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为何末代皇帝溥仪不会生育?

1935 年,伪满洲国的「皇后」婉容即将生产,「皇帝」溥仪听说这一喜讯后,不喜反怒,决定废掉这个皇后。

因为他清楚地意识到,自己这是喜当爹了。

肚子里的孩子,一定不是溥仪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因为从生理上讲,溥仪根本就没有生育的能力。他自己也十分苦恼,起初还能把责任推给婉容,后来就不行了。

他的身边并不缺少女人,结果一个接一个的都没怀上孩子,只能说是他有问题。

我们看:

婉容 17 岁嫁给他,29 岁未育;淑妃文绣 16 岁出嫁,直到 1931 年登报宣布离婚,长达 9 年的时间里,没有任何怀孕的迹象。至于后来新娶的祥贵人、福贵人,以及建国后再婚的妻子,也都是如此。

溥仪也不是不明白是自己的问题,也知道自己无法生育,根源就是性无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阳痿。

我看过治疗溥仪的医案,可以确定他就是这个毛病。

有人说,末代皇帝没孩子是很正常的,历朝皇族里的人丁都会渐渐稀落,不可避免的。

有的进一步阐述说,清朝是旗内通婚,有点近亲结婚的意思,导致越往后皇帝的生育能力越差。清末的同治、光绪、溥仪都没有一儿半女,就是这个原因。

然而这个说法是很值得商榷的,直白一点说,我认为是完全错误的。

同治皇帝 6 岁即位,快 18 岁时才结婚,死的时候才 19 岁,可能根本来不及生孩子就命丧黄泉了。

当时慈禧太后已经干政,同治皇帝想和皇后阿鲁特氏摆脱她的控制,并有实际行动,奈何突然间就病逝了。同治死后 3 个月,阿鲁特氏(时年 22 岁)也跟着死了。

光绪皇帝仁弱,常年生活在人文条件极端恶劣的环境中。慈禧太后 1908 年 11 月 15 日病逝,光绪则在 1908 年 11 月 14 日死。

死之前,慈禧已经安排好了他的未来,那就是没有未来。

站在慈禧的角度看,光绪是绝对不能死在她之后的,也不能有孩子。

不管是光绪本人,还是光绪的亲生孩子,等慈禧死了,一定会给她相当恶劣的评价。

至于溥仪,如果说他因为是爱新觉罗皇族末代,所以才没有生育能力,更是站不住脚的。我们只需要看他的亲生兄弟,也就是「溥」字辈的那些人究竟有没有生育能力即可。

答案是,太有了。

道光有 9 个儿子,老四就是咸丰(慈禧是咸丰妃子)。

咸丰有 1 个女儿 2 个儿子,长子是同治,次子早死。

同治死后,又过继了 1 个孩子继承皇位,就是后来的光绪。

道光的第七子奕譞,是光绪的生身父亲。他有 7 个儿子,3 个女儿。

第 5 个儿子载沣,就是溥仪的亲生父亲,有 4 个儿子,7 个女儿。其中长子就是溥仪,老二是溥杰,老三早死,老四是溥任。溥杰有 2 个女儿,溥任则有 3 个儿子,2 个女儿。

我们不能不讲武德,张口就来,得用事实说话。总之,不管怎么说,「皇族到了后来生育能力都很差」一说,根本就是不能成立的。

如果说有问题,也是溥仪本身的问题。或者,我们只能说,后宫里的事,可能比人们想象的还要复杂。

溥仪为何无法生育?人们早就进行过一系列的讨论。但是外人怎样说都是凭空猜测,想要了解内情,还是要看溥仪近前的人怎么说,最好找到溥仪自己的说法。

通过研判,我认为,溥仪就是自己玩坏的。

当然,这件事,他又少不得怨到一众太监、宫女身上。宫女、太监,虽然过分,可又不能过于忤逆。

只能说很多时候,大家都没把握好应有的尺度,溥仪爱玩,他们也爱玩,玩得太过分了,最终导致了溥仪的阳痿,酿成了末代皇帝绝后的悲剧。

有一种说法认为,溥仪是同性恋,所以跟女人生不出孩子。

这种说法的来源,是爱新觉罗·浩所著的《流転の王妃の昭和史》:「皇帝偏好同性恋,所以跟皇后不和睦。有的日本人说:溥仪十五、六岁的时候,那些太监生怕他夜间出外乱跑,就经常遣宫女侍寝,终于造成房事过度,逐渐对女性不感兴趣,而好男色了。」

