔,说:「叛贼张元,今日服诛!」
团团相围的将士们欢呼起来。
等看到那纸诏书,更纷纷跪下拱手,道:「属下等,愿意听李将军吩咐。」
军心一震,再难守的城,便也有了几分可能性。
张元失踪这事,明日一早便会被发现,到时候启国是什么动作,难以预料。
我叫了几个小队的人去彻夜击鼓,一刻也不许停。
又吩咐了将士去敲醒各家各户的老百姓,有家畜的借家畜,有武器的借武器。
还给但凡身量合适的,都发了军中将士的衣服,要他们这几日多在城中走动。
穿上我师父为我定做的盔甲,我便开始在军营里大张旗鼓的练兵,声音震天,叫城中百姓都听得到。
只待一个天明。
(十四)
祁闵这小孩来找我的时候,我正坐在军营里想对策。
他掀开帘子,对我认真说道:「李长风,我想帮你。」不是因为喜欢她,是他也想为雍城出一把力。
「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李长风。」
我静静看了他许久,说道:「上战场是可能会死的,祁小少爷。」
他回到:「那我也甘之如饴。」马革裹尸,就是他父亲,也会为此骄傲的。
油灯昏暗的灯光下,他稚嫩的脸庞似乎突然显得不那么稚嫩了。
我突然生出一股信任他的勇气,说道:「那好,我便把这件重任,交给你去办。」
我做了那么多功夫,不过是为了造势罢了,为了让启国相信,援军已到,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但援军少说还有三两天,现在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
可真要叫启国相信这些虚张声势,就得要入启国军营,散播谣言,要他们人心惶惶才好。
所以让祁闵带几个雍城的军士,混做启国军营之中,做这些事情是再好不过。
只是身处敌军,自然危险重重。
但祁闵偏偏二话不说,答应了。
天微微亮的时候,我便命人将张元的人头悬挂在了雍城门口。
城内击鼓声,摇旗声,声声不绝。
(十五)
而启国军营里,将士们纷纷传言,雍城的援军早已到了,所以才能将张元生擒,更不怕启国发难,直接把张元的人头挂在了城门之上。
启国领头的将军原本听不得这样的传言,想直接攻上前去,却被启国王爷阻止。
他向来小心谨慎,于是遣了人去探消息。
结果探子回报,说雍城今日里街上多了好些将士巡街。
贸然进攻,恐被反扑,一时间,也只好按兵不动。
这样心惊胆战地过了近三日,启国才顿时发现不对劲。
三日这城里只击鼓,练兵,却从来没人来谈判或是下战书,如此僵持着,必定是有诈啊!
这才击鼓作战。
我原本以为,启国八万的兵力,若是攻城,必定是一场苦战。
结果还没等出战,启国的大将军就被人割了脑袋,死在了军营里。
不通战术的启国王爷咬牙指挥攻城。
而大周的援兵却早已抵达了雍城,混乱之中,也被我一箭穿心。
启国顿时军心溃散,没了头领,都开始四处奔逃。
这一战的结果再不必多说,启国大败。
直到大战结束,我命将士们收拾战场,一片血色中,我看到远处一位少年的身影向我走来。
他身体已经不算瘦弱,却颤颤巍巍地提着手里的东西,直到走到我的面前。
抬起手,笑着说:「我做到了,李长风。」
那东西发出一阵的血腥味。
「是我杀了他。」他说道。
我知道他说的是启国大将军,看着他笑的模样,我第一次真生出,他已经不再是小孩子的感觉。
「李长风,今日是我生辰,我十四了。」他满脸血污,继续说道。
我愣一下,才笑着回道:「祁小将军,生辰快乐。」不是小少爷,而是小将军。
少年这才咧着嘴笑开。
远处,夕阳西下,一片血红。
番外
我叫祁月吟,听着像是很温和的名字吧?
不过我爹常说我娘给我的名字取错了,像我这般的将门虎女,就该有个凶悍名字。
但我娘只是冷冷瞪我爹两眼,他便不敢有意见了。
没办法,谁叫是我爹先死乞白赖地追着我娘的。
我娘姓李,名长风,潇洒爽快,自然也人如其名。
她可是我们大周独一份的女将军,女侯爷。
整个大周的说书先生,没有一个是没讲过她的英雄事迹的,什么只身入敌营,什么诛杀叛贼祭旗,什么一箭封喉啊,那是吹得神乎其神。
以至于我爹把我娘娶进家门时,我祖父还痛心疾首,生怕我爹祸害了我大周的国之栋梁。
虽然我爹惧内这事在京城里传的甚广,但是要是说起来,我爹也是个顶天立地的好男儿。
他也曾只身一人入敌营,杀了启国头一号的大将军,又领军打过好几次以少胜多的仗,还和我娘一起,灭了启国。
比起一般的那种将军,已经很是厉害,就是比起我娘还差点。
毕竟我娘是个靠军功便能封侯的女人。
不过我爹私底下也和我说,他可不是看我娘厉害的时候才喜欢我娘的。
他老早就看中我娘了,可是有眼光地很。
当年我娘往那一站,他眼里便再看不见旁的女子了。
后面听我娘说,我爹当年天天追着她跑的时候,才十三岁,还是个小屁孩。
然后我爹又开始与我娘抱怨说她掀他老底,腻歪起来。
他们夫妻恩爱,我还是挺欢喜的,毕竟别家的都不像我家这般,人口简单。
比如我那外祖家,姑母家,可没一个是安生的,不过也还好,和我家无关,我娘向来不爱搭理他们。
据说我那外祖,当年一直想叫我娘替嫁去启国。
呸,我娘这样的人物,是要上阵杀敌的,怎么能嫁给那群蛮子。
但叫真正我烦躁的是,我爹娘那般厉害,我偏偏个手不能提肩不能抗的,还得整日里听他们腻歪。
天见可怜,可赶快给我个弟弟妹妹,分担一下这等苦楚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