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李医生。
作为新专栏的第一篇,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个感触良多的病例。
这个病例已经过去好几年了,每次回想起来都有新的感触。
那天晚上我在 ICU 病房值班,血液内科医生打电话过来,说有个病人情况比较差,要我去看看,评估一下能不能转到 ICU 来。
血液科的病人,说实在话,我真的感到头疼。
因为他们科的病人很多都是淋巴瘤、白血病,可能都做过很多化疗放疗的了,病人的免疫情况很差,随便一个感染都能轻松将病人击溃。
这时候让我去会诊,我估计也是这种情况。
当时已经深夜了。
交代护士几句,我就直奔血液科病房了。
到了他们科,值班医生把病人情况跟我简单说了。
我猜得没错,又是一个淋巴瘤病人,而且是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淋巴瘤中较为常见的一种)。
病人先后做了几次化疗放疗,效果都不好,化疗药物进一步损伤了免疫系统,这次并发了重症肺炎,呼吸衰竭。
值班医生有些惋惜地跟我说,像她(病人)这种情况的,有不少是可以改善比较明显的。
但她运气很背,外院几轮治疗下来效果都不如人意,还把身子搞垮了,不得已才转来我们医院血液内科,看看有没有其他机会。
经过 1 个多星期的治疗,没看到盼头。
值班医生跟我说,病人情况越来越差,今晚肺炎加重了,呼吸急促,缺氧,看样子得去 ICU 了。
我一看病人年龄,才 28 岁,这也太年轻了,只要有机会,咱们还得尽力。
我跟值班医生到了病人床前,病人脸色苍白,口唇轻微发绀,呼吸偏促,看样子不但是缺氧,还有严重的贫血,很多淋巴瘤病人都是这样。
「医生,救救我。」
病人见到我后第一句话就是这样。
她身体很虚弱,有气无力,甚至可以说气若游丝。
但她双眼睁得大大的,看得出求生欲望很强,她的双眼告诉了我,她想活下去。
我告诉她,我是 ICU 的医生,我们一定会想办法解决问题,但这需要一个过程,急不得。
病人家属有两个,一个是哥哥,一个是妈妈。
她哥哥跟我年纪差不多,个头比我高一点,是个健身教练。
他明确跟我说,只要对治疗有帮助的,不管多少钱,他都愿意出,钱不是问题。
我评估完病人的情况后,把她哥哥叫到外面单独聊。
我明确告诉他,病人情况很重,化疗放疗后的副作用很大,有骨髓抑制,免疫功能低下,又有严重的肺炎,呼吸衰竭。从治疗上来讲,这时候可能得用呼吸机了,呼吸机能解决缺氧的问题。
但呼吸机也仅仅能够解决缺氧的问题,不一定就能把肺炎控制住,即便我们尽最大努力控制住了肺炎,那淋巴瘤我们也是没办法的。
换句话说,苹果长虫子了,烂了几块肉,我们能做的就是把烂肉剜掉。但虫子抓不住,苹果还是会继续烂下去……
而且 ICU 的费用很高,一天下来少说都得 1-2 万,也不知道得住多久,起码一个星期以上。甚至更长时间,没办法预计,花费是个大问题。
总之就一句话,病很重,不一定能救回来;而且花费很高,随时人财两空。
我让他自己拿主意。
他哇一声,直接在我面前哭了。
等他缓过来后,我继续说,ICU 尽最大努力也只能缓解肺炎、缺氧的问题,有可能让她舒服多一段时间。后续淋巴瘤的治疗,值班医生跟我说了,也不乐观,要有最坏的打算。
他擦了眼泪,跟我说,「不管以后,先把眼前的肺炎问题解决吧。我们不可能不管她的,我妈妈也不同意。」
钱的问题他想办法,让我不用担心。我只管治疗就好。
说实在话,我是真的不想收治这样的病人,因为病人预后很差,随时可能人财两空。
值班医生刚刚还告诉我,他们已经欠费几万了,如果还住 ICU,那费用一定会飙得厉害,到头来,人没了,钱也没了,将是一件非常悲催的事情。
但很多时候就是这样,家属没办法眼睁睁看着病人死去,即便明知道希望不大,他们也想搏一搏。
更何况病人现在意识还是清楚的,如果就这样放弃治疗了,那对病人来说就真的太残忍了。
那就这样吧,先住入 ICU,边治疗边观察。
