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为什么总是会突然不想学习,明明知道学习很重要或者是时间不够了,还是没有学习的劲儿?还有怎么办?

在知乎上,总能看到很多文章,叫大家业余时间多读点书,多提升自己。

可真相是,很多人看到一篇好文章就一键收藏,之后,就几乎没有打开过。依旧沉浸在追剧、游戏、小说的世界里。

他们难道不知道看书学习的重要性吗?

肯定知道啊。

学习能够提升自己的价值、能够升值加薪、能帮助我们进入更优秀的圈子。

这些学习的好处,大家都懂。

然而,还是有人看不进去啊。

所以,在我看来,不用劝别人去学习。学习是一种主动的行为,假如他真想改变自己,自然就会付出行动。

那么问题来了,为啥很多人知道学习很重要,却依然学不进去呢?

01

我认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习的目的不明确,不知道为了什么而学习。

人是一种很奇怪的生物,做什么都追求意义。对一件事,如果我们赋予了某种意义,完成了它,我们会有很强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所以,为了成就感与满足感,我们愿意付出努力,并坚持下去。

就拿学习这件事来说,虽然我们知道学习对我们很重要,但如果不知道学习为什么重要,一般是很难坚持的。

因为这种情况下,支撑你学习下去的动力是意志力,但是意志力是有限的,当它耗尽之后,你很难持续学习。

就比如好多同学付费参加早起训练营,每天在朋友圈打卡。刚开始,你动力很足,每天准时打卡。过了一周,你有点力不从心,但为了能退回押金,还是咬牙坚持。好不容易坚持到最后,拿到了押金,你松了口气。

结果,你很快又回到了原样,睡到太阳晒屁股。

你看,这就是一个很典型的案例。不知道为什么早起,仅凭意志力坚持,这是很难持续的。

所以说,搞清楚为什么要学习真的很重要,否则,没有足够强的自我驱动力,很有可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毕竟,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比学习更有趣的事情,游戏、抖音、追剧还是很香的对吧。

我建议你先思考一个问题:我目前最急需解决哪件事。

比如说,你觉得自己身材很胖,已经影响个人形象了。所以,减肥就是你目前最急需解决的事。

如果你有一件很想完成的事,那么你的动机会很强烈,它会让你爆发出强大的执行力。

然后,给自己定个小目标。

别定太大的目标,目标设置的太大,你的方向就不明确,根本无从下手。

比如说,这个学期要通过英语四级。这样的目标方向明确、清晰,你知道下一步具体怎么做。

总之,你一定要搞清楚学习的目的,这是你持续学习的关键。

02

学不进去的第二个原因,是习惯了「低成本,高回报」的刺激。

抖音、快手,吃鸡,王者荣耀之所以容易让人入迷,是因为你一打开就能获得快感。

这些软件的背后,都有一个专业的团队。他们每天都在琢磨,如何让自家的产品更容易接触到你,如何让你获得最大的快感,如何让你持续使用这个软件。

他们把门槛做得足够低,只要你一点开,就能持续获取快感。

相对而言,读书、学习这类事情就很费脑筋了。你需要投入大量精力,还不能马上获取反馈。更糟的是,你付出了努力,却不见得有收获。

你看,看书学习是一件「高投入低回报」的事,而且还会让人很痛苦。人的大脑是趋利避害的,那么选择「低成本,高回报」的游戏、刷剧就很正常了。

当你习惯了这种「低成本,高回报」的刺激,就更加不愿去看书了。久而久之,你的思考能力就在慢慢下降,并开始沦为韭菜被人收割。

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03

前面讲过,玩游戏、刷抖音是属于「低成本,高回报」的事,你一进入这些 APP,立刻就能获得奖励,促使你继续玩下去。

而学习则刚好相反,你需要努力一段时间,学习的效果才会显现。

很多人就是因为没有从学习中获得奖励,慢慢的就产生厌学情绪。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如何克服厌学情绪」,关注人数 16 万。

你看,厌学的人真不少。

我想起了《学习之道》的作者芭芭拉·奥克利,她以前就是一个厌学的人,理科的成绩极差,甚至到了恐惧的地步。

但她文科很好,特别是俄语,越学越好。

她决定改变偏科的现状,硬着头皮学习理科。刚开始,她非常痛苦,挫败感丛生。

随着理科成绩的提升,她越来越有成就感,然后像当初学习俄语那样,越学越喜欢学。

最后,她竟然从理科学渣,成为一名工程学教授,这个反差实在是有点大。

为啥她能从一个厌恶理科的人,最后喜欢上理科呢?

