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年轻人如何远离消费主义陷阱?

只要是人,都会有消费的需求和购物的欲望,但为什么有的人会不顾一切的买买买,成了月光族,有的人却会精打细算,不仅有节余还生活很乐呵?不同的结果取决于每个人的自制力。

最近几年消费主义愈演愈烈,年轻人从上学到工作都在不自觉的接收消费主义的各种信息,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消费,喜欢上了购物的快感。除了买买买本身就能带来巨大的快乐之外,年轻人消费还有一些其他原因,比如通过消费来获得身份认同,或者购买奢侈品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消费来获得身份认同的具体表现有很多形式,比如下午茶必须要喝一杯星巴克或者一杯二三十块钱的喜茶,鞋子一定要 AJ 或者明星同款,购买奢侈品就更不用说了,多少女孩省吃俭用就为了能攒钱买一个 LV 的包,但仍有很多人买不起真正的奢侈品,所以这几年兴起了一些所谓的「轻奢」品牌,价位在两三千元不等,就是为了满足想买奢侈品买不起又想满足虚荣心的年轻人,尽管她们买完包包鞋子也许得吃一个月的泡面。 

还有的同学,工资高,平时买买买成习惯了,并且消费水平越来越高,一旦失业或者刷爆了信用卡,可能就无法按时还款,并且由于人的消费习惯形成之后有不可逆性,就是说容易向上调整,但难于向下调整,尤其是在短期内消费是不可逆的,其习惯效应比较大。这个就是典型的「棘轮效应」,就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可是,当这部分人群突然失业或者破产时,就很难按时还款,并且因为难以改变原有的消费习惯,还会加大信用贷款,形成恶性循环。 

那月光族们就会说了,我该怎么不让自己买买买呢?

贝壳姐给大家出几招:

第一招:空闲时间尽量不要买买买。

很多人发生消费行为,通常并不是自己真正需要这件物品,而是因为太无聊,在逛街或逛淘宝的时候发生的。如果你空余时间比较多,尽量减少购物时间,大家不是想学投资理财嘛,正好找一些投资理财的书看看,可以去当地图书馆,免费办一张借书卡。这样既能让自己有很多实在的收获,还能打发时间不去购物。贝壳姐双休日经常会去图书馆,每次去图书馆,自习室里都是满满的奋斗青年,大家完全可以在这个氛围中激励自己不断努力。

第二招:超出自己经济收入水平的东西一定不要买,特别是一些不必要的奢侈品。

有粉丝问月入 5000,有资格买奢侈品吗?这个问题得这样考虑,资格当然是有的,但关键是,这件奢侈品对你来说真的是非常重要而且必要吗?如果是这样就咬牙去买了,人来世上走一遭,也不必过于委屈自己,一下子没那么多钱,可以用信用卡然后分期付款,这样能解决你因为一次性购买而导致整个月喝西北风的问题。

但贝壳姐也要提醒大家,妹子们实在忍不住也只能放纵自己一次,如果不是特别重要,尤其不是特别必要,只是为了满足小小的虚荣心,那还是忍忍吧!毕竟一个人打扮的再光鲜亮丽,别人看你 30 秒的外表以后,更多的时间是看你的内在。        

第三招:避免冲动购物,包括两个方面。

一、出门购物前,先想好要买什么,做好购物计划,计划外的东西一律不买。尤其商场或网上正在促销打折的商品,是你计划外的,有的人一心动,冲动之下就买了。我们不要做见啥买啥,没有态度的「剁手族」。一切按计划来,便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买单时发现购物筐里怎么有这么多计划外的,明明只是去打个酱油,结果出商场钱包被打劫了好几百。

二、不买长期不用的东西。有的小伙伴看到促销打折会买自己长期用不到的东西,美名其曰囤货。我们买回家一堆长期不用的东西,不仅占地方还浪费时间。我有个闺蜜很喜欢打折促销时囤积面巾纸,理由是嫌纸贵,最后居然囤了一年的量,堆满了整个小房间。按 2 万一平来算闺蜜的房子,这小房间至少有 4 平方,那就等于拿价值 8 万的屋子去囤了一堆面巾纸。后来在我的旁敲侧击之下,闺蜜终于觉悟不再囤纸,把房间做其他用处,总算是让它发挥了更大的价值。

