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篇里,我想认真跟大家聊聊颜值跟爱情的关系。
很多姑娘都会把谈不了恋爱归因于不够好看。
相比漂亮女生,长得普通甚至不好看的女生,会更难脱单吗?
斩钉截铁告诉你:不会。
不丧不鸡汤,今儿就想对那些渴望爱情,但是却把谈不了甜甜的恋爱归因于自己不够好看的姑娘,说说大实话。
好看的女孩子初期必然更容易吸引男生,但女生的外貌和能否拥有稳定美好的长期关系并无太多联系。
漂亮姑娘谈不好恋爱,在感情中伤痕累累的例子,不用我说,相信大家可以找出一大摞。
好的外表就像夺人眼球的产品广告营销,在初期的确可以帮你赢得更多流量。
但长期来看,你的产品能不能留住客户,更需要软实力的支撑。
所以,不用长线思维看问题,我们就会被很多所谓的不公平蒙蔽了眼睛,活在自怨自艾中。
这种自怨自艾体现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就是不自信和自我封闭,甚至放弃自己 —— 这种状态下的你,当然没办法获得来自环境的正面反馈 —— 这个结果反过来又印证巩固了你对自己的错误认知。
那今天来聊聊,我们应该怎么跳出这个恶性循环,在成功脱单的同时,收获自信。
我今天就和大家来梳理一下最重要的几个点。
【重视外表】
首先,大家早就不相信「外表不重要,心灵美最重要」这种陈年老调的鸡汤了。
我们和一个人初次见面,能够最快速了解个人信息的方式就是外表,因此外表在初识的时候权重经常是比较高的。
从演化心理学来讲,喜欢健康好看的外形,是人类本能,这些外部特征预示了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繁衍能力。把自己收拾得干净好看,本身也是我们在释放择偶信号的一个标志。
因此,我不会跟你说注重外表是肤浅的。然而外表只要过了一定的门槛,大部分人的要求其实都不会太苛刻。
我发现很多小伙伴对外表美的定义比较狭隘,觉得五官精致如画才叫美。
事实上,外表美既包括一个人的五官、身材,也包括这个人的气质,神情,仪态,声音,气味等综合魅力。
相信我们也经常有这样的体会:一个人在照片当中看普普通通,但是和真人接触起来,却发现 ta 有一种说不出的灵动魅力。
其实在互动当中,别人注意到的常常不是我们每一个五官的细节长得怎么样,而是我们给对方带去的综合感觉 —— 是不是愉悦的、是不是赏心悦目的。
我有个朋友,一直觉得自己长相非常普通,也从来没想过自己有哪方面特别有吸引力。
那天下午一起喝奶茶,她伸手握住奶茶杯的时候,我不经意间一撇,竟然被她的手指惊艳了—— 纤长细软,柔若无骨。
当我惊叫着把这个发现告诉她的时候,她却一脸茫然,她从来没觉得自己有什么特别。
然而慢慢聊着聊着,她说她回忆起一个画面:有一次和一个心仪的男生一起去书店,当她的手指撩拨过书架上的书的时候,她感受到男生的目光的确追着她的手游走了好一会儿。
那个下午我们聊了很多,我还发现她有特别美好的天鹅颈,优秀的头身比。
而她却一直不知道自己的魅力优势,也就自然不知道如何去展现这种优势 —— 这些本可以大放异彩的女性魅力,就如同沙漠明珠,雪藏多年,非常可惜。
很多时候,咱们不是没有美的地方,而是缺乏对自己的观察,缺乏审美的能力,没有及时挖掘自己潜在的魅力,更不懂得怎么去展现它们。
就像我朋友的例子,除了五官, 我们还可以从很多方面入手 —— 观察自己,挖掘自己的外在的亮点,去展现你独特的动态魅力。
如果你从小到大都没有在变美这件事情上下过功夫,那只要你想学+有执行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同时,赏心悦目的外表不仅是性吸引的基础,更重要的是也间接反映了我们的自律、审美、自我关怀能力等内在的志趣 —— 这种蓬勃的生命力本身也是强烈的吸引力。
【挖掘自己的优势】
我们必须承认,皮囊这个东西,人和人就是天生不在一个起跑线上。在变美这件事情上,我们都是有上限的。
如果一味拿自己的短板去比别人的长处,显然是一件性价比非常低的事情。
就像我们刚刚说的,而外貌的作用在初期营销阶段(吸引阶段)的作用比较明显,但逃不过边际效益递减,越到后期越不重要。
外貌的冲击力,更多是唤起人的性本能。
但别忘了,我们在性本能之上,还有其他很多其他心理需求和现实需求—— 我们寻找一个长期的伴侣,更像是在寻找一个人生合伙人。
咱们可以去多思考和观察一下,一个优秀人生合伙人需要具备哪些特质,由此出发,去挖掘自身潜在的价值。
在这里我们也可以自省一下,自己一直以来有没有在努力挖掘自己其他方面的价值,提高自己其他方面的能力呢?
