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2011年挪威射杀77人的极右份子布雷维克为什么只判了21年?

2011 年 7 月 22 日。

挪威首相延斯·托尔滕贝格靠睡懒觉,在一天之中躲过了两次刺杀。这并不代表他走运了,因为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将会让他日日夜夜寝食难安。他从来没有想过,以圣母国度自居的挪威,竟然会成为恐怖主义的赞助商。

「圣母末日」

7 月 22 日上午,延斯·托尔滕贝格起床后不紧不慢地走到书房,眼看上班迟到了,他决定在家准备当天的演讲稿。

根据行程安排,几个小时后,他会赶往挪威的网红景点——爱心形的于特岛,他将出席岛上一场名为「挪威明日之星」的夏令营,并给孩子们发表演讲。

能让一国之首亲赴现场演讲,夏令营你的孩子们必定不是等闲之辈——他们都是挪威权贵的子女。

正如延斯·托尔滕贝格从他的父亲,前挪威外交大臣托瓦尔德·斯托尔滕贝格接过权力一样,他即将面对的这些「明日之星」,早晚也会继承这个国家。至于自己退休后能享受多少社会福利,就全看这帮「明日之星」给不给力了。

今天讲点什么好? 是「接纳更多的中东难民」,还是「提高罪犯的生活水平」呢?

斯托尔滕贝格还沉浸于思考中,地动山摇的爆炸声却接连从市区传来。

紧接着保镖闯进他的私人办公室,不由分说的将他拽到地下室……一切发生得实在太快,此时斯托尔滕贝格的大脑一片茫然。

到底是第三次世界大战打响了,还是那帮中东难民对我们提供的包吃包住不满意了?

上一秒还在脑补天堂的斯托尔滕贝格,下一秒就必须开始面对现实的地狱:

15 点 25 分 22 秒

挪威首都奥斯陆的政府办公大楼的停车场入口处,发生了一起惨烈的汽车爆炸。

远在奥斯陆郊区的首相都能看到这次爆炸产生的蘑菇云。

而前来救援的消防队很快就发现,这根本不是意外事故:这辆被炸成零件状态的小货车,明显是被人有意停放在政府大楼的地下停车场入口处。

随后赶来的爆炸物应急处理专家揭示了更恐怖的事实:这辆小货车上曾装载了近一吨重的硝酸铵-铝热联合爆炸物。

这种爆炸物放在伊拉克街头,能让整只美军车队灰飞烟灭。

放在奥斯陆街头,市政大楼直接被装修成了叙利亚战损风。

挪威还从未遭遇过如此大当量的炸弹袭击。

而从炸弹卡车停放的位置来看,凶手的目的非常明确——用大当量汽车炸弹来暗杀挪威国家元首——

停车场出入口挪威政府要员的必经之路,而从原定政府日程来推测,爆炸发生时斯托尔滕贝格的座驾应该刚好从这里经过。

斯托尔滕贝格完全没有预料到,自己就睡个懒觉,也能躲掉一次必死无疑的暗杀行动。

加载中…
从郊区看奥斯陆市政大楼爆炸案

挪威警方首先想到的是,穆斯林极端恐怖分子找上门来了:

在美国对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战争中,挪威同时扮演着帮凶和「老好人」的双重角色,他们即一边派出地面部队参与美国的入侵军事行动,一边又在大量接受因战乱流离失所的中东难民。

这种又当又立的亏心事没少做,挪威人还是有自知之明的。而根据以往的经验,中东恐怖分子比较喜欢将连环爆炸案作为恐怖行动。

但不管是谁做的,此时没有见过这种阵仗的挪威警方,早已阵脚大乱。奥斯陆警察厅立即宣布,全城警员立即赶往人员密集区域参与排爆搜查和疏散人群。

但挪威警方错了,他们将面对的是一个教科书级完美恐怖袭击。

市政厅爆炸案还是声东击西之计,即使挪威首相侥幸逃过一劫,更恐怖的还在后面:

