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有哪些令人拍案叫绝的推理桥段?

1981 年 3 月底,我爷爷在围捕一名持猎枪的悍匪过程中,被悍匪的霰弹击伤了肺叶,因此送到省城华西医院疗养。因为之前侦破红卫村五口失踪案有功,加上这次围捕悍匪王从德身先士卒,局里为我爷爷申请的三等功落实。我爷爷心里有了想法,打算在华西疗养期间,活动活动,为日后调到市里的公安局来打好铺垫。

华西医院就挨着蓉城晚报大楼,《校园空屋悬尸案》与《红卫村五口离奇失踪案》的报道都是晚报的罗记者所写,他十分佩服我爷爷,俩人成为了好友。罗记者在社会版上开辟了一个专栏,叫「谋杀因何而起」。在他看来,这一方面能带动自己知名度,另一方面也能吹捧我爷爷,助他早日「进步」。

4 月 1 日下班后,哥俩一起去掏耳朵,罗记者讲了最近他遇到的一桩奇事,让我爷爷帮忙分析分析。

事起一周之前。罗记者的同事,民生版的尤蓉记者收到一封匿名信件,拆开后,里面是一副铅笔画,画的是一个美女在「老六婆桃酥店」买了桃酥后,低头品尝的样子。画下面还用端端正正的宋体写了一行字:美人啊美人,唯愿化作桃酥,与你唇齿相依!

尤记者虽然也长相秀丽,但留的是短发,与画中的长发女子不同。尤蓉也没去过什么老六婆桃酥店,所以画中人肯定不是她。尤记者找罗记者分析,罗记者认为是某痴汉暗恋某美女,无处发泄,便画画意淫,到处寄发,宣泄心中兽欲。

往后,尤记者又陆续收到几次匿名信,大都是该美女出现在某街巷的神态,画下面依旧配有一些痴恋之语。

直到今天上午收到最新的一封,里面的内容有点异常了!

这幅画里没有任何背景,但却多了一个狰狞的男人。这个男人用绳索狠狠地勒住了那位美女。下面配的文字是:美人啊美人,你的生命为何如此脆弱!

我爷爷大惊,这不是蓄意杀人吗!罗记者表示赞同,但仅仅几封白描画,没有真凭实据,加上那时公安局主力都在维稳,他不好意思去报警,便找我爷爷商量。

前几封信里,画了一些店铺招牌,如「老六婆桃酥」、「尤记馒头」、「荷叶筒子鸡」等,这是个重要线索。哥俩决定拿着画去这几个地方,确认美女身份。

一番查探下来,基本确认了,画中美女就是被誉为「桐梓林之花」的桐梓林小学女教师杨秀娥。因为长得漂亮,这几家店铺的老板对她印象都比较深刻,一看发型脸型就认出来了。

二人立即来到杨秀娥的学校调查,果然,她今天并未上班!罗记者和我爷爷马上又找到杨秀娥租住的民宅。杨秀娥和几个女工合租在神仙树的一套院子里,其中一个女工与她关系密切,她说昨晚 7 点半左右,杨秀娥和她新交往的男友陈恃德约会去了。

据调查,陈恃德出身于一个研究金石的世家,在川大历史系任职古文和考古,是一个学识非常高的人。陈恃德眼下独居在玉林社群一条巷子内的小院落。我爷爷和罗记者找到他,询问杨秀娥的状况。陈恃德面色很明显的露出一丝不自在,但随后否认昨晚杨秀娥曾来找他。

我爷爷拿出罗记者收到的那一叠铅笔画,警告他:杨秀娥目前失踪,如果真的遇害,你小子不配合,就是第一凶嫌!

陈恃德有点反感我爷爷这种强硬的态度,刚要狡辩,罗记者就出来打圆场说,老弟,我也是川大的,有什么问题你得赶紧说,不然你一个知识分子被带进局子里,哪怕本来没什么,你回学校去那不也得授人口实?陈恃德无奈,只能吐露出昨夜发生在杨秀娥身上的悲剧:

陈恃德和桐梓林小学的教务处长是关系密切的校友,通过他的引荐,陈恃德认识了杨秀娥,两人于今年 3 月中旬刚确立恋人关系。昨夜 3 月 31 日,两人事先约好来陈恃德家中夜宵,谁知,到了 9 点左右,陈恃德左等右等也不见杨秀娥来。

焦急之下,陈恃德决定去杨秀娥住所看看。刚一出院门,他就发现门缝里夹了一张纸条,上面内容大约如下:

「杨秀娥在我手里。不想她死的话,立即把你家祖传那口西洋钟用一个大箱子装起来,送到礼文路废弃的西蝶旅馆内,同时把这张纸条也装进去。不许报警,不许耍花样,否则你只能得到一具死尸!」

