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飞头将军

1

我叫王知秋,我收了一只飞头獠子入册。

从那以后,我心情不佳,一个月没有开店,在家里躺了尸。

我睡得昏昏沉沉,听到有人在身边哭丧,凄凄惨惨。

「我滴个姑奶奶啊,你睁开眼看一看,瞧一瞧,你还有什么没安排好……」

那人还伸出手试探我的鼻息。

我一巴掌拍开了他的手。

「别爱我,没结果,除非你能活过我。」

张大头喜极而泣:「我活你个鬼,你个糟老婆子坏得很。」

他说:「姑奶奶,我以为你要睡到我老死。」

我说:「你放心,到那天我一定醒来给你送终。」

张大头咬牙道:「最后一只妖不入册,你敢睡?」

我伸出两根手指:「是两只。」

「飞头獠子收了,不是只剩一只魈了吗,怎么还有一只妖?」

「异妖录一百零七种妖,柳公说要凑个双数,大笔一挥加了个名字。」

「……这么随便的吗?」

「对,老头子不讲武德。」

「最后一只妖叫什么?」

「连姜。」

我说完这个名字,总觉脸上有点凉,张大头跳了起来:「卧槽,卧槽!你哭了。」

我瞪了他一眼:「我没哭,我沙眼了而已。」

张大头难得地没拆穿我,坐在了我旁边:「姑奶奶,你跟我说句实话,你是不是胤都公主钟离婳?」

「谁告诉你的?」

「猜的。」

「你以后少看我的笔记,尊重个人隐私。」

「……我不看那些东西,怎么帮你捉妖。」

「说得也是。」

张大头是个追根究底的人:「你当时跟胤都的大祭司慕容昭有婚约,但是又看上了他的徒弟连姜,然后你们俩苟且,给慕容戴了绿帽子,慕容一怒之下把连姜给投河喂鱼了,连姜变成了妖,你为了还能见到他,揣着异妖册活到现在……」

