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 4 月 16 日,10:23。在这一时刻,世越号完全倾覆,船上所有的逃生通道都被海水淹没。自救脱逃已经成为不可能。
而更可怕的是,由于此前世越号的左舷下沉,很多想要逃生的乘客,都大部分聚集在右舷一侧。但当世越号像个倒扣的锅一样「盖」在海面上的时候,原来的右舷迅速沉入了海底,从甲板出口处灌入的大量海水,将等候在右舷的大量乘客瞬间淹没。
海水的灌入口,包括了船尾的货舱入口、两侧的客舱窗户,以及位于船舷边的甲板出口。而之前已经被海水灌入的 1、2 层客舱,以及底部货舱的海水,也在船只倾覆之后,从乘客们的上方冲了下来。
加载中…
先是船体倒扣,之后是海水喷涌,此刻在世越号里没来得及逃生的乘客们,几乎没有反应的时间,就纷纷溺水。
在 2014 年之前,韩国的青少年死亡原因中,自杀占据了最大的比例。然而在 2014 年,溺水死亡却成为了最大的死亡原因。
溺水死亡的过程,其实与我们大多数人所想象的「憋死」不同,是极其快速的。日本每年有约 1 万 5000 人死于溺水,居于世界前列,其中绝大多数是在泡澡、泡温泉中睡着,或是突然昏迷而导致的。因此,日本对于溺水死亡的研究,要比很多国家都详细得多。根据研究资料,人在溺水后大约 1 分钟之内,就会陷入无意识状态,无法自救,之后心脏在 3 分钟左右停跳,大脑出现不可逆转的损伤。溺水发生后,5 分钟之内的抢救生还率为 50%,超过 8 分钟就 100% 死亡。
因此在世越号里,绝大部分的乘客,在船只倾覆以后的极短时间之内,已经失去了生还的可能性。
船内仅存的空气,此时已经聚集在了世越号的船头部分。这也是世越号为何在下沉过程中,尽管船身已经几乎完全坠入海水之中,但船头部分却一直坚持到三天之后的 4 月 18 日 11 时 50 分,才完全沉没。
加载中…
那么,会不会有一些幸存者,就聚在船头这个尚未下沉的空间里,等待着救援呢?
我认为这个可能性并不是没有,但是考虑到在 10:23 之后的船体大幅倾覆和海水涌入的事实,此时从原本学生们聚集的 4 层客舱,再次克服重重阻力,爬到 3 层客舱后,通过已经完全浸没在海水中的外侧甲板走廊,来到尾舱的货舱通路入口,爬入 2 层货舱,再从货舱尾部一直跑到货舱头部,才可能真正来到船内尚存空气的空间里。
加载中…
加载中…
我在世越号船体的平面图上,为了找从客舱进入货舱入口,也费了很长的时间。对于那些对世越号的船内结构几乎一无所知,而且手边也没有地图的学生们来说,想要在船只已经底朝天,海水灌入的情况下,找到这样一条逃生的路线,这个可能性恐怕是微乎其微的。
也就是说,在船体完全倾覆开始整体下沉的那一时刻之后的几分钟里,大部分此刻尚且幸存的乘客,基本上都还待在 3、4 层的密闭空间里,靠着仅存的稀少空气维持着生命。当天的海水温度是 12.6 度左右,在这样的低温中,乘客们的体力会迅速消耗光。
剩下的唯一救援方案,唯有进入海底,趁 3、4 层的乘客们还未被水淹没时,从船舷处炸开缺口,潜水进入船体找到他们,再把他们带出来。但是,这些尚还幸存的乘客在船体的哪个区域?他们有多少人?从船体什么地方进入?还有多少时间?