陈恃德大惊失色,只能找了个藤编大箱子,装上了西洋钟,又在外面找了辆自行车,火急火燎地赶赴礼文路废弃的西蝶旅馆内。

西蝶旅馆在玉林神仙树往南比较偏僻的火车南站附近,阴森恐怖。到了里面,陈恃德看见一个用被套做了简易头套的神秘人。这个人看到他运来了大箱子,左右环顾了下,瓮声瓮气的告诉陈恃德,让他把箱子运到石乐路废弃的九号粮仓去换人。

陈恃德知道这是绑匪的套路,目的是防止他带公安过来。他顾不得喘气,又骑车把箱子驼到了九号废粮仓。粮仓中间压着一卷纸条,上面指示道:放下箱子,自行回去,不许报警,明天自然会放人。

陈恃德到处找了找,没发现人影,虽然很不甘心,但念及杨秀娥的安危,只好照办。谁料今天也没见杨秀娥回来,陈恃德自己也正在纠结要不要报警。

我爷爷问他,绑架者给他的那两张纸条呢?

陈恃德回答说,绑架者要求将纸条与西洋钟一起放到箱子里,陈恃德不敢不从。

陈恃德说杨秀娥被人绑架,但什么凭据都没有,他的嫌疑依然很大。罗记者问我爷爷,要不要先报警把他控制起来,再找证据。我爷爷讥讽他,你写了那么多奇案,思维咋就如此简单粗暴呢?他要是幕后大老板,能这么轻松的就把破绽暴露给你吗?

二人决定不打草惊蛇,带着陈恃德去所谓西蝶旅馆和九号粮仓看看。

到了西蝶旅馆,里面空无一人,但前台地上有一些烟头。陶四爷捡起来一看,发现烟头比较新,看来昨天确实有人曾到过这里。

仔细一看,这烟头是「黄金叶」牌香烟,是本地一种比较稀罕的香烟。本地一般售卖「红塔山」或者「红梅」等云烟。

陈恃德看着这烟头,若有所思。他说杨秀娥身边有一个男人常抽这种香烟,昨晚听那声音,看那身形,也很像他。

此人是杨秀娥同校老师王德臣,住处离杨秀娥租住的小院不远,杨秀娥一出院子他就能看到。王德臣除了教书外,平时也倒卖些贵重物品,经济还算宽裕。他曾热烈追求过杨秀娥,杨秀娥差点和他在一起,但因为讨厌他身上一些恶习,最终还是选择了陈恃德。

陈恃德猜测,王德臣有可能为了向杨秀娥证明陈恃德对她并不是真爱,从而策划了此次绑架。如果陈恃德舍不得传家宝,他和杨秀娥之间一定会产生隔阂;如果陈恃德真的拿出了西洋钟,王德臣也能拿去倒卖赚一笔大钱。

他们三人后来又去了九号废粮仓,那里果然留着陈恃德送过去的藤编大箱子,但里面已是空空如也。

我爷爷当即指出了现在这个案子的两个疑点:

为何绑架者要求陈恃德用一个大箱子来装西洋钟?据陈恃德描述,西洋钟也就是一尺多长,找个普通篮子也能装下。

老式西洋钟虽然名贵,但目标太明显,不利于脱赃。陈恃德家现金和其它小件文物也不少,为何歹徒非要这个西洋钟呢?如果陈恃德所说是真的,难道这口西洋钟里藏着什么秘密?歹徒费尽心思绑架杨秀娥,就是为了得到这口钟?

如果歹徒真的是冲着钟而去,那杨秀娥就危险了。因为歹徒很可能与陈恃德或杨秀娥熟识,一旦杨秀娥认出他来,凶手很可能会杀人灭口。

二人决定先找到陈恃德口中所说的王德臣调查下再说。

听闻来意,王德臣一脸慌张。起初,他不承认,但我爷爷看他左鼻梁有眼镜架子压出来的红斑,就诈他说,昨天和陈恃德见面的蒙面人鼻梁也有红斑,又拿出黄金叶香烟。铁证如山,王德臣这才承认自己确实到过西蝶旅馆。

但是,王德臣说自己并非绑架者,他也是救人心切。昨夜大约九点左右,王德臣发现门缝里有一张纸条,内容大略是说杨秀娥被绑架,要王德臣携带现金若干去西蝶旅馆救人。

王德臣赶赴西蝶旅馆,里面空无一人,但前台留有一封信件和一个头罩。写信人让王德臣将现金放在某处,然后留在前台等人。信中说,有人会带着一把大箱子过来,一旦他过来,就指示他前往九号仓库。惟有如此,杨秀娥才能得救。

王德臣别无他法,只能照做。来人是陈恃德,这倒没有出乎他的意料,只是没想到戴着头罩,陈恃德也会认出自己。

我爷爷问道,绑架者给你留的纸条呢?