我勒住了他的脖子:「你死于话多。」

从那以后,张大头就跟得了魔障一样,天天在我面前开发脑洞,什么样的剧情都被他想出来了,有一次居然说:「慕容昭是不是不行,所以你看上了连姜……」

我的脸黑了:「你最近是不是很闲?」

「是啊,古玩店没生意,每天就想听点八卦。」

「你想不想知道飞头獠子的情史?」

「想。」

他有些兴奋,凑到我面前:「那个獠子后来怎么了?」

我带他去了孽镜台,调到了彘子的频道,一脚将他踹了进去。

然后抓了把瓜子,通过镜台追剧。

……

十里杏花村。

是孟彘子出生的地方。

村子从前是个废村,很多年前这里住着一群吃人的妖怪——落头氏。

但是那也只是传闻,毕竟没有人亲眼看到过。

杏花村是个很美的地方,青山绿水,篱笆绿萝,村口还有一棵歪脖子杏树。

躲避战乱的逃荒者,满心欢喜地住了下来,彘子的爹娘便是如此。

他今年十岁,家里有三个姐姐,都是容貌清秀的姑娘家。

家里很穷,但爹娘和姐姐们都很疼他,宁可自己饿肚子,也要省下一口吃食喂饱了他。

彘子本就样貌端正,又因衣食无忧,面色红润,是村里长得最好看的男孩子。

村口那棵歪脖子杏树,是他平时最爱玩耍的地方。

不知何时,杏树下出现一个光着脚的小女孩,女孩大约跟他同岁,长得唇红齿白,粉雕玉琢,极是漂亮。

女孩说她叫阿乔,是从很远的山霞村来的。

山霞村很穷,而且人吃人,她的爹娘就被人吃了,她一个人逃了出来,已经很久没吃东西了。

彘子从家里拿了一块饼给她,看着她狼吞虎咽的模样,仍是不相信:「人怎么会吃人呢?我不信。」

「真的,田里有蝗虫,吃光了庄稼,我们就只好吃蝗虫,蝗虫汁是绿色的,苦得很,咽不下去,而且吃啊吃啊吃出了瘟疫,到处都是死人,饿得受不了了,就有人吃死人。」

阿乔艰难地咽下最后一口饼,噎得难受:「死人不好吃,还传染瘟疫,他们就把主意打到活人身上了,先是吃小孩,易子而食,小孩吃光了就吃大人。」

彘子目瞪口呆,惊得半晌说不出话:「还好,还好我们这儿没有闹蝗虫。」

「那可不一定。」

阿乔眯着眼睛看他,眼中含笑,意味深长:「蝗虫会飞的,指不定明天就飞来了。」

一语成谶。

蝗虫真的飞来了杏花村,铺天盖地,遮天蔽日,像一群妖魔鬼怪,吃光了地里所有的庄稼,卷得地面渣都不剩,荒芜一片。

哭天喊地,但日子总要过,勒紧了裤腰带,但凡能吃的东西都往嘴里送,连村口的杏花树都无法避免,树皮都被剥光,秃秃的,像一具骸骨。

阿乔离开了,走的时候一本正经地告诉他:「彘子,你要小心点,很快就会人吃人了,他们会先吃小孩子的。」

「你,你胡说!」

「我不会骗你的。」

阿乔歪着脑袋,一脸担忧:「你给过我一个饼,所以我好心提醒你,说不定你爹娘已经磨好了刀,准备对你们下手了。」

「你胡说!你胡说!」

彘子陷入了恐慌,头也不回地跑回了家,可到了家门口,脚已经开始发抖,不敢进去了。

「彘子,愣着干吗?快进来。」

面黄肌瘦的二姐姐拉着他进了屋子,简陋的桌子上,有一碗寡淡的映得出人影的米汤。

二姐对他道:「爹娘和大姐一起翻山去挖野菜了,但愿明天能有野菜糊糊吃。」

彘子喝完了米汤,松了口气。

第二天醒来,是在一阵浓郁肉香中馋醒的,鞋子也没来得及穿,跑到外屋,看到的是桌子上一盆烧肉。

娘亲摸了摸他的脑袋:「没挖到野菜,但是我们猎了一头鹿。」

那段时间,一日三餐,餐餐有肉汤,顿顿有烧鹿肉……彘子依依不舍地喝完了肉汤,舔了舔碗底,放在桌子上。

只是,大姐不见了,爹娘说送她去城里的林老爷家当丫鬟去了。

彘子有些想她。

过了一段时间,鹿肉吃完了,一家人又陷入了饥饿之中,喝了几日的清汤寡水,爹娘带着二姐上山打猎了。

当晚,他们又有了肉吃,但是二姐不见了。

爹娘说送她去找大姐了。

吃饱喝足的时候,彘子跑到村子口的杏树下,躺着打了个盹,梦到了阿乔,阿乔张着嘴巴,一脸惊慌地告诉他:「彘子,彘子,下一个轮到你三姐了,你三姐过后,就轮到你了。」

轮到什么?去林老爷家当个书童吗?

