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国内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前景如何?

哈喽大家好,我是贡老师。

如今的志愿填报最难的是什么?

是不知道录取分数线吗?事实是每年高考后录取信息会第一时间在本省招生部门的官网公示;

是因为学科不了解分类吗?可这种基础扫盲信息在自媒体上更是不胜枚举;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到最终报考的时候还是迷茫?

其实对于高三学子来说,志愿填报最难的地方在于逼着一群对工作完全不了解的孩子,像抽盲盒一样选择人生第一份工作方向,而孩子身边最信任的一群人熟悉领域也仅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帮不上忙。更多高三家庭最迫切需要了解的是「自己学啥专业未来发展前景更好」,于是我们筛选出 10 个未来十年刚需的新兴领域,分享给考生和家长作为一个规划参考。

所谓的新兴专业通常从三类高校中诞生。

一类是整体师资、科研能力拔尖的高校,比如清北等国内顶尖名校的理科、工科试验班;

一类是新兴专业的基础一级学科本身就是该校的特色专业,具备扎实的专业延展能力,比如国防七子的兵工类、四大工学院中的车辆和机械类应用相关专业、以及各种「体制人才基地」;

一类是创新研究型大学,这类大学在专业设置方面不追求专业多而全,只在乎精准跟随国家战略人才需求,比如南科、上科等等。

之所以我们的课程没有按照传统学科门类来讲,是因为这些新兴专业本质上属于交叉学科,不能单一从某个传统学科门类来解释。

一、专业介绍

在新兴专业中,首先解读的是刚需新领域——新能源。

新能源目前最广泛的应用主要在电力和新能源汽车方面。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我们常听到的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都是新能源的范畴。去年百度发布的《2021 高考搜索大数据报告》显示,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成为了 2021 年以来搜索热度增长最快的十大热搜专业之一,愈来愈多的学生将未来职业规划锁定在这类高科技产业方向。

新能源专业都在哪些院校?学习深造方向有哪些?就业有哪些特点?接下来带大家一探究竟。

有人可能问了:怎么才能证明新能源专业有前途?

一是看行业发展:随着国际市场当中能源产业的发展变化,以及世界各国对于整体环境问题的不断深化,新能源产业成为了近几年最火赛道。在过去三年里,中证新能源指数也从 1000 多点上涨到了 5000 多点;

二是看国家战略人才培养计划,强基计划是为国家培养战略储备人才,而 21 年新能源学科代表「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前十的学校无一不在强基计划之列;

加载中…

随着能源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行业研究方向也在不断细化,更多地集中在节能减排,服务国家 2030 年碳中和战略目标。这些政策导向都将影响未来四到八年后,现在这批考生走向社会的就业前景。那么除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之外,能源与动力工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等都是目前大学非常成熟的招生专业,毕业后主要服务于电力、汽车等相关企事业单位。

在《2021 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中又有 50 多个大学新增了能源相关专业,其中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12 个、新能源汽车工程 9 个、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8 个、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8 个、能源化学工程 5 个、能源服务工程 2 个、能源互联网工程 2 个、能源与动力工程 2 个、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2 个、可持续资源 1 个、能源化学 1 个、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 1 个、生物质能源与材料 1 个、智慧能源工程 1 个。

这些开设院校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相关学科教学扎实、校企联合,新增专业囊括理论研究、生态配套等新能源各个角度,丰富了人才选拔范围,让更多有意愿投身该领域的考生和家长有了选择机会。

解决了「有人要」的问题,我们用图标直观看一下过去几年的毕业生流向:

据统计,近三年的毕业生主要集中在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制造业等与能源动力类专业就业较对口的实体经济行业,此外从事建筑业和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行业也较多,如图:

加载中…

作为一门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多门科学技术综合的专业,在核电、汽车、船舶、航天,甚至是农业工程、环境工程等诸多领域都能从事多环节的具体工作,如电力系统设计、自动控制、新型储能、环境保护、新能源开发、能源高效清洁利用等,也可在相关专业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

说完行业分布再来看看就业地域和平均薪酬。

新能源人才就业流向区域较为分散,沿海经济区尤其是东部地区是其主要聚集地,而北京的新能源毕业生多来自于渤海湾区域、广东的毕业生多来自于东北区域以及泛长江三角洲区域。他们的平均月薪分布情况和地域、工作年限也有很大关系。绝大部分从业者对自己的职业有较高的认可度,「稳定」这个特质在当下太吸引人了,也是考生和家长在志愿填报选择中非常看重的。

加载中…

二、学校介绍

那么有些考生家长又问了:行业前景是看到了,但是听说多半大学课业内容都是滞后的,等我家孩子就业那会儿要求更高了怎么办?

2021 年 7 月,教育部近期印发了《高等学校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的通知,通知明确了利用 3—5 年时间,在高校系统布局建设一批碳中和领域科技创新平台,汇聚一批高水平创新团队,不断调整优化碳中和相关专业、学科建设,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实现碳中和领域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新突破;

通过 5—10 年的持续支持和建设,若干高校率先建成世界一流碳中和相关学科和专业,一批碳中和原创理论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为实现碳中和打下坚实基础;

立足实现碳中和目标,建成一批引领世界碳中和基础研究的顶尖学科,打造一批碳中和原始创新高地,形成碳中和战略科技力量,为我国实现能源碳中和、资源碳中和、信息碳中和提供充分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如果你只在传统学科里选来选去,非常容易遇到你担心这种情况,毕业就过时,但是新能源完全不用担心,绝对的与时俱进。