他回答说,上面有要求,纸条在西蝶旅馆那边就全烧了,他害怕有人暗中监视,所以只好照办。

罗记者说,纸条都被你烧了,谁能证明你是去救人的?现在你嫌疑最大!

王德臣连声喊冤,并说出了一个重要线索:

王德臣去了西蝶旅馆后一直在思考,绑架者为何要如此安排?他想到一种可能,也许绑架者害怕陈恃德带着公安前来,所以先让王德臣打头炮,自己在暗中监视,排查有没有公安。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陈恃德去了九号仓库,幕后的绑架者也会跟去九号仓库。王德臣多了个心眼,陈恃德走后他就悄悄跟出去观察,果然发现有一个人骑着自行车鬼鬼祟祟地跟着陈恃德。

这个人骑的自行车款式,以及骑车时一摇一摆的姿势,王德臣都比较熟悉。此人应是这玉林社区的联防分队长宋杨。

这个宋杨正好和陈恃德住在同一个巷子里,只不过宋杨是在巷口,陈恃德是在巷尾。听完我爷爷和罗记者的来意,宋杨也讲出了昨夜他的见闻和经历。昨夜,他从外面办事归来,路过陈恃德院子时,忽然听到陈恃德在里面大喊了两声「秀娥」,然后又没了声音。

那时他没太在意,可是晚 9 点半左右,他在家中忽然听到巷子里有异响。探头一看,发现陈恃德竟在用钳子钳断一辆自行车的锁。这车是另一户人家的,这怎么得了,陈恃德这么做,显然是盗窃!

宋杨是联防队长,正要去制止,忽然想到,陈恃德家资优厚,又在高校任职,怎么会偷一辆自行车呢?联想到之前经过陈恃德家听到的呼喊,宋杨觉得陈恃德很可能在做见不得人的事。于是他按兵不动,暗中观察。

陈恃德将自行车推到自己家中,不久之后又驮着一个大箱子飞快地骑了出来。下班时,宋杨看见陈恃德去菜市买菜,知道他要在家中请人吃饭,现在又鬼鬼祟祟的偷自行车驮着箱子出去,宋杨非常怀疑,于是也骑车跟了上去。

陈恃德骑着车先去了西蝶旅馆,又去了九号粮仓,宋杨跟了一段路,觉得有点危险,于是就返回了。今天一大早,他又悄悄去九号仓库那边看了看,没发现什么端倪。当我爷爷他们找上门时,他已经将昨夜见闻写成材料上交了联防大队。

听完宋杨的叙述,我爷爷和罗记者都有些傻眼了,这三个嫌疑人眼下成了一个闭环的三角形。陈恃德说自己被人勒索,王德臣是绑架者;王德臣说自己是给人背了黑锅,宋杨才是幕后指使;宋杨说自己只是尽职追踪,陈恃德不只是被敲诈那么简单,他还有其它作案嫌疑。

我爷爷又拿着宋杨的证词去找陈恃德对质,陈恃德承认自己在收到勒索信时,的确有些激动,叫了两声杨秀娥的名字。

我爷爷又问陈恃德,为什么不直接借宋杨的自行车,而要去另外偷盗一辆自行车。陈恃德解释说,宋杨是联防分队长,他害怕宋杨如果知晓杨秀娥被绑架,会通告公安。

我爷爷向本地武候区公安局通报了这一扑朔迷离的案情。上级抽调了许多公安和联防队员,把西蝶旅馆和九号废仓附近搜了一遍,没有发现杨秀娥的踪迹。三个可疑人物家中也做了调查,也没找到有效线索。

找不出杨秀娥,公安们只好又去忙其他事。没办法,我爷爷只好和罗记者继续去掏耳朵,顺便分析下这三个可疑人物之间的关系。

我爷爷列出了几种情况:

1、三人所言均为假。

如果三人所言均为假,那有可能是三人合谋杀害了杨秀娥。但是,陈恃德已经与杨秀娥恋爱,而王德臣和陈恃德是情敌,宋杨则与二人都不算太熟,三人怎么看,都没有联合作案的基础。

以三人的社会关系来看,与其编造这么一套互相指责的复杂说辞,让三个人都染上嫌疑,还不如让两个人给另一个人做伪证。

2、如果一人为真,二人为假,那么说假话的两人应该就是同伙。两个同伙之间,应该会有证词的掩护,比如说,如果陈恃德与宋杨二人是同伙,宋杨大可以修改证词,说看到王德臣跟着陈恃德去了九号仓库,取走了箱子内的物件。现在三个人互相攀咬,应该不存在同伙的情况。