这本书的作者爱新觉罗·浩,其实就是嵯峨浩,正是溥仪的弟弟溥杰娶的那位日本妻子。

嵯峨浩说法,揭露了一定的事实,但其实不是非常准确。

溥仪和溥杰的性格有点相似,年少时喜欢到处乱跑,十分不安定,好奇心极强,手也很欠,精力非常旺盛,大人累个半死,人家跟没事儿人一样。

太监要对他的安全负责,可是玩不过他,无奈之下,就让宫女去侍奉他,缠住他,好消耗他相当一部分精力,这也是真的。

但有一点,溥仪并非厌倦了宫女,所以才喜欢男色。

真相是,他从小就男女不忌,可以和男人玩,也可以和女人玩。但少年时主要喜欢调弄小太监,会主动要求长得漂亮的小太监给他「那样」。

这是 1956 年底,专门到战犯管理所详细采访过溥仪的潘际坰先生,在其《末代皇帝秘闻》中记载的。

这里必须要为老先生正名,上世纪末以及目前出现的几乎所有资料,都把潘际坰的名字抄成了潘[阝尔]垌,在此郑重声明,人家叫「潘际坰」,一位尽职尽责的记者,建国后也曾到朝鲜战场采访过。

据上书记载,溥仪亲口说:「我小时候喜欢手淫,特别喜欢把漂亮小太监叫到我的身旁,替我那样。而且我叫他们怎样,他们当然就得怎样,那就不用细说了。」

由于不可描绘的事情不可描绘,内中详情当然是不能细说的,但基本的事实还是要搞清楚。

溥仪喜欢让小太监帮他「那样」,确实不代表着他就是同性恋。

事实上,在 7 到 14 岁的时候,男童之间并不存在性成熟后同性排斥的现象。这个年纪的穷困而又漂亮的男童,往往被富家豢养起来当作玩物,这就是传说中的「姣童」。

姣童的皮肤细腻,有弹性,与被蓄养的美女并列,成为军营,抑或显赫之家发泄性欲的工具。

所谓「姣童美女,酣乐营中,是谓奢兵」,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溥仪所玩弄的小太监,就有姣童的意思,很多比姣童还姣童。他们被去了势,皮肤更加细嫩,声调更加柔软,性情更加温顺,任凭皇帝狎昵而不做反抗。不管是怎样狎昵,都得由着溥仪来。

当时最有名的姣童,是一个叫「小王三儿」的,是沧州东光县人,长得异常漂亮。溥仪特别喜欢玩弄他,极尽侮辱之能事,喜爱到往他嘴里尿尿表达爱意——不必惊讶,这在历史中只能算小儿科。

北齐文宣帝喜欢侄子高延宗,高延宗都 12 岁了,还抱着他玩,甚至愿意让他往自己肚脐里撒尿(犹骑置腹上,令溺己脐中)。后来溥仪给小王三儿起了个大名,叫王凤池,担任养心殿东夹道二带班。

这时候清朝已经灭亡,民国保留了清朝的皇室和皇宫,皇宫里有大量的银钱(确实非常多),虽然曾经太监、侍卫们的偷盗、转卖,但还是有很多钱。

太多的钱供应物质生活,太高的墙约束住了人身自由,溥仪实在没什么事情可做,耐不住寂寞,老想出宫。

放古代,皇帝动不动出宫,是要坏大事的。不出责斥,出了事更惨,凡是管事的,都要诛三族。尽管是民国,可宫里的规矩还在。

太监着急,让宫女消耗她的精力,也是正常的。

可坏事就坏事在这一步。

与小太监淫戏的频率已然很高,严重地摧残了他本就瘦弱的身体。到了晚上,又被腹黑的太监推给宫女玩乐,就彻底将身体搞垮了。

事情是这样的:

那些侍寝的宫女,年龄比溥仪大不少。比方说溥仪 13 岁,她们就从 17 岁到 25 岁不等。一个个精力旺盛,如狼似虎,又太过寂寞(宫里的寂寞稍后会讲),绝不肯放过与小皇帝玩的机会。她们把溥仪推倒「干坏事」,往往折腾到后半夜。

