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恋爱,还是在日常社交当中,嘴笨社恐内向不善表达的同学往往会失去很多机会,也会面临很多窘迫——
a. 与朋友走在一起时,想要说些什么却又插不上话
b. 聊天中总是那个用「嗯、哦、好」回复,一不小心就把话题聊死的人
c. 想要讲话想要表达,却「嘴笨」得无法准确说出想表达的意思,越着急越不知道该怎么说。
如果你也出现过上述一种或是一种以上的问题,那么今天这篇文章就非常适合你。
接下来,我会分享给你一个 3 分钟就能学会的聊天秘籍,让你轻松摆脱「尴尬无语」的窘迫,从哑口无言到侃侃而谈。
这个方法被我称为——「1 个核心底层逻辑+5 个思维联接技巧」的方法论。
其中 1 个核心底层逻辑指的是:「树枝话题迁移法」。
5 个思维联接技巧为:情绪联接+感受联接+话题联接+时间联接+角度联接
当你能将这 1 个核心底层逻辑和 5 个思维联接思路巧妙结合运用时,就可以告别尴尬,成为朋友中那个能侃侃而谈的人。
一、1 个核心底层逻辑:「树枝话题迁移法」
在聊天对话当中,你如果常用「嗯」、「哦」、「好」等话语来回复,聊天就很容易会走向终结。
但如果你能从对方的话语中找到「迁移点」不断转接话题时,你们的对话就停不下来。
整个对话就好像:开始抛出的话题如同粗壮的树干,而彼此聊天时牵扯到其他信息就如同树干上长出来的树枝,而树枝又可以涉及更多细小的话题信息点形成枝叶,继续迁移就形成了枝繁叶茂的大树。
——把它称为树枝话题迁移法
具体这么做:先开启对话,找到对方话题中的信息点,接着从某个信息点切入不同角度迁移话题,最后不断重复这个迁移过程,你们的聊天就停不下来~
公式:察觉话题信息点+切入不同角度+迁移话题
举个例子:
A:昨晚的英超比赛看了吗?【树干-抛出的话题】
B:当然啊,切尔西和利物浦强强对话【树枝-切尔西、利物浦】
A:切尔西芒特技术真好,速度又快,发挥真不错【树枝-芒特、速度、发挥】
B:职业球员平时都健身,速度当然快,我的健身模板是特劳雷【树叶-球员、健身】
A:哈哈,那体型太壮了,你这身材适合迪迦奥特曼【迁移-奥特曼】
B:还真别说,我还挺喜欢看奥特曼的 balabala
从开始的话题【英超】→【俱乐部】→【球员】→【身材健身】→【奥特曼】
整个过程就好像是一棵大树生长出了树枝,再由树枝生长出枝叶,不断重复这个过程。只要话题不断迁移嫁接,你们的对话就会永远持续进行。
再形象一点,列个树状图就明白了:
加载中…
按照这样的思路不断去发散话题,你就很难陷入「无话可说」的地步,毕竟这样聊天,可以聊的话题实在是太多了。记住,越是笼统的话题越是容易找到讨论点。
而当你不想聊天,马上结束对话也很容易:咱们反其道而行之,直接使用「结束性话语」和「搭话结束法」的方法就可以。
举个例子:
A:「XXXX,balabla」
B:「哦、好、嗯、行」
——你看看说一会儿,A 就没有想去表达的意思了。
聊天就好像在舞台上表演一样,如果台下观众都走完了没有互动,自然也没有表演的欲望。
如果你觉得这样的方法很不礼貌,也没关系,可以运用「搭话结束法」来把「话题主动权」夺过来,然后自己结束对话就好。
举个例子:
A:「放假我想去 XXX 玩」
你:「嗯我也是,现在我手上有个急活儿,咱们回头可以再规划规划去玩儿的事儿。」
先去承接对方的话题,然后主动找个借口结束对话就好。
那还会有同学有疑问——这个「树枝联想」也不是很懂啊,要是给出的话题联想的思路和方向都没有,怎么对话呢?
