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你的大脑已经解除了封印,并且开始吸收大量的知识。
那么,你该如何运用这些知识,来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开始讲的第三章的内容。
吓尿指数
先说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概念,叫做「吓尿指数」,什么意思?
就是把一个人,穿越到若干年后的某一天,他会被那时的场景给吓尿!这个「若干年」的时间跨度,就叫做「吓尿指数」。
比如说,将一万年前,一个刚刚会使用火的智人,带到 1000 年前的宋朝,那么他就会被那时富丽堂皇的宫殿,柔软漂亮的衣服,以及人们所使用的各种工具给吓尿,这个一万年到一千年的时间跨度,就是那时的吓尿指数。
而随着科技发展的越来越快,这个吓尿指数会不断的缩短。
比如现在,你把两百年前的嘉庆皇帝,带到今天,他就会被满街的汽车,天上的飞机,每个人手中拿的手机,还有什么电脑、机器人、VR、AR,等等各种高科技给吓尿…
好,这个是吓尿指数,那 我的问题来了。
他们为什么会被吓尿?是因为看到的科技太先进,让他们有点害怕了吗?
不是。
请你想象一下 100 年后的世界,会是什么样的?
我们可能生活在一个虚拟的世界里,每天都在玩游戏;我们已经和机器人在一起共同生活了,甚至,我们已经和机器人结合在了一起,人已经可以实现永生了;我们还能随意的去太空,去其他星球旅行,就像我们现在坐飞机去其他国家一样…
好,那假设未来真的是这样,而你被穿越到了那个时候,请问,你真的会被吓尿吗?
我看未必!
你可能会说:哇,好厉害,跟电影中的一样呢~
你可能会感到惊奇,但不会被吓尿。
因为虽然这些未来的科技,你从来没有亲眼见过,你只是在电影里看到过,或者是在脑海里边想象出来的,但是你至少能够理解它们。无非就是人工智能更先进了,用上了更快的网络,万物互联了,虚拟世界和物理世界融合了,我们发现了新材料,航天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等等,我们能理解这些变化。
但是,如果是 200 年前的嘉庆皇帝,来到今天呢?
他一定会被吓尿!
你告诉他这个叫手机,那个叫 ipad,路上跑的叫汽车,手机里边说话的那个女人叫 Siri…他完全无法理解。
为什么?
因为他的知识结构,和眼前的这个世界,断层了!
什么意思?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一下「学习」这个过程,到底是如何完成的?
学习是如何完成的?
比如说你看了一篇文章,读了一本书,听了一场讲座,你感觉收获很大,或者你通过不断的练习,你学会了游泳这项技能…
那么,你学到的知识,学会的技能,在你大脑中所体现出来的变化是什么呢?
是多出来一些细胞吗?还是细胞的样子发生了改变?
如果都没有变化,那这些新的知识和技能,是如何储存在你大脑中的?
为了研究这个,心理学家巴甫洛夫,曾经用狗狗做了一个实验:
他把一只狗狗关在了一个小房间里,然后让饲养员每隔一段时间来给它送食物。
饲养员每次给小狗送食物的时候,小狗都会流口水,当然不这个并不奇怪。
但是,时间一长,当饲养员打开门,还没有进来,狗粮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小狗也开始流口水了…这个就有点奇怪了,「开门」和「狗粮」是两个完全不相关的事物,为什么也会让小狗产生同样的反应?
巴甫洛夫就猜想,是不是因为「狗粮、开门、饲养员」这几件事总是同时出现,慢慢的,小狗就将他们联系到了一起,当「开门」这个事件发生,小狗就认为「狗粮」马上就要出现?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这个过程不就是学习吗?
于是,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个猜想,巴甫洛夫开始测试其他的方式,他分别使用「铃铛、口哨、音乐、一句特别的话」等等与「狗粮」一起出现…结果,这些都能让小狗开始分泌唾液。
这证明,小狗确实会学习!
加载中…
这个就是著名的试验:巴甫洛夫的狗,它似乎揭示了学习的本质:那就是,所谓学习,就是把原本不相关的东西联系在一起的过程。
好,那这个说法有科学依据吗?学习在你的大脑中又是如何发生的呢?
几十年后,心理学家赫布,提出了一个解释该现象的理论模型,他说:如果大脑里两个神经细胞总是被同时激发,那么他们之间的连接就会变得更强。
所谓连接变得更强,就是之后你激发其中一个细胞,另外一个细胞,也会被同时激发。
这就好比是一男一女,如果总是被安排参加同一个活动,那么他们之间的关系就会越来越好,从朋友发展为恋人,最后结为夫妻,那么之后,再有任何活动,你邀约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另一个也会同时出现。
这个就是著名的「赫布定律」,他发现学习在大脑中分子层面发生的过程,就是神经元突触连接的变化。
他的这个猜想,在之后的科学实验中被证实。
所以,学习的过程,并不是我们通常认为的,是将虚拟的知识存入大脑,而是将不同的事物彼此联系到一起,并在大脑中产生与之相对应的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强度的变化。
比如说,我在你眼前放了一个「纸袋」,今天是你第一次见到这个东西,在没有其他人给你解释的情况下,请问你是如何理解它的?
加载中…
你大脑里会凭空冒出来一个概念叫做「纸袋」吗?
不会。
我猜你理解它的过程大致是这样的:
嗯?这是什么东西?