这些都是未知数。
10:25,在接到了诸方号召后紧急出航,前往世越号海难发生地的民用渔船们,从此刻才纷纷到达现场。10:30,在沉船地点聚集起的渔船已经达到了 40 艘左右。然而面对着眼前这个渐渐沉入海底的庞然大物,人们根本无可奈何。
10:31,船体上部已经完全没入水中,只有船底浮在水面上。这一时刻被定义为「世越号彻底倾覆时间点」。
10:34,安全部、海洋水产部、教育部的三名部长,在总统府迟迟未给出任何具体指示的情况下,决定一起前往世越号海难现场。然而这些高级官僚的这一决定,其实仅仅是为了「表达姿态」而已,对于实际的救灾毫无帮助。
10:39,离海难现场最近的珍岛医院,由于规模太小,无法容纳多达 172 人的海难幸存者。全罗南道消防厅对已经到达现场的消防部队做出指示,要求将幸存者们转送到附近的木浦市、光州市和海南市。虽然此时,保健福祉部其实已经派出了大量的医疗人员,奔赴在前往珍岛的路上,并且开始搭建临时的抢救护理中心。但消防厅对于这一情况一无所知。
由于现场的消防员人数太少,消防厅便对正在海上执行搜索、指挥的海警部队提出,要求他们协助转移伤员。但是海警以「搜救是第一位重要的」而拒绝了这一要求。在现场,消防队与海警发生了冲突,双方都在指责对方耽误了伤员们的救治和搜救。
10:40,全罗南道消防署的直升机到达了海难现场。但是当他们在洋面上盘旋时,海警要求他们迅速离开。这也成为了「海警拒绝其他救援」的一大证据。然而在现场,情况是这样的:
在世越号沉没地点周围,已经聚起了 40 艘以上的民用渔船,大部分的船只都很小。由于世越号已经开始快速下沉,这些渔船已经对救助起不到任何的作用了,但是焦急的渔民们还是不愿散开。洋面上的交通非常复杂。
而此时消防队的直升机在盘旋时,过于接近海面,非常容易掀起风浪,使聚集得密密麻麻的渔船们发生碰撞甚至翻船事故。而且,此刻刚刚到来的直升机,对于救助也同样起不到作用。于是在洋面上的海警便命令直升机迅速离开,向海岸上的「地方事故处理本部」报到,参与转运伤员的工作。
于是消防厅的直升机驾驶员,便向全罗南道消防厅汇报了「海警进行空中管制,拒绝我们参与救助」的信息。之后,全罗南道消防厅厅长朴清雄对海警的「擅自管制」表示了不满。
而另一架由消防系统派出的直升机,是从光州市消防署派出的光州一号机组。这架直升机其实早在 9:30 就已经从光州出发升空,完全可以赶上世越号倾覆之前的救援工作。但是在光州一号机组飞往海难现场的途中,距离海难现场只有 15 公里的位置时,接到了全罗南道消防厅长朴清雄的指示,要求他们掉头飞回木浦市,接上全罗南道的行政副知事后,再前往海难现场。于是在这样的耽搁之下,光州一号机组到达的时间已经是 10:37,世越号真正需要航空援助的时间窗口,早已关闭。
这样的行动换来的,是「作为行政区的领导,全罗南道副知事率先到达海难现场」的政绩。
10:45,消防厅与保健福祉部的人员再次找到现场海警,要求他们停止海上搜救,立即参加伤员的转移工作,并且通过刚刚到达现场的全罗南道副知事,向海警部队施加了压力。
10:50,现场海警向黄海地方海警厅请示后,黄海厅紧急征调了 122 救助队(配置有潜水员)前往世越号海难发生地,进行增援,同时也批准了现场的海警 123 号艇、直升机 B511、B512 号的乘员们参加伤员转移工作。现场的海警被迫撤出了海面搜索。为了给之后的潜水工作留出空间,海警开始广播命令民间船只不得逗留现场。但是即便如此,渔民们还是不愿意散去,并且在现场周围开始聚集起越来越多的船只 —— 其中大部分都是来自于媒体为了便于采访,而雇佣的私人船只。
至当天中午 12:35 分,89 名未得到安置的幸存者,被消防厅、海警尽数运离了现场。而几十分钟后,安全部部长姜炳圭便到达了珍岛的地方事故处理中心。消防厅之所以如此急于转移伤员,恐怕与他们为了避免在部长面前暴露事件惨状,招致部长大人不悦有关。
海军派遣的 SSU(海难救助队)19 名成员,此刻已经乘坐 UH-60 直升机到达现场。但是在他们出发时,仅做了海面救助的准备,在到达现场后才发现船体已经大部分沉入水中,必须进行潜水作业。于是,他们在现场向韩国海军第三舰队进行了报告,要求加派潜水设备。这批潜水设备,在 3 个小时之后才迟迟到达现场。