「彘子,你回头看看,杏花村成了什么模样?」

彘子从梦中惊醒,回头看了看,篱笆绿萝的小村子不见了,处处焦土,房屋倒塌,野火蔓延。

路边面黄肌瘦的村里人,三五成群,个个虎视眈眈地看着他,喉咙深深地咽下口水。

彘子惊慌失措,飞快地跑回了家,屋门一推开,冷不丁地被溅了一脸血。

躺在地上的是三姐,瞪着大大的眼睛,身上几个血窟窿。

拿刀的是爹爹。

彘子愣了几秒,在爹娘呼天喊地地拉他进屋的时候,整个人像是陷入了炼狱,被一盆热油淋了个遍。

鬼使神差,丧失了意识,丧失了一切理智,他夺下了爹爹手中的刀,狠狠地朝他捅了过去。

娘亲哭了,捅死了爹爹,他面无表情地转过了身,一步一步,走向娘亲,毫不留情地挥去了刀子。

「彘子,你做什么!彘子……」

下地狱吧,大家一起下地狱吧。

村子口,干枯如骸骨一般的杏树下,站着个女孩,容颜媚惑,唇红齿白,转过头,看到浑身是血的彘子,嘴角噙着笑:「彘子你看,杏树又要发芽了。」

彘子抬头,愣愣地扔下手中的刀,看到阿乔扬头看着杏树,侧影柔美,楚楚动人。

「杏花村,本就是人吃人的地方啊。」

阿乔的声音喃喃的,却仿佛有一股魔力,引得人不由自主地跟着点头。

彘子恍惚地站在杏树下,朝她惨然一笑:「是啊,本就是人吃人的地方。」

2

杀人,仅仅是个开端。

孟彘子大名远扬,小小年纪,食人恶魔,领着一群同样是恶魔的同伴,开始了漫长的吃人历程。

刚开始会烹煮,后来口味也变得挑剔,肉要活取,心也要活取,手法要干净利落。

被杀的人扔在地上,嘴巴还要会动,还要有气息,如果没有气息,那么肉是不新鲜的,要重新取材了。

当然还是小孩子最好,但彘子不吃小孩。

虽然阿乔觉得难以理解,多次建议他尝试一下。

阿乔的建议也不是全然不能接受的,她说脑花要生吃,趁着热乎,香甜无比。

彘子尝到了美味,越吃越开心,附近的几个村子吃得差不多了,看来又要转移阵地,去寻找新的食材地了。

这个时候阿乔也要离开了,她目光遥遥地望着天:「彘子,我曾经爱过一个男人,他说会对我好,我要去找他了。」

彘子不舍得,一把拉住她的手:「阿乔,我也会对你好,你不要走。」

阿乔笑了,娇媚动人:「彘子,我还会回来找你的。」

说完,阿乔就走了。

阿乔走了半年,彘子很想她。

他手下的队伍越来越壮大,恶名远扬。

杀人放火金腰带,彘子已经不需要离开杏花村了,他每天懒洋洋地躺在屋顶上晒太阳,自然有人将新鲜食材送到他面前,供他挑选。

直到有一天,被送来的食材里,有一个笑眯眯的老头。

彘子有些生气:「老家伙,肉都柴了,还敢送来给我吃?」

同伴吓得脸色大变:「原本抓到十个人,中途被这老头放跑了一个,只好把他抓来充数了。」

放跑了?彘子眯着眼睛,盯着老头:「老家伙,天上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闯进来。」

「老朽原是要往天上走的,结果被人拉到了地狱,若小公子好心,便放我回去吧。」

「回去?回哪里去?」

「自然是净土之地。」

「这天下还有净土之地吗?」

「小公子眼前看到的是娑婆秽土,十方无量的净土,皆在于心。」

彘子大笑,拔剑指向老头,眼神狠戾:「我现在就把你的心刨出来,看看净土究竟长什么模样!」

老头被杀了,人心不都是一样吗,刨出来放久了,一样是猩红的烂肉。

净土,哪有什么净土啊……

彘子冷笑两声,当晚将老头的心做成了下酒菜,吃了个干净。

但是夜里醒来,看到屋里站着个老头,定睛看了看,不就是白天被自己挖了心的老头吗?

彘子凶狠地拔出剑,势必要将老头砍成肉酱。

可老头笑眯眯地站着,手中拂尘一挥,彘子的身子无法动弹。

眼前突然阵阵白雾,屋内仙气飘飘,很快幻化成一处虚无仙山。

仙山挨着海边,海边巨石上,坐着个身穿道袍的老者,白发苍苍,道骨仙风。

老者闭着眼睛打坐,天山境地,身影仿佛融入混沌。

悄无声息,岸边浪拍石礁,猛然翻出惊天动地的浪花,一条水蟒呼啸而出,甩着巨大的尾巴,张着血盆大口,一下把老者吞进了肚子。

一切发生得太快,彘子看得心惊,尚且回不过神

打柴的樵夫路过,看到了这一切,奋不顾身,举起手中的斧子,朝着水蟒砍去。

水蟒挨了一刀,嘶鸣吼叫,尾巴一挥,生生将樵夫的脑袋甩了下来。

脑袋咕噜噜地掉在地上,樵夫的身子却没闲着,握着斧头,奋力给了水蟒最后一击。

然后摇摇晃晃地倒下,不再动弹。

樵夫醒来的时候,脑袋已经连上了身子,仙风道骨的老者正对着他笑,挥了下手中拂尘:「吾乃上清灵宝天尊,神游太虚,被妖物吞进了腹中,幸得友人所救,连累友人受断头之苦。」

「上仙有礼。」

樵夫歪着脑袋,赶忙地跪了下来。

灵宝天尊微微一笑,扶他起身:「吾受友人恩惠,需以回报,不知友人想要什么?」

樵夫刚刚脑袋分家,虽然已经接上了头,但仍觉得疼痛难忍,脱口而出:「荣华富贵非我所愿,若上仙执意要回报于我,方才被那水蟒斩断头颅时,仿若炼狱之痛,我祈从今往后,我与我的子孙后代,头落不死,无灾无祸。」

