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该怎么做?网络上的答案五花八门,很多小伙伴会觉得很慌乱,不知道可以相信什么,不知道从哪里入手。
我想说,至少你可以相信一条最简单最不会出错的原则:
每次准备做什么行动前先判断一下——我这样做是在满足我自己的复合焦虑呢?还是在给对方刷新美好的互动体验呢?
怎么判断呢?很简单,进行换位思考:
比如消息轰炸,跟踪打听,动辄几千字小作文——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心里舒坦了,情绪发泄出去了——也就是你的焦虑感会因为做这些事情而减少。但是,如果把自己代入对方的立场呢?这些行为会给对方带来积极美好的感受吗?
每次行动之前,只要这样自问自答一次,就可以避免掉很多把对方越推越远的「瞎操作」。
除了这条基本原则之外,我同时总结了几点挽回路上必备的心态和认知和你分享——磨刀不误砍柴工,让我们调整好姿势再出发。
一、你们无法回到过去了。
我经常看到有小伙伴在我的文章下面留言:他很绝情地说了分手,但是我还是想回到过去。
真的要回到过去吗?
仔细想想,你们是从过去是怎么一步一步走到现在的呢?
如果简单地回到过去,回到曾经熟悉的相处模式当中,那么必然还是会一步一步走到再次分手的结局。
我见过的很多关系都有这样的规律:一方在关系当中感受到不舒服,于是提出试探性分手——感情还没耗尽,在另一方苦苦哀求下复合——复合后再一次陷入熟悉的相处模式——在关系中继续内耗,直到耗完了所有热情和信心——最终「绝情」地离开。
我曾经见过一个案例很有代表性,故事的叙述者是一个男生。
在男生的视角看来,女生在关系里控制欲太强,不断挤压男生的个人空间,男生承受不了压力提出分手。前女友挽留不成,就想到了一个绝招——去相亲。
这「绝招」果然奏效,男生受到刺激后忍不住去联系了女生,两个人还余情未断,顺水推舟复合了。
但复合之后没多久,他们就又陷入了之前那种「你追我逃」的相处模式。在重复内耗了近半年后,男生又一次提出了分手,这一次无论女生用什么样的招数刺激他,他都坚定地不再回头了。
提到那段经历,男生和我说:「第二次分手的时候,别说拿相亲来威胁,就算她马上和别人去生孩子,我都不想管了」。
看到了吗,回到过去绝对不是我们复合的目标。
好的复合目标,是在重建联系的过程中和对方探索出一个可持续的更健康的相处新模式;而不是没头没脑复合——陷入旧模式的恶性循环——再次没头没脑地分开。
我希望带你走的复合之路,不仅旨在挽回,更是在一步一步扎扎实实为开启一段健康持久的长期关系做好铺垫。
二、用成年人的方式应对危机。
在我了解到的案例当中,大部分人都有过被分手后对前任死缠烂打的经历。
当然,我们坚定地想挽回对方不等于死缠烂打。「死缠烂打」指的是做一些为了缓解自己焦虑、违背对方意愿的骚扰行为。
比如揪着前任崩溃哭闹,疯狂给前任打电话发消息,托朋友四处打听前任的情况,跟踪前任的行踪,甚至用伤害自己来威胁前任复合——大部分人换来的都是被对方避之不及和全网拉黑。
甚至有些人明明知道自己这么做会被对方讨厌,但还是控制不住这种行为。
这种行为在心理学当中叫作「退行」,是我们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当遇到巨大危机或者严重焦虑的时候,我们会放弃掉我们已经掌握的成熟的应对技巧,转而倒退到用小孩子最本能幼稚的方法来应对——我们知道小孩子是会被别人无条件包容和宽待的,因此我们潜意识认为只要用小孩子的方法来应对危机,就可以让我们「不合理的要求」显得「合理」。
我们分手后的死缠烂打其实就是这样的一种「退行」——就像小时候看到喜欢的变形金刚或者洋娃娃,爸妈不买就撒泼打滚,爸妈心一软或许就同意了。
这种心理防御很常见,但是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是——成年人的世界是讲规则的,我们每一个行为都会产生相应的后果,这个后果不会因为你不接受就自动消失。
