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多项目同时进行如何做好进度管理?

你好,我是谢春霖,欢迎来到我的课程《快人一步:个人和团队的 12 次效率升级》。

上一章我们讲了如何提升做一件事的速度,你可以用「八段加速」来逐级提速。

但如果是因为事情太多,忙不过来了,才导致效率变低的,那该怎么办呢?

比如上一章我们提到的王小锤,奶茶店开业了,他的工作变得越来越忙,不仅需要自己参与制作奶茶,还有进销存管理、品质管控、新品研发、人才招募、员工培养、财务结算、营销推广、招商加盟、融资路演、新店寻址等等。

而就在此时,小锤和相恋多年的女友又要结婚了,这还得操办婚礼,比如,选酒店、试婚纱、找婚庆、定流程、采购、布置、邀约宾客……又是一大堆事。

怎么办?小锤焦头烂额,效率变得特别低。

这时,他就需要第四次效率升级,安装一套多任务处理工具,名叫 FOTA。

这套方法一共有 4 个步骤,而 FOTA 就是 4 个步骤的英文首字母:

F:Focus,聚焦要事;
O:Ordering,梳理日程;
T:Three Timelines,三线并进;
A:Adapt to Change,随机应变。

今天我们来详细说一下其中的第一步 Focus,聚焦要事。

第一步:聚焦要事

斯蒂芬·柯维在他的著作《高效人士的 7 个习惯》里提出了「要事第一」这个习惯。他告诉我们,想要提高工作效率,你要把事情先按照它的重要性和紧急程度分成「重要但不紧急,重要且紧急,不重要但紧急,不重要且不紧急」这 4 类。

然后,你要用大部分的时间来做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任务,这样「紧急」的任务就会越来越少,而不重要的任务可以授权他人或者直接放弃,这样你的效率就会大大提升!他把这个叫作「时间管理优先矩阵」。

加载中…

但问题是,什么才是重要的事情呢?

我们可以把任务大致分成两大类:一类叫作「建设类任务」,一类叫作「运营类任务」。

我们先来说建设类任务。

1. 建设类任务

所谓「建设类任务」就是指那些你要「开启或建造」某个项目的任务。比如说,你要造一栋楼,那么「选址」「买地」「设计」「建造」「装修」等等这些都是建设类任务。

建设的标的有很多,不仅可以是建设一栋楼,也可以是一个 APP,一个团队,还可以是建设自己的知识体系,建设自己的家庭,建设自己的社交圈子,等等,总之,它是你把一个东西从 0 到 1 打造出来的过程。

有一本书叫作《用户体验要素》,它是讲怎么建设一个网站的,但我们可以把其中的核心框架给剥离出来,迁移到任何「建设类」的项目中,小到一篇文章,大到一栋大厦、一个软件系统,你都能通过这个框架,来看清相关任务的主次轻重。

这个核心框架一共有 5 层,从下到上分别是:

加载中…
战略层:我为什么要建设这个项目?对方能获得什么?我能获得什么?也就是这个项目的战略定位是什么,它是为什么而存在的。
范围层:在这个系统中需要包含哪些要素?比如要建一个游乐场,那里面需要包含哪些设施,是否要摩天轮、旋转木马、过山车,是否还要肯德基、冰激凌店、消防、巡警、急救中心,等等。
结构层:好,有了这些要素,那么该如何把它们组成一个系统呢?这时候你就需要进行功能布局、结构设计、动线规划等等,把这些内容连接起来,然后出一个设计图或者施工图。
框架层:这里开始,就是用户能直接感触到的部分,比如大楼的水泥墙、楼道、消防、水电等等,比如软件的界面布局、信息排列等等,这个层次相当于未装修的毛坯房。
表现层:最上面的一层,是美化的部分,比如房屋的外墙设计、软装布置,软件的视觉样式,等等,这些是使用者最能直观感受到的部分。

这个就是建设类任务的 5 个阶段。如果你面对的是建设类任务的话,首先应该意识到:建设任务无小事,每个细节都会影响最终的成败,一颗螺丝钉,也许就会毁了整架飞机!

但其中的任务也是有轻重之分的,一颗螺丝坏在哪,带来的影响程度也是不同的:越下面的层次越重要,然后逐级递进。

比如处在「战略层」的任务,就是你最重要的任务,它决定你要建什么,以及为什么要建这个,它是项目的定位,一旦战略层错了,后面的努力都是浪费精力;而「表现层」的重要程度就要低很多,样子好不好,虽然观感上是最直接的,但它却是对最终的成败影响最小的部分。

所以,当你开始做一系列建设类任务时,你可以拿出这个框架来对照一下,你就能很快地辨别出,哪些任务是重要的,哪些任务是不重要的,这样就能更好地分配自己的精力了。

比如,小锤要和女友结婚,「筹备婚礼」就是一个建设类任务,从什么都没有变成一场完美的婚礼。

那小锤需要重点跟进什么任务呢?