天尊想了下:「头落不死,有违天道,吾许你族人断头可活三日,如何?」

「如此,多谢上仙。」

樵夫跪地,感恩戴德。

千百年来,樵夫后人断头可活,飞头千里,无所不能,拥有凡人梦寐以求的神力,人称落头氏。

可随着时间演变,此等神力变得越来越污秽,利益使然,罪恶滋生,更有善邪术者,一度危害四方,生灵涂炭。

落头氏一族与人的关系错综复杂,有的助纣为虐,干了不少坏事,有的食人心,练邪术。

天下大乱,必有邪祟,千百年前的一次许诺,隐要铸成大错。

但因天尊曾许樵夫族人不灭,故而天不可亡。

天不可亡,便由他们自己灭亡吧。

能力最强的飞头蛮,可长生不老做神仙……这消息是如何散播的呢?无从得知,但落头氏奉以为真,并且引发了最惨烈的自相残杀。

最后一只危害人间的飞头蛮,名唤乔箬。

天不可灭,总要有一人要为她而生,灭她而来。

那个被选中的人,是孟彘子。

彘子大彻大悟,并非因天道,而是因为眼前的娑婆秽土被道人移开,看到了五年前的杏花村。

蝗虫铺天盖地,从东而来,是因为杏树下站着个粉雕玉琢的女孩,女孩手里拿着短笛,唇角扬起,吹了首调子怪异的曲子。

是阿乔。

蝗虫成灾,瘟疫漫延,他看到那年的自己失了心智,拿着刀,推开家门,目光狠戾,冲上去将爹娘全部杀死。

哦,还有姐姐,三个疼爱他的姐姐,全都死于他的刀下。

「彘子!你做什么!」

娘亲含着眼泪,哆嗦着嘴唇,看着发了疯的他,脸色苍白。

把他们全部杀死,彘子面无表情,在衣袖上擦了擦刀上的血,麻木地转身,走出家门。

杏树下站着的女孩,笑着看他,手一挥,从他眼中拨开一片黑雾。

然后仰头叹息一声:「杏花村,本就是人吃人的地方啊。」

一叶障目。

东海之外,有章尾道山,点化彘子的老头正是山上的老道,彘子后来拜了他为师,改名孟青,最后去了沧南山。

沧南山的张越真人与他师出同门,于是便收留了这个穷师弟。

孟青在那里认识了阿蒙。

阿蒙是一个小道姑,束着圆圆发髻,圆圆的脸。

她时常一身白衣,手执长剑,在云雾缭绕的青山境地练习剑法。

三月桃林,落英缤纷,花瓣落在她的头上,可她浑然不知。

她是张越真人门下女弟子,是个孤儿,从小被送上山,与众师兄弟一同在张越真人门下受教。

孟青刚上山时,沧南弟子都怕他,因为大家打听了下,这个不守规矩、放浪形骸的年轻师叔,竟然是前些年杏花村里的食人魔孟彘子。

没人敢靠近他,孟青觉得有些无趣,直到他发现了阿蒙的存在。

每年的正月十五,这个平日笑起来甜甜的小道姑都有些闷闷不乐。

她会在桃林舞剑,满头大汗,然后爬上林子里最高的那棵树,向着上山的方向,发着呆,久久地望。

她在等人,那个人叫袁曜,是大将军袁晋珩之子。

袁曜是个少年武将,年幼时身染恶疾,曾被父亲送到沧南山养病。

年少的阿蒙遇到了年少的袁曜,芳心萌动,互赠信物,彼此约定将来要在一起。

后来,袁曜病愈下山,鲜衣怒马,征战沙场。

过了很多年,他给阿蒙写了一封信,信上说,北关大战告捷,不久他便可回京,逢正月十五日,来沧南山找她。

袁曜说:「阿蒙,我已向父亲说明,我要娶你,届时他会亲自登门拜访张越真人。」

那个少年英雄没有辜负她,阿蒙满心欢喜,在林子里跑啊跳啊。

到了正月十五,她仔细梳洗,还描了眉,特意跑到桃花林等他。

从早晨等到傍晚,从白天等到黑夜,从这一年的正月十五,等到下一年的正月十五,如今算起来,就快第三个年头了。

阿蒙说:「我要下山找他。」

孟青不屑:「指不定人家已经妻妾成群,儿女成双了。」

「那我也要一个说法!」

「你下过山吗?山下饿殍遍地,瘟疫横行,就你这身皮肉,还不够人家塞牙缝的。」

「师叔!」

阿蒙大喊他一声,吓得孟青险些从树上掉了下来。

「干嘛!」

「他们说你很厉害,比张越老头还要厉害,不如你教我一套剑法吧,学会了,我就下山!」

「你知道我是谁吗?你就不怕我?」