斯托尔滕贝格接到爆炸案消息后,立即取消了原定的演讲计划,跟随他的安保团队前往秘密的安全地点观察事态发展。

而那群毫不知情的孩子们,已经先一步的前往了湖中心的于特岛。

当奥斯陆的爆炸发生后,零零星星的信息也传到了岛上,但夏令营活动并没有就此取消。

因为所有人都认为,孩子们呆的是一个与世隔绝的湖心小岛,再没有比这更安全的地方了,况且首相本应出现在这里,现场应该也提前布置了安保团队才对。

但躲在暗处魔鬼此刻一声冷笑,剧本还是在按他的计划完美运行着,现在该他表演了:

于特岛大逃杀
加载中…
于特岛,位于奥斯陆西北 40 公里的蒂里湖上

17 点 22 分,岛上的孩子们开始准备吃晚餐,奥斯陆的爆炸案虽然有些「扫兴」,但迄今为止还是没有人要求他们离开。

这时,远方一条黑色皮划艇向岛上缓缓驶来,隐约还可以看到上面站着一名身穿制服的挪威警察。

看来派对似乎就要到此为止了,大家暗暗埋怨这个扫兴的画面。

警察登岛后,不紧不慢地找到孩子们的带队老师,向他们礼貌地传达了上级的指令:

由于奥斯陆失去发生了严重的恐怖袭击,请孩子们立刻集合避难,我是被派来保护你们的。

接到指令的两名老师和警察一道,按照名单呼唤所有孩子们到营地中央集合。

期间,一名老师察觉到了一丝不合寻常的地方:登岛的只有这一名警察。但挪威法律规定,警察出动必须是两人组队。

他随即向面前这位「警察」询问另一名警察的下落,并表示,如果没有答案,自己将不会配合他。

警察以全城警力紧张没有人手为借口,企图搪塞过去。

这时有名学生又发现了一个疑点——警察通常佩戴的都是警用耳机,而此人却「很随意」的佩戴了一副 AirPods 蓝牙耳机。

质疑很快转变成争执,老师发现此人的警官证竟然是假冒的。

自知已经露馅儿的「警察」大声喊着让老师抱头蹲下,否则他将以「不配合公务」拘捕这名老师。

但就当所有人都以为他要从背后拿出手铐的时候,他直接拔出了腰间的手枪——

邦邦两枪,争执以枪响结束:

「警察」先是一枪将老师击倒,随后又对着还未断气的老师头部补了一枪。

鲜血混杂着头盖骨碎片,喷溅到旁边另一名女老师身上。

一名警察对平民大开杀戒,这是挪威历史上没有过的,在场所有人都吓呆了。

「警察」熟练地将枪口对准惊魂未定的女老师,邦邦又是两枪。

「这就是打扰我的下场」。

「警察」不耐烦的撕下伪装,露出了他的魔鬼面目。

反应过来的孩子们,开始惊恐的尖叫着在岛上四处逃窜。

此时枪手反而不显慌乱,现在他就是进入羊圈的大灰狼,没有一只羊能逃过他的獠牙——四面环水的于特岛就是完美的羊圈,而孩子们则是手无寸铁的待宰羊羔。

第一次在近距离将人爆头并没有让他感到恶心,反而让他体会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杀戮快感,这是血腥画面让肾上腺素涌入大脑带来的刺激。

但他并没有被这种情绪影响太久,而是不紧不慢地调整着自己的呼吸,以便冷静且精准地射出每一发子弹。

他甚至打开了蓝牙耳机播放音乐,音乐声将孩子们的尖叫声、濒死者的哀嚎声、走投无路者的哭求声纷纷掩盖。

他要追求的是纯粹的杀戮,不能被任何怜悯所打扰。

当手枪不能精准命中视线里的每一个活物后,他又熟练的从背上取下一把 Ruger mini-14 半自动步枪,如同挪威猎人们射击野兔一般,熟练且精准的向每一个孩子后背开枪。

