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六条准则,助力高效择校

2019 考研报名人数 290 万,2020 为 341 万,2021 达到了 377 万,2022 考研报名人数更是达到了 457 万人。在竞争激烈的考研征途中,选择一所合适的学校显得尤为重要。

另外,考研和高考不同,高考是先努力复习,去高考考场上厮杀,出了成绩后再填报志愿,而且可以填报多个志愿,拿一个志愿冲刺一下,再拿一个志愿来保底。

然而,考研是先报名再考试,报名的时候就得选择学校和专业,只能填报一个。而且大部分专业课都是自命题,意味着你填报哪个学校就得按照学校的要求进行复习,中途换学校的成本也很高。

所以,在考研之前,就应该选择一所合适的的学校,这所学校要满足你的野心,更要在你能力撑得起的范围内。一句话:选择力所能及最好的学校。

六条准则,学长带你轻松搞定考研择校。

准则第一条:学校分级,找准位置

首先,把全国的院校分成以下 6 个等级,你对照自己的本科院校和专业,看看自己当前所处的位置。

l  第一级:清北+top985 强势专业

l  第二级:top985 其他专业+普通 985 强势和热门专业

l  第三级:普通 985 +211 强势和热门专业

l  第四级:普通 211+一本强势和热门专业

l  第五级:普通一本+二本强势和热门专业

l  第六级:其它

准则第二条:评估实力,合理跳级

接下来,学长将实力评估拆分成以下 4 个因素,大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看看到底是 ok 还是 ko

1.学习能力:本科期间绩点排名以及所获奖学金情况

成绩在前 35% 且能获得奖学金,为 ok,反之为 ko

2.历史数据:在过去的 3-5 年中,直系或者相近专业的学长学姐考到哪一个层级的学校居多

主要在前 3 级,为 ok,反之为 ko

3.本科学校:按照准则第一条中的分级方法,判断自己本科学校所在的层级

在前 3 级,为 ok,反之为 ko

4.时间因素:是否从 3 月开始,能保证每天平均 10 小时的复习时间

可以保证,为 ok,反之为 ko

l  如果你能拿到 4 个 ok,完全可以冲刺第一级;

l  如果你能拿到 3 个 ok,建议选择第二级;

l  如果你能拿到 2 个 ok,建议选择第三级;

l  如果你能拿到 1 个 ok,建议选择第四级;

l  如果你能拿到 0 个 ok,建议选择第五级

以上的原则是根据身边同学考上的数据得出的一般规律,供大家参考。

准则第三条:选定城市,缩小范围

在城市选择方面,你需要考虑以下两点因素:

1.城市偏好

你可能会有自己偏好的城市,甚至未来想在那座城市定居,那么研究生就直接考过去。

如果你未来想去大城市发展,建议直接考大城市的学校,因为读研期间你有更多的机会在大城市实习,有更多的机会留下来。

如果未来考虑回老家发展,可以考虑老家附近城市或者省会城市的学校。除了极强的学校,大部分学校有属地效应。

比如学长就读的东南大学,知道的人明白这是一所还不错的 985,但是不知道的人认为我们是福建某三本…

害,谁让东南卫视更出名呢~

2.城市经济

大城市有大城市的便利,小城市有小城市的安逸,没有对与错,只有对你适不适合。

当然,如果你现在还没有明确的目标,那么学长建议尽可能选择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毕竟向下兼容总是容易的。

说实话,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选北上广深的学校。

就比如实习,一般日常实习不太允许去外地实习,只能在学校所在地实习。但是那些大公司大多集中在一线城市。

准则第四条:选定条件,筛选院校

根据原则一:你有了对自己本科院校和专业的定位

根据原则二:你有了对自身实力的衡量,确保合理跳级

根据原则三:你有了城市的大致选择

那么,接下来就到了具体学校选择的时候了。

1)进入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研招网)

https://yz.chsi.com.cn/

加载中…

点击硕士目录。按照省市、学科类别、专业名称进行查询。

注:学科类别为必选项,其余的 5 项选一项即可。

加载中…

点击查询后会出现符合你查询条件的所有学校和研究所,以及这些学校的基本信息。

加载中…

这个时候,先别着急筛选,把所有符合条件的学校都列出来。

建议大家建一个 excel 的表格,把所有符合条件的学校列下来,并列出所有筛选的条件项。

学长帮你建了一个学校筛选的表格,供参考~

加载中…

准则第五条:院校数据,再次定度

院校数据不要只看分数,分数是最不具备参考性的。专业课大部分都是自命题,考的难度不一样,批改的松紧程度不一样,数学英语的难度也有大小年,报考也存在大小年,所以千万不要只盯着分数看。

院校数据主要看以下几方面:

l  专业排名

l  招生人数

l  报录比

1.专业排名

一般而言,排名越靠前,报考人数越多,竞争也越激烈。但激烈程度也分三六九等,这也是学长一直强调合理择校的重要性。

推荐教育部学科评估排名:

http://www.cdgdc.edu.cn/xwyyjsjyxx/xkpgjg/

是教育部学位中心对于全国具有硕博士学位一级学科的评估,官方数据,参考价值高。

加载中…

2.招生人数

查看招生人数一定要慎重!慎重!再慎重!

1)部分学校公布的招生人数是统考+保研的总人数,有些只是统考的人数,务必留意招生人数的口径;

2)关注招生人数的变化趋势,有不少学校的一些专业的保研率逐年增加,且涨幅惊人,意味着统考指标数逐年下降,务必关注最近 3-5 年的招生人数趋势;

3)如果可以的话,尽量避开只招 1、2 个人的学校,风险太大。

3.报录比

报录比=统考报名人数/统考录取人数

报录比小于 5:1 的,属于竞争相对较小的。

准则第六条:安心备考,适时调整

在确定了目标院校后,就必须开始朝着目标努力推进了。

当然,在前期制定目标的过程中,主要都是参考了外部信息制定了目标院校。

等复习一段时候后,对考研有了更加深入的认知,对于择校会有更明确的判断,如果发现前期目标有较大偏差,调整到正确的赛道上即可。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知乎盐选会员精选文章 » 六条准则,助力高效择校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