11:00,海警本部和海洋水产部下属的「中央事故处理本部」,向青瓦台进行了事故简报,报告中称「尚未出现伤亡」。
11:01,韩国文化放送电视台(MBC)记者未对信息进行核实,急匆匆地发布了「全体乘客获救」的新闻。这个「大新闻」,立刻成为了媒体争相转载的热点,甚至连很多官僚都相信了这一说法。
加载中…
YTN 电视台、全南 A 台、SBS、新闻 Y 台,TV 朝鲜,MBN、KBS,从 11:03 开始,都先后发布了「全体乘客获救」的假新闻 —— 其中很多电视台的记者,甚至都还没有到达现场。
11:08,京畿道教育厅接到了媒体打来的电话,询问「是否真的全体乘客获救」。随后大量媒体记者,涌向了位于水原市的京畿道教育厅,来对「全体获救」的信息进行求证。京畿道教育厅发言人也刚刚从电视中得知了这一消息,在未向海难现场询问的情况下,便确认了这一说法。
作为政府机关,京畿道教育厅是第一个确认了「全体获救」的这一消息的机构。然而在该消息随后被证明是假新闻时,该教育厅反而主张「是在向海警求证之后,我们才发布的这一消息,我们也是被骗的。」
11:15,隶属于海警 SSAT 部队的 7 名潜水员到达海难现场。此时距离世越号的完全倾覆,已经过去了 44 分钟。
11:24,木浦海警 122 救助队的 10 名队员也到达了现场。与 SSAT 部队的潜水员回合后,两队潜水员乘坐摩托艇来到了世越号的沉船地点,对现场的潜水作业环境进行勘察。
加载中…
从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海警救助队已经爬上尚且浮在水面上的世越号球状船头。他们在现场测量了海水的水温和流速后,携带潜水设备进入水下。在水下,救助队员们发现由于船只的沉没,以及孟骨水道的高流速,使海底的泥沙已经被大量翻起,水面下的能见度不足 50 厘米。而且由于船体构造的特点,船头下方大量的空间是载货甲板,想要通过侧面甲板出口进入船舱搜救,需要携带加压潜水设备才能潜下较深的距离。并且从当时的水中能见度考虑,此时潜水员无法进行搜救工作。
在 16 日当天的 11:40,13 时和 15 时,海警救助队先后三次尝试了潜水救助作业,但都没能找到合适的进入船舱的通道。
13:45,世越号海难现场附近的船只,已经达到了 145 艘。上空有来自海警、消防厅、海军等地的 15 架直升机。
14:00,在珍岛的岸边,再次发生了冲突。
安全部、教育部和消防厅成立的「重大事故处理本部」,对媒体发布了「乘客 477 人,其中 368 人获救,2 人死亡,其余下落不明」的消息。由于获救数字远远超出了在场人员的预期,这一消息公布之后,使得人们对于世越号的搜救工作提高了预期。但是几分钟之后,在现场一直在牵头进行救助的黄海地方海警,也发布了「船上人员 476 人,已经有 168 人获救」的消息。这一消息与安全部的数字明显不符,让在场的安全部的姜部长极为不快。
姜部长立即责成海警对他们发布的数字进行更正,并且提出「368 人获救的数字就是来自海警的报告」。然而在事后的调查中,检察人员发现,海警仅仅在当天 11:25 向外宣布过「目前为止有 162 人获救」的消息,从那之后从未公布过其他数字。而「重大事故处理本部」,也并未对自己的误报进行过订正。
教育部在之后也进行了紧急记者会,在会上公布「已经确认救助学生 77 人。」
(事实证明,海警的报告数字确实是相对准确的)
直至此时,一直躲在青瓦台的大总统朴槿惠,却从未发声。15 时前后,她对秘书官做出指示,要去「重大事故处理本部」听取事故情况。
15:05,海警潜水救助队在三次水下作业均告失败之后,准备先行撤离,将工作海域让给已经装备完毕的海军 SSU 部队。为了让海军队员能够接近世越号,海警进行了再一次的广播,命令所有媒体船只停止拍摄,离开事故附近海面。同时规劝其他与搜救无关的民间船只返回岸边。