【重视相处体验】
心理学家给出了一个理想伴侣公式:对未来伴侣的期望值 = 伴侣的价值吸引力×伴侣接纳自己的可能性。
在这个公式里我们可以看到,可得性是吸引力很重要的一部分。
因为网络流行语言的缘故,很多人把「可得性」直接理解为「随便」「廉价」,这实在是一个很大的误解。
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都很害怕被拒绝,拒绝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伤痛的体验。作为理性人,我们都知道在欲望和能力之间寻求一个平衡。
成年人到了择偶的年龄,只要不是太中二的都是心里有谱儿的 —— 会在自己现有的资源和能力基础上,寻找愿意接纳自己的对象 —— 对一个人吸引力最强的,不一定是全世界最好的,而是在我们自己可得范围内最好的。
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愿意当女神的「舔狗」,网络上曝光的,都是相对狗血的,故事性强的小样本——这种样本偏差给我们带来了错误的恋爱认知。
事实上,颜值和金钱的刺激可能会第一时间激发人的欲望。
但没有人可以长期维持消耗性的关系,最终让人愿意停留在一段关系中的,常常是相处过程中获得的良好互动感受和积极的自我评价。
这可以给我们什么启发呢?
1.世界上有很多好男生在渴望一个真诚,平易近人,相处轻松愉快,懂得欣赏他的女生做伴侣。在长期的关系当中,良好的互动感受,彼此积极的自我评价 —— 这些比高颜值具备更持久的吸引力。
2.主动不一定会掉价,相反,科学正确地主动可以大大增加我们的魅力和吸引力。
3.同时我们也可以反观一下,自己对未来伴侣的期望是不是合理的呢?
接下来聊一聊,作为普通女生,我们要怎么做才能收获自己想要的爱情呢?
【在外表提升上合理分配精力】
咱们不是外表提升课,不会深入去聊如何变美。
我想和大家简单谈谈的是,什么样的变美过程是健康的,对我们的长远幸福有助益的。
最重要的一点 —— 变美的过程应该是积极的享受的,是对我们生活习惯、身心状态的积极改善。
比如减肥变美这件事情,健康可持续的方式是这样的:从之前的胡吃海喝,到现在健康饮食;从之前的足不出户到现在的规律健身,还学习跳舞、瑜伽、网球、泰拳等有趣的运动。
我们通过对自己形象管理,变得对生活更有掌控感;变得更有精神,更自信、更有趣、自己的世界更丰富 —— 这就是走在了健康变美的路上。
我们必须明白 —— 美很多时候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而是一种精神气,是我们给别人带来的愉悦而积极向上的感受。
如果你想做的外表提升,给你带来过大的精神/经济负担甚至身体伤害(比如乱吃减肥药和无节制的整容),它一定不值得。
精神面貌不好的女孩子,美不起来。
【提升相处能力】
大家应该都有这样的体验:当我们心情好的时候,所谓的人逢喜事精神爽,看谁都容易觉得顺眼。
而心情不好的时候,看到路边的狗都想踢一脚,觉得整个世界都是欠我们的。
同样的,我们给别人带去什么样的情绪体验,会很大程度影响他对我们的感觉。
如果你一直给对方带去轻松愉快的相处体验,他就会把快乐的感觉和你这个人联系在一起,看到你就不自觉地从心底洋溢出愉悦欣喜,从而越来越喜欢你;
反之,哪怕一开始有强烈的吸引力,后续相处中如果闹心事儿不断,那么对方看到你就会自动联想到糟糕的感觉, 从而越来越排斥和你相处。
吸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哪怕外表再好看,如果互动体验很糟糕,这种一开始的吸引很快就会褪色。
