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如何委婉的辞退员工?

管理圈流传着一句话「没有辞退过人的主管,不是真正的主管」。 

据统计,小企业的平均存活时间在 2.5 年左右,现代企业竞争激烈,企业倒闭、业务转型与收缩等等都会裁员,因此新手管理者在自己的职业生涯里,总会遇到裁员事件。

辞退人无论对新手管理者,还是经验丰富的资深管理者来说,都是一件不得不面对的难题。尤其对于新手管理者来说,不但缺少实操经验,而且在职场上历练的时间比较短,对职场人性无法深刻理解与把握。

能否做好辞退人的工作,不对公司、团队和被辞退的人,带来任何负面影响,是检验主管是不是一个「真正主管」的标志。

开除人为什么这么难?

一提到开除人,很多管理者都会记忆深刻,甚至会心有余悸。

我记得第一次接到开除人的任务时,我内心是非常抗拒的,甚至会有些退缩。本来部门经理要求我接到任务的当天下午,就要去和被辞退的人谈,但是由于我内心的纠结和恐惧,硬是拖到了第二天下午,才不得不去做这件事。

开除人难,难就难在两点: 

1. 第一次当主管的人,很容易把个人感情和员工的私交掺杂在工作中。

很多公司也会推崇「家」文化,总是宣传公司是一个大家庭,平时要求员工努力工作,为「家」多付出;但等到员工业绩不合格的时候,公司会「保大船,弃船员」。刚当上主管的人一般很难转变这个思想,他仍然会站在员工的角度去考虑,心中总会有个疑问,「平时把员工当家人,为什么要弃掉家人?」

事实上,对于这类公司,他们要求你多干活的时候,你是「家人」,但你业绩不合格的时候,你就是打工人。说到底,公司是一个商业机构,当人情和利益冲突的时候,公司会优先考虑利益,考虑这条「大船」。

管理者作为公司的一员,要清楚自己的身份和职位。这时候要优先考虑你的工作职责,无论公司是出于什么原因辞退员工,你只能去执行,任何逃避的想法,都是在逃避工作职责。

2. 谈判的时候,双方走向了对立。

当你和被辞退的人,坐在一个会议室,谈辞退的时候,你代表的是公司,他代表的是个人,。双方代表的利益完全不同。

一方要完成自己的职责,另外一方要考虑自己的利益,双方不在是一起并肩作战的「战友」,而是成为「对手」。 

有些公司为了要辞退员工,会努力指出他们的问题和错误,有时候恨不得把所有的错误都归结于员工。而员工方为了自尊心以及拿到更多的赔偿金,也会尽力回避自己的问题,找其它的原因规避损失和风险。 大家都会努力去找对自己有利的,完全抛开情感的一面,变成「赤裸裸」的理性人。所以,在主管辞退员工的会谈中,很有可能会引发语言上的冲突,甚至会有更激烈的肢体冲突。

以上,只是两种比较极端的情况,真实的情况,可能不会发生。然而,第一次做主管,没有辞退人的经验,还是要充分去考虑很可能会发生的情况。如果考虑得不充分,本来是可以和平解决的,很可能就会双输,带来更糟糕的结果。

辞人面谈的 4 个步骤

1. 审核阶段,和上司确认谈判方案。

职位不同,对同一件事的看法不同;对于开除人这件事,深入一线的主管往往和老板都会有不同的看法。

一线主管往往,只有建议权,也就是说当你认为团队的某个人不合适时,你需要把你的观点和意见,还有一些必要的「证据」,也就是为什么不适合的具体原因,汇报给你的上司,等到他充分了解,并且与你沟通后,才能做最后的确认。

在与上司沟通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开除这个人对团队的影响,包括工作进展的影响,是不是有其他人能够接替他的工作,还有对其他同事的工作状态的影响,统统要考虑进来,尽量考虑全面。

不过,在项目转型和缩减的情况下,主管一般都是被动接受裁员任务,上级下发一个裁员人数指标,主管按照指标提供裁员名单,裁员的原因也都会有明确的说明,如业绩原因、转型原因等等。这种情况就比较简单了。

