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有哪些快速进入心流状态(flow)的方法?

这篇文章开始之前,先教你一个简单得不可思议的,让你能一整天都不被分心的小方法:

把你每天的闹钟调早 21 分钟,然后在这 21 分钟里,只做你今天最想做的事。

当然,这个「想做」的事情需要筛选,这里的「想」不包含娱乐性质或者消耗性质的事情,比如刷抖音和吃鸡,而是说去做一些在自我提升方面你「想」的事情,比如读一本书,学一门外语,健身画画等等。

因为在你的一天中,会有无数次面对诱惑和被杂乱信息流所分心的时间,但现在给你布置的这个小任务,只要求你在早上最安静的时间里,先只专注 21 分钟,去做你自己最想做的事。

加载中…

因为在一天的最开始,我们会最先选择去做什么,往往会对我们形成一种行为基调的奠定,这会极大的影响这一天的走向,它会对你形成一种先入暗示:「今天我的时间也会是属于它的。」

很多人早上一醒来的习惯就是玩一个小时的手机,这个「玩」的基调被提前奠定后,就越容易荒废掉这一天。

养成一个习惯的周期是 21 天,所以我也一般把这个时间设置为 21 分钟,我把这 21 分钟称为【基调时区】,也就是:为你奠定好一天的学习基调的时区。

不只是心理暗示,这种「在一天最早时我就做了最重要的事」的成就感也会反过来促进和激励你,既然我已经做了,不妨就一直做下去。而且连这件事我都完成了,其他的琐事也没什么好拖延的。

不信你明天早上就试试,相信你会回来感谢我的 hh

这是开头的一个小方法,接下来才是干货,如何防止你的间歇性堕落?

1

先说你对间歇性堕落的一个小误区,许多人都觉得自己如果三分钟热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是间歇性堕落。

他们似乎希望自己一旦下定什么决定或者开始一种行为模式后,就要持续性,积极的坚持下去直到养成习惯为止。

这是许多人包括我之前的一个误区,读大学时我给自己安排了巨详细的时间表,每天都卡点完成一个就打一个勾,初期的确还挺有成就感,觉得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中。

但副作用是,只要哪天我起晚了一个小时,有一件事被其他事打乱节奏后没按计划完成,我就会一整天都陷入颓废之中。

我会想着破罐子破摔「反正今天的计划也完不成了,不如就浪费一天吧。」于是那天其他的计划我干脆也扔一边去了,哪怕我还有很充足的时间去完成至少一半的计划,但我就是觉得「不行,这一天脏了,明天我再重新开始。」

但事实是,留给我按部就班再完成计划的时间没有那么多,我越来越频繁的被打乱计划,被迫「重新开始」。

后来我才感觉有什么不对:我给自己定计划是为了让自己不再拖延,怎么我现在直接躺下的时间反而还越来越多了?综合算下来,哪怕我有一天完美完成了计划表,也抵不过我直接放弃的时间中落下的进度。

于是我终于发现了……许多次的堕落和放任自如,都不是完全因为我要做的事情很多或者很难。而是因为,我总是很难原谅自己的堕落。

我因为难以原谅自己一时的堕落,而选择了直接否定这一整天。作为一个对自己要求比较高的人,我甚至还会直接否定我自己。

有一句套娃的话,形不似神似这种状况:

浮躁是浮躁的原因,也是浮躁的结果。

而堕落也是堕落的原因,也是堕落的结果。因为堕落而堕落,而堕落带来更多的堕落。

2

于是,准备讲道理了——

不是说对自己有要求不好,而是说,不能对自己每时每刻都有要求。

上周大半夜的和我老板聊起了天,他突然说「你对自己每天的要求都太高了,我希望你能放低一点儿。」

我当时:「???老板不都是希望下属卖命的吗,怎么你还让我放低对自己的要求。」

他说,因为作用不大。

他说,像我的理想是,在未来做一家伟大的公司。

我今天上班堵车不小心迟到了 20 分钟,但它会影响我未来做一家伟大的公司吗?