最关键的,是她从学习中获得了奖励。

通过学习,她被聘为大学教授,获得了同事、好友的赞扬,以及学生们的羡慕。

这些奖励极大提升了她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激励她继续学习。

《自控力》中提到,当大脑获得奖励的反馈时,会释放一种叫多巴胺的神经递质,这并不会带来快感,但是会让人们期待得到奖励,于是愿意为了这种感觉付出努力。

刷抖音时,大脑会分泌多巴胺,同样,当我们从学习中获得奖励时(老师的表扬、学校颁发的奖状、同学羡慕的眼光,还可能是心仪的异性向你讨教问题),大脑也会分泌多巴胺。

你为了持续获得这种奖励,就会不断付出努力。

所以,要让自己主动学习,需要持续获得正向的奖励,慢慢的,你会爱上学习。

问题是,如何获得正向的奖励呢?

04

第一,设置奖励机制。

要克服厌学情绪,最难的是学习初期,因为你学习的层次还很浅,几乎得不到奖励。

那怎么办?

你可以设置一个奖励机制。

当你完成一个任务,就奖励自己吃顿大餐或出去疯玩一场,这会激励你付出更多努力。

因此,学习的时候,你也可以给自己奖励。这种回报,主要是物质上的。

比如,考到 70 分就去看一场电影,学习累了,或者厌烦了,就买杯奶茶奖励自己。

在学习初期,给自己一些奖励,能帮助你坚持学下去。

第二,获得精神上的奖励。

比如说,因为你在某个领域取得亮眼的成绩,很多人赞扬你,崇拜你,甚至找你的异性也多了起来。

为了持续获得这些奖励,在多巴胺的「催促」下,你会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去学习。

万维钢在《精英日课》里讲了这么一个案例:

研究者组织一群志愿者,挨家挨户敲门搞募捐,他们把志愿者分成三组。

第一组,研究者主要给他们精神鼓励,说这个募捐很重要,可以帮助很多贫穷的人;

第二组,研究者给了他们提成的奖励,「我们给你 1% 捐款的奖励」。

第三组,也是给奖金,不过,提成点是 10%。

结果,第一组的人,也就是没有任何奖金那组,募捐最卖力,他们募集的善款最多;10% 奖励的组,募集的善款第二,而 1% 奖励的那组,募集的善款最少。

这个实验说明了,物质奖励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但在很多时候,精神上的奖励比物质奖励更有效。

因此,当你取得一些成绩时,可以向周围人分享你的喜悦,也可以和你的伙伴真诚的互夸。

你获得的精神奖励越来越多时,就形成了一个正向循环,慢慢的,你非常享受学习带来的这种感觉。

05

讲到这里,相信你对这个问题已经很清楚了,看不进书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是不清楚学习的目的,不知道为什么学习,这很难让你付出行动并坚持下去;第二是你已经习惯了「低成本,高回报」的刺激,对于阅读,学习这类需要高投入的事情,你已经产生了厌倦的情绪。

这两种因素又互相影响,你花在学习上的时间越来越少,由于自身价值随着年龄不太贬值,最终被后浪拍在沙滩上。

所以,我想给你三个建议:

第一,搞清楚你目前最急需解决哪件事。

这可以给你提供强大的驱动力,这样你更容易坚持下去。

第二,给自己制定一个具体的目标

比如说,你今年要考上某个研究生院校,考某个证书,或者 3 个月内成功转行。

有了具体的目标,就有明确的方向。

第三,远离那些「低成本,高回报」的刺激

抖音、快手、王者荣耀,微博这些软件,相信每个人的手机里都装了一两个。假如你实在无法控制自己,最好还是卸载。

吃鸡刚出的时候,我就下载来玩,然后沉迷其中无法自拔,常常玩到夜里一两点。后来一咬牙还是卸载了,很多次想装回来,可是一看到进度条,需要这么长时间,想想还是放弃了。

相信我,假如你自制力较差,卸载是个好办法。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做有长期收益的事,而不是沉迷「低成本,高回报」的刺激。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知乎盐选会员精选文章 » 为什么总是会突然不想学习,明明知道学习很重要或者是时间不够了,还是没有学习的劲儿?还有怎么办?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