短短几分钟之内,有数十名孩子中枪倒地,昔日一片欢声笑语的于特岛,变成了现实版的大逃杀绝命岛。

一方是一名有备而来的杀手,而另一方则是六百余名手无寸铁的孩子。

杀手每击倒一名孩子,就会走到他身边反复补枪,他明显不想让任何人活下来。

这种看起来不如扫射更「高效」的杀人方式,却是他精心对比后选择的:

警察从奥斯陆赶来至少也要两个小时,而他只需要在警察来之前,确保死亡人数足够的夸张就行。

几十名孩子躲进了一间咖啡小屋,他们想方设法堵住了大门口,但杀手尾随至此……

门外开始响起枪声,还没有来得及进入咖啡屋的孩子被击倒在门口,杀手干净利落的解决掉他们,门外的哭声逐渐安静下来。

咖啡屋里的孩子们不敢发出一丝声响,但杀手还是察觉到了异样。

大门先是承受住了一阵暴力的撞击,接着又响起了金属门锁被射击所发出的清脆声音,门外的杀手大骂几句,门锁没有被子弹破坏。

但片刻的宁静后,又响起了枪托砸击门锁的声音。

此刻,已经绝望的孩子们,开始在电话里向父母告别,他们明白,门锁一旦被突破,迎接他们的也将是行刑式处决。面对持枪者,他们没有丝毫反抗的余地。

至于真正的挪威警察在那里? 此时挪威的报警电话全部占线,上百次呼救电话他们只接起了寥寥几个。

正如杀手提前预料的一样,警察还需要至少两个小时才能赶到这里。

正义远在天边,生命变得如此脆弱不堪,只能靠一道门锁来守护。

所幸,门锁承受住了多轮破坏,杀手决定放弃这里,毕竟岛上还有 600 多人在逃窜, 他认为没有必要再浪费时间在一间咖啡屋上。

现实来看,咖啡屋里的孩子是得救了。但从另一角度来看,杀手选择了猎杀更容易的目标来「以命抵命」。那些没能躲进去的人,还是将代替他们永远留在于特岛上。

生者将日日夜夜回想起同伴们在门外绝望的呐喊和临死前的哀嚎,被迫在一生中背负对死者的愧疚感,对他们而言,没有劫后余生的「幸运」可言。

在单方面的屠戮下,杀手已经陷入癫狂:他开始一边咒骂孩子们是「该死的左派后代」,一边将躲起来的孩子一个一个揪出来,然后直接处决——先是后背一枪,然后是脑袋一枪。

先行赶到的挪威电视台直升机拍下的照片显示,杀手甚至站在一堆孩子的尸体上对着镜头挥手,这是在炫耀他的「战绩」。

加载中…
杀手站在尸体旁向镜头挥手致意

但在湖岸边,还有更加荒唐的事情:

电视台记者问道:我们挪威的警察去哪里了?

要知道,早在杀戮刚刚开始时,

杀手或是出于胆怯,或是出于想要吸引注意,曾两次拨通挪威报警电话谈判要求自首,但此时的挪威警方甚至压根就不了解现场情况,一个小时过去了,甚至还没有一名警员赶到于特岛附近。

这让杀手认为,警察不来是因为他的屠杀不够惨烈,那没办法我只好继续杀,杀到你们注意到我为止。

事实是,案发后位于奥斯陆的警方快速反应小队(SWAT)却表示无法出勤,因为他们的运输直升机驾驶员全都在休假。

当警察驱车到达湖边后,又因湖边的手划皮划艇「不符合任务要求」拒绝登岛。要知道,湖岸和小岛只有 500 米距离,但这一群饭桶真就在那干等着,等符合要求的「带马达的冲锋舟」从其他地方送过来。

加载中…
在湖岸边拍摄的于特岛

闹剧还没完,当警用冲锋舟终于运抵后,没行驶 200 米就熄火了。警察们竟然选择打道回府,而这同样也被电视台直升机视频转播出去,成了 21 世纪反恐史上最大的笑料之一。