采取的是群狼战术,很多时候都是两三个宫女一起,把溥仪全身都霸占住,各自蹂躏各自的区域。

到第二天,溥仪被折腾得精疲力竭。太监就再找壮阳药给他吃,让他明天继续,省得腾出空来乱跑。

溥仪被玩坏了,第二天起来,看太阳都是白的。他把根伤了,不管对面是男是女,就都不行了。

被宫女玩弄个半死的事,是溥仪在建国后,在文史资料委员会当文史专员的时候,对同为文史专员的沈醉说的。

很多人怀疑,宫女哪有那么大的胆子?实际上,宫里对溥仪的照料是缺乏监管的。

清帝国还在的时候,太监也制度和大臣的制约,然而清朝已经亡了,太监几乎就是宫廷的主角,很多时候不受监督。有一回溥仪吃太饱,太监们在首领太监的带领下「教训」过他,把他架起来往地上猛蹾。有时候溥仪闹脾气,就被太监关禁闭。

那时候溥仪小,等再长大点,才懂得充分利用自己的权威。可这时候,他在生理上已经威风不起来了。

婉容和文绣嫁给他后,他也曾做过长时间的努力。为了不使自己断后,打过针,吃过药,做过理疗,但都没有什么效果。文绣和他离婚,也有一部分这方面的原因。

淑妃文绣登报宣布离婚,溥仪一腔怒火无处发泄,把怨气全撒到了婉容身上。说婉容气量狭小,与文绣玩宫斗,硬生生把文绣给挤兑走了。从那以后,对婉容极尽冷落,等于把她打入了「冷宫」,几乎数月不见一次。

说是怨婉容挤兑,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淑妃与皇后争斗的过程,其实就是相互挤兑的过程,婉容更会挤兑人,所以取得了胜利。但宫斗的成功,并没给她带来人生的成功。

相反,是她被打入了冷宫。

古代的「冷宫」,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场所,凡是被冷落的妃嫔所居住的地方就叫「冷宫」。

不过,婉容的冷宫,一定程度上并不是非常的冷,还是有透气的方法的。

女佣和哥哥都劝她找人恋爱,与侍卫私通。

婉容 1922 年结婚,1924 年被冯玉祥赶出皇宫,到了天津,又一路到伪满洲国。

这样的又伪又小的朝廷,并不可能再像明清时期那样,对「后宫」的举止防微杜渐,才导致婉容轻易就能出轨。

就是这样,婉容先后和溥仪的侍卫祁继忠、李体育发生了关系,并因此怀了孕。

如今溥仪接到皇后要生了的通知,能不急吗?

震惊、羞耻、愤怒,一起涌上心头,溥仪决定休妻,要废掉这个皇后!

然而日本人不许。

日本人不许,那就不能办,这就是当傀儡的一大坏处。而且婉容又跪着哀求溥仪让她把孩子生下来,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当时答应。

然而等孩子出生后,就立即被人投进了火炉里。

婉容则被非常严格地看管起来,只能在密闭的房间里度过一日又一日。

她天天吸食鸦片来缓解心灵的痛苦,精神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常常向侍女逞凶,大家都不怎么敢伺候她,可也没有办法。

爱新觉罗·毓嶦的妻子杨景竹曾进宫,碰见个宫女哭,一打听才知道,是皇后婉容把经血抹在了饼上,逼着她吃。

日本人也不让婉容出面参加公开仪式,说她有「歇斯底里症」,精神不正常。

但其实即便是犯病,婉容也有某种固执。即,她会充分地强调自己的权力,来强迫别人做常人绝对不愿意做的事。

这其实是一种「服从性测试」,就和溥仪少年时的作为如出一辙。溥仪曾经逼着太监喝他的「龙茶」,其实就是尿,还问人家好不好喝。

我们探究婉容走向疯狂和死亡的真相,就不能总带着对「可怜人」的过分同情。婉容当然身不由己,然而并不是完全身不由己,只是每个人的秉性和做出的抉择不同,就会拥有不同的未来。

我们要面对的,正是末代皇帝和皇后那些扭曲的,让人崩溃的真相,在认清真相后,才能给出客观的评价。

婉容与文绣完全是两类人。

文绣出身低,很勤劳,对待下人也很和蔼。当她不再喜欢溥仪,就与溥仪离婚。她懂得国家大义,反对日寇侵略,不爱慕虚荣。

和溥仪离婚后,做教师养活自己,后来不堪媒体骚扰,辞职后打零工。糊过纸盒,当过瓦工,做过编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当我知道文绣当瓦工的时候,敬佩之情油然而生。真的,大家不要以为瓦工是那么好当的。我做过瓦工,负责冲筋找平,算是较轻松的活。我每天干六个小时就有点体力不支,总觉得痛苦。工人们更辛苦,每天六点起床,七点开干,中午休息一会儿,晚上干到六点半,除了过年,基本没有休息日。这种工作,累是很累,但工资较其他工作高一点,干一天有一天的钱。文绣也是争口气,为了养活自己,选择干这个,我只能说佩服。后来坚持不下去改行,十分理解,依然佩服。