「不怕,师叔是好人,而且你看我这么可爱,就算你真是吃人妖魔,也肯定不忍心吃我的,对吧?」

阿蒙冲他眨巴眨巴眼睛,咧着嘴笑,虎牙尖尖,倒真的有些可爱。

从那以后,孟青在桃林教她剑法。

有时手把手地教,有时互相对打,打累了,就躺在地上歇息。

阿蒙累得鼻尖冒汗,她跟孟青说得最多的便是袁曜。

袁曜是如何如何的好,如何如何的聪颖过人,对她又是如何如何的倾心以待。

「有一次我们一起偷偷去山庙摘果子,遇到一伙很坏很坏的山民,那时我们年龄都还小,山民把我们拖进庙里,阿曜一直护着我,在他们要欺负我的时候他奋力撞翻了案台上的烛火,烧了整座山庙……后来我们逃了出来,才发现阿曜也被烧伤了,脸上还留了好大的疤。」

阿蒙眼里有雾气:「我当时哭得可伤心了,心里暗暗地想,将来他要是找不到媳妇儿,我一定嫁给他。」

「可他还不是失约了。」

彼时,孟青懒洋洋地躺在树杈上,泼她冷水。

但阿蒙从地上爬了起来,气急败坏地用剑指他:「他才不是那种人!他肯定又去战场厮杀了,国家兴亡,儿女情长只能先缓一缓呀。」

「自欺欺人。」

孟青从鼻子里冷哼一声。

「师叔,你下来,我要跟你比剑!」

本来短短几个月便可练成的剑法,也不知为何,就这样慢慢教了一年,在这一年里,孟青与阿蒙形影不离。

阿蒙的剑法越来越好,手执长剑,一跃而起,桃花时节,落英缤纷,竟也看得孟青有些愣了。

孟青不知道自己是何时心里有她的。

他只记得那日斜阳倾洒,二人在桃林对打,阿蒙依旧不是他的对手,十几招过后,便被他击落了剑,一个踉跄,险些跌倒,却突然被他抓住胳膊,紧锢在怀。

「还打吗?」

他在她耳边俯身戏笑,却不想二人离得太近,气息扑面,阿蒙红了脸,气急败坏地挣脱他,连耳朵都羞成了粉色。

「师叔,你快放开我!」

「不放!」

他本是开玩笑,觉得逗逗她也挺有意思的,却不料阿蒙不再说话了,渐渐地也不再挣扎。

过了好一会儿,才哽咽着嗓子说道:「师叔,我要下山去找袁曜了。」

「能不去吗?」

「不能,我等了他这么多年,需要一个答案。」

「如果,他已经死了呢?」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阿蒙咬了咬牙,眼中含泪,孟青沉默了下,慢慢地松开了手。

他看了她一眼,想要伸手替她抹去眼泪,但顿了顿,收回了剑,转身离开。

「如果找不到他,就回来找我。」

孟青知道,阿蒙是找不到袁曜的,袁曜已经死了。

三年前,陵城大战告捷,袁曜回京,军队停驻开州郊外时,机缘巧合救下一名险些被歹人奸污的女子。

那女子,名唤阿乔。

传闻说,阿乔对袁曜起了爱慕之心,光着脚跟了他一路,苦苦哀求:「奴愿做牛做马,只求留在将军身边,将军莫不是嫌弃我?」

袁曜笑了,指了指自己脸上的疤痕:「我这副相貌凭什么嫌弃你呢,只是我已有意中人,不久之后就要成亲了,姑娘走吧。」

他说起自己的心上人,神情柔和,令阿乔泪目。

他将身上所有的银子都给了她。

阿乔起初不受,最后含泪接过,道:「将军救了奴,却不肯要奴,阿乔无以为报,有一事欲告知将军,但请将军牢记,归家之后,无论何时,万不可掀开灶间那口蒸锅。」

袁曜觉得她奇怪,皱了眉头。

回京不久,父亲袁晋珩突然病逝,袁府大丧那日,他发觉妹妹袁秀有些不对劲。

袁秀眼神呆滞,行尸走肉一般从厨房端来一碗丸子汤,非要他当面吃下去。

那青釉白底的瓷碗里漂着五个色泽诱人的红肉丸子,肉香浓郁,袁曜当下起了疑,冲进厨房探个究竟。

袁曜进了厨房灶间,再也没有出来。

直到第二日官府查封,大批衙役进了府邸,袁府上下,死的死,疯的疯,厨房的炉灶边,站着一具无头男尸,经辨认,死的正是袁曜。

那日,灶间木柴仍旧烧得很旺,火苗撕舔蒸锅,厨房内袅袅生烟,热气腾腾,香气浓郁。

有衙役走向炉灶,拔剑直指蒸锅,用力掀掉了锅盖!