3、二人为真,一人为假的情况。这种情况是很有可能出现的。

假如陈恃德是凶手,那么有可能是杨秀娥到陈恃德家中聚餐,陈恃德欲行不轨,杀害了杨秀娥。为了嫁祸,陈恃德用纸条约出了王德臣,让王德臣扮演勒索者,自己扮演救人者。所谓装西洋钟的大箱子,其实装着尸体。他在撬车时故意弄出响动,让宋杨做他的目击者。

如果王德臣是凶手,那么可能是他发现自己被陈恃德认出来后,就诬陷上了曾跟踪陈恃德到现场的宋杨身上,让宋杨成为幕后指使者,自己则打扮为宋杨的傀儡。

如果宋杨是凶手,有可能是他杀害杨秀娥后,将尸体抛到九号仓库,然后故意让陈恃德用一个大箱子装西洋钟交付赎金。最后借王德臣之口让陈恃德运箱子去九号仓库。等到尸体被发现,深夜携带大箱子现场的陈恃德就有极大的抛尸嫌疑,成了宋扬的替罪羊。

可是由于尸体始终没有出现,所以部分假设存在一定瑕疵。

4、三个人说的都是真话。

三人都说真话,只有在一种情况下才会成立,那就是本案存在着第四个嫌疑人。这个嫌疑人正是幕后指挥王德臣的那个人。在这种情形下,宋杨基本与案情无关,算是一个偶发因素。而陈恃德和王德臣,这两个人被这个幕后真凶操控着,一个成为了金主,一个成为了打前站的炮灰。

另外,寄给尤记者的那一系列铅笔画也是个非常重要的线索。

今晨寄来的最后一幅画,暗示了杨秀娥遭人杀害。测算其寄出时间,应该是昨晚寄出,而杨秀娥是昨晚七点半离家后遇害。显然,这个作画者要么是杀人真凶,要么在跟踪杨秀娥的过程中,目击了惨案的发生。

如果作画者只是目击者,那么他如此爱慕杨秀娥,为何不指出凶手身份呢?如果作画者是凶手,那凶手将铅笔画寄给报社,是一种情绪性行为,还是蓄谋已久?

再回头看看三个涉事之人。陈恃德是高校老师,王德臣是小学老师,宋杨是工厂干部兼社区联保干部。三个人都有一定文化,都可能具备画画的能力。另外具陈恃德和王德臣说,幕后黑手给他们的纸条,都是用规规矩矩的宋体书写,显然是在掩藏自己的笔迹,那么此人应该是一个容易辨识的人。

三个涉事人和神秘画作的调查都没有进展,我爷爷又把调查方向集中到了失踪的校花杨秀娥身上。杨秀娥在学校执教语文和绘画,近期,由于其父亲病重,需要用钱,所以她才下决心和陈恃德确定了关系。

除了陈恃德与王德臣外,学校还有不少老师都在追求她,但因为他们比较穷,所以杨秀娥基本不作考虑。

一个念头忽然在我爷爷脑海中浮现,会不会是杨秀娥为了骗到西洋钟,自编自导了这出绑架失踪的闹剧呢?

杨秀娥首先模仿一个追求者的口吻,给自己画了一系列生活画作,并寄给报社,目的是要让人相信,有一个变态在偷偷跟踪注视她,为其后遭遇绑架埋下伏笔。然后杨秀娥利用宋体纸条,约出了陈恃德和王德臣,并收走了他们的财物。接着自己就卷款消失了。

据杨秀娥同校的女教师,还有她同租院落的女工说,虽然正编小学教师这个岗位和待遇已经让大多数普通民众羡慕了,但杨秀娥并不满足。她从老乡那得知,现在从广州批发服装来西部卖非常赚钱,她多次和别人商量要不要辞职去做服装生意。

总之,杨秀娥不乏自己炮制迷案,卷款消失的动机。

但这样就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杨秀娥对王德臣是索要现金,而对陈恃德是索要西洋钟,并且要他用大箱子盛放呢?要知道,西洋钟目标显著,一旦陈恃德报案,出手并不容易。

而且,陈恃德不仅自己比较富足,在省城也有很广的人脉。攀上这颗高枝,杨秀娥即便想下海做生意,也能有个很好的依靠,何必要骗人钱财,自取非法绝路呢?