别慌嘛,接下来我就要说 5 种思维联接技巧,巧妙地和树枝话题迁移法结合,让你从此不再畏惧聊天。
二、5 种思维联接技巧,顺利迁移话题
学会下面这 5 种思维模型,绝对是解决没思路的神器,尤其适合在你脑袋空空想说却词穷时的聊天场景。
思维联接技巧 1:情绪联接法
就是从「情绪的角度」切入进行对话,当你由话题想不到任何可以联接的信息点时,可以选择情绪入手。
因为在闲聊时,每个人的表达,大部分时候都是带有情绪,识别情绪也是找话题的一个好方法。
具体这么做:先去察觉对方在聊天时产生的情绪,再根据情绪联接话题,最好和对方有关。
公式:识别情绪+联接话题
举个例子:
——对方:哈哈哈哈哈
你:这么开心,上次吃糖都没见你这么欢
——对方:我 balabala
这时对方说的具体内容已经不重要了,找准此时的情绪去切入话题,对方就会给你提供新的信息点。
一般聊天的时候,对方情绪越明显,这个方法效果最好,人都是不吝啬分享自己的情绪的。
PS:搭话时就情绪方面聊就好,这个切入点也是个树干,后面可以衍生出更多的树枝,一开始没有话题随着聊天不断进行,就会愈来愈多。
但如果这时候对方的情绪相对平静,提供不了太多情绪上的话题,而你又想不到话题时,可以从「感受」方面切入,再进行具体的聊天。
思维联接技巧 2:感受联接法
当对方抛出的话题你想不到可以联接的信息点时,可以从「感受」的角度出发,真实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你接受到这个信息、这个观点的想法,都可以表达出来。而后面随着话题的深入就可以不断联接。
最重要的是先聊起,再聊得好。
具体这么做:由对方所表达的内容和聊天状态,诉说出你的感受。
公式:信息接入+感受联接
举个例子:
——对方:你看昨晚的英超了吗
你:看一会儿感觉很无聊,就去看电影了
对方此时如果和你感觉一样,你们自然能在共鸣中,找到话题点,比如吐槽昨天踢球的两支队伍都太「臭」了。
如果对方不赞同你的看法,那他自然会找「不无聊」的点,想要和你讲一讲。
但不管怎样,话题不都有了吗?
从「感受」的角度出发表达自己的观点,是一种进可攻退可守的找话题方法,毕竟人都会有感受的,这点毋庸置疑,只不过你能不能意识到,想不想表达出来而已。
而且可以表达感受的词语太多了:优秀、很棒、好玩、无聊、没劲、烦闷、恼火、悲痛等等。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都可以用来当做话题的开始。
而《非暴力沟通》里就是运用的「感受联接法」,在事实评论之后增加了感受的表达,一样可以联接话题。
思维联接技巧 3:层次联接法
这点从话题信息点的「层次深浅程度」切入,继续就话题展开联想延展。有一句话叫做:透过现象看本质,察觉事物的底层逻辑很重要。这点在聊天时也是一种思路。
当别人在聊天时,如果你的回复,可以通过浅层次、中度层次、深度层次不同的方面进行阐述,对方很容易会觉得你的思维模式真的强,语言表达能力突出。
具体这么做:把话题从「表面」、「实际」和「本质」的方面切入表达,展开更多知识信息的联接。
公式:话题迁入——表面+实际+本质
举个例子:
——对方:最近 XX 球队的成绩真菜
你:唉哟表面看是菜,因为 XXX 战术和球员,但本质上是俱乐部高层 XXX 等等。
这样你就从一个话题站在了更高的地方从「表面」看到了「本质」。给人一种有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强的感觉,对方也会更想和你探讨这个问题。
而此时的对话,就会产生更多的「信息点」,你再去展开聊天就会非常轻松。
思维联接技巧 4:时间联接法
就是从「时间线」的角度切入,再根据话题进行联接展开。一件事都有过去、现在和为未来的角度来看待,会有不同的思想迸发。这个就好像是我们生活在当下,却时常回忆过往,也会表达期望畅想未来。
具体这么做:把话题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角度切入进行表达,联接出更多的信息。
公式:话题迁入——过去+现在+未来
举个例子:
——对方:我觉得老板这规定不好
你:这以前历史就有类似的规定,balabala、再看看现在 balabala,以后肯定还会 balabala