在上司通过你的辞人申请后,还需要和 HR 沟通具体的流程和赔偿事项。

2. 准备阶段,准备资料与话术。

由于大家经常在一起工作,主管是最了解下属业绩的人,一般公司都会要求主管第一个谈。 

在面谈前,主管要做好充分准备。了解下属详细的个人信息和业绩情况。先查看他的个人资料,包括个人简历里的一些私人信息,学历、籍贯、年龄等,向 HR 索要他在公司的绩效结果。有时候团队成员的资历可能还比主管深,也可能在主管没来之前已经工作很久了,还有可能这个人之前从其他部门借调过来,必须要搞清楚这个人的所有业绩结果,好的和坏的,都充分了解。兵法上说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例如,当被辞退的人,是从其他部门调过来的,在你的部门里工作了一个季度。你发现他不适合你的部门,需要做出辞退的处理。约谈时,你提供了他在你部门工作业绩不合格的证明,但是他还是认为你的评价不公正,如果这个时候你能够继续提供上两个季度,原部门不合格的评价证明,这样就更有说服力。

在这里我特别强调一下绩效的重要性,每个季度都要对员工的工作做出考核,好与不好及时反馈,对于不好的地方,及时指正,让员工有机会改正和提高,不要拖到最后用辞退来解决员工,重要是解决问题,而不是解决有问题的人。绩效的另外一个好处,在辞退员工的时候,有证据来回顾,到底哪里出了问题,不然 3 个月之前发生的事情,大家在利益冲突的时候,有可能会「说谎」,试图去掩盖对自己不利的地方。

3. 约谈 

在面谈时千万要注意两点,不能一上来就一味否定对方,把所有的错误都推给对方。这样非常容易引起对方的反击,有些人自尊心很强,不容易接受别人的否定。在一些人看来辞退是对自己的完全否定,自己没有任何价值。如果你一上来噼里啪啦说了一大堆对方的错误和缺点,对方是很难在这么短时间内接受的。

另外,不要试图用你与他的私人感情去劝退他。如果按照公司的标准,做出辞退的决策,是要按照《劳动法》给与赔偿的。这部分无论如何都没有办法用私人交情去解决。毕竟,被辞退意味着短期内无法领到工资,需要考虑生计问题。在双方谈判时,已经走向了对立,这时候在谈任何私人感情,都没有任何意义。

2018 年,我带着一个 30 多人的团队做电商,当时团队有 2 个产品经理。一个叫大熊,是在团队初期加入团队,负责核心业务。另外一个叫大潘,团队扩张阶段,从外部招聘的产品经理,有大厂的工作经历,也有 8 个年头的工作经验。 

基于对大潘之前的工作经历和大厂经验的信任,我对大潘的管理模式属于「放养」,工作自由度比较大,我给他安排了两个长周期任务。在任务中期,由于对他的信任,也就没有仔细检查他的工作进展,只是简单询问了一下。 中间大潘也确实遇到了一些问题,但都独立解决了,我也就没有去插手。 可是,等到任务截止日期的时候,他没有拿出工作成果。

经过几天的观察以及与 HR 的调查,发现这个人不适合这个团队,管理层做出对大潘辞退的处理。当然,这件事的第一责任人是我,必须由我去告知大潘辞退的决定。本来是第二天上午,就要处理这件事,我和 HR 说手头有紧急工作,就拖到了下午。而且拖到下午快下班的时候,不得不去和大潘谈。 

老实说,我第一次开除人的时候感觉非常内疚和自责,我自己的监管失职,也是造成大潘离职的一部分原因。

面谈开始时,我试图「讨好」大潘,关心他的工作与生活,说了很长时间都没有提「辞退」这件事,但是大潘已经感知到了。直接问我,「公司是不是要辞退他」,面对大潘的诘问,「你说这些关心的话有什么意思?」「开除我的标准是什么?」「认为我不合适,试用期为什么不开除我?」 

面对大潘一系列的质问,我当时感觉无言以对。并且我犯了一个大错误,就是妄图用和他私人的交情去解决这件事。 比如,「平时大家都把你当做家人看待」,「我没有给你工作上的压力」,「我平时还很关心你」,「每次请假我都快速答应了,没有为难你」等等。可是这些私人感情,在一句反问「把我当做家人,还要干掉我」上,一下就被瓦解了。 

对被辞退人最大的尊重,就是给出理由、提供证明、给与最后的帮助。 

(1)给出理由

约谈的时间最好选择下午,人在上午比较理性,很难被说服,到了下午感性的一面较多,配合一些沟通技巧,容易被说服。选择的地点也最好是你们之前经常谈话的会议室,陌生的环境下,对方也会产生防范心里。 

当然,以上这些都是为了谈话效果,只是为了双方能够更好的沟通。

在开始正式说出你的目的前,可以用委婉的方式切入主题。一般这种谈话,对方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感知,有不好的事情发生。需要用「谈谈你最近的表现」来切入话题,看看对方对自己近期的工作表现评价如何。如果他的自我评价感觉比较低,和你的一致,那接下来你说出的辞退理由,如他工作的绩效结果达不到公司的标准等,他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接受。如果他自我评价很高,那么接下来你说每一句话,都会对他造成一些冲击,毕竟在他的心里,他一直是符合公司的业绩标准。 