 

我爷爷赶赴陈恃德的宅院,再次向他确认大箱子和西洋钟的事。陈恃德这次支支吾吾,只是说以前有传闻,那口西洋钟里有军阀宝藏的秘密,反正他自己是从来没发现过。

走出陈恃德宅院没几步,我爷爷忽然调回头去,对院子反复观察,然后提出了一个对破案具有决定意义的疑问:

这个第四人既然已经到了陈恃德的院子去塞纸条,那么他完全可以蒙着面直接进入陈恃德的家里,让他拿出珍藏的西洋钟,然后再告诉陈恃德去九号粮仓救人。为什么要花这么长时间谋划?

荒僻之地交易的唯一意义,在于双方可以一手交钱一手交人。但是事后看来,绑架者一开始就没有这个打算。陈恃德家里没有电话,无法报警,对这个第四人来说,这里恐怕比西蝶旅馆和九号仓库还要安全。

不管这第四人是杨秀娥本人,还是另有其人,安排陈恃德去外面荒僻之地交易就是很不合理的。要知道,如果在荒僻之地交易,陈恃德有大把的时间报警,交易的风险远大于直接突袭陈恃德宅院交易。

由此推断,第四人存在的可能性较小。那么只有把怀疑的焦点再放回三个涉事人当中,重点考虑『二人说真话,一人说假话』的情况。

如果陈恃德是凶手,整个布局唯一的意义,就是为了用大箱子抛尸,然后嫁祸王德臣。案发当夜,箱子留在了现场,尸体应该也在附近,但是,西蝶旅馆和九号粮仓附近都搜遍了,没有发现尸体。陈恃德犯案的可能性较小。

如果王德臣是凶手,这个布局的意义在于嫁祸陈恃德。他让陈恃德驮着大箱子出门,如果警方发现了杨秀娥尸体,势必调查到深夜运送大箱子的陈恃德,同时,王德臣借杨秀娥勒索陈恃德的纸条已经收回,敲诈勒索之事无迹可寻,只要他把杨秀娥的尸体抛到九号仓库,陈恃德百口难辩。

王德臣如果是幕后黑手,他占据了所有优势,本可以抽身而去,但他既承认了到过西蝶旅馆,又没有抛尸陷害陈恃德,所以他犯罪的可能性最小。

如果宋杨是凶手,这个布局的意义,一是要收王德臣的钱,二是要王德臣误以为陈恃德用大箱子抛尸,同时也让陈恃德误以为王德臣是绑架者,让二人狗咬狗。宋杨跟在陈恃德身后,本想抛尸,但察觉到王德臣正在跟踪自己,于是改变了计划,另找办法处理尸体。

综上所述,在无法找到新线索的情况下,我爷爷只好根据掌握的事实和线索做多重推演,排列出各种情况出现的概率。根据推演,凶手的可能性是:宋杨>陈恃德>王德臣>杨秀娥>其它第四人。

其中,宋杨犯案的可能性远大于其它三人。宋杨作为联防分队长,平时可以在街上晃荡,跟踪杨秀娥。同时杨秀娥去男友陈恃德家,会经过宋杨家,这也让宋杨摸清了二人关系,为日后奸杀杨秀娥,嫁祸陈恃德做好准备。

推演到这里,我爷爷决定对宋杨展开深入的调查。4 月 2 日,他和罗记者兵分两路,我爷爷走访宋杨家,罗记者去探访宋杨工厂的同事。

面对我爷爷的问讯,宋杨有些慌张,但并无明显漏洞。罗记者的外围探访有了一定收获,宋杨的一个同学说他在初中时的确擅长画画,在毕业纪念册上,宋杨还给一些同学画过简笔肖像。

这些调查加深了宋杨的嫌疑,但目前仍缺乏决定性证据。最重要的是,杨秀娥到底是生是死?尸首在何处?

然而就在当夜,又发生了一件怪事!

陈恃德与王德臣一起前来武侯局报案,说绑架杨秀娥的人又给他们塞纸条了。给陈恃德的纸条上写着,让他准备 1000 元(一般人两年工资)放在院子里的石桌上,然后去西蝶澡堂,自会有人与他交涉。

当陈恃德如法照做,并赶到西蝶澡堂时,等在那里的又是王德臣。

王德臣说他也收到了纸条,只不过纸条是让他准备 1000 元,以及一张去重庆的车票,然后带到西蝶澡堂放在前台上。陈恃德和王德臣在西蝶澡堂内等了一会儿,又撤到外面去等了一个小时,始终不见人来。于是只好报警。

罗记者分析道:嫌疑人要王德臣买一张去重庆的车票,这说明他自己不方便买车票。陈恃德、王德臣、宋杨三人都可以自由的买车票,唯独杨秀娥不能自由买票,因为她的照片已经散发到了客运站。那么,会不会杨秀娥仍活着?