如果三五天后病情有所缓解,咱们就继续积极努力治疗;如果到时候病情越来越重,你们再商量该怎么做。
他同意,签了字。
当晚就转入我们 ICU 病房。
转运途中,病人呼吸还是比较急促,但看得出,她眼睛里有光。
家里人没有放弃她,让她住 ICU,在这个水深火热的地方殊死一搏。
她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我暗自羞愧,我没有权利决定病人生死,即便再困难,我们也要考虑病人自己的意愿。
这个年轻的姑娘,她的求生欲望很强,我不应该去跟她哥哥讨论是否要放弃的问题,我应该做的,就是想尽一切办法,把她从死亡边缘上拉回来。
即便拉不回来,我也得拼尽全力拉一把,而不是一开始就打退堂鼓。
但再次看到她的胸部 CT 时,我又捏了一把冷汗。
CT 上她的双肺真的是千疮百孔,估计细菌、病毒、真菌等各种病原体都在肆虐她的肺脏。
难怪她这么缺氧,她的双肺就没一块地方是好的。
请示了主任,我们给上了最好的抗生素,部分是自费的,还得家属掏钱到外面买。
除了用抗细菌的药物,抗真菌的药物也要用,而且要用最好的,差不多也是最贵的,几个回合下来,几万块钱就没了。
没多久,病人情况越来越差,缺氧严重,普通面罩吸氧没办法满足氧合需求。
护士叫我的时候,病人口唇更加发绀了,不能再拖了,得立刻、马上给她气管插管,然后接呼吸机。
我跟病人说,要把一根手指粗的导管从嘴巴插入,进入气管,有点难受,要忍一忍。
她虽然求生欲望强,但对我说的气管插管还是害怕,说戴面罩吸氧就好了。
我很严肃告诉她,面罩吸氧没办法维持氧合了,再拖下去可能人就没了。
她胸口起伏,上气不接下气,额头上都是汗水,命在旦夕,却对这个气管插管相当抵触。
这是我始料未及的。
我之前已经跟她哥哥和妈妈沟通过气管插管的事情,没跟她说过。
她断断续续告诉我,她见过气管插管上呼吸机的病人,看起来很惨,嘴巴都烂了,她不想这样。
我极力劝说她,女孩子爱美我理解,但这时事关生死,考虑不了那么多了。
看着她血氧饱和度越来越低,我是真的心急,搞不好下一秒心跳就停了,那就更棘手了。
我有些生气了,大声喝她,你如果不同意气管插管,那你来 ICU 干吗,我又怎么救你。
她估计也没想到我会发脾气,有被吓到。哭了。
这一哭就更不得了,原本就缺氧,这回血氧饱和度直接跌到了 90% 左右。
护士都看不下去了,一起帮忙劝说她配合治疗。
好说歹说,或许她是感受到了死亡气息的逼近,终于闭上了眼睛,同意插管。
我其实内心打定了主意,不管她同不同意,先给她推一针镇静药,让她睡过去再气管插管。病人都是想活下去的。
但有时候情绪会严重影响她,既然家里人和病人自己都签字同意入 ICU,我就应该帮她做出最有利的决策。
在那一瞬间,选择气管插管上呼吸机,是唯一能让她活下去的办法。
护士也早已经准备好了咪达唑仑。
咪达唑仑是一种起效很快的镇静药,护士这边刚推下去,病人就叫不醒了。
我赶紧用最短的时间把导管置入她气管,然后连接好呼吸机,等了差不多 10 秒钟,血氧饱和度才逐步升至安全水平。
我后背早已湿透。
很快她妈妈来探视,看到女儿睡得很沉,怎么呼唤都没反应,着急了,说了一大堆话,我没听明白。
她哥哥才告诉我,是不是用了麻醉药,麻醉药会不会影响她智力。
我告诉他们,是用了镇静药,镇静治疗是为了让患者安静下来,耐受气管插管,同时减少氧气消耗。就好像动物冬眠一样,等到病情缓解时,我们再逐步撤掉镇静药,唤醒病人。
一般来说,镇静药不会影响智力,而且现在也不是谈药物副作用的时候,眼下最关键的还是先控制病情,先活下来,才能考虑后面活得好不好。
经过我的解释,他们才稍微宽心。
那天晚上,我是一刻也没有合眼,拼了命地想缓解她病情,然后让她活着出 ICU。
我的神经异常绷紧,生怕一个不小心,她就在我的掌缝中流走。
她虽然年轻,但基础情况太差了,血液指标不堪入目,严重贫血,血小板、白细胞计数怎么补也补不上来,两个肺也是一塌糊涂。