对于自我评价很高的人,在说出辞退理由的时候,语言上要缓慢且严肃,充分表达出这个决定是经过公司和自己的慎重决定,思考再三做出的决策,而不是一个非常草率的决策。当你说完辞退理由后,要给当事人一些时间缓冲,给他做自我辩解的机会。

(2)提供证明

这种事情对于被辞退的人,是一种突如其来的打击。许多人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有些人还会变得不自信,否定自己,很长一段时间无法走出被否定的阴霾。所以,无论你给出的理由是什么,都要提供充足的证据。除非这是一次无差别对待的裁员。许多公司部门全员裁撤的决定,这是一种无差别对待辞退人。因为,项目的业绩不好,整个项目组,或者整个相关业务的小组会被无差别裁掉。这种事情,就不需要去和每个被辞退人讲个人的原因。 

除此以外,其它因个人原因的辞退,都需要提供充足的证明。比如,每年的工作绩效结果,近期的工作表现结果。我在日常管理过程中,非常注重日常重大事项管理。在日常工作中,当你发现了某个员工工作出现重大纰漏,要马上指出,并且提供改正的机会,如果确实影响太大了,就要单独沟通这件事情对公司和团队的影响,不能草草了事。

一些管理者,平时没有负起监管的责任,出现重大纰漏,也睁一眼闭一眼。当要辞退人的时候,就去找后账,这在对方心里很难有说服力。 

我们约谈的目的,并不是要完全说服对方。只是,关于辞退人的这件事,对于当事人来说总不会是一件好事。就算最后公司给与赔偿,对方心里也会有伤害。在他私人的圈子里,为了维护自己的颜面,可能会说一些违背事实且对主管或者公司不利的事,对公司造成不好的影响。 

谈话的目的,一方面是告知辞退这件事,一方面是把事件的影响,无论是对当事人,还是公司,负面影响都是要降到最低。

如果在沟通过程中,双方发生了激烈的沟通,被辞退人情绪激动,可以先暂停沟通,等对方情绪稳定后,由 HR 来负责沟通,业务方面已经完成沟通,剩下的就是 HR 沟通赔偿事项了。

(3)提供帮助 

主管在与当事人谈到最后,对方在形式上已经接受被辞退的事实,即便是心理上没有接受,谈话也已经接近尾声了。剩下赔偿的具体事项,都交由 HR 负责谈。主管最后可以给与被辞退人一些帮助,有时候辞退人,不是当事人的工作能力不行,也可能是不适合这个团队和业务,如果你认可他本身的工作能力,并且还有资源,也可以帮助推荐一些工作机会。

(4)善后工作

稳定是一切发展的基础。团队出现辞退人的事件后,其他团队成员也一定会猜测,团队业务会不会有影响,业务方向是否会改变。然而,员工最关心的是,自己是不是也可能会被辞退。如果主管没有第一时间说明辞退的原因以及后续的团队规划,大家会人人惶惶,互相猜测,小道消息也会开始传播,严重影响大家的工作状态,以及团队的业务发展。

如果是裁员人数众多,公司会发布相关的邮件。如果是因为业绩不合格的个人裁员,那主管最好在裁员后,开一个团队沟通会,说明一下裁员的标准,以及为什么会裁员,说明团队业务后续的发展情况,这样大家就会放下猜忌,安心工作。

到这里,裁员的实操方法就教给大家了,只要按照以上方法,一定可以把影响降到最低。

4. 最后,我还想帮助新手管理者,解决裁员带来的心里影响。

裁员这件事,并不是主管自己可以决定的,是基于整个公司发展的考虑,才做出的决定。

主管并不需要过度的愧疚和自责,反而当裁员的指示下达的时候,要尽快做出决定,做到「快准狠」。

毕竟裁员已经是一个不可改变的事实,如果拖时间对被裁的人,也是一种伤害。他们在这里已经没有了发展,尽快进入其他公司,投入到新的工作,才是最好的决定。对团队更是伤害,一个不合适的人不仅影响团队业绩,也会影响团队其他成员,产生很多不稳定因素。

所以,既然已经无法改变,必须要做出辞退的决定,那就尽快动手吧,早点解决,早点安心投入到工作中。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知乎盐选会员精选文章 » 如何委婉的辞退员工?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