渔船们此时才开始逐渐离开世越号的沉船海面。尽管在召集之下,大量的渔民紧急赶往了海难地点,然而由于船只倾覆沉没的速度过快,绝大多数渔船都没能及时有效地参加搜救的工作。留下来的渔船们,只是更多地表示了一种焦急态度而已,于海难来说其实毫无帮助。
15:10,为了接待准备前往「重大事故处理本部」的朴槿惠总统,在珍岛现场仅仅待了 2 小时的安全部部长姜炳圭,便急匆匆地命令在现场执行任务的消防厅直升机返回珍岛。
「搜救任务停止,送我回首尔。」
15:45,海洋警察厅召开了救援对策会议,海军、海警两个具有潜水部队配置的机构,在会议上开始研究如何安排人员进行水下作业。按照以往的海难经验来看,在沉船发生后大约 12 小时之内,船内人员也许还有生还的希望 —— 但这只是很少见的一种极限情况。在大多数的沉船事件中,船内被困人员几乎都会在短短几分钟之内就溺水身亡。而从船只入水的 10:31 算起,即使世越号此时船内仍有幸存者,给潜水员们剩下的救援时间,也不足 6 小时了。
16:00,教育部长大人在紧急安置伤员和学生家属的珍岛市体育馆里,开始吃方便面。然而这一情形,被一直怀着焦急不安的心情,等候在珍岛现场的学生家长看在眼里,气不打一处来。
加载中…
「都什么时候了?到底是什么狼心狗肺的东西,还能吃得下饭?」
家长们其实早就针对海警、安全部、教育部三者公布的截然不同的救援数字,根本不知道应该相信哪一方的说法而感到极其恼火。作为针对在海难事故现场的机构不作为的怒火,从此刻开始逐渐爆发。原本想要上线「亲民戏」的教育部长,却没想到被骂了个狗血喷头。
16:20,重大处理本部发布了新的现场数字:获救人员改为 168 人。
17:10,著名的「朴槿惠讲话」开始上演。首尔钟洞安全部大楼,姜炳圭部长自己从海难现场征调的直升机上急匆匆地跳下来,小跑着赶往了会议室。他刚刚坐下几分钟后,朴槿惠便进入了这间会议室。
听取了「重大事故处理本部」的报告之后,朴槿惠问:
「学生们不是都穿上救生衣了吗?在海面上这么难找吗?」
列席会议的人们面面相觑,很显然,总统大人还不知道,大部分的学生都困在船里的这一事实。
加载中…
李忠博次席安全长官回答说:「在船外的情况我们还不知道,但是在船里的学生们还没有找到。」
朴槿惠接着问:「为什么最初公布的获救数字是 368 人,刚才又改为了 168 人?」
李忠博回答说:「是我们搞错了。救下来的时候海警数了一遍,之后医院收治的时候教育部又数了一遍,然后这两个数字被相加了。」
作为大韩民国的国家安全部,以及韩国大总统朴槿惠,会议上这两方显然都缺了一些什么。
珍岛现场的一片混乱,救助力量之间彼此的拉锯、推诿,其实在其背后,反映出的是韩国政府中央的各个部门,彼此之间「抢功劳、推过错」的利益追逐。而作为海难发生地的全罗南道地方政府,不但完全没有进行现场协调指挥,也没有能够担当起中央政府和地方之间的信息沟通桥梁,反而是派出了大小官员去前线作秀庆功,将大量不实信息撒放到媒体、民众中去。
这真的可以说是一出现代官场闹剧。
但是在 10:00 接到关于世越号的第一通简报,到 17:10 出席安全部会议之前,这 7 个小时里,朴槿惠在做什么呢?
关于她的这「失踪的 7 小时」,无论是在韩国还是我国的舆论中,都有着很多富有想象力的推测:做整容手术昏迷、打了消皱针不能出门、在进行邪教仪式等等。确实,在朴槿惠执政期间,她的这「失踪 7 小时」,是作为政府高度机密而从未向外透露过的。产生出这些推测,其实也在所难免。
但如果我们真的想要知道她在这 7 小时里,国家最需要领导力的时间段中,她到底去哪儿了,在干什么,这些问题其实从一些事件之后,甚至是朴槿惠遭到弹劾之后公布出来的信息里,是可以看到一些端倪的。
可以确定的一点是,她在这 7 小时里做的事情,既不是「整容昏迷」,也不是「邪教仪式」。她做的事情,比这些猜测要重要得多。
也许在主题上,和分秒必争的「世越号搜救」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接下来,我会详细分析一下「朴槿惠失踪的 7 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