呼吸机仅能勉强能维持,感染也控制的不是太理想,后面复查的感染指标还是居高不下,随时可能发生 DIC(弥漫性血管内凝血),那大罗神仙也没办法了。
她哥哥问我,「难道真的没机会了吗?」
机会渺茫。
但只要家属没放弃,我就不可能放弃。
下半夜时病人的血压也维持不住了,出现了感染性休克,必须得用很大剂量的升压药才能勉强稳住血压。
病人多器官功能衰竭,全线溃败。
虽然我不想承认,但不得不承认,我的治疗失败了。
转入 ICU 的最大目的就是控制好肺炎、缓解缺氧,但非但没达到这个目的,病情还逐步加重,大有一发不可收拾之势。
后来我看了病人的账单,在 ICU 这 5 天,花费将近 10 万,这还不算自费买的药物。
如果都算起来,可能都有 15 万了。
这不是一个小数目。
我把情况跟病人哥哥反馈了,说治疗到这个地步,似乎已经没有继续坚持的必要了。
再治疗下去,估计也是没有回转的余地,扔下去的钱也跟打水漂一样。
病人哥哥强忍着泪水,面如死灰,问我能不能活着回到老家。
他们老家距离这里有接近 500 公里,即便救护车一路飞驰,少说也要 5 个小时。
要这么危重的病人在救护车上扛 5 个小时,的确是难于登天。
我告诉他,虽然救护车上有呼吸机,但路上颠簸,很容易就出意外。
呼吸循环都可能维持不住,说不定路上人就没了,所以我没办法保证病人能活着回到家里。
他失声痛哭,说后悔住 ICU 了,应该当初就拉回家的。
没有人能预计后面会发生什么事,何况我们大家都想着治疗能发挥作用,病人还能撑一段时间的。
只不过病情进展实在太迅速,我们拼尽了全力也没办法挽回局势。
病人妈妈得知要放弃接回家时,直接瘫倒在接待室,好不容易缓过来后,哭得天昏地暗。
病人哥哥最后问我,能不能让病人醒过来,跟家里人说两句话。
这不可能了,因为病人现在已经休克,即便不用镇静药人也是昏迷的,没办法让她马上清醒过来。
另外,即便清醒过来,她也会相当痛苦。
我最怕的后果果然发生了,人财两空。
痛哭过后,病人哥哥跟我说,那就回家吧。
当时是周末,科里就我一个医生。
护士办理好了手续,把欠费记录打了出来,让病人哥哥去交费,交完费就可以办理出院了。
没多久护士就喊我了,说家属在接待室大闹。
我心里咯噔一下,他闹什么,刚刚不沟通得好好的吗。
我人还没到接待室,就听到病人哥哥的咆哮声了。
为什么会花这么多钱,为什么会花了 20 万,为什么没有人提前告诉我,为什么…..
我先是安抚了他,这种情况我见多了,病人没治好,花钱又多,换了谁心里都不好受,他情绪激动是可以理解的。
但我之前也明确跟他说过了,ICU 的花费是很高的,而且一天 1-2 万甚至更多,病情越重用的药物和手段越多,费用也就越高,这个都是提前说过的。
前后住了 5 天,花费 10 万也是在预料之内,剩下那几万是之前在血液内科花费的,账目不复杂。
他不听我的,情绪依然很激动,一直质问护士,为什么没有人跟他反馈每天花了多少钱,为什么直到出院才给一个总费用。
他这句话把我们问住了。
因为我们真的没有给家属提供每日清单或者催款单。
我给他解释,起初我们医院也是有每天催款单的,每天都会发一个条子给家属,看看花了多少钱,都花在哪里了,让家属心中有个数,或者及时去收费处交钱。
但后来有好几个家属投诉,说每天都派催款单就跟派催命符一样,并且给病人看到了心里也很难受。
经过医院讨论,最近我们取消了每天的催款单,只是由医生口头说一下,住院费用到出院前才结算。
我说的是事实,我不清楚其他医院有没有每日催款单,反正那段时间我们医院真的取消了催款单这个东西。
没想到就因为这个事情,暴雷了。
病人哥哥抓住了这个问题,怒不可遏,质问我们是不是故意不说费用,是不是草菅人命。
听他这么说,我也生气了。
我问他,「当初住 ICU 前不就沟通过了费用问题吗,虽然我们没有每天给你清单,但是大致推算也是这个费用啊,住了几天你自己心里没数吗。」
他不正面回复我的问题,甚至不敢正眼看我,只是对着护士生气。
我当时又生气又委屈,你妹妹在我们科,在我手里,你知道我们花了多少心思去抢救她吗,你知道我有多少个夜晚没睡觉都在想方设法调整治疗计划吗?