她再婚后家庭美满幸福。

婉容,则是另一个极端。

在宫中的那两年,她和文绣的关系其实挺好,是比较亲密的,经常在一起玩,还爱相互开玩笑。

婉容学过一点传统文化,学过一些外文,说话写信,不免文白夹杂,顺带着中英夹杂。

类似于现在有人说话中英混搭,以示 fashion(时髦)。

但婉容不是想不起对应的中文的表达方式,也不是为了赶时髦,她就是闲的。

因为宫中的生活太空虚,太无聊,太寂寞,太折磨,平时不能随意外出,会被太监们阻挠,很烦。

所以不管是溥仪,还是婉容、文绣,整天都闲得五脊六兽。体现在后宫中那两位,就是极端的没事找事——有一丁点小事,她们都要相互「写信」,取笑逗乐。

可能是在宫中种过莲花,婉容给自己起了个笔名叫植莲,文绣给自己取的笔名叫爱莲。

试看紫禁城中留下的,植莲给爱莲写的亲笔信,感受后宫生活的五脊六兽,空虚落寞。

爱莲女士惠鉴:

昨接来函,知 you 之兰楮以(已)痊愈,甚欣慰之。至诸君勿怕 me 错误,是于(与)君互相立誓,彼此切不得再生误会。不拘何事,切可明言。所以君今不来,以 sure 稍有误会之处。只是君因病不得来,此实不能解也。君闻过中外各国有 you 不能见之理么?若有何获罪之处,还望明以见告为幸。不过自叹才德不足,难当君之佳偶耳。

请罪人植莲启

本思在(再)写数行,以博君之一哂,怎奈不会写了,只得作此不通之数字,以解君之幽闷。

婉容因为前几日得罪了文绣,心怀愧疚。刚好赶上文绣生病,两人好几天没见面,就怀疑是不是把文绣伤了,所以不理自己了。于是写信给文绣,要 sure(确认)一下到底哪里做错了,why 这久都不理 her。是不是因为 ill 了才不来的呢?到底是为什么呢?希望文绣不妨把话说明白些。

堂堂皇后,天天给淑妃请安问好,文白夹杂,中英混搭,错字连篇,是不在乎皇后的身份了么?

不是的。婉容是很在乎自己的身份的,奈何宫中生活实在是因为太寡淡,不弄点事情出来,是要发疯的。

还有一封更加无聊的书信存档在紫禁城中,说的是婉容想要买个镜子,就跟文绣做汇报。她自编歌谣,没话找话,活泼可笑。信是这样写的:

爱莲女士惠鉴:

数日不见,不知君还顾影自怜否?余今思构(购)一明镜,以备顾君之影。念有一曲,以还君一笑:

爱莲女士吉祥!爱莲女士弹琴弹得好!爱莲女士唱得好!爱莲女士的娇病好点了!爱莲女士进药了吗?爱莲女士进的好,拉的香。

诸(祝)君晚安!

文绣懒得搭理她,曾回信说「你错别字太多了」,这回也是简短回复。

但她又何尝不郁闷呢?通过她们之间的书信可以推断,她生病其实就是被憋的,有点想家了,郁郁寡欢,得了「闷」病。

有一回,她望见到宫里头蓄养的鹿在围栏里婉转哀鸣,一下想到了自己。于是心生悲伤,感慨道,受人收养,自然是野鹿的一大幸运。

可是,天生的野物被关在高墙之内,不得自由,真就和监狱里的犯人一样啊!她认同庄子的观点:肯宁做在泥水里摇着尾巴的小龟,也不要做藏在神庙里死了的龟壳。

文绣实际做出的选择,与这个想法是一致的。最终,她选择了「曳尾涂中」,而婉容则「藏之庙堂之上」「留骨而贵」。

婉容与文绣的决裂,正是争强好狠导致的。她极其看重外在的名分与享受,芥蒂一直存在。

譬如大婚那天,按道理妃子应当向皇后磕头,表示屈居皇后之下。由于已经是新时代,有意要改掉这些俗礼的溥仪特地降旨把这事儿给免了。结果让婉容非常生气,不让溥仪进洞房,溥仪正好不想去。