我爷爷认为,车票送去澡堂但却无人来取,很可能只是一个幌子。而陈恃德宅院才是重点,毕竟院子里的 1000 元是实实在在的被人拿走了。

忽然,我爷爷注意到,陈恃德家院子的地面,似有重物拖曳的痕迹。他心中涌起一阵不详之感,立即问陈恃德家中是否有可藏人之处?

到处搜寻无果,陈恃德说只有下水道能勉强塞进去一个人。大家立即搬开了下水道的盖板,手电筒一照,果不其然,里面有一个大麻袋!看到麻袋里蜷缩的人形物,大家心里顿时明白了个八九分。陈恃德哆哆嗦嗦地解开麻袋,奇迹没有发生,里面正是杨秀娥已死亡多时的尸体。

 

经武侯区公安局勘查验尸,杨秀娥在 3 月 31 日失踪当夜即死亡,死亡时间在晚 7-12 点间。她后脑勺有一处钝物伤,是被人打晕后再勒死。死者下体有被性侵过的痕迹。

杨秀娥尸体在陈恃德院内被发现,陈恃德自然成了第一凶嫌。在审讯中,陈恃德认为自己是遭真凶嫁祸。真凶先是用纸条将自己引出宅子,然后再将杨秀娥尸体搬进下水道。

不过,这一切也不能排除陈恃德自导自演的可能。陈恃德在审查中,又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线索:31 日案发当晚,凶手勒索他的其实不是所谓的西洋钟,而是包括《宋刻扬子法言》在内的十册古籍善本!

之所以对公安人员谎称是西洋钟,是因为这十本古籍太过珍贵了,陈恃德担心如果公安全力搜查缉捕,勒索者会狗急跳墙,将这十本古籍烧毁,所以陈恃德便撒了这个谎。同时,陈恃德还保留了 31 号晚上凶手留下的纸条。纸条上凶手吩咐陈恃德要将纸条与现金一起留下,陈恃德多了个心眼,伪造了一张留在现场。凶手的笔迹是刻意做的宋体,模仿起来很容易。

我爷爷也不太相信是陈恃德行凶,遂建议在这一片区的垃圾站,废书摊等地调查那十本古籍的踪迹,同时,再度搜查宋杨的家。果然,两路调查都有了重大收获。

附近一个垃圾站内,发现了几本古籍被浇油焚烧后的残篇。垃圾站旁休息的一个乞丐证实,前来扔这袋书的人,体貌特征与宋杨一致!他说宋杨扔了这袋书后,就发现垃圾站着火了。

而在宋杨家也搜出一个笔记本,其纸质与陈恃德保留的纸张相同。再细查其内部,其中一页被撕下的残边,正好与敲诈信纸张的边缘相契合。在残页的下一页,宋杨又记上了 4 月 1 日的一些内容。如果是别人撕下的,他不可能察觉不到!

同时,宋杨的鞋底也发现了一些可疑污渍。这些夹杂着绿油的黑淤泥,只有下水道才有。这再一次证明,陈恃德院中下水道的抛尸,正是宋杨所为。

在重重铁证指证之下,宋杨心理防线崩溃,承认了自己在 3 月 31 日夜晚,见杨秀娥独身一人进入巷子,遂将其打晕,强奸,杀害,然后藏尸。

4 月 1 日,当我爷爷找他谈话之后,他感觉自己的罪行即将暴露,遂嫁祸给陈恃德。寄给罗记者那一系列铅笔画,也是出自他的手笔。

真凶成擒,但我爷爷仍是满腹疑虑。宋杨对于杀害杨秀娥一事供认不讳,但对于 31 日晚上写纸条约出陈恃德和王德臣的事却不愿多说。本案之前一直扑朔迷离,可是仿佛一夜之间,所有证据都指向了宋杨,这也太诡异了。

我爷爷把前前后后各种人证,物证反复核验了一遍。最终,他盯住了那几本古籍被烧后的残篇。

 

晚上,他和罗记者拜访了陈恃德。我爷爷问陈恃德,如果宋杨察觉到自己被怀疑,他真的会烧毁这些珍贵的书籍以毁灭罪证吗?