首先是战略层,也就是夫妻双方,以及他们的父母对婚礼的要求是什么。比如婚礼的时间、地点、规模、预算;形式是中式还是西式的;需要向来宾们展示一种什么样的氛围,带去什么样的感受;主题是浪漫感动的,还是热辣激情的;场面是尊贵奢华的,还是要低调朴实的。

这些看上去很虚,但它们却是整个婚礼的基石,如果在这个环节上大家达不成共识,那后期就会有无止境的修改、返工,甚至是争吵与伤心。

因此,平衡各方要求,对婚礼的定位达成共识是小锤最重要的任务。

然后是范围层,也就是为了实现「战略层」的这些要求,需要放入哪些「要素」。比如婚礼中需要包含哪些环节,需要哪些道具,需要找什么风格的司仪,需要请哪些亲朋好友,吃什么晚餐,配什么烟酒糖,等等,这是第二重要的任务。

准备好了这两层,整个婚礼就不会跑偏了,如果满分是 100 分,那现在至少拿到了 60 分。

如果时间充裕,小锤当然可以继续往上面的层次走,深入各个细节,但现在时间有限,那么他就可以把剩下的三个层次分包出去,比如:

把「结构层」分包给婚庆的总指挥,让他帮你把这些人、事、物串联起来,变成一个整体;
把「框架层」分包给司仪,让他把所有的环节串联起来,变成一台连贯的晚会;
把「表现层」分包给新娘,让她来决定各个环节的服装配饰、舞台灯光、视频配乐等等。

这样,小锤在整个过程中需要参与的环节就会大大减少,却又能最大程度地确保婚礼的质量。

好,这就是建设类的任务。

然后我们来说运营类任务。

2. 运营类任务

什么是运营类任务?

我在《不平凡的思考力》这套课程中有说过系统性思维的概念。你看得见的人、事、物都叫作「要素」,而把这些「要素」以一定的「关系」组合在一起,并具有某种特定功能的「整体」,就叫作「系统」。

人体是一个系统,APP 是一个系统,公司是一个系统,一幢办公大楼也是一个系统,建设类任务就是从 0 到 1 建设一个系统,而运营类任务就是要保证这个系统能正常甚至更好地运行。

比如说 APP 上线后的技术维护、用户运营、营销推广,公司的日常管理,财务、人事、进销存等等,这些就是运营类任务。

好,看上去运营类任务很多啊,那其中哪些是关键任务呢?

这个时候,你就需要使用「系统性思维」,对项目的运行逻辑进行一次拆解,比如下面是一张锤子奶茶店的运营示意图:(当然,这里我省略了绘制的步骤,具体的方法你可以出门左转,看我《不平凡的思考力》那套课程。)

加载中…

好,有了系统图,那关键任务在哪呢?

第一,是能推动增强回路的任务。

一个以增长为目标的系统,最重要的任务,是要找到能推动增长的关键环节,比如这个奶茶店,最重要的是客户量的增长,那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找到能推动客户量持续增长的环节,对吧?

而要让某个要素,在一个系统中不停地增长,那么它就需要处在一个「增强回路」中。

所谓增强回路,就是一个系统中的 A 能增强 B,而 B 又能反过来增强 A,一个彼此能相互促进的循环,就是增强回路。

加载中…

那么奶茶店的「客户量」可以和哪个要素形成增强回路呢?

答案是:宣传量。

宣传量越大,奶茶店的知名度就越高,那买的人就会越多,而买的人越多,奶茶店的现金流就会变得越充足,那小锤就可以拿这些钱去做更多的宣传,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增强回路。

因此,小锤在运营类任务中的第一个关键任务就出现了,那就是要去做那些能提高「宣传量」的工作,比如去找传统媒体投放广告,去找网红做直播带货,去设计一些能让用户分享裂变的活动,等等,不断地去推动这个增强回路。

可口可乐能保持 100 多年兴盛不衰,核心秘密之一,就是不停地打广告,它的发明人彭伯顿曾经说:「如果我有 25000 美元,我愿意花其中的 24000 美元打广告,再用剩下的 1000 美元进行生产。」

好,这是运营类任务中第一重要的事情:推动增强回路。

第二,是要消除风险因素。

所谓风险因素,就是指会限制系统增长,或者会让整个系统崩溃的因素。

比如在刚才的系统图中你可以看到,奶茶店的风险因素是「次品率」,次品率越高,用户口碑就越差,客户的流失就会越多。

如果对「风险因素」放任不管,那么就会出现更多的负面评价,口碑差了,客户的流失会更加严重;而客户量减少,收入也会减少,没钱打广告,那知名度也会降低,客人来的就更少了……这就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所以,运营类任务中,第二重要的事情,是找出系统中的「风险因素」并想办法控制甚至消除掉。

比如,为了解决因「管理复杂度」的增加而带来的「次品率」提升,小锤可以改变分店的经营模式,从加盟变成直管,甚至直营;强化品控,将奶茶的制作从依赖店员的经验变成依赖公司的流程,提供统一的原料供应,提前压缩好茶饮的配方,设立严格的监管机制,等等。

再比如,老化的煤气管道、积油的抽油烟机、损坏的电源电器等等,这些是消防的「风险因素」,如果放任不管就会越来越严重,最终酿成大祸。救火队员虽然很伟大,但那些在平日里,帮我们把危险消灭于无形的检修人员,更值得我们尊敬。

短期的成功靠增长,长期的成功靠安全。

这个就是运营类任务中第二重要的事情:消除风险因素。

好,以上就是 FOTA 中的第一步:Focus,聚焦要事。后面三步我们下节课再讲。

小结

下面我们来小结一下。

小锤的奶茶店生意越来越好,但事情也越来越多,效率随之下降。

如果你也和他一样,整天面对着做不完的任务,那么你就可以使用一套叫作 FOTA 的多任务处理工具,来提升自己的效率,它一共有 4 个步骤,今天我们讲了其中的第一步:

Focus,聚焦要事。

想要提高多任务的处理效率,首先你要学会「要事先做」,把大部分的时间花在重要的事情上。

那么,什么样的事情才是重要的事情呢?有两类:

第一,建设类任务,特别是前三层——战略层、范围层和结构层的任务;

第二,运营类任务,包括能推动增强回路的任务,它决定了你能走多快;以及能消除风险因素的任务,它决定了你能走多远。

课后作业

好,今天留给你的思考题是:如果你打算与某人开启一段亲密关系,那么请问,这件事的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分别是什么?

期待你的回复,我们下节课再见。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知乎盐选会员精选文章 » 多项目同时进行如何做好进度管理?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