此事当时比较轰动,是登了报的。

硬说道理,如果淑妃给皇后磕头是死理,那么皇帝的谕旨才更是死理,怎么就又将溥仪拒之门外呢?其实还是看重名分,正如溥仪所说:「她宁愿做个挂名的妻子,也不愿意丢掉『皇后』的身份。」

事实上,当时年轻漂亮的婉容,总不乏孩子气。只是在一些事情的处理上,还是能够看出要强的性格。她的物欲太强,沉溺于小欢喜中,不顾大局和家庭的前途,这为以后内斗和受冷埋下了深深的伏笔。

婉容出身贵族,生活上十分挥霍,每天的生活费就要一两百块钱。

你要注意,民国不是一个固定的,单一的年代。就和建国后一样,民国时期的银元的价值不是一成不变的,也是有通胀的,绝对不能直接说一块大洋等于现在的多少钱。我们依旧按底层工人的工价进行比对,当时是 1920 年代初,此时城市苦力工人的工价只有一天 1~3 毛钱。社会经济很差,很多时候还要不到工资,教师的工资也经常好几个月发不下来,使得银元的购买力极强,格外贵重。

这样换算回去,婉容一天花在美容、穿搭、购物上的消费,就是一个惊人的数字。我当时算出来确实大吃了一惊,因为这相当于 2020 年每天消费 45 万元人民币。

是的,一天消费 45 万!

起初我很犯愁,觉得这太他娘的离谱了,一定是我算错了。于是我又利用其他方法反复确认,最终得出来个结论——我没算错。

我们举其中一个例子,当时,大城市内的房子价格,也就和婉容每天的消费额差不离。广州市民区天相家里留有一份卖房契约,1922 年,他的父亲将南约新巷一栋占地 50 平米的别墅卖掉,成交价为 180 块大洋。当时各地房价相对现在来说算很便宜了,但再便宜,也不是现在几千、几万就能买到的。只能说,婉容每天的消费,确实相当于现在几十万元上下,实在是太高了。

这时候,我们才更应该明白「性甘俭素,衣冠浣濯而服之」是咋回事了。古时候皇帝、皇后为了提倡节俭,行为世范,一套华贵的衣服,造价自然是不菲的,穿一回不扔,而是洗一洗再穿一次,就算艰苦朴素了。