知名评估网站「金平果」公布了 2022-2023 年能源动力类高校排行榜,你会发现很多分数中等甚至偏下的普通高校在学科建设方面是碾压去重点大学的,这就给我们不同分数且立志未来从事能源领域的考生更多选择计划.接下来我就选取一些代表性的学校,保证你填报的时候不踩坑。

加载中…
加载中…

老牌电力院校是有二龙四虎这个说法的,分别是: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和华北电力大学,他们也是新能源学科建设最早的一批拓荒者。

西交大

其中的西交大连续多年在这个榜单排名第一,西交大是我国能源动力类多个专业的创始地,钱学森也是这个学院毕业的。有底蕴在,实力不言而喻。

2017 年起考生会看到西交大的本科是以「工科试验班(机类)/越杰计划」专业在各省进行招生,在大类招生这一点上和其他顶级重点大学方式是一致的,之后分流方向为能源与动力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热流国际班)、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环境工程(能动学院),其中能源与动力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环境工程 3 个专业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就是培养在国家经济建设的各条战线发挥着骨干和领军人物。

特别要说的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为国家首批博士点和首批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和清华是唯二的两个 A+ 学科,以及热能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工程热物理、核能科学与技术 6 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

很多家长不明白工程热物理是什么,它是研究能量以热和功及其他相关的形式在转化、传递和利用过程中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应用基础科学,几乎与所有产业部门及科技领域都密切相关,尤其是军事、空间技术领域,说到这大家就能明白西交大在能源领域培养的人才方向了。

还有一个就是这个学院因奖学金而得名,最高达 42 万元,绝对是选最优秀的高中生,配套最强的师资及设备,给最高的奖学金。

华北电力

华北电力也是我想和各位考生家长分享的一所学校,除了大家都知道的电子工程及自动化等老牌电力刚需学科外,在教育部《2021 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中,华北电力大学申请的氢能科学与工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获批,作为具有代表向的电力系统人才培养基地,这是华北电力大学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发展目标,持续深化新工科建设,发挥学科融合优势,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布局的重要举措。

也可以理解成为国家电网未来在新能源细分领域需要具备这方面技术的高素质人才,那么如果你想将来进入电力系统是不是要考虑一下呢?

这些分数都太高了,普通大学有没有?有!省属高校也有很多宝藏大学。

东北电力大学

东北电力大学,相比其他省份,东北的考生和家长更为熟悉这所高校,可以说是东北电力系统的人才摇篮。

坐落在吉林省吉林市,始建于 1949 年,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电力工科学校。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自动化等是国家级特色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4 个本科专业实力都非常雄厚。

毕业后大多数毕业生都能直接去电力系统、中广核集团各核电各成员公司、中核电集团各核电成员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各成员公司、中核、国电、国能、渤海船舶重工等,是我国核电重要的基层人才培养基地。

三峡大学

再说一所南面的三峡大学,这是一所带着水利标签的大学,位于水电之都宜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综合性大学,三峡大学是由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和原湖北三峡学院于 2000 年 6 月 29 日合并组建。

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的前身是于 1978 年成立的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先后隶属于水利电力部、能源部、电力工业部、国家电力公司。所以三峡大学在电气领域有一定的地位。学校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水利水电工程是国家级特色专业。电气工程进入全国前 33 名。

后随着时代需要成立电气与新能源学院,在新能源应用和新材料领域为电力系统输送了大量人才。

分数不是那么理想,以上学校都报不了怎么办?不要紧,电力企业需要多层次人才,电力行业专科院校也是一种选择。每年电力企业也会招收一定比例的大专毕业生。例如:郑州电力高专、重庆电力高专、西安电力高专、四川电力职专、长沙电力职专、武汉电力职专、哈尔滨电力职专、山东电力高专、保定电力职专,每年的就业率同样居高不下。

华南理工大学

新能源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就是汽车,近两年有个学校因为校友表现特别突出所以出名——华南理工大学,去年新华社曾聚焦近年来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迅猛发展态势中占据半壁江山的「华工造」企业家: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开沃汽车董事长黄宏生、璞泰来董事长梁丰、大洋电机董事长鲁楚平、巨湾技研董事长黄向东……华工校友、威马汽车董事长沈晖说,华南理工大学几乎成为新能源汽车界的「黄埔军校」,校友差不多占据了新能源汽车企业负责人的半壁江山。

和之前讲到的高校不同,前面是从传统能源动力延伸到新能源研究,而华南理工是从自己的王牌车辆工程做的延展,这两种模式是国内高校专业设置的主流,清华的车辆学院在清洁能源和能源动力方面也是这个路子。

华南理工大学是全国最早开设汽车专业的高校之一,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就已经开展汽车电动技术的研发和教学,出版了自编教材《电动汽车学》。可以说在珠三角很早就形成了电动汽车研发、生产和推广的生态。所以如果你在众多专业中看到配件、储能、电池等字眼是可能就跳过,但是如果在华南理工的招生计划里一定要多看几眼,因为当你进到这个学校可以说是半只脚就踏入新能源汽车行业了。

虽然是新兴专业,但是中国在新能源的很多领域在世界都是遥遥领先的,比如光伏是是中国为数不多的领先世界的产业,每隔几天,就有新的最高光伏转换率出现,都是由中国光伏企业实现的。中国光伏产业已经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

随着行业的发展,不仅仅是在技术研究方面需要人才,包括产业经济研究,近两年包括人大在内的众多名校都新增了能源经济专业来培养未来生态管理人才,给纯理工的领域增加人文色彩,也给很多综合素质均衡发展的考生进入新能源行业的机会。

好的,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关于新能源你了解了吗?欢迎观看我们的视频~

 

视频加载失败,请点击重新加载
重新加载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知乎盐选会员精选文章 » 国内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前景如何?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