曾经有个姑娘哭哭啼啼来找我:「我之前提了几次分手,但都是假性分手,就是想要他多陪我,结果这次他真的和我分手了!我怎么哀求和哭闹都没用,他为什么突然那么绝情?」
姑娘,在成年人的世界当中,我们没法再靠小朋友撒泼打滚的方式获取好处了——你既然提出了「分手」——无论出自真心还是别有目的,一旦话说出口了,你就必须得为这句话的后果买单。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方式,只会让对方觉得你是一个不遵守游戏规则、没能力为自己负责的人,以至于更加拒绝在漫漫人生长河中和你组队打怪。
成年的重要标志就是认清当下的现实是什么,能够对自己的行为产生的后果负责——做错事情就去有效弥补,而不是坐等世界的宽恕;失去了就擦干眼泪从头再来,而不是哭哭戚戚怨天尤人。
三、「不做什么」比「做什么」更重要。
我之前做亲密关系科普的时候经常说:关系作为一个系统,是有一定的弹性和自愈能力的,这就像我们的自然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净能力一样——时间会带走不好的情绪,解开一些之前无法打破的僵局。
平时在关系当中,有两种处理冲突的方式往往对关系有最大的破坏力:一种是做缩头乌龟逃避问题;另一种完全相反但同样具有破坏性,那就是「解决问题用力过猛」。
比如一出现冲突就想揪着对方马上说明白,要求关系立即恢复原状,不给对方处理情绪和喘息的时间——这种压迫感会给本来就沉重的关系氛围雪上加霜。
还有一些人对伴侣的态度过于敏感,只要对方的态度不符合自己的期待就很慌张,小心翼翼得生怕是自己「说错了什么」「做错了什么」,这就是在持续向对方输出「紧张焦虑」——而这种紧张焦虑的情绪就是在向对方暗示你们的关系是「有问题」「不和谐」的,对方接收到这样的信号也会越来越紧张和别扭——两人之间的气压越来越低,导致关系走进死胡同。
很多人就这样把本来可以慢慢恢复的关系搞砸了。
在互动当中,人和人的情绪是相互呼应的——我们输出一个什么样的情绪,对方就会反馈给我们一个对应的情绪。
比如,你总是输出「焦虑」「紧张」,对方会反馈给你「回避「和「厌烦」,你们的相处就会固化成一个「你追他逃」的模式——他越逃你越追,他越回避你越失控——这个局面很难打破。相反,如果你输出「平和」「轻松」的情绪,对方自然也会给出「接纳」「亲近」的反馈,关系就会走进一个正向循环。
而在挽回当中,我们往往最容易犯的就是这样「解决问题用力过猛」的错误——拼命揪着对方问「你到底是怎么想的」;小心翼翼地解释「自己不是这样的」;在对方想安静安静的时候扒开对方的眼睛「你快听我说!」——这些操作会让对方持续接收到你输出的「压迫」和「焦虑」,你能指望他反馈给你「接纳」和「亲近」吗?
很多人来咨询的时候,总是希望我可以给他们列出 12345,最好具体到哪句话应该怎么说。如果我的第一个建议是:「暂时什么都不要做,先处理好自己的消极情绪」——咨询者就会觉得不理解和不接受——什么都不做,那不是等死吗?
但你静下心想一想:在经历过一段窒息的关系之后,他现在最想要什么?是自由的空气,对不对?如果我们不给他,他就会一直想要,越来越想要——而想要的东西被满足后,他或许会发现「自由」不过如此,就会产生新的需求,比如「有人陪伴」——这时候他或许会回过神来,回想起和你在一起的妙处。
关系当中,我们偶尔需要一点「无为而治」的精神。某些时候,不做「错」的事情,就是在做「对」的事情。
我们不妨停一停,给对方消化情绪的时间;同时也给自己时间,把焦虑和恐慌放下,整理好自己的情绪。
挽回是个持久战,我们需要先让自己有能量持续地输出正向情绪,让对方体验到和你相处的愉悦和放松——我们这边的输出变化了,对方相应的反馈也会变化,会慢慢地重新燃起对你的期待。
四、系统性地解读关系。
很多分手的发生常常会有一个「导火索」。我经常听到有小伙伴被分手后横竖想不明白:「那件事儿我真的知道错了,我也诚恳道歉了,他为什么就是不肯原谅我呢?」
我们应该都听说过「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这个寓言故事吧?