很多看起来男才女貌的神仙眷侣,都走散在「相爱容易相处难」。
比如情绪管理能力差,不会有效沟通;比如太过自我,缺乏共情力,没有处理冲突的能力—— 再浪漫的感情,也经不起无止境的消耗。
因此,我们想吸引一个有好感的对象,并不需要对方对我们一见钟情。
只需要注重当下、注重此时此刻此地,在每一次和对方的相处中创造出轻松愉快的相处体验,让对方把「开心的感觉」和「你这个人」绑定在一起 —— 爱情自然就来了。
【适当释放可得性】
释放可得性并不是歪瓜裂枣照单全收,而是可以理解为我们对外界打开一个交流的窗口 —— 给别人一个了解我们的通道。
如果我们不去主动争取更多的互动机会,又怎么能让其他人知道我们的好、了解我们的独特之处的呢?
在释放可得性这一点上,我们至少有以下几个方向可以行动。
第一个就是主动去拓展社交圈,让自己可以触及到更多潜在对象。
一. 科学拓展社交圈
很多小伙伴听到拓展社交圈几个字第一反应会很排斥。
我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每天工作已经很辛苦了,还要刻意去认识人,太累了吧」「我可不想整天都泡在酒吧里,那里感觉遇到的都是快餐式恋爱」「那些约会/相亲 APP 完全不靠谱,很多都是钓鱼的」
如果我们心底里把认识新人这件事情,看成脱单过程中一个机械性的任务,自然会产生沉重的心理负担。
一旦我们做一件事情感受到的内耗大于享受,那迟早灯枯油尽,是绝对不可持续的 —— 怎么可能保持一个好的状态吸引到潜在的优秀对象呢?
要解决这个问题 —— 我们只要稍微调整一下思维,调整一下「社交策略」,就会有完全不一样的体验。
旧思维:为了脱单去社交是一个沉重的任务 —— 需要我们分出很多时间,花费额外精力去完成。
新思维:脱单社交并不是一件目的性非常强的、迫不得已去的事情,而是我们本就有的精彩生活的一部分。
我们的目标是:只要对原有的生活方式进行一些小小的调整,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 —— 轻轻松松创造出一个有利于脱单的环境,自然而然吸引到更多潜在的对象。
和大家分享 2 个指导原则和 1 个具体的社交策略,让「认识新人」这件事变得信手拈来。
原则 1.重视相似性。
「相似性」是「吸引力产生」最通用的一个原则。
家庭背景,三观信念,智力水平,个人经历,兴趣爱好这些方面越相似的人,越容易相互产生吸引。
原因也不难理解 —— 相似的人不仅彼此沟通理解起来更轻松,而且更容易相互认可,会让我们更加欣赏自己,正面强化我们的自尊和自信。
那在这个原则指导下,我们去打开交际圈的时候 —— 要尽量去选择一些你真正感兴趣的,擅长的,认同其核心价值的圈子去认识人,会有更大可能找到相互喜欢的人。
原则 2. 增加曝光率。
心理学上有一个曝光效应。
也就是说 —— 重复接触可以增加彼此好感度。
哪怕从来没有说过话,我们仍然会更喜欢见过很多次的熟悉的面孔,而不是陌生的面孔。
这个理论告诉我们:「打开社交圈」这件事,其实并不需要用力过猛。
我看到很多小伙伴为了拓展圈子,会逼着自己去各种不同的地方,去和不同的人打交道 —— 固然勇气可嘉,但事实上这样的走马观花不仅让自己心态疲惫,对脱单结果也并不会有什么助益。
根据曝光效应 —— 我们只需要融入少量的、固定的、我们喜欢的圈子,在有潜在对象的环境里多出现出现、刷刷存在感 —— 就有可能在不经意间吸引到别人。
比如我的朋友小 A 是一个内向的女生,平时并不喜欢社交。和她的先生就是在流浪动物救助中心当志愿者的时候认识的,在这个温暖的小圈子里共事了半年后,两个人自然而然走到了一起。
这样一想,心态上是不是就轻松多了呢?