第四招:可买可不买的东西坚决不买。

这条很好理解,比如大家买衣服,有的衣服不是你心里想要的那个,但觉得穿上也还行,这种状况,贝壳姐劝大家赶紧放下走人,不要犹豫。按照经验,大多数让你心里有疑虑的衣服,买回来通常都是顶多穿一次或长久压箱底的。这就跟相亲谈对象一样,如果一开始就觉得这个人某个点让自己感觉不太舒服,那就赶紧撤,找一个能让自己完全看顺眼的人处对象。因为两个人在一起生活,只会让缺点越来越放大,时间久了你就能把对方的缺点改掉这种事,基本不太可能。

有了上面四招,相信大家都能在消费面前,慢慢自律起来。

另外,在进行必需品采购时,大家也要注意避免商家的消费主义陷阱,尤其是食品类的促销活动,比如牛奶类的买一箱送一箱,通常都是已经快到保质期的,还有面包蛋糕类的搭售也是一样,购买时一定要算好家里的需求量是多少,不要贪便宜冲动之下就买了,买回家吃不掉,就会造成新的浪费。

商家会在各种节假日举行满减促销活动,很多人为了凑这个满多少的额度去买更多的东西,商家就达到了促销的目的。我们最好不要因为凑单加大消费,去破坏原本的采购计划,真的要凑单,最好拉上朋友一起,两三个人把必需品一买就够了,既能享受满减优惠还能保住自己的腰包。

大家在写采购计划时,为了看起来更明晰,可以用分类列举的方法做每月的采购计划。先列举家庭成员,然后按照必需品、非必需品两大类细分,写上每一位家庭成员本月的采购清单,最后还要有一栏记录家庭生活中,需要集体购买的大件,比如彩电冰箱等家用电器,或者有关吃住行的其他快消品。

我们的计划越详细越好,最好有计划购买的数量,品牌,大概价格等,这样你就能提前知道本月采购大概要花多少钱,如果超支了,就删减非必需品一栏的内容,或挪一部分到下个月再采购;再超支,还可以把必需品那栏再检查一下,看看什么不着急买,或者在想买的品牌商品上,考虑替换一个性价比相对更高的品牌来代替;还要多注意比价,同一个区域里的不同商场为了互相竞争,很多商品都会有价格差异。

在这里要强调一点,大家已然开始学习理财投资,就一定要让自己坚持遵守理财计划,开支预算的采购计划不把控住,那购物就会成为你破财的无底洞。坚持 2 个月,你会发现你形成了一个良好的采购习惯,当然更省下不少钱。 

有粉丝问我:每月只剩 200 元,也要存钱吗?

贝壳姐要说的是,咱们一定不要因为钱少而放弃理财,放弃存钱,如果你连这 200 元也花了,那不就真的成月光了吗?如果你能坚持存钱下来,比如第一个月存 200 元,第二月努力存 300 元试试,那一年下来,好歹也有几千块,这对年轻人来说也是一笔可观的小财富。

这里给大家推荐两种存钱方法:

第一种是很多朋友都知道的 365 天存钱法,这是擅长精打细算的日本主妇发明的存钱法,一年有 365 天,每天从 1~365 的数字里框选出一个喜欢的数字来决定我们所存的金额,今天 1 元,明天 22 元等等,这样算下来,一年可以存下 6 万多元。

这个存钱法比较适用于收入非常稳定,消费不稳定的人群。

第二种叫 52 周阶梯式存钱法,这个攒钱大法已经风靡全世界的。它是按照等差的方式,每周比上周多存一定数额的钱,比如第 1 周存 10 元,第 2 周 20 元,第 3 周 30 元……依此类推,第 52 周存 520 元。这样一年下来,即使起始金额只有 10 元,到年底总额竟然也达到了 13,780 元。积少成多,是不是也很振奋人心呢?这个存钱方法更加适用于收入稳步增长的人群。