在这个故事当中,如果我们拿走了这最后一根稻草,骆驼就能够马上活蹦乱跳吗?当然不会,它还是筋疲力尽站不起来。
想要让骆驼回到健壮活泼的状态并且继续为你干活,绝不是把刚放上去的那一根稻草拿下来就行了,而是可能需要做一系列的工作:
首先需要把它背上的东西都卸下来;然后检查一下它是否受伤,受伤在哪里,怎么治疗;再需要给它足够时间休息,给它补充营养;最后还要重新评估一下这只骆驼的承重能力,以免下次又把它压垮。对吗?
关系也是一样的。从相爱到破裂,是无数根「稻草」慢慢累积的结果,光想着去拿掉最后一根稻草——拼命去解释或者解决「导火索」事件是没有用的——你们之间的问题可能是几个月甚至是几年累积下来的,不能指望在几天几周内解决掉。我们需要系统性地梳理这些盘根错节的矛盾,才能找到问题的根源,对症下药。
想要「帮助骆驼重新站起来」——需要跳出「我好难过,我就是想挽回」的这样的无用情绪,转变成「我怎么做才能有效解决问题」的战略性的思考,并且做好一场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比如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向入手,去做一个系统性的思考:
明确主要矛盾:我们之间的主要矛盾在哪里?解决这个矛盾的阻力是什么?
明确双方的心理诉求:有冲突的时候,为什么我会有那样的反应,为什么他会有那样的反应?我们分别想要的是什么?
明确自己的责任:导致这个结果哪些是我的责任,哪些不是我的责任?
明确自己的能力范围:我可以改变的是什么,无法改变的是什么?
梳理现有资源:我们的关系中有哪些积极面?我做过哪些事情对对方产生了积极影响?我还剩下多少「爱的存款」「爱的资源」(信任感,依恋感,共同经历,两个人共同的秘密,高度重合的圈子等等)?我可以怎么利用这些资源去和对方重建连接?
承认分手现实,找到主要矛盾,尊重关系修复的规律,积极利用可利用资源——有的放矢才能增加我们的胜算。
五、警惕「赎罪者心态」。
有很多小伙伴在一段关系结束的时候,会陷入对自己深深的否认和怀疑,觉得都是自己做得不好,不配得到对方的爱。
「我要改过自新,我要弥补我之前做错的地方」——想要用「弥补」「赎罪」这样的方式来重新获取前任的认可。
当然了,真的做错了事情确实需要一个真诚道歉。但如果我们过分执着于这个角色,就会发现它带来的危害远远大于对复合的帮助。
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一点:赎罪者心态会严重影响我们的自尊。
赎罪者心态会让我们把自我评价完全建立在对方的态度上,只有对方态度好了,我们的内心才能得到救赎——这是非常危险的,会让我们变成活在这个标准下的傀儡,严重影响我们的自尊。
事实上,对方对你的态度如何,很多时候和你无关——爱情是「甲之砒霜,乙之蜜糖」的事情,你身上前任不欣赏的特点,换一个人可能就会对你的这些特点视若珍宝。
况且,对于大部分的关系来说,分手大概率是双方的问题——我们看到有些人自责,有些人甩锅,常常是因为对分手结果的归因方式不一样——前者习惯把坏事儿归因于自身,后者习惯把坏事归因于别人或者环境。
在我看到的那么多案例当中,发现那些分手后自责的男孩女孩往往有一个「甩锅好手」的前任——关系破裂明明是各打五十大板的事儿,这些前任却可以把自己的责任甩得一干二净,把错儿都推到自己对象身上。
我们可以选择继续挽回对方,但挽回的动机应该是爱,而不是「赎罪」,不要背负不属于自己的负担。
第二点:赎罪者心态会让你在这段关系中彻底丧失主动权。
不知道你有没有见过这样的事儿——有些小孩子摔倒了,本来没啥大事,妈妈跑上去紧张地连连检查「宝宝哪里摔疼啦」,孩子就觉得真的很疼开始哇哇大哭。
一样的道理,当你斩钉截铁当一个「赎罪者」的时候,对方就会相应地在潜意识里强化自己是「受害者」的概念 ——对方会因此看不到感情问题是双向的,转而觉得都是你的错,觉得自己在关系中是吃亏的,于是更加坚定分手的决定。
况且,在这种心态下哪怕复合了,你们在关系中的位置也会被逐渐固化在这两种角色里,很难再找回放松平等的相处状态。如果更糟糕一点,对方还可能利用你的赎罪心理,利用自己作为「受害者」的筹码——变成关系中实际的「权力方」「控制方」,让你在关系当中彻底丧失平等的话语权。
第三点:快乐才能带来救赎。
我知道你很痛苦很后悔,但痛苦和后悔就像是一个能量黑洞,不光吸食你的能量,也会吸食你身边人的能量——这样的痛苦显然是无法救赎一段关系的。相反,快乐才能带来你想要的救赎。
想让关系重新好起来,时间其实是我们最大的帮手,需要和它打好配合战——我们不妨和「时间」做一个分工,让时间负责带走你们之间的负面记忆,而你就专注于创造新的美好快乐的体验。
六、接受不确定性。
有很多小伙伴喜欢问我:我能让 ta 重新回到我的身边吗?