每分钟都有孩子死去,挪威警察却在摆烂。

上帝和警察双双放弃了于特岛,现在只有凡人以血肉之躯守护。

早在警察到来之前,岛的另一头,一名德国退伍士兵听到了枪响。

看到孩子们争先恐后的跳入冰冷刺骨的湖水中,这位老兵立刻明白发生了什么:尽管他此刻也手无寸铁,尽管他并不知道岛上究竟有多少名杀手,但他还是义无反顾的驾驶自己的摩托艇冲了过去。

他一波又一波的往返在于特岛和湖岸边,尽可能救起每一个落水的孩子,在这最初的杀戮时间里,他的摩托艇几乎是孩子们唯一的希望。

没一会儿,另一对前来度假的夫妇也加入了他的营救行列,他们冒着枪林弹雨驾驶着严重超载的小艇,不在到两小时内救出了上百名孩子。

最后,还是帮着救人的夫妇对挪威警察的摆烂行为实在看不下去。

他们再一次冒着生命危险,驾驶自己的小艇载着警方突击队抢滩登岛。

加载中…
搭乘民用小艇登上于特岛的挪威警察

突击队队登上于特岛,这场闹剧式营救还没有结束:

他们首先逮捕了一名惊慌失措的未成年幸存者,这位死里逃生的孩子看到持枪的警察时已经精神失常了,但警察仍不由分说的将他关押审讯了 17 个小时。

咖啡馆外,警察试图说服里面的幸存者打开门,但同样崩溃的幸存者要求警察先放下枪,因为他们已经无法相信任何穿着制服的人。但屋外警察仍担心里面藏有杀手拒绝缴械,双方就这样僵持着。

直到他们找到了真正的杀手。

面对警察,杀手毫不犹豫的丢下枪,取下头盔,举起双手,光速滑跪投降一气呵成。

警察们这才发现,杀手根本不是预想中留着大胡子的中东裔恐怖分子。

相反,此人有着金发碧眼和苍白的面庞,是一名标准的北欧男性,从装束上也能看他出,此人和穆斯林教徒毫无关系。

两次恐怖袭击,共造成 77 人死亡,五百余人受伤。其中市政大厅爆炸案中共有包括警卫在内的 8 人遇难,于特岛上则发现了 69 具尸体,其中大部分是学生。

值得一提的细节是,于特岛上的遇难者大都面目全非。这不仅是因为凶手补枪,而且凶手还刻意选用了狩猎用的空心子弹,这种子弹命中后会在人体组织内翻滚形成空腔。即使受害者侥幸生还,也会给留下无法愈合的恐怖创伤。

加载中…
一名于特岛枪击案幸存者

挪威警方很快确定了杀手的真实身份——土生土长的挪威人安德斯·贝林·布雷维克,其父亲延斯·布雷维克是挪威知名经济学家和外交官。

加载中…
持枪摆拍的布雷维克

值得一提的是,现任挪威首相之父瓦尔德·斯托尔滕贝格就曾与延斯·布雷维克是挪威外交部门的同事。

也就是说,犯下滔天罪行的布雷维克,竟然和首相斯托尔滕贝格一样来自政治精英家庭,在同样的家庭环境下长大,有有着同样优秀的老爹,他两却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被捕后,面对镜头布雷维克没有一丝惊慌失措。相反,他还带着迷之自信的微笑、一路步履矫健仿佛押送他的警员只是配角,这绅士的仪态加上俊俏的面庞,甚至迷倒了大批电视机前的西方女性。

加载中…

自投罗网,只不过他宏伟计划中的一部分。

为了这一刻,他准备了整整八年。

八年时间,布雷维克深入研究了挪威法律,这个国家早已废除了死刑,甚至还废除了无期徒刑。此时的挪威立法者们都是坚定的废除死刑派,无论布雷维克杀掉多少人,哪怕这些受害者都是权贵子女,法官也不会破例判他死刑。

他的目标并不只是单纯的杀人,而是通过杀戮来博取眼球,来传播更多的恐怖。

现在,他已经吸引了全世界的注意力,接下来就要看他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了。

首先,为了尽可能引起观众好感,原本相貌平平的布雷维克,竟用数年时间去整容,他削尖下巴、填补额头、垫高鼻子,直接来了一套北欧极简风换头手术。

有着功底去老老实实做网红带货多好?