在以上两个原则指导下,我们只要给自己本来就喜欢做的事情增加一些社交属性,圈子自然就打开了。
那具体怎么做呢?
试着列出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或者喜欢的活动列个清单,比如:健身、读书、骑车,看展。
如果这件事情本来是一个人做的,那么我们就做一些调整,试着让这个活动具备社交功能。
比如我们去健身的时候不再单纯是撸铁,而是试试报名网球/拳击/街舞这种需要互动的团课;
我们热爱看书,那就试着参加一个线上的读书社群,或者线下的读书交流会;
我们喜欢骑单车,不妨去加入一个有固定骑行计划的单车俱乐部;
我们喜欢看艺术展,那么试着报名进入有讲解员的那种小团体,我们就有机会和团体内的其他人很自然地开启话题,说不定什么时候就遇到了那个「话题投机」的 TA。
包括我们热爱打游戏,也一样可以在游戏中和人社交 —— 我就听说过不少从游戏 cp 发展成现实 cp 的故事。
建议大家试着把平时喜欢做的事情都罗列一下,选择 1-2 件事情,从我上面说的思路去延展,试试看会不会带给你新灵感。
这条策略可以带来哪些好处呢?
1.对于喜欢做的事情,我们会天然内在内驱力,边做边享受,不会觉得是消耗;
2.在这样的主场环境下,我们对话题内容更熟悉,状态更自信 —— 在我们专心致志享受我们擅长的事情的时候,最能够散发出属于自己的独特魅力。
3.回顾 2 条原则「相似性」和「曝光率」 —— 在这条脱单策略的帮助下,我们不需要广撒网地去加入各种不同的圈子,就可以自然而然接触到很多志同道合的人 —— 这些固定的活动让你们在小圈子里彼此熟悉,共同的志趣搭建了你们情感沟通和智慧碰撞的桥梁。
所以,如果要拓展社交圈,就先从自己喜欢/感兴趣的事开始 —— 去享受这件事情,同时给这件事情适当增加一些社交功能。
当我们带着好奇心和兴趣,带着开放的心态去享受一件事情本身,反而会更放松,更有魅力,也给别人更多机会接触到真实的我们 —— 这对关系来说,会是一个很好的开局。
二. 调整日常状态
除了科学拓展圈子,更简单的方式在日常生活中调整一下自己的状态,就能可能变得更有吸引力。
心理学当中吸引力的研究表示:人与人之间是礼尚往来的,我们会更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 —— 如果我们状态闭塞,不经意间就会」劝退」很多想了解你的人。
相反,如果我们向周围人释放出更多善意的信号 —— 比如说话的时候多面带笑容,多用和善的眼神去和对方交流;和别人交流的时候认真地倾听;主动地给身边人积极的反馈 —— 这些都是我们释放可得性的体现,会让我们更容易遇到「缘分」。
举几个小栗子:
● 排队买早饭买咖啡的时候,不妨试着和经常碰面的那个人展现一个微笑,打一声招呼 —— 比如问一问最近有没有什么好吃的新品推荐。
● 坐地铁去公司的时候,如果碰巧和人有了眼神对视,可以微笑一下甚至说声早安。
● 学校有什么班级活动,或者公司下午如果有什么下午茶时间,试着主动和认识但不熟同学同事聊聊天加深一下了解。
只要细心观察,我们会发现自己每天最普通的平常生活中,都会有这些不经意间可以释放你的友善,连接到新人的机会。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说 「如果有目标对象我可以那么做,可以释放可得性。但那些人又不都是我的目标对象,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其实,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出善意和相对开放的态度,其实是在给自己打造一个可亲近的形象。
很多时候缘分都是无心栽柳的,未来的某个潜在对象可能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就注意到你了 —— 你友善和开放的态度,会给对方接近你的勇气 —— 这些都是我们脱单潜藏的机会。
记得我大学的时候,有一对情侣特别出名。出名的原因是男生是校草,女生却是一个胖胖的长相普通的姑娘,据说还是男生主动追的女生。这可不就戏剧化了吗?