我今天直播时话筒噪音有点大,虽然对来听课的同学们印象不太好,但它会影响我未来做一家伟大的公司吗?

我觉得不会。因为这不是我故意的,我的态度始终是认真的,之后我也会再抽时间弥补这部分失误带来的损失,但一般来说并不会太多。

在一个足够远大的目标安排中,当下的一些节奏被打乱并不会产生多大的隐患。但许多人意识不到这一点,而是把当下的细节过度深究,以至于影响到未来专注的状态。

我老板也是个对自己要求很高的人,但他没有去要求自己每时每刻都要做到最好。细节决定成败固然有道理,但成大事者也不拘小节。

真正影响你实现目标的,并非是当下节奏被打乱时耽误的那点进度,而是被打乱节奏后你的心态,影响了你接下来的该做的那些更重要的事。

所以,并不是说不能对自己有高要求,只是,不能每天,每时每刻对自己都有很高的要求。

加载中…
(来源网络)

总之就是,不要把自己当成一根火柴棍,要把自己当成一根橡皮筋。【弹性】很重要。

要赋予自己一个弹性,今天状态好,就多做一点儿,今天睡过了头,就当多休息一会儿。这并不是堕落,只是一种弹性。

对计划保留一份弹性才能让人得以放松和喘息,不至于崩溃在每天的变数之中。

毕竟,人不是机器,人会出错也会脆弱,那些每天为自己安排得满满当当的日程表看似充实,那些因为高强度学习带来的崩溃看似悲壮,但那都是不合理,不珍惜自己的体现。

人需要休息,人更需要原谅自己,允许自己偶尔的懒惰。

而就我后来的亲身体会,事实上也的确只有在能够原谅自己的堕落时,对生活的掌控感才会重新回到自己手中,心态的稳定和对全局的乐观,才能让你在更大的计划中做得更好。

3

所以我为你解决问题的方法可能和别人有点不一样。

别人可能希望你变得更自律,更上进,更懂时间管理。而我希望你变得更坦然,更轻松,更容易长期的坚持下去。我们不拼效率,拼状态就够。

1、找到对未来感的平衡

放低对自己的要求谁都会,简直无师自通。但也不能过于放纵自己,等到计划搁浅了才开始后悔。

所以把握这种平衡感很重要,而人有两种未来状态,近期未来和远期未来。

近期未来,就是你后面几个小时或者几天,或者下一刻就会面临的,离你很近的未来。

远期未来,就是可能你需要几年后,人生下一个阶段里才会面临的,离你还比较远的未来。

而我们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是由近期未来和远期未来的冲突而导致的。

比如拖延症,就是因为在近期未来里的几个小时内你想玩游戏或者追剧享受,但在远期未来里,你又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有一技之长的厉害的人。

不过在现实中,我们一般都会因为近期未来离自己更近,而暂时忽略远期未来的愿望,选择去玩了(你懂的)。

所以我们需要平衡好这个未来感,也就是要把近期未来的「享受」权重调得低一点,把远期未来的「成长」权重再调高一点,达到一种张弛有度的平衡。

加载中…

你可以:

强化远期未来的可视度:

用一张便签纸写下你的一个长期计划,比如练好英语口语,学会弹吉他等等,然后贴在你的桌面上或者设置成手机壁纸,保证自己每天都能看到。

因为远期未来就是离我们比较远,才经常容易被遗忘和无视的,所以你一定要用这种方法多提醒一下自己:我的目标是什么?我在为了什么而努力?

然后,降低近期未来中那些诱惑的便利性,让自己不那么容易看见它或者接触到它:

为自己设置一个专用学习区,或者在学习的时候把手机放得离桌子远一点,关掉 wifi 和流量,下载一些帮你专注的 APP(推荐 Forest)不要让自己总是被勾起玩心,被诱惑打断。