时代,他还真的是为了「带货」,只不过是「夹带私货」:

庭审直播开始后,布雷维克面对镜头,多次举起他的右手,掌心向下手臂伸直指向右前方。

加载中…

这是一个在欧洲极为禁忌和亵渎的动作 —— 纳粹礼。

而这也暴露了杀人狂魔的真正来头,他是一名白人至上极右主义恐怖主义者。

他们的真正目标是,屠杀一切有色人种和异教徒,在白人国家建立纳粹政权。

但「三观跟着五官走」、「颜值即正义」,不是白说的。

布雷维克靠脸在西方收割了一大波本不关心政治「颜粉」,其中的「脑残粉」甚至在欧洲各地抗议声援,全然不顾他们的偶像手上沾满鲜血。这也进一步帮他提高了知名度。

在庭审现场,不论圣母法官如何向他宣扬「人道主义法治」,布雷维克都摆出一副不听不听王八念经的态度。

本应对他提起刑事诉讼的检察官试图感化他时,他直接在法庭上大放厥词:

请直接判我死刑,否则你们(挪威)懦弱的法律就不配审判我。

好家伙,一个十恶不赦的罪犯,在圣母国家主动要求判自己死刑,直接和想他死的人站在一边。

这波大气层操作成功抢占了道德制高点,两极反转了属于是。

但这一切都是布雷维克提前计划好的。

果然,挪威的圣母法院毫无悬念地只判处他 20 年有期徒刑,这就是挪威目前拿得出手的最高刑罚,显然他们并不准备因为 77 条人命而修改法律。

挪威宁愿成为全世界的笑柄,也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圣母光环,真的太让人感动了,我看到这里直接哭死。

真正的好日子还在后面:

布雷维克被送往奥斯陆那举世闻名的五星级监狱。他将在这里拥有自己的单间公寓,公寓里面家电齐全,监狱食堂一天提供五顿自助餐,囚犯也无须参与劳动养活自己。在这座「监狱」里,布雷维克仍然可以玩电脑和 X-BOX、就这度假式坐牢都还不够,他甚至能在一段时间后周末休假「回家放松放松」。

加载中…
布雷维克的监狱公寓,甚至连铁窗都没有

就这他还不满意,他认为一个人住寂寞又空虚,因此又将挪威监狱系统告上人权法院,理由是「没有安排舍友让自己感到无聊」。

我虐挪威千百遍,挪威待我如初恋。

经过这场载入史册的圣母审判和一系列骚操作,布雷维克火了,他成功将自己打造成现代极右主义势力的精神领袖。

懦弱无能的圣母法律并不能伤他半根毫毛,反而能激发起更多效仿者参与他的「宏图大业」。

布雷维克将通过在监狱指导全世界的效仿者,在西方掀起一场血雨腥风。

他在自己的个人网站上,发表了一篇长达三千页的文章,详细的阐述了自己的整个计划:

《欧洲独立 2083 宣言》

全篇数十万字,是他八年心血。简单说就是:白人极右主义者们应当发动新一轮的十字军东征,用暴力消灭一切低等人种和异教徒,再度建立一个白人至上的基督教国家。

这个看起来很疯狂的计划,却得到了权威机构的充分认可:

2020 年,美国国土安全局将白人至上极右主义,视为国内最大的恐怖主义威胁;

2021 年,联邦调查局也将白人之上极右主义的危险性,提升到与 ISIS 同等的最高预警级别。

面对来自人类民主灯塔的警告,圣母国度确丝毫不让步。

他们又叒叕做了一件顶级狗血网文都不敢写的骚操作:

既然布雷维克喜欢极端政治,那我们就要支持他将「爱好」发扬光大——

2015 年,只有初中学历的布雷维克,收到了来自挪威最顶级学府奥斯陆大学(QS 世界大学排名 91)政治学专业的录取通知书!