为什么你要这样搞我,为什么你会提出这么奇怪的指责。
我甚至心灰意冷下说了一句,你让我太失望了。
他始终不看我,就问护士,能不能现在就拉病人回家。
我说你费用都还没交,怎么能把病人拉回家呢。
「那你们是扣押病人了是吧,你们医院是黑社会吗,准备强行扣押病人了是吧。」他终于回应我的怒气。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是我没预料到的。
他不交钱,我是不可能让病人出院的。
因为一旦出了院,那就是逃费,而逃掉的费用就只能科室承担,只能我自己承担。
我一年能赚多少钱,我又能承担多少。
我不让病人出院,他就说我强行扣押病人,是黑社会。
我们双方都很激动。
我把情况跟主任反映了,主任说先找医务科,他马上赶回来。
而病人的哥哥先报警了,说我们医院强行扣押病人,治不好病人还隐瞒费用,性质恶劣。
具体说了多少话我记不大清了,但差不多是这个意思。
民警来了,也只能是简单调解,希望我们双方和谈。
这种事情他们插不下手,不归他们管。
如果能和谈,就不会报警了。
在民警面前,病人哥哥说了自己的难处,没钱了,而医院收费很贵,事先不告知费用,隐瞒消费等等,现在妹妹又快不行了,还不给回家,要警察主持公道。
我真的是气到浑身发抖,他竟然能说出我们事先不告知费用这样的话。
没错,病人没治好我真的感到难过和懊恼,但此时面对病人哥哥的这般指责,我已经没有了任何懊恼,剩下的都是气愤。
民警走了。
他依然说,要钱没有,要命就一条,今天必须把人带回家。
我还是那句话,没交费用,不可能办理出院。
主任回来了,医务科科长也过来了。
了解完事情始末后,医务科科长说,商量一下,再给处理方案。
这还有什么好商量的,家属就是强盗逻辑啊,住院交费不是天经地义嘛。我心里愤愤不平。
病人哥哥见医务科科长有所松动,更加肆无忌惮了,说今天就要回家。
但当时太晚了,办理手续不方便,医务科科长跟他约好明天再来协商处理。
当天晚上,我接到了病人哥哥的短信(我之前给过他手机号码),大致意思是,今天真抱歉,对不住李医生了,知道你为我妹妹的病费了不少心思,但是我们家真的没钱了,这一年来,我带着妹妹四处求医,做了很多治疗,钱已经花光,亲戚也借遍了,实在是拿不出十几万来支付这次费用了。我卡里余额只有 5 万多块钱,你看你能不能给我们打个折,我支付这 5 万块钱,让我们回家。
看到这条短信,我泪流满面。
大家都不容易,最不容易的还是病人哥哥。
妹妹生病了,他工作也没了,带着妹妹和妈妈四处求医,花光了积蓄,女朋友也跑了,还欠了一屁股债。
这些事,后来是血液内科医生告诉我的。
但我一开始就告诉他,ICU 花费很高,而且病人情况这么严重,随时人财两空。
但转念一想,谁不想活下来呢。
何况病人妈妈还在旁边站着呢,要他说出放弃治疗直接回家这样的话,他真的做不到。
我给他回短信,说医院的费用不是我能决定的,我更没有权利打折,如果你逃费了,我这一年就白干了。我也是打工的,也要养家糊口。
我虽然同情他们一家子的遭遇,但对他白天说的话依然感到愤愤不平。
我自认为作为一个医生是合格的,为治疗病人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却没想到家属这样对我,我当时真的非常委屈。
他没有再回我短信。
第二天,病人情况似乎稍微好了一些,但没有根本性的逆转,还是需要呼吸机、升压药维持。
病人哥哥和妈妈来了,她妈妈在接待室嚎啕大哭,说我们不放人,她见不到女儿最后一面(大致是这个意思)。
我让护士赶紧安抚她,别让她整晕过去了,老年人年纪大,搞不好情绪一激动脑卒中那就玩完了。
病人哥哥又堵在门口,问我,今天能不能把病人拉回家了。
我还是那句话,先交费,才能办理出院。
他火了,在门口大吼大叫,又是拍照又是录视频,我不知道他要做什么。
说实在话,我当时已经做好了脱下白大褂跟他干一架的心里准备。
现在回想起来,自己当时还是年轻,太冲动。
医务科科长和我们主任来了。
领导们商量出了结果,那就是,先让病人交一部分费用,剩下那些,等以后有钱了再回来补交,签字为证。
我理解医院的做法,息事宁人。
任由家属在医院大吵大闹是不行的,严重影响了医院科室的秩序。
更何况,我们的确理屈,没有每天给家属催款单。
突然出一个住院总费用,他接受不了也是可以理解的。
这是都医务科科长的原话。
这个方案,家属欣然接受。
当天交了 2 万块钱,剩下的十几万先欠着,说 5 年内回来补交。
我心里无奈,因为我知道,这十几万肯定是要落下到我们头上了,他还会回来补交这笔钱吗?但既然医院已经做了决定,我不可能去改变什么。
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多开几管升压药,让病人路上带着,用完了就接着用,希望能熬到他们老家。
一切安排妥当后,我就送走了他们。
看着空荡荡的病床,我心里不是滋味,那种感觉难以描绘,有悲愤,委屈,也有同情,无奈。
当天下午,我又收到了病人哥哥给我的短信,李医生,你是个好医生,但我真的没钱了。谢谢你一直以来的照顾。
看着这个短信,我不知道该回他什么,因为我对他还是有怨气,我怨恨他为什么会说出那样的话。
后来我没再联系他,他妹妹,那个曾经躺在我病床上的年轻姑娘,我也就不清楚了。
而那欠下的十几万,他最终还是没有回来补交,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
那这钱由谁来顶空呢?