但真正了解这个姑娘的人会觉得这一点也不奇怪 —— 这位姑娘热情爱笑,一天到晚都喜气洋洋,在集体活动当中特别会照顾其他人的情绪,大家都特别愿意接近她,觉得她像一个小太阳。
这位姑娘从来没有想过要「高攀」校草,却不知道她对周围人的温暖、对生活的热情,早就在男生心里种下了爱的种子。
三. 学会主动释放信号,建立联系
在上面两点的基础上,如果我们遇到了一个有好感的对象,可以如何释放信号、自然地和对方建立起联系呢?
这里和大家分享 3 点层层递进的实用小技巧。
1. 眼神对视。
有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事实上不止如此,用人类学家 Helen Fisher 博士的话说:眼睛还是激发浪漫爱情的最重要器官。
有研究表示,眼神的对视可以激发双方之间的暧昧气氛,也会大大地鼓励对方主动靠近你。
如果在某个场合遇到我们感兴趣的潜在对象,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用我们的眼睛去和他对视,释放出暧昧的信号。
当然了,我们不能一直直勾勾盯着对方看,那可就吓人了。我们就带着微笑,用眼睛和对方进行一些短暂的正面对视就可以了。
如果可以多进行几次这样的微笑的眼神交流是最好的,这是给对方释放出了很强的鼓励信号,鼓励对方来和你交流,会瞬间拉近你们之间的心理距离。
2. 和不同的人亲切交谈。
在第一个小技巧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做的是 —— 在社交场合保持一种相对开放的、轻松的姿态,多和身边熟悉的不熟悉的人温和闲散地聊聊天。
这也会给我们感兴趣的人传递出一种鼓励的信号:「你是一个温暖的、近人的、乐于交流的人,他哪怕冒昧前去搭讪,你也不会让他尴尬到下不了台面」——这就进一步给了对方靠近你的勇气。
如果你在和别人闲谈的同时,还时不时和对方进行一些简单的眼神接触,对方就更会觉得俩之间有某种特别的缘分—— 这一切都释放了足够的信号让对方接近你。
3. 让他帮个小忙。
如果我们用了上面两招之后,我们感兴趣的对象如果还是没有主动过来找我们怎么办呢?
很简单,我们可以在当时的环境当中 —— 「请他帮个恰如其分的小忙」。
我举一个例子:
比如在某个活动上,你可以借口需要上厕所让对方帮你看一下东西。
回来的时候你就可以很自然地谢谢他的帮忙,并且顺口问一句:「你经常来参加这类活动吗」?或者「你是怎么认知这个聚会的组织人的呀」就可以展开话题了。
如果对方的确经常参加这类活动,你就可以和他表达:啊,我最近也对这些特别感兴趣,以后哪里有这类活动你可以通知我吗?
就可以非常自然地加上对方微信。如果和对方聊起和活动组织人,你和他两个陌生人就有了连接点,可以展开来说各自的经历。
再举两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在排队买咖啡,可以借着新品问你想认识的人:新出的南瓜拿铁听说特别好喝,在纠结要不要买,你有喝过吗?
在健身房举铁:这个动作我这段时间一直在练一直做不好,你做的好标准,可以请教一下吗?
邀请对方帮个小忙,是我们主动建立联系的一个很好的起点。
最后,希望脱单不再是「负担」 —— 而是我们享受生活、变得更加自信、更加美好的一部分。
希望我们在这个过程中 —— 遇见 TA,遇见更好的自己。
最后,如果你的心里已经有了一个「理想对象」,想要跟 ta 更进一步,又不想显得太「跪舔」,该如何操作呢?
我会在专栏的下一篇文章 —— 「怎么主动才不舔」中具体展开讲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