蒸锅里,有五颗脑袋,炖得滚瓜烂熟,皮开肉绽。

是袁晋珩,袁曜,袁秀,以及袁府的两个姨娘。

吓得衙役双腿发软,纷纷呕吐,瘫倒在地。

有传闻说,袁家早年曾同赵王设计,斩杀了一名落头氏女子,此番是那女子后人前来寻仇罢了。

真真假假无人得知,当时诸国征战,秦王霸业,乱世之争。

袁曜的死讯早就传到了山上,张越真人知道,众师兄弟也知道,唯有阿蒙,谁也不敢告诉她。

孟青以为,阿蒙下山之后,找不到袁曜,或者得知袁曜已死,总还会回来的。

他甚至做好了打算,等阿蒙回来,他会安慰她,为她抹去眼泪,并且告诉她,她的少年英雄虽然不在了,但师叔还在,师叔愿意保护她一辈子。

可他没有等到阿蒙回来。

阿蒙死了。

一个月前,孟青下山,在远山杏花村头,看到了吊死在歪脖子杏树上的阿蒙。

杏树下,坐着个姑娘,姑娘乌发流泻,容颜娇媚,手里正捧着一颗头颅,百无聊赖地玩弄。

姑娘听到动静,回过了头,看到孟青,柔声一笑:「彘子,你去哪儿了,我找了你好久呢。」

那一刻,天色阴沉,寒风呼啸,杏叶沙沙作响,阿蒙瞪着大大的眼睛,尸体晃啊晃。

孟青看着姑娘,良久,勾起了嘴角:「阿乔,好久不见。」

十里杏花村,清风微雨节。

孟青与阿乔成了亲。

天色渐晚,西窗袭风,新房里的红烛轻晃了下。

阿乔穿着芙蓉嫁衣,裙裾下露出绣花鞋,鲜红似血。

她等了很久,孟青终于过来了。

同样的大红喜服,乌发流泻,身如玉树,他眉眼间的桀骜是她喜欢的。

孟青从小就长得端正,经她打造之后更加风流韵致,阿乔很满意。

他的唇弯成半月弧度,双手撑着床畔,俯身去看她,眸子乌黑如浓墨,含着摄人心魂的笑。

阿乔勾住了他的脖子:「彘子,听说你现在不吃人了?为什么?」

孟青吻她的耳颈,声音喑哑:「我怕被人抓去胤都,落个灰飞烟灭的下场,再也见不到你。」

阿乔娇喘,一把抓住他的手臂:「有人找你麻烦?是谁?」

「那不重要,此时此刻,你才重要。」

屋外清风细雨,屋内花烛摇曳。

阿乔看着年轻又俊美的男人,面颊绯艳如桃,她眯着细长的眼睛,神思缥缈。

那时为何会喜欢袁晋珩呢,她重回袁家的时候,看到的是四五十岁,已显老态的袁郎。

不惑之年的他,失去光环,普通又平凡,令她茫然。

她曾经心心念念的,就是这样一个令人作呕的普通人?

她无比满意地抚摸着彘子的脸,如此英俊年轻,这才是她应该喜欢的男人,她成就了他,他们彼此相依为命。

彘子为她坠入魔道,永远不会背叛她,不死不灭。

三更天,夜色浓,雨势渐大,狂风呼啸。

屋内花烛燃尽,黑漆漆一片,凭空一道响雷,映在孟青脸上。

他站在床边,手里拿着一把青兕宝剑,表情冰冷。

杀意弥漫,宝剑应势而起,像一道呼啸的闪电,朝着熟睡的阿乔斩去!

3

大头在幻境晕倒了。

我把他带了回来,他抱着我的腿,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太惨了,还是新中国好,我爱我的祖国。」

后来我喝着花茶,悠然自得地坐在店门口晒太阳,他像条哈巴狗一样蹲在我旁边。

「姑奶奶,孟青不是用青牛宝剑杀了飞头獠子吗?为什么她没有死啊。」

「孟青太心急了,青牛宝剑是慕容昭引异妖青兕所化,剑气不正,当时放在沧南山养着,阿蒙一死,他等不及了,提前将剑取走了。」

飞头獠子入册后,我着实消沉了些日子,因我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听人提起过慕容昭的名字了。