别咋舌,古代贵族真的是这样提倡节俭的,以往都是穿一回再不穿了。正如《老炮》里的那句名言:「这世界,不是你们这些小老百姓能想象到的。」

一天花一两百块大洋,还不算婉容最铺张的时候,那只是「日常消费」。最铺张的时候,消费是日常的 10 倍,每隔几天就要来一回。

她玩得太花,成为了如天津岸上最摩登的女子,受到众人艳羡。可她但依然空虚无聊,为了追求刺激,染上了毒瘾。

在奢靡这方面,文绣只能甘拜下风。

当时她们都到了大学生的年纪,被冯玉祥驱逐出皇宫后,来到灯红酒绿的天津。在日租界住,时髦的东西很多,每天就想着怎么购物怎样攀比。

渐渐的,文绣就落到了后面。

因为婉容实在是太会造了,能做到花钱不眨眼而没有一点点心疼,全然不担心落得大地白茫茫真干净的下场。

用最名贵香水,穿限量版的服装、高跟鞋,点最昂贵的酒水,当最摩登的女郎,打扮殊为妖艳。

除了确实热衷于高消费外,她也是为了把文绣比下去,看看溥仪到底更愿意为谁花钱。

近乎疯狂的挤兑,让文绣与她的关系恶化到不可调和的地步。

这里头当然少不了溥仪的参与,由于文绣知道日本人拉拢溥仪的意图,与溥仪的意见不统一,遭到溥仪厌弃和冷落,更加助长了婉容的气焰。

文绣对这种生活心灰意冷,便逃脱出去,登报宣布与溥仪离婚,轰动一时。

日本人的意图很快暴露了,他们把溥仪接到东北看管起来,而把婉容留天津了。

婉容完全舍不得原先奢靡的生活,又觉得离不开溥仪,想着和溥仪一起投奔日本人,日子会更好过些。

结果被日本人骗上车,下了车才发现行动受到严重约束,连溥仪的面都见不上,门都不让出,连哭带闹才见上一面。

她的周围全是日本侍女,没有一个是自己人,任何举动日本人都会知道。这时候想要出逃,只能说有点太晚了。

她不堪屈辱,求助到东北出差的外交家顾维钧,想让顾维钧把她救出去,但顾维钧也帮不了她。后来又谋划过一次,想跑到日本去,结果由于谋划不周,被溥仪发现,未能成功。

既然逃不出去,就只好继续守住空虚。

1934 年,溥仪完成在「大满洲帝国」的登基大典。

一度失落的皇后,就又成皇后了。虽说是傀儡,没有真正的人身自由。

但是从规格上说,宫内的待遇是不差的。只是,从文绣宣布「休夫」开始,溥仪就对她没有好气。

登报声明离婚,让溥仪颜面扫地,一肚子的怨气,当然要撒到婉容身上。他对婉容长久冷漠,让婉容对他也心生恨意。

她有这样摩登的风姿,就该有窈窕女郎该有的样子,然而爱情是溥仪不能给的。物资的极大丰富,往往伴随着精神的极大空虚。

财富和物资确实填补不了空虚的内心,这样的矛盾使婉容经常发无名怒火,整天无事生非,要死要活的,让周围人很受不了,能把和她亲近的折磨崩溃。

她的女佣与哥哥都鼓动她与溥仪的侍卫恋爱,就是这样来的。

怀孕并生育的婉容,孩子被焚烧,自己也被完全监禁,仿佛一切都是写好的。

一国皇后,虽说是伪的,但也算雍容华贵。

结果处处遭人掣肘,遭人憎恨,受人冷落,被人指责。她没有亲情,没有爱情,没有孩子,也没有将来。

只有在福寿膏的迷雾中,才能找到一点点安慰,才会发出得意的微笑。

每天要进奉二两大烟膏,供婉容在床上吞云吐雾,她就这样过了 10 年。

1946 年,日本已经战败一年,伪满洲国的战犯被我军接管。嵯峨浩与婉容一同被送到延吉看守,此时的婉容,已经身患重病,马上快不行了。她的精神也是失常的,每天要抽大烟,浑身散发着阵阵恶臭。

嵯峨浩和她不住在一起,有一回,她请求战士让她去看看婉容。战士答应了,结果她刚进屋就被熏得眼泪直流。

「皇后」在房间里不知道要干啥,总之从床上摔到地上,看样子已经快死了。嵯峨浩说,应该喂她吃点东西。实际上当时有人送饭,她就是不吃,而且身上脏得不行,头发凌乱,骨瘦如柴。

战士就说,她那房间臭得人都进不去,谁进去都会染上病。

大家不要以为这是说笑,长期不能自理的人,屋里确实能把人呛死。我的父亲曾进过村里孤寡老人恶臭满满的房间,为他清理了一下卫生。

刚进去,掀开被褥就闻到了钻肺的恶臭,紧接着开始呕,呕了几回,得了急性肺炎,呼吸困难,住院四十多天,中间两次差点没挺过来。从那以后,我就知道脏气是能把人害死的。

当时是战时,兵荒马乱,这一批战犯要找人看守,想要单独再找个奴才伺候她,是万万不可能了。

嵯峨浩请求由她来打扫卫生,后来准备好再进屋时,就看见战士已经在打扫了。他帮婉容洗满是屎尿的衣服,那屎尿有的已经结痂成一大片,有的还是稀汤的样子,她已经大小便失禁多年,生活也没法自理,要有人伺候。

毓嶦经常出入伪满皇宫,每次路过缉熙楼最东边的厢房,都会闻到里面飘出的鸦片味,除了鸦片味,还混杂着各种各样的怪味,「实在是呛死人了!」

洗澡还是要嵯峨浩来。

婉容见了嵯峨浩,错把她认成了一个奴婢。嵯峨浩让她先吃点东西,她命令嵯峨浩把她的包包拿来,洗完澡给她穿衣服,以为是要美美地外出。

看管期间,军区卫生处给她特批了鸦片烟,由战士夜里抽空给她熬制。这是因为她已经到了离开鸦片就不能活的地步了,只能在幻想中延续越来越短暂的快乐。

最终,婉容死了,她死后,被人用席子裹着,扔在了延吉监狱东墙外的水沟旁。

后来由战士抬着她的尸体,埋葬在了东山脚下。

我想我们不必为婉容哀婉,她也不需要人去可怜。

这个心已死的人,更看重的是陪葬她的那杆名贵的大烟枪。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知乎盐选会员精选文章 » 为何末代皇帝溥仪不会生育?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