2、把时间尺度拉长

理想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匀速不变的。

你要把它放在一个足够长的时间尺度里去衡量,看你可以怎么安排节奏去实现它,不必精确到每日每时,每分每秒,只用在意它会不会影响你那个长期的目标。

当你越是看重长期,你就越不会因为当下的一些琐事和障碍影响你的行进状态,并能够游刃有余的处理生活中那些小干扰的波动。

因为在足够长的时间尺度下,对你来说的「间歇性堕落」,都可以视为「短途休息」。

我高中时成绩最好的不是那些一直在埋头苦学的学霸,而是那些课间会出去打打篮球,看看小说的学生。

我之前跑马拉松的时候,也是跑两公里累了,就走一公里,也总能卡点在规定时间内跑到终点,拿到奖牌。

你想达到的理想一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当你意识到你需要一年,两年的时间去慢慢完成它,就不会因为当下几个小时的颓废而责怪自己。

(当然,那种后天就要期末考试了临时抱佛脚的不算……那你对自己是得狠一点)

核心是你无需为自己的堕落而后悔,也不需要有负罪感什么的,因为你牺牲了一小部分的时间,却获得了更好的精神状态,在之后的学习中更高效的专注。

相当划算的一比生意。

3、精力管理胜于时间管理

你没发现吗?似乎现在我们的时间永远都不够用。

所以时间管理还挺火的,各种畅销书,各类明星(比如罗志祥)都在大力吹捧,但时间管理的本质,并不是能凭空变出更多的时间,而是在让我们更精细,更严苛的分割生命时间。

但社会学家鲍曼认为,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是「液态的」(liquid),是一个流动的世界。在这个社会里,没有什么东西是一成不变的,一切都处于不确定性中。

于是时间管理这种一板一眼的东西,就显得有点鸡肋了。我们通常给自己立的 flag 都会大大低估真实需要的时间,有时候真不是你不行,而是计划赶不上变化的情况变多了。

毕竟时间就是时间啊,它自己走自己的,怎么能管理呢?你只能选择管好你自己。

所以,我们不应该去管理时间,而应该去管理我们的精力。精力才是决定你在单位时间里的产出和利用率的关键因素。

选择在精力最好的时间做最重要的工作,也多做一点。精力不好时,意思意思就行,不强求自己非要按计划去完成。

这个比例我建议是 5∶2,不用细化时间段,视精力情况安排这个比例怎么插入就行。

状态一般时,就平均到分钟,学习 50 分钟休息 20 分钟。

状态好的时候,就平均到小时,直接连续学习五个小时,再休息两小时。

或者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的那个时候,状态实在不行,就干脆直接休息两天,之后好好学习五天。

包括我们的双休日也是这么设置的,工作了五天,周末就好好休息两天,5 : 2 是很科学的精力管理比例。

总之别想着自己天天都休息就行,那就真不是精力管理了,是懒。

根据脑科学理论,在头脑技能最高的黄金时间段,工作效率可以提升到平均状态的两倍,甚至更多。

而我们的大脑在起床醒来三个小时之后最清醒,所以从早晨到上午的这段时间,是人脑机能最好的时段,一天中最难,或者最优先的工作最好安排在这个时段进行,所以就有了开头的那个小方法。

真的一定要去试试,至少你可以对你的生活更有掌控感一些,也能找回一点自主学习的动力和信心。

4

总之就是,要原谅自己的「堕落」,要允许自己慢一点。

若是你认为自己一个月就必须脱胎换骨的改变,那你可能连睡觉都会觉得有负罪感……

若是你把时间线拉长到一年,两年,你就不会觉得自己两天,一星期的懈怠叫做堕落,而是将之视为合理的休息。

加载中…

我之前健身学到了一个概念叫「Cheating Day」,欺骗日。是说你每个星期可以有 1~2 天的时间不健身,随便吃你自己想吃的东西。

虽然那两天会小小的反弹一两斤,但从减脂三个月的周期来看,这一两斤微不足道,而且恢复健身后又会很快消失。

但重要的是,如果没有这一两天的欺骗日,大多数人连三个月都坚持不到。

身体和精神都一样,我们可以送自己一个看似是在「堕落」的欺骗日,但你要清楚,这是为了让自己走的更远。

间歇性堕落,是为了去持续性努力。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知乎盐选会员精选文章 » 有哪些快速进入心流状态(flow)的方法?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