诚实地说,我确实没有办法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挽回这件事情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关系的结果取决于双方的决定。我们的努力只是一部分,而对方的生活际遇发生了什么变化,他身边的人对他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这些都是我们无法控制的。
只能说有些 case 希望大一些,我们这边可以做的事情会多一些;有些 case 希望小一些,我们这边能做的很少,或者给对方带去的影响非常有限。
我知道一个男孩子,他有非常强的学习能力和执行力,在和前女友重建联系的过程中几乎做得滴水不漏,每一步都非常合时宜——可尽管如此,最后两个人还是没能走到一起——在双方关系刚刚回暖的时候,前女友工作调到了外省,并且这段时间女生的抑郁症复发了,两个人自此彻底失去了联系。
看吧,就算我们每一步都走得挑不出错,因缘际会,也可能面临不尽如人意的结局。
听到这样的「大实话」可能会让你感到非常绝望。
但我说这个并不是为了打击你,而是为了提醒你做好挽回的预期管理——挽回本来就是一件逆水行舟的事情,如果我们没有一个合理的期待,就无法建立一个正确的心态;没有稳定的心态支撑,这将变成一项不可能的任务。
那么,面对这样一件结果无法确定的事情,我们投入的时间和努力还有价值吗?需要怎么做才能不那么绝望呢?
还是上面说到的那个男孩子,他在放弃之后和我说:
「其实最后没有复合,我很惊讶我并没有想象当中那么难过。可能因为在整个过程中,每天都可以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我对亲密关系有了全新的认识,同事和朋友觉得和我相处更加舒服了,工作上的努力也被领导认可了。本来确实只是为了挽回而让自己变得更好,但走着走着,我感受到了自己成长带来的满足感和周围人给我的正反馈,是否复合的结果好像没那么重要了。我不后悔。」
没错,它的潜在价值就是「自我成长」。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自己的优势,也修正了自己的不足。我们站到了一个更高的维度去看待关系——明白了从相识到相爱、从相爱到分手,我们的关系是如何产生变化的;在变化的关键点,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样的努力去引导关系发生积极的改变。
这个过程中的成长让我们有能力去吸引一个美好契合的人——没错,目前我们想吸引的这个人就是前任;但就算没有复合,我们也有能力吸引到更优秀的伴侣同行。
就像一个群友说的:变好之后,你不只会得到一朵花,而是可以得到一整片花园——当然,你也依然可以选择那一朵花。
其实仔细想一想,感情和人生其他方面是一样的:就像求职或者做生意,我们也无法保证面试了就能进理想岗位,投资了就能赚钱——这些人生功课都是相通的,我们需要接受生活处处存在不确定和不可控。
面对这些不确定,我们能做的就是把自己可控的这一部分做到最好——去规划怎么做能够增加胜算,去思考怎么做能够最大程度止损;如果没有成功,我们怎么去和自己和解,怎么在失败中看到对今后生活的指导意义——这些收获才真正构成了一件事情的价值。
这个专栏的核心就是「获得自我成长」。
只有在这个不确定的过程中蜕变成更好的自己,我们才能分手之后的漫长治愈期里稳住自己的心态;哪怕最后结果不能完全如愿,我们也不会白白浪费了这番付出和勇气——我们才可以真正做到「但行好事,不问前程」。
如果你做好准备了,和我一起进入「实战阶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