这两个方法对于月光族,剁手族来说是很好的强制储蓄方法,我们可以把每次存的钱,当成给自己的奖励,自己给自己发钱,这样内心的满足感和自我肯定会越来越大。

贝壳姐参加工作第一个月也就存了几百块钱,但我从没放弃,坚持存,从几百到几千再到几万,小水滴汇集起来,也能成江河湖海。

接下来贝壳姐想和大家说说债务这件事。大部分人或多或少都有些负债,有的是房贷,车贷,有的是欠了信用卡,花呗,借呗,京东白条,有的是助学贷款等等,每个月我们都要面临还债的烦恼和循环。像使用花呗借呗的同学,你们其实使用的是小额贷款,小额贷款每天的利息一般在万分之 4 到-万分之五之间,看起来好像很少的样子,但真的算下来一年的利息差不多在 15%-20% 之间,这是非常高的利息,可能有的同学还是没概念,举个栗子,假设你借了 1 万块钱的小额贷款,为期 12 个月偿还,如果按期还款,一年后当你还清这 1 万块钱的时候,实际上你要支出的利息在 1500-2000 块钱左右。

负债的原因有很多种,这里我们就不多说了,直接说说怎样解决负债问题,很简单,其实就是五句话。

第一条,欠债的人应该只留下一张信用卡

这里贝壳姐跟大家讲三个原因:

一、当你手上的信用卡越多,你越可能就养成乱刷卡乱花钱的坏习惯,到最后是每个月都一屁股债,缩减到一张卡额度就这么多,就容易控制住你的消费欲望和负债;

二、当你手上的信用卡多且乱的时候,你很容易在刷卡之后忘记了还款,造成逾期,那样很容易会造成你的个人信用污点,造成征信问题,将来你要办理房贷车贷的时候就会被银行拒绝;

三是信用卡也是有积分的,如果你全年就使用一张信用卡,那么这张信用卡的积分就会比较可观,能够兑换行李箱或者回家的机票或其他你需要的东西,但是这个前提是你不要分散使用信用卡,保留用好一张就足够。贝壳姐就遇到有很多银行来给我办信用卡,办完我收到卡后我都放在专门的盒子里,并不激活使用它们,手上只保留了一张激活的信用卡以备不时之需。 

所以我希望听到这里的同学们心里有个明晰的想法,把依赖信用卡的坏习惯改掉,手上只留一张信用卡救急使用,平时尽量不要用信用卡。另外,有同学会说现在都用手机支付不用现金,这里现金的意思是你手头现有的钱,花你储蓄卡里的钱,而不是花你的信用卡提前预支。

第二条,大额负债尽量使用先息后本或分期付款的办法,这里的大额负债不包括消费贷款哦,消费贷款贝壳姐会在下一条里说。

如果是几万以上的大额负债,贝壳姐建议你在借款的时候就选择好还款方式,尽量选择先还利息再还本金的方式,这样可以大大减轻同学们每个月还款的压力,因为利息总归是比本金要少,而且因为通货膨胀的原因,以后归还本金的实际价值是在逐渐降低的,意思是现在还款 10 万是实实在在的 10 万,随着货币贬值,将来你再还 10 万实际上可能就值 9 万了。用句大白话来讲就是隐形的占了银行的便宜,你现在问银行借 10 万马上使用出去就是 10 万的购买力,能买到 10 万的东西,或者是能用来投资赚到比借款利息更高的、当中的利差,而几年后到你归还银行这 10 万本金的时候,实际上这 10 万在社会上的购买力也许只能买到以前价值 9 万的东西了,这样举例子同学们应该就明白了。

所以在贷款利息低且还款可控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尽量选择年限长的、先息后本的还款方式。实在不能选这个方式,可以选年限长点的分期付款方式,这种方式虽然可能会有一定的利率上浮或手续费,但也好过于每个月还款大笔本金的钱,把自己一个月的收入所得榨干要好。