陈恃德反问,罪行即将暴露,生死攸关,什么都做得出来。

我爷爷说,你想让我们了解的故事,我们已经了解了,现在你想不想听听我的故事?陈恃德很惊诧,点点头。

我爷爷道出了他利用手中线索所推导出的情况:

3 月 31 日夜,杨秀娥如约赶赴陈恃德家夜宵,然而刚进巷口,便被垂涎她已久的宋杨袭击,并拖回家中奸污。这起奸污案宋杨是早有预谋的。奸污杨秀娥后,宋杨给了陈恃德一封敲诈信,要陈恃德将一千元现金放到自己院子内的石桌上,然后去西蝶澡堂,自会有人与他交涉。

当晚,陈恃德依纸条指示离开后,宋杨便将杨秀娥尸体运到陈恃德家中不容易立即找到的地方,譬如床底下,或者衣柜里。在宋杨的如意算盘里,第二天蓉城晚报尤记者收到杨秀娥被谋杀的画作,加上杨秀娥的同事报失踪案,公安一定会找到陈恃德家里。如果在陈恃德家发现杨秀娥的尸体,那基本就可以结案了。

然而事情并不如宋杨所想的那么顺利,陈恃德从西蝶澡堂回来后,很快便发现了杨秀娥竟暴死于自己家中。所以,陈恃德在惊愕悲恸之下,连声呼喊杨秀娥的名字。

陈恃德也绝非等闲之辈,他清醒过来,意识到自己被人嫁祸。如果此时报案,很可能会是黄泥巴掉进裤裆——不是屎也是屎。如果抛尸,也很可能越描越黑。凶手既然把尸体搬到了他屋子里,很可能正在外面监视,等他抛尸时逮他个正着。

也许陈恃德首先怀疑的凶手,就是自己的情敌王德臣。所以,他针对王德臣设计了一个关于杨秀娥的绑架案。如果王德臣是凶手,他必然会趁机报警抓陈恃德,可王德臣却选择了赴约救人,说明他不是凶手。

陈恃德下一个怀疑对象,就是宋杨。因为从杨秀娥家出来到陈恃德家,也就是巷口那一段黑暗处最方便袭击。

不管凶手是谁,对于陈恃德来说最要紧的,就是让凶手以为他已经将尸体抛到了西蝶澡堂到九号仓库那一带。这样的话,即便凶手向公安举报,公安也会将搜索范围放到那一带,为陈恃德后面的布局赢得时间。

所以,陈恃德要刻意驮着一个大箱子出去,并且吸引宋杨的注意。果然,宋杨误以为陈恃德要抛尸,悄悄地跟着他查看抛尸地点。当然,那个时候大箱子内其实什么都没有。

4 月 1 日,我爷爷他们果然按画作调查到了陈恃德。看宋杨的表现,陈恃德更加确定了宋杨就是凶手。于是,陈恃德开始策划一个针对宋杨的布局。陈恃德以第四人的名义,宣称目击了宋杨杀人,然后胁迫宋杨到陈恃德家中盗取珍贵的古籍。

4 月 2 日,宋杨丢弃了一袋古籍在垃圾站里。他以为将这是为了移交给敲诈者,却没想到被陈恃德伪造成了宋杨烧毁敲诈赃物的假象。

一切安排妥当,陈恃德又假装勒索自己,和王德臣赶赴了西蝶澡堂,为所谓宋杨移尸陈恃德家中创造时间。宋杨鞋底下发现的下水道污渍,是陈恃德悄悄从下水道挖出来,涂在屋内。当宋杨前来偷书时,鞋底就会沾上该污渍。

最为有力的证据,是宋杨在 3 月 31 日夜留给陈恃德的纸条。陈恃德留了个心眼,留下了真迹。这张真迹成了宋杨在 4 月 2 日夜引开陈恃德的证据。

所以,经过一系列布局后,一个反坐之局形成。在乞丐人证,以及纸条,还有鞋底污渍三重指证之下,宋杨的智商被陈恃德碾压,最后被活活玩死。他没办法解释偷书后又烧书的行为。人确实是他杀的,他只好服输认罪。

 

听完我爷爷讲的故事,屋内气氛非常尴尬。陈恃德仰天大笑,说:「你的故事可真精彩,你可以去当小说家了。可是拿什么证明你说的这一切?」

我爷爷拿出了那些古籍残篇,说:「宋杨如果能把尸体搬到你陈恃德的宅院内,那为什么不顺便把这些古籍也放回你家书架,而要冒险另找一个地方烧掉呢?」

陈恃德一愣,解释说宋杨很可能已多次翻阅古籍,会在页面上留下指纹(建国初已用指纹办案),很难清理完毕,只有烧掉才万无一失。

我爷爷说:「如果宋杨真的考虑到了指纹的问题,他是不是应该把这些古籍全部浇上油,烧得一干二净?可现在这些残篇上根本没有引燃物,如何能保证彻底销毁指纹?显然有人不想让他们全部烧完。」