它的材质是纸张,外观呢,像一个袋子,所以,这个应该是「纸袋」吧。
加载中…
你看,我们理解一个新事物的过程,并不是凭空冒出来一个概念,而是找到自己已经有的相关概念,并把它们联系在一起,组合成一个新的概念。
我们把这个过程再往下推,比如,你是如何理解「纸」的?
看到纸,你可能会想到造纸术,可能会想到树木。
那么,你是怎么认识树的呢?
哦,是小时候妈妈手指着一棵树,告诉你,这个东西叫作:树。
你把「shu」这个读音和眼前这的东西连接在了一起,你就学会了一个新知识。
是不是很有意思?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建立新连接的过程。不断用已有的知识,去连接新的事物,产生新的认知。
你点开文稿,可以看到一张示意图:
加载中…
好,我们回到开头说的问题,为什么会有吓尿指数?
两百年前的嘉庆皇帝来到今天,为什么会被吓尿?
假设,你把一部 iPhone 放在他的面前,他会怎么理解它?
加载中…
首先,他需要从大脑中寻找已有的知识,来理解眼前的这个东西。
这个东西是什么?
瓷器?铁器?铜器?画?西洋文?都不像啊…怎么它还有声音,怎么还会动?
他搜索了一圈,找不到任何能够用来理解它的认知!
所以,并不是我们现在的科技进步了,而是我们现在用的产品,所使用的「技术要素」已经完全脱离了他当时的知识存量,知识结构发生了断层,导致他找不到任何可以连接的知识点,来理解眼前的这些事物。
人是在已有的认知上,建立新的连接,来理解新事物的,如果缺少了相关的背景知识,你就无法理解眼前这件事。反过来说,如果你的知识存量越多,你能理解的新知识也就越多,理解速度会越快。
好,现在你知道了学习的原理。
但我们这节课是要讲怎么提升思考能力,怎么一直在说学习?
这就要说到学习的目的了。
学习的目的
上节课的最后我说:不是知识「没有用」,而是因为你没有「用」,这听起来,很像是一句正确的废话,因为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可关键是,我们为什么会「不用」?
这不是很奇怪嘛!
如果将来不会用,我们干嘛要去学?
我们辛辛苦苦学习知识,是为了显得自己很有学问吗?
还是,显得自己很努力?显得自己很爱学习?
都不是吧!
那是…为了通过考试?
确实,很多人是这样想的,比如有些同学高考结束后,就把书给扔了、烧了…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他们都把学习当成了「目的本身」。
高考,就是他们学习的终点,既然已经过了终点,那我为什么还要学习呢?
很多时候,我们很多人,都在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考试而学习,全然忘记了学习的真正目的!
学习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学习知识,是为了能够更好的解决问题!
如果这个目标搞错了,你的学习方法就不可能正确。
比如我在读大学的时候,有一个室友,他模电数电的成绩非常差,在班级里经常是倒数的(我们是学通讯的,模电数电是这方面的基础学科)。
也不是他不努力,他为此还把自己的卷子贴在墙上激励自己,但分数就是不上去。
你猜后来发生了什么?
他毕业之后去了做了对口的工作,现在已经是这方面的技术大牛了,而我已经把这方面的知识全部还给了老师。
你看,当学习的目标变成了要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那知识就不再是你需要背出来的答案,而是你必须要掌握的工具,既然是工具,那就不仅仅是知道那么简单了,你必须要理解透彻,并且把它应用于实际,且不能出错。
针对一个问题,看一本书,一个案例往往是不够的,你得结合很多知识,问很多人,然后不断地试验…
在这个过程中,你的知识量,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解决该问题的能力,会迅速提升。
你说,这样的学习效率能不高嘛!
好,回到今天的主题。
学习知识,不是用来考试的。
学习知识,是用来解决问题的。
知识是用来解决问题的
那么「知识」是如何帮你「解决问题」的呢?
比如说,有一个问题是:7×8=?
请问,你会怎么思考?
你会摆出一个 7 行 8 列的点阵图,然后数点点吗?
加载中…
你说,怎么可能,答案不就是 56 嘛,七八五十六啊,这都不需要算,背一下「乘法口诀表」就可以了。
对,你口中的「乘法口诀表」就是知识。
好,如果你说,我没有学过「乘法口诀表」,我就是数点点,是不是就不需要知识呢?
那么,你也得看得懂 7 和 8 这两个数字,得看得懂「乘号」这个符号代表什么意思;你还得知道用「行和列」的点阵式,是可以解决乘法问题的….
这些数字、符号所代表的意思,也是「知识」,没有这些知识,你连题目都看不懂…
你发现了没?拥有不同「背景知识」的人,思考同一个问题的方法和速度是不一样的:
看不懂数字和符号的人,他就会一脸懵逼;
看得懂数字和符号,但是不会背乘法口诀表的人,他会列出点阵图,然后一个个数,速度很慢,而且还容易出错;
而会乘法口诀表的人,能够瞬间给出答案!
所以,知识是如何帮助你解决问题的?
知识其实并不是直接解决问题的,而是提高了你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考质量」!
你拥有的背景知识不同,你就会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思考。
那速度和结果可能就会天差地别。
所以,学习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提高「思考的质量」!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变!
什么意思?
原来,学习是你的目标,现在目标变成了「如何提高思考质量」,「学习知识」只是为了达成这个目标的手段。
当目标变了,你的方法当然也要跟着改变。
那具体该怎么做呢?如何通过「学习知识」来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呢?
这个,我们下节课再说。
今天留给你的思考题是:
请你用一个你熟悉的概念来解释什么叫做「区块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