什么叫「不拘一格降人才」?

挪威告诉我们,杀的人足够多,也能上好大学。

加载中…
白人至上主义/3K 党在美国的游行聚会,号召白人发起新一轮十字军东征

不出意外的话,再等几年,这位魔怔人从监狱里出来,也是学业事业双丰收,说不定到时候还能发挥专业特长,竞选个挪威首相什么的,变本加厉地向遇难者和家属伤口上花式撒盐。

偶像的力量是无穷的,布雷维克以身作则,号召全世界的白人极右主义者行动起来,掀起一股来自西方内部的恐怖主义浪潮——

「新十字军东征」。

2012 年 8 月 5 日上午,美国威斯康星州橡树溪的锡克教寺庙正在准备午餐,这座寺庙是当地印度裔锡克教移民的聚集场所。而在寺庙内开办免费的公共厨房,是锡克教徒特有的习俗之一。

加载中…
现任印度总理莫迪也是一名锡克教徒

这些总喜欢裹着头巾的锡克教「怪人」在人群中辨识度很高。但在当地人看来,锡克教徒怪异但「人畜无害」的习俗并不会影响到其它人的生活。

但就是这次普通的聚餐,给他们招来了杀身之祸。

10 点 25 分,一名白人男性手持一把民用型 XD(M)半自动手枪走进了寺庙,向里面毫无防备的人群开火。

要知道,锡克教徒在老家印度是出了名的骁勇善战,在殖民印度中领教过锡克教徒彪悍程度的英国人,甚至收编他们组成独立的「第 34 皇家锡克步兵团」作为精锐使用。

然而此时,手无寸铁的锡克教徒只能任人宰割,他们头顶高耸的头巾则成了绝佳的靶标。在警察赶到前的几分钟内,就有六人中弹身亡,这六人全部为锡克教徒。

在警察赶到后,枪手还展开了激烈反抗,一名警官被命中十五发手枪弹,但仍幸免于难。随后,自知逃生无望的枪手饮弹自尽。

枪击事件本身在美利坚并不寻常,但受害者都是锡克教徒,这使得 FBI 对凶手的作案动机产生了怀疑。

果然,在凶手的电脑内,找到了大量的「白人至上主义」资料,其中自然包括布雷维克那长达三千页的大作。凶手的背景资料也很快被公布:韦德·迈克尔·佩奇,前美军心理作战专家,因「个人原因」被美军开除后,加入美国白人至上主义团体,成为一名狂热分子。

作为一名「专业人士」,佩奇却选择以极端手段袭击「并无直接威胁」的锡克教徒,他的行动明显受到了布雷维克的影响:通过袭击相对温顺的目标来制造恐怖,同时煽动种族间对立情绪。

在行动发起前,他对朋友讲到:

「新的种族圣战即将开始。」

然而,此时的美国乃至整个西方社会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彼时的橡树溪警察局局长甚至拒绝向记者推测袭击背后的动机,他说道:「我不知道,我们也永远不会知道,当他死的时候,他的动机是什么。」

很快,他们就会知道了。

白色恐怖的蔓延

伴随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白人至上恐怖主义活动出现前所未有的活跃。

2018 年 10 月 27 日,犹太教安息日。一名枪手闯入位于匹兹堡的犹太教教堂,将十一名正在做礼拜的犹太移民当场射杀。

遇难者中甚至包括数名纳粹大屠杀幸存者,这些人逃过了奥斯维辛的焚化炉,却没有逃过自由美利坚的枪击。

加载中…
匹兹堡枪击案发生后前来祭奠的民众

枪击案发起前,枪手在他的个人主页写道:「HIAS(犹太移民互助会)正在入侵我们的国家,他们正在屠杀我们的人民,我不能坐视不管,调校好你们的光学瞄具,我要出发了!」

