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大学生应该有怎样正确的消费观呢?

量力而行,视物而定。

上了大学之后,你会发现有太多的东西想买:这双鞋子不错,想买;这件衣服不错,想买;这个包包不错,也想买。但是往往一样东西的支出就要花掉生活费的大半,最终导致自己入不敷出,拮据度日。

那么,如何塑造适合自己的消费观,合理控制消费欲望呢?

在分析一件商品值不值得买,值得花多少钱买的时候,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评估。

一是这件商品能给「我」带来的收益大小,二是这件商品的价格。

由这两个角度出发,商品可以分为以下六类。

1. 高收益值、低价格商品,如飞机杯、避孕套、修眉刀、一本好书……

2. 高收益值、中等价格商品,如一年的宽带、苹果手机、机械键盘、舒适的床垫、合身的百搭白衬衣……

3. 高收益值、高价格商品,如房子、车子、商铺……

4. 低收益值、低价格商品,如为了凑包邮而买的不需要的商品……

5. 低收益值、中等价格商品,如高僧开光的手串……

6. 低收益值、高价格商品,如在直播网站上给主播砸钱……

不需要别人来教,我们都知道下面几条。

第一类商品,买。

第二类商品,存钱买。

第三类商品,挣钱买。

第四类商品,偶尔买。

第五类商品,傻子才买。

第六类商品,看傻子买。

真正侵吞我们大量财产的商品,不是低收益值的商品,而是收益值不确定的商品。此类商品烧钱于无形,我们深陷其中而不自知,深受其害而悔不当初。

翻翻你的淘宝历史订单吧,你会发现,所有商品在买之前,你都是奔着「高收益值」去的,你期待的都是「物超所值」「高性价比」,哪怕保守一点,你也会期待「物有所值」「一分钱一分货」。

但是,你买了以后,超过 50% 是后悔的。如果可以让你把这些商品原价退回,你起码会退掉 90%。我敢说,你买了很多「收益值不确定的各种价格」的商品。

「收益值的不确定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收益值的高低,取决于你的使用程度。

第二种,你无法判断商品的收益值。

第三种,你预期的收益值不切实际。

下面分别来说说这三种情况。

第一种:收益值的高低,取决于你的使用程度

黄大明想健身,办了一张 998 元的健身年卡,然而只去了一次。此商品沦为「低收益值、中等价格商品」。

佟小为想健身,办了一张 998 元的健身年卡,去健身房洗了 365 次澡,使用跑步机 120 小时,举铁 36000 下,学习了一套系统的减脂增肌理论,练出一身活肌肉,还结交了一群浑身正能量的朋友。此商品属于「高收益值、中等价格商品」。

黄大明想学好英语,买了一本 58 元的红宝书,只背下一个 Abandon。此商品沦为「低收益值、低价格商品」。

佟小为想学好英语,买了一本 58 元的红宝书,刻苦学习,17 天就搞定了 GRE(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词汇。此商品属于「高收益值、低价格商品」。

觉得这些例子不够明显?那就想想你那嫌重而只用了两次的单反相机、不爱看书却跟风买的 Kindle、用来放东西的跑步机、有十种刀头却只用来削水果的瑞士军刀、闲置的烤箱和烘焙工具、挂二手网站上卖不出去的初学者制皮套装……

第二种:你无法判断商品的收益值

陆小涵想请私教,但由于健身行业水很深,没有一套衡量私教水平的标准,陆小涵难以判断私教水平高低。自己练得好的私教可能是个中看不中用的绣花枕头,自己练得不好的私教也可能是个深藏不露的好老师。

朋友袁册册介绍,李教练教得很好,带她一个月就练出了马甲线。于是陆小涵也花重金买了李教练的课。然而李教练的教学水平并不高,误导了陆小涵。

李大露想割双眼皮,无法判断医生的技术水平高低,硬着头皮花了 5000 块做手术。然而效果不佳,一看就是道疤。

某大 V 出书,好评如潮,费小霞立刻就花 38 元买了,以为能看到干货,然而书的内容全是老坛鸡汤,对她并没有帮助。

觉得这些例子还不够明显?那就想想你那闲置的「网红推荐」护肤品、腰封上一大群名人推荐的畅销书、网上推荐的拌饭酱、网上推荐的惊艳零食……

也许你会说,买之前多做点功课,从多个渠道了解商品不就得了。

这恰恰是此类商品的真正可怕之处。不仅坑你的钱,还坑你的时间。

黄大明为了挑一款好的笔记本,上知乎翻了 24 个答案,上 ZOL(中关村在线)看了 12 条专业评测帖。

费小霞看上了 1 支口红,上微博搜了 36 个美妆博主试色,然后被种草了 2 款腮红、4 盘眼影,又去搜「2 款腮红和 4 盘眼影」的试色,无限循环。

费小霞为了选一本魔幻现实主义好书,上豆瓣读书看了几十篇书评。

此商品无论最终收益值高低,摊上你花掉的时间成本,都不太划算。

毕竟,你的时间非常值钱。

第三种:你预期的收益值不切实际

费小霞花 2000 元买了一条小黑裙,但是小了点,懒得换,「留着激励我减肥」。

陆小涵花 2000 元买了一罐蛋白粉,以为吃了就能长出活肌肉。

李大露花 38000 元买了一个香奈儿的小羊皮包,以为能背一辈子再传给孙女,结果一个月就磨损了。

薛小千花 50000 元买了索尼的晶雅音管,以为能听到天籁般的音质,结果一直放家里当摆设。

黄大明花 1400 元买了双添柏岚的大黄靴,想穿 5~10 年,并且能够搭配休闲裤和牛仔裤,结果穿上显腿短,半年就踢烂了。

王小铠花 1000 元买了瓶阿玛尼男士香水,以为能显得他很有品位,结果被嫌娘炮。

王小治花 40000 元娶了个媳妇,以为能相夫教子、传宗接代、洗衣做饭……结果这女的跑路了。

黄小波花 400 元买了个充气娃娃,以为是大美女的 1:1 模型,结果就是一个人不人鬼不鬼的气球。

你以为买了就能大大提升幸福感而相见恨晚的东西,你以为买了就能提升格调的东西,你以为你将来用得上的东西,你朝思暮想、不买会死的东西,买了多半后悔!

以上三种情况互有重合,联合作用时效果最佳。

那么如何才能合理控制消费欲望?我只说说我的做法。

1. 把钱都花在「收益值确定」的东西上,就没钱去买「收益值不确定」的东西了。此法能降低 90% 的后悔率。

2. 难以判断收益值的东西,坚决不买。

3. 在生活中遇到不便之处后,觉得自己确实需要某样东西就买。

4. 在网络上看了某回答、某热帖后,觉得自己可能需要某样东西,就是不买。此法能清除 80% 的购物欲。

5. 明确自己的需求,买刚好能满足需求的东西,不能为了一根香肠买下整头猪。

6. 莫装有钱,也莫炫耀,我想别人是很忙的,没空看我买了什么。

这样,你的消费欲望就能被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知乎盐选会员精选文章 » 大学生应该有怎样正确的消费观呢?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