孟青这个人,其实我是见过的。

那年我十四岁,还在胤都,他以章尾道人的名义,随大秦大史天官申柳公前来找慕容昭。慕容昭引尸水河的异妖青兕化剑,取名青牛宝剑,可斩杀落头氏。

尸水河波涛汹涌,怨气冲天,阴戾扑面,冰冷刺骨。

慕容昭覆手云雨,翻江倒海,河内封印的异妖可被他化剑,尸水河的怨气可被他镇压。

那道芝兰玉树的影子,那样强大的存在,惊为天人,令他震撼。

可惜,慕容昭永远走不出胤都。

街上车辆来来往往,不时响几声汽笛,阳光明媚,时代文明。

令人恍惚。

大头问:「胤都到底是怎样的存在?慕容昭又是什么样的人?」

张大头存了几分听八卦的心态,若是平时我是不会理他的,可我今日突然很想跟人提起他——我的师父,慕容昭。

我说:「胤都自殷商时期就存在了,以前归周天子管辖,后来又归秦王管辖,不管春秋战国多乱,没人会去动它,因为胤都的存在,本就是一个秘密。」

「我知道,城下有尸水河,封存了妖怪。」

我点了点头:「商纣的真实历史比你们知道的要恐怖得多,牧野之战几乎什么样的妖魔鬼怪都上阵了,那时天下生灵涂炭,康回引尸山之水至胤都,钟山神烛阴之子因杀死天神葆江被祭灵尸水河,从此尸水河成了封印异妖的容器。」

