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生求职,必不可少的就是要准备一份简历,但是简历到底该怎么写,难倒了很多同学,是写得丰富一些,还是简练一些?哪些内容该写,哪些内容不该写?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和实用技巧,这里逐一跟大家分享。
应届生的简历应该具备哪些内容?
1. 一份完整的应届生简历应该至少包含以下五大部分的内容:
(1)个人基本信息和联系方式
个人信息的主要作用是为了让招聘企业对你的基本情况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所以个人信息模块的撰写应该准确、直观、并且没有冗余信息。而联系方式也非常重要,一定要写清楚,确保一旦企业对你感兴趣,能够通过多种方式联系到你。
一般情况下,在个人信息模块应该写清楚以下内容:
姓名:性别:出生年月:
籍贯:民族:婚姻状况:
健康状况政治面貌:
手机号:电子邮箱地址:QQ/微信号:
(2)求职意向
求职意向要尽量精确到某个具体岗位,可以查看招聘网站,用专业的、行业通用的职位名称来表达自己的求职意向,例如软件开发工程师,产品专员,平面设计师、会计,人事专员等等。
切忌求职意向假大空,例如:本人希望从事富有挑战性并能够发挥自己潜能和专长的工作。求职意向过多过杂也不好,会让人觉得毫无职业规划可言,例如,本人希望从事软件开发或者产品设计或者市场营销类工作。
(3)教育背景和专业信息
教育背景是应届生最大的资本,因此,一定要重视这部分内容的撰写,首先要写清楚自己的毕业院校、所学专业和已经或即将获得的学历学位,例如:
20XX 年 9 月——20XX 年 X 月某某大学 某某专业 获得硕士学位
20XX 年 9 月——20XX 年 7 月某某大学 某某专业 获得学士学位
如果学习期间有研究课题或者发表过论文,也可以列出来证明自己的学术研究实力。另外,如果学习成绩优异,还可以把成绩或专业排名列出来,让招聘单位知道你学习能力很强。
(4)实践经历
应届生的实践经历主要包括:实习经历、兼职经历、社会活动经历和社团活动经历四大类。不管实践经历丰富还是薄弱,写这部分内容的时候一定要有的放矢,重点突出。突出那些相对重要,让你学到东西,能体现你能力和价值,并且跟你的求职意向强相关的经历,切忌把所有的经历事无巨细全部罗列。
如果是实习或兼职经历,应该写清楚在什么时间段,在什么公司,从事什么职位,具体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和战果,学到了哪些知识和技能。
如果是社会活动或社团活动,则应该写清楚,自己在活动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具体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锻炼了哪方面的能力,对今后职业发展有哪些帮助。
(5)技能特长、获奖情况、兴趣爱好
如果有特殊技能或一技之长,例如钢琴十级,国家二级篮球运动员;或者有较高含金量的获奖信息,例如获得国家级奖学金,市级优秀学生干部等,也应该写在简历中,这些都是你努力程度和优秀程度的证明,都可能成为加分项,当几个候选人各方面条件都差不多的情况下,企业自然愿意招聘具备更多才能的候选人。
兴趣爱好也可以写在简历中,通过兴趣爱好,企业可以了解到你的某些特质,也可以看出你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并通过这些来判断你是否与公司的企业文化和岗位特征相吻合。有些兴趣爱好也会成为重要的加分项,例如如果你应聘网游公司的岗位,酷爱玩网络游戏没准就会成为你应聘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2. 关于作品