你会发现,把话题切入时间线的顺序时,你就可以把话题延展开来。当然,选择合适的话题切入这种聊天思路就非常有效。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当使用时间联接法时,聊天会变得相对正经一点。所以不要拿着任何话题都向这个方向硬套公式,在合适的场景与合适的话题下这样聊,效果才会好。不然轻松的氛围,很容易被太过于严肃的方式聊没。
时间联接法适合于科普类、常识类、知识类等话题。
接着,我们来看看最后一个技巧——角度联接法。
思维联接技巧 5:角度联接法
角度联接法,就是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联接。
就像我们去拍照时总会寻找不同的角度,不同角度拍出来的照片意境和风格也会不同一样,聊天也可以从不同角度出发,这样就会迸发出不同的观点。
具体这么做:抓住对话信息点后,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表达。
公式:信息点+身份角度
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对方:这个 XXX 规定,我觉得不好啊
你:对你来说这个规定 balabala、对我来说这个规定 balabala,对老板来说 balabala 等等。
只要你不断切换看待事物的身份和角度,就会有更多新的话题信息延展出来。这点就好像是树干长出的树枝,只不过切的角度是身份而已。
人都是下意识站在自己的角度思维问题的,很少会站在高处纵观全局。
特别是在相对正式的场合,当别人听到你这样的思路表达的时候,很容易对你的逻辑思维产生好感。
以上就是 5 种思维模型+1 个底层逻辑的聊天方法论,你只需要合理取舍运用起来就可以告别尴尬,成为一个会聊天,逻辑思维发达的人。
当然,如果你本身的表达意愿没有那么强,只是不想成为团队里那个格格不入,非常尴尬的人的话,下面也有个好方法推荐给你
三、做会「反馈」的聆听者
如果你不想让聊天那么复杂,那就保持真诚善良而做个「聆听者」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因为聊天沟通本来就是两个人的事情,就好像一个人在台上演戏,一个人在下面鼓掌喝彩互动。那你做个聆听者时,就成为了那个给予鼓掌认同的观众。
具体这么做:让出主角戏份,多听对方讲话。在聆听时提取关键信息,感受对方的感觉,适当给予反馈就好。
公式:聆听+提取信息+适当反馈
举个例子:
对方:哎我老板误会然后批评我了,好难受 balabala
——提取到对方的心情:悲伤、烦闷。事情缘由:老板误会。想要反馈:给予安慰、站在同一战线,解决问题。
——你:「抱抱你,这老板真是傻 X,XXX 都看不明白,要是给你气走了,看谁会再帮他干这么吃力不讨好的事儿,走,我请你去吃大餐……不过啊,咱以后也得学聪明点 balabala」
作为一个聆听者先去倾听对方的愿景,然后再对情绪进行预估,给出安慰后再给予解决办法。因为人对情绪的认可>对事实的判断。
同样的例子,给你举个错误的案例,你就明白了:
对方:哎老板误会批评我了,好难受 balabala
✘回复:唉呀,批评就批评呗,谁没挨过啊。那有啥的这点都经历不了,还怎么生活下去?有什么可哭诉的,你不行就辞职吧 balabala。
当你朋友出现这种情况时,千万不要用这种方式去「劝导」,这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说教式的回复,哪怕你说的是对的,也只会让对方再也不想和你倾诉。
记住,和人相处,任何时候只有认可情绪+适当反馈,才能获得更正向地交流。
以上就是提升自己聊天能力的全部干货内容,帮助你在聊天沟通上更上一层楼,成为一个会说话受欢迎的人。
你的经历、你的阅历、你读过的书里都藏着你的表达素材。
丰富的生活,也必然带来丰富的谈资。
不如把自己生活丰富起来,多读书,多经历,多尝试,你张口便有足够的底气和知识储备。
希望你能变成一个表达能力强的人。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