枪击案发生后,一大群美国键盘侠却在网上声援袭击者,他们认为整个事件都是「fake news」(假新闻),是犹太人一手策划的阴谋以博取同情心。在另一项匿名的调查中显示,有 35% 的参与者对于「犹太人的处置办法」这个问题上选择了「种族灭绝」。

2019 年 3 月 15 日,新西兰基督城,一声枪响打破了这个以西方上帝命名的小城。一名枪手闯入了当地清真寺,此时有约 500 名穆斯林在寺内做礼拜。 这名枪手携带了五把枪支,连续不断的向背对着他的穆斯林教徒开火。此次袭击还被他在 Facebook 上全程直播。

加载中…
基督城枪击案的 facebook 直播画面

远在北欧监狱的布雷维克,看到自己的好学生搞出如此壮举,整容脸都要笑塌了。

基督城清真寺袭击事件共导致 51 人死亡,死者全部是穆斯林移民。

凶手布伦顿·塔兰特在发起袭击前十分骄傲地向 ISIS 和基地组织喊话,宣称此次行动是对伊斯兰恐怖组织的「对等报复」,你们杀掉多少白人,我们就该杀掉多少穆斯林。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凶手的行为似乎又抢占了道德高地,大片同情者和极右主义者纷纷站出来为他辩护开脱罪行。

但这一次,圣母灯塔南半球分部的新西兰不敢怠慢。因为照这种势头发展下去,极右势力们真是敢叫日月换新天了。

2020 年 8 月 27 日,布伦顿·塔兰特被判终身监禁且不得假释,这是新西兰历史上做出的最严厉判决。

加载中…
基督城枪击案凶手庭审现场,注意其右手摆出的「白人至上」手势

尽管前文已经提到过,美国国土安全局和 FBI 已经将白人至上极右主义运动认定为当下最严重的恐怖主义威胁,但还是不能遏制恐怖袭击的发生。

2022 年 5 月 14 日,纽约州布法罗市一家超市发生枪击案,十名遇难者全部为黑人,凶手同样是一名白人至上主义者。

在袭击发生前,他在个人主页上向前面提到的所有「同行」,包括祖师爷布雷维克致敬,并将「黑鬼」和「血债血偿」刻在自己的枪上。他的行动目标也和所有白人至上主义者们如出一辙:

杀掉所有有色人种和异教徒,建立唯白人至上的新纳粹国家。

而西方政府面对这些现实威胁,依旧表现得唯唯诺诺。

正如一开始布雷维克在法庭上叫嚣的,迄今为止还没有一名白人至上恐怖袭击者被判处死刑。相反,这些人入狱后还能变本加厉的「激励后人」模仿。

更重要的是,这些袭击者往往受到过高等教育,他们出生优渥,接受过专业的军事训练,有明确的政治纲领。而且他们的行动大都效仿自布雷维克那套近乎「完美」的犯罪计划。不仅能够给现世带来恐慌,还能创造出一系列「合理性」获得更多追随者。

相较于他们的「前辈」如希特勒、希姆莱之流,迎接他们的不再是绞索和子弹,而是无数狂热粉丝和效仿者,白人至上主义已经成了妥妥的「流量密码」。

当西方的民主和圣母灯塔试图普照世界时,却有意或无意的遗忘了「灯下黑」。

加载中…
于特岛上的大屠杀遇难者纪念碑

高社会福利和「圣母般」的关怀罪犯,真的能感化他们吗?

至少到现在已经十年过去了,布雷维克仍然在通过书信传播他的极端思想,对受害者没有任何悔罪之意。

他的父亲不止一次对记者表示,整个好大儿最好的结局应该是「选择自杀」。

但挪威乃至整个西方社会仍在有意包庇甚至纵容这些恐怖分子。

或许对于西方来说,对待中东的「恐怖分子」就应该重拳出击,而对于自己家的「希特勒大孝子们」还得用爱去感化。

这样下去,如果有一天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大门再度开启,我相信焚烧炉的火一定比上次烧得更旺一些。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知乎盐选会员精选文章 » 2011年挪威射杀77人的极右份子布雷维克为什么只判了21年?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