如果有作品,最好能够在简历中放上自己作品的链接,让招聘的企业可以通过链接去获得你的作品。作品能够特别直观地体现你的专业水平,对有些岗位来说,作品比简历更加重要,比如应聘程序员职位,你可以直接给出你编写的程序和代码;应聘设计师,你可以把自己设计的作品集打包发给用人单位;应聘编辑运营类的岗位,可以直接把自己撰写发表的文章链接给到对方。
用作品说话,比任何语言都更有说服力。应届生在撰写简历的同时不妨同步准备下自己的作品,往往能收到奇效。
3. 关于照片
简历里要不要放照片?可放可不放,除非你是应聘一些对外貌气质有较高要求的岗位,否则不放照片也没什么关系。颜值高,形象气质好,在应聘时肯定是加分项,但并非绝对因素,大部分的岗位还是更看重专业实力。
但是,如果你要放照片,那请你还是花点钱,花点时间,去找专业的照相馆拍一张专业的求职照片,把自己照得精神一点、好看一点,适当的修修图也没什么关系,只要别太夸张就好。照片要有年轻人应有的朝气和活力。切记不要随便用手机拍一张,或者随便从以前的活动照片中拿一张出来凑数,要么别放,放就放张好的。
4. 应届生简历有哪些注意事项和技巧
(1)应届生的经历相对简单,简历应该简单明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一般两页 A4 纸即可,不宜太厚太长。
(2)简历基本内容要完整,必要的信息都要有。内容要真实准确,不要弄虚造假,通过简历基本上可以对你有一个相对系统的了解。不要遗漏对求职有重要影响的关键信息,更不要伪造经历,虚构荣誉。
(3)简历在排版上尽量简洁美观,便于阅读。
(4)用关键词说话。HR 浏览一份应届生的简历一般不超过 60
秒,有些甚至是通过机器筛选,不管是哪种方法,主要是通过查看简历中是否有跟职位要求想匹配的关键词来进行判断。如果你是应聘运营相关职位,HR
可能会对简历中的「用户增长」「活动策划」「内容审核」「内容编辑」「公众号运营」等关键词比较敏感;如果你应聘财务类职位,HR
可能会对简历中的「会计」「出纳」「财务软件」「财务报表」「发票对账」等关键词比较敏感……所以在写简历前,你应该针对应聘的岗位和所属行业,想一想有哪些关键词可以体现你的岗位技能和专业经验。
(5)用数字说话。写简历时一定要善于挖掘自己所有经历中能够用数字说话的部分,因为相对大段的文字描述,简洁的数据更能够突显个人亮点,吸引眼球。无论是教育经历、实习经历还是社会实践经历,用数字是最能说明成果、业绩,也最能令人印象深刻。例如你可以直接用绩点、分数或排名数据来证明你的学术成绩,也可以用具体的数据来表示为某个组织所作的贡献,例如为某学生社团拉到赞助
5000 元;全权负责组织了一场 1000 人参加的大型讲座活动;实习期间跟公司主管一起走访了 3 个县城 25 个超市,实现 30 万元的销售额,等等。
(6)简历撰写要严格遵守相关性原则,即简历中的内容要尽量跟自己求职的岗位、企业和行业有较强的相关性,无关的内容尽量少写,甚至不写,突出自己应聘该岗位的优势,增强岗位的匹配度。因此,建议大家不要一份简历打天下,要针对不同的岗位和公司准备不同的简历,做好内容的取舍和顺序的排列。
(7)如果招聘岗位对外语有较高要求,或者是外资企业,最好能再准备一份英文简历。
5. 自荐信/求职信要准备吗?有用吗?
在工作中我总能收到各种各样的自荐信,但实情是,99% 的自荐信/求职信都会被直接忽视,HR 真的不会去看的。
能看简历的就不会看自荐信,自荐信到底有什么用呢?如果内容跟简历一样,看简历就好了,如果内容跟简历不同,为什么不放到简历里呢?能合并成一个的为什么要搞两个?
简历本身就是最好的自荐信!更何况校招季,HR
非常忙,简历都看不过来,哪还有时间看自荐信?所以,大家扎扎实实把简历写好就可以了,没必要浪费时间写自荐信或求职信。
但是请注意,我说的是自荐信和求职信没必要,至于推荐信,另当别论。如果有行业大牛或者知名教授愿意给你写推荐信,这当然是加分项了,这种情况一般至少会给个面试机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