「至于慕容昭,他是我,想见,但再也见不到的人。」

我那本泛了黄的祩子笔记里,翻开第一页,是这么写的——

「秦时西南,有城胤都,城下有河,困妖无数。」

「胤王有女,国有巫袾,袾子祭河,公主投锁。」

大头曾经问我,为何会写笔记。

现在我想告诉他,因为我活得太久太久了,神仙都有陨灭的一天,我怕有朝一日我也会忘记。

很久很久以前,我不叫王知秋。

我出生在战国时期,也不记得自己到底是齐国人还是秦国人了。

我的记忆深处,是战火、瘟疫、饥饿、死亡。

流离失所,生灵涂炭,我的父母似乎是因战乱而死,但我又隐隐记得他们好像是染了瘟疫病死的。

总之,我忘记了。

我只记得自己幼时流落秦国,光着脚,衣不遮体。

那时我生病了,肮脏、瘦弱,瑟瑟发抖地蜷缩在街边。

我唯一的朋友豆子想带我去医馆,但他也是个小乞丐,纠缠着官老爷要钱,被官老爷的马车碾死了。

我记得自己当时也快死了,迷迷糊糊地看到街上过了辆贵族马车,硬撑着站起来,一头撞了过去。

我是个有骨气的人,想用这种方式来抗议他们碾死了我的朋友。

马车上坐着的,是大秦天官申柳公,和前来秦国接封受印的胤王钟离氏。

按理来说,接下来的剧情应该是申柳公收留了我,我成为天宫的一名童儿。

但当时胤王身边还有一位身穿狐裘大氅的年轻男子。

我还记得裘是银狐的,纤尘不染,男子玉冠束发,眉眼细长,薄唇润红,眸子漆黑如墨。

那是我见过的最好看的人,他的皮肤极白,好看得像神仙一样。

我的师父慕容昭,是个多么温柔的人。

在我还是小乞丐时,撞了一头的血,他脱下了身上的大氅,用温暖干净的银狐裘子包住了我,然后将我抱起,带回了胤都。

我后来有一次问他:「你是不是当时就看我骨骼清奇,想收我为徒。」

他「啊」了一声,慢悠悠地说:「我当时看你露出两个屁股瓣子,觉得极其不雅。」

…………

好吧,反正当时才五岁,该遮住的地方都遮住了,屁股瓣子看到就看到吧,就当他们看猴了。

哦不,就当我被猴看了。

总之,慕容昭给我起了个名字,叫连姜。

我后来养了一只猫,叫豆子。

我是以男童的身份养在胤都司宫里的。

没有刻意隐瞒,只因我那时长得浓眉大眼了些,慕容昭的司宫所只有童子的衣裳,我就一直穿着童子装,束发髻,和他其余的徒弟一样。

当时除了他,没人知道我是女儿身,申柳公倒是知道的,但他远在大秦,没办法嚼舌根。

司宫里都是男的,在那种环境下长大,导致我一直以为自己跟他们一样。

直到我十三岁来了癸水,里裤被染红了,吓得魂飞魄散,连外裤都没穿,哭着去大殿找他。

「师父,我屁股生疮,血崩了,我快死了!」

当时殿内还有其余几个师兄师弟,大家平时关系不错,都很关心我,闻言赶忙围了过来。

我的四师兄说:「连姜,赶快把裤子脱了,让我看看。」

我的九师弟说:「六师兄不要怕,师父会给你医治,剜掉就好了。」

我的五师兄关怀地去拽我的裤子。

慕容昭一向对我们温柔,那日却异常地怪,把他们挨个踹了一脚,然后让他们去外面站规矩去了。

我自觉又乖乖地趴在他的榻上,咬了咬牙:「师父,剜吧,下手轻一点。」

后来他告诉我是癸水,顺便给我科普了一下生理小常识。

我不解地问:「意思就是说每个人都会经历癸水,师父和师兄们也都来过?」

他诓我说:「不要去深究别人的隐私,这样不礼貌。」

同时又警告我:「身体部位不可以给任何人看,这样有暴露癖的嫌疑。」

他多心了,自从我五岁时被他们看过屁股瓣子,慕容昭说再有一次就足以证明我是暴露癖,我心里从此有了阴影,洗澡沐浴都是一个人,根本不跟师兄弟们一起。

对此他曾摸着我的头,夸我做得很好。

我很听他的话,唯独癸水一事,到底没忍住去告诉了我八师弟和九师弟。

当时他俩还不满十岁,我告诉他们一个秘密,十三岁时他们会来癸水,会流好多血,还会肚子疼,但是师父会说不要害怕,那代表他们长大了。

他俩信了,十三岁那年拿着我送给他们的癸水带,紧张又期待地垫在裤子上,在床上躺了一天等他们的癸水。

后来还有一次,我精神恹恹地去大殿找我师父慕容昭,当时他半躺在玉榻,支颐浅睡,穿着玄色长袍,鼻梁弧度高挺,薄唇微抿,闭着的眉眼显了几分冷倦。

他睡着的样子很好看,乌发流泻,肤白如玉,神态衿傲、高贵、又疏离。

我眼圈泛红地看了他好久,直到他猛地睁开双眼,眼中闪过一瞬间的阴寒,屋子里的气息都冷了几分,令人胆寒。

看到是我,他的神情又柔软下来:「连姜。」

我哽咽地趴在他身边:「师父,你来癸水的时候也会肚子疼吗?」

他愣了下,脸上有薄薄的绯色,煞是好看。

后来他给我煮了碗热乎乎的姜茶,我恹恹地喝完,一头钻进他怀里,寻了个舒服的姿势躺着。

他说:「连姜,起来,你已经长大了,不可以这么躺。」

他身上有好闻的奇香,令人安心,我闻言又往他怀里拱了拱:「我肚子疼,师父抱抱。」

我五岁来到他身边,瘦得跟猴子一样,而且是一只敏感、脆弱的猴子。

慕容昭对我而言,是救世主一般的存在,他对我颇多关爱。

生病时他会抱我坐在他的膝上,一勺勺地喂我汤药。

我幼时有段时间经常梦魇,与他同睡,只有依偎在他怀里才能安心。

他时常摸着我的脑袋,修长白皙的手指骨节流畅,像是有什么神奇魔力,能抚平我所有的彷徨。

我就这样逐渐长大,直到有一次五师兄说他夜里做了噩梦吓得睡不着,我十分高兴地说我们晚上一起去找师父睡觉。

结果当晚我们俩连人带枕头地被扔出了他的寝殿。

从此,五师兄到处嚷嚷师父偏心。

从此,师父不再允许我跟他同睡。

人人都说连姜是他最喜欢的徒弟,从前大家只道我年龄最小,可后来有了年龄更小的八师弟和九师弟,师父从没有亲手喂过他们汤药,也没有抱他们睡过觉。

仗着这份偏爱,我在十三岁这年哽咽着肚子疼,又躺到了他的怀里。

我撒娇说「师父抱抱」,他于是如从前一样,将我拥在了怀里。

可我又拉着他的手伸进了我的里衣。

「师父,你给我揉揉肚子。」

他没有料到我的举动,手已经被我按在了腹部,一瞬间他变得很奇怪,像是触碰到了燎原之火,腾地收回了手。

我刚刚感受到他手掌传来的温度,有些舒服,猛地又落了空,于是仰头看他:「师父,你给我揉揉呀。」

幼时腹痛,他也是给我揉过的,可这次他变了,抿着唇,绯色蔓延到了耳朵上。

接着他把我撵了出去。

后来我三天没有理他。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知乎盐选会员精选文章 » 飞头将军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