但是这里贝壳姐要着重说明并强调一下:告诉大家这个方法,并不是希望大家去问银行做大额贷款,这个方法是提供给遇到生活中的困难,必须要进行大额贷款的同学,或者是已经有大额借款的同学有可以变更还款方式的可能。这些同学也不必焦虑,只要做好我们自己的财务规划,按时还款,让一切可以控制,就好好生活即可。贝壳姐认为,人应该学会理性的面对自己的负债,不恐慌,不焦虑,合理的控制负债才是生活之道。

那么,没有大额负债的同学,贝壳姐要在这里恭喜你们,你们比别人多了优势,如果说我们是从第一课开始自己的人生理财规划之路,那你们已经赢在了起跑线,比有负债的同学能够轻装上阵,那后面的理财学习之路,你还有什么理由不成功呢?我相信你们会做得更好,接下去你们只需要控制住自己继续保持不轻易去做大额负债,跟着贝壳姐的课程一步一步实践理财就好。 

第三条是针对消费贷款的。 消费贷款是与住房无关的贷款。如果我们为了买新汽车、新手机,家具、电视机或用于生活的贷款,就是消费贷款。

这种情况下,欠债的人应当遵守 55 原则。就是说,我们应该把不用于生活的那部分钱中的一半存起来,而另一半用来还债,并且最好根本不要申清消费贷款。

有同学会问了,欠债了不应该尽快还清债务吗?还清债务不就一身轻松了吗?

贝壳姐想问问大家:当你还清了债务的时候,除了感觉到自己的重担轻了很多,你又达到了什么目的呢?

其实,如果按照一有钱就立马还债的想法,当我们还清债务的时候,我们能拥有的财产为零,零就是一无所有。而一无所有并不是我们理财投资的目标。 

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是要实现你最重要的愿望,比如买个小房子,买个汽车,去外国旅行等等,这才是我们理财投资的目标,或者实在没有目标的话,我们就把不需要花的钱都攒起来。

大家千万不要觉得攒钱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只有我们手里有钱了,我们才有更多的选择去做我们更想要做的事情。

不管你现在是否有负债,只要你的负债没有影响到你的日常生活,你就应当开始攒钱,给自己准备梦想账户。我们不需要等到还清债务以后再开始存钱,现在可以立即开始,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不申请新的贷款的情况下,满足自己的愿望。这样我们才能心安理得地享用这些东西。

这里贝壳姐再强调一点:所有的消费贷款都是不明智的。聪明的做法是只支出以前积攒起来的财富。 

第四条非常重要:所有负债的人都应该在自己的钱包里贴一张纸条,或者在手机备忘录里记一句话,上面写着:这真的有必要吗?类似这样的话,至少这会帮助我们在打算买东西的时候,看看这句话,它会提醒我们不应该花太多的钱。

第五条:记录好每一笔贷款的还款日期。

每个人在中国人民银行都有一个自己的个人征信报告,这个报告里记录了你所有的固定资产和负债还款情况,一旦有逾期,那就会记录在案五年,所以有负债的同学一定要按时还款。最好做一张负债还款记录表,记录每一项的贷款金额,还款银行或机构,每月或约定的还款日期,在日期来临前的 2 天最好就还清贷款。如果还款日期快到了,你手上没有足够的钱,你就要考虑好,先借用其他银行的钱来还上这笔贷款,所谓「拆东墙,补西墙」就是这个道理了,然后用这个时间差来想办法多攒钱进行真正的还款,这么做的好处是,又保持了自己的良好征信,又给自己真正还款赢得了努力攒钱的时间。

当然肯定有一部分同学没有任何负债,贝壳姐建议这部分同学:能不负债就不要负债,现在要立马为自己的愿望开始攒下第一笔钱。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知乎盐选会员精选文章 » 年轻人如何远离消费主义陷阱?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