主任告诉我,据说血液内科医生没有尽到充分告知住院费用的义务,医院决定把账算他们头上(医院担负一部分,科室担负一部分)。
而我们 ICU,治疗上尽心尽力,虽然病人没好转,但的确尽力了。后面又搞了一堆烂事,有功无过,不应责罚。
看到这样的结果,我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后面几年我也时常想,病人哥哥也是迫于无奈。他其实不想逃费,但是真的没钱了,钱不是万能的,但在这时候,没有钱寸步难行。
好在国家的医保在逐步完善,现在住 ICU 的病人,费用很多也是可以报销一部分甚至大部分的,这无疑减轻了病人及家属的经济压力,对医生来说也是好事,我们有更多的治疗选择。
现在 5 年过去了,病人应该不在人世了,我对病人哥哥也早已释怀,每个人活在世上都不容易。
如果病人哥哥能看到我这篇文章,不知道他又会做何样心情,不知道他还记不记得我这个李医生。
科普小课堂:医保的科学报销方式
医院自费药多吗?医保能报销多少?
可以这么说,近几年医保越来越完善,很多药都进入了医保目录,病人看病花费压力小很多。但是很多新药、昂贵的药物还没有进入医保,还得自费。
医保报销比例各地不尽相同,有些地方能报销 90% 甚至更高,有些只能报销 30%-50%,ICU 住院费用高,但是 ICU 的花费也是可以报销的(按比例报销),只不过 ICU 可能会用到自费药,综合费用更高。
如果是重症疾病,一般从下面医院转到上级医院的,只要做了报备,报销比例还能更高。普通疾病报销可能只有 30%-50%。但如果是重症,可能报销 70% 左右,这对于农村病人来说具有重大意义。
就像我在《急诊见闻》第一季中写过的一个病例,我的亲婶婶,诊断吉兰巴雷综合征,从县医院转上省城医院 ICU,原以为报销 30%,没想到结账时能报 70% 左右,费用压力一下子小了很多。后来因为这个又多治疗了一段时间,终于起死回生。如果没有这个医保政策,我亲婶婶可能就活不到现在了。
异地医保如何报销?
异地医保结算,各地不同,而且也是经常会有政策调整,一切都以当时当地医院的政策为准。广州这边的医院,很多病人是从广东省其他城市过来的,比如梅州、汕头、河源、湛江、茂名等等,这些病人在广州住院看病,有些是可以直接按照比例报销的,前提是两地医保建立了联系,能直接在医院报销,而无需回到当地。
具体怎么样,建议大家在住院期间多跟医院医保部门、收费处沟通,问清楚他们,能不能在出院时直接报销。如果异地医保还没有联网,不能就地报销,那就得先垫付,回到当地才能报销。
具体需要准备什么材料,也要跟医院医保部门核实清楚,提前准备。很多医院收费处窗口旁边都设立了医保窗口,就是专门为患者家属就医保问题答疑解惑的,不要怕麻烦他们,一定要多问他们(打电话也行),按照医保政策来处理,准备充足相关材料,很多时候可以节省不少钱。
如果医保窗口人太多,排队不容易。那就问你的管床医生,一般来说,管床医生也是比较熟悉医保政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