陈恃德无言以对。

箱子送古籍到九号仓库的事,并非宋杨安排,4 月 2 日夜陈恃德与王德臣所经历的敲诈事件,便是陈恃德刻意设计。另外,笔记本残篇的下一页是 1 号的日记,所以宋扬没写过第二张纸条。

综合起来分析,我爷爷才推断宋杨在 3 月 31 日晚上移尸陈恃德家中,要嫁祸陈恃德。这个扑朔迷离的案件,到此终于真相大白。

据陈恃德所述,他 3 月 31 日晚上只是排除了王德臣嫌疑,直到第二天看到罗记者手中的铅笔画,他才确定凶手就是宋杨。杨秀娥去那几家店铺的时间,是非常分散的,如果有人能记录下来,这个人的时间一定比较自由。

结合凶手对于自己家的了解,这人必是宋杨无疑。

3 月 31 号晚西蝶旅馆的相遇,是陈恃德试探王德臣和宋杨的布局,并用大箱子伪造抛尸假象。4 月 2 号,陈恃德那时已基本猜透了宋杨的犯罪过程,他注意到我爷爷开始怀疑宋杨,便以某匿名目击者的口吻要挟宋杨,说自己会约出陈恃德,要宋杨借此机会到陈恃德家中偷珍贵的古籍,然后通过垃圾站转交给他。

由于敲诈信高度还原了宋杨的谋杀经过,宋杨做贼心虚,只能照做。而陈恃德则利用附近乞丐作了人证,又借扔垃圾之机点燃了书籍。

既然宋杨做贼心虚,听命于「第四人」,那么陈恃德为何不直接利用这点向公安报案呢?陈恃德回答说没有实证,宋杨随时可以找出其它借口。

陈恃德那时虽然手握宋杨的纸条,但他也没有把握就能找出与之相契合的笔记本,单凭正式宋体写的一张纸条,是定不了宋杨罪的。既然要反击,就得把案子做死,让他翻不了身。所以,他还要去炮制一个人证,以及一块抛尸所沾染的鞋底污渍。

我爷爷又问,当时宋杨看到了陈恃德偷自行车驮大箱子出门,他会认为箱子里就是尸体,为什么不怕宋杨直接抓获他?

陈恃德说,如果宋杨是凶手,那么他家中还有敲诈而来的 1000 元没来得及处理。宋杨家穷,那又是大额新币,两相对质,很容易露馅,所以我猜他绝不敢轻举妄动。

当夜在陈恃德家中,他竹筒倒豆子似的把他的布局全部解释了一遍。我爷爷那时还是有点铁头,听完陈恃德这么牛逼的布局,他义正辞严地说:「虽然杨秀娥不是你杀的,但你让公安局破案饶了这么大一个圈子,你应该到公安局去讲明事由!」

陈恃德问:「如果我坦白事由,我会受到处罚吗?」

我爷爷说:「你做了伪证,肯定要受到处罚,但应该是缓刑。」

陈恃德不屑的反击道:「如果我不做这些安排,直接报案,那请问我怎么洗清我的冤屈?秀娥死在我屋子里,就算案子一时做不死,我也会身败名裂,而凶手也可以逍遥法外了!」

陈恃德不愧是能言善辩的知识分子,这一下子把我爷爷问的哑口无言。

陈恃德又说:「老哥,你在这件案子中表现不错,区局长对你还算比较赏识。要不这样,这案子真实的情况,就我们仨知道就算了,出了门我再不会承认。咱们交个朋友,我跟市领导打个招呼,让你从龙泉那边调过来。你专业能力很强,市区人民群众非常需要你来保护他们的安全,你看咋样。」

我爷爷有点犹豫,罗记者说道:「陈老弟爷爷是知名爱国华侨,父亲在香港那边也很受中央倚重,本身这件案子也是形势所逼,又不是说谁恶意去违法犯罪。我看我们也要注意爱国华侨家庭的声誉嘛。搞不好宋杨那边又要借此翻案呢?」

陈恃德赞道:「罗记者考虑得非常周到,如果我的计划泄露出去,宋杨说不定又要搞出什么歪名堂。况且,如果我的事再被香港那边某些不怀好意的记者借题发挥,那对国家大局就更不好了。以罗记者的政治素养和敏锐性,其实完全能胜任主编岗位,记者是不是有点屈才了?」

此后,我爷爷顺利的从龙泉墺调到了武侯区,担任武侯区刑警大队第三中队队长。而罗记者被省日报社邀请去做板块副主编,但省日报是机关官方报纸,不会登一些耸人听闻的奇案,罗记者纠结了一阵,最终还是没有过去。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知乎盐选会员精选文章 » 有哪些令人拍案叫绝的推理桥段?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