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过湘西赶尸人吗?
在《僵尸先生》当中,一个穿着道袍的人,手中拿着铃铛,一边扔着黄纸,而在他身后,是一排排贴着符咒的僵尸,他们蹦蹦跳跳的,跟随着道士的脚步,走向未知的归途。
这个场面让小时候的我记忆犹新。
我的一个朋友,恰恰就是一位赶尸人。
他叫梁永元。出生在 1959 年的湘西龙华村,这是一个落后偏僻的村子。
他只上过小学,很快就辍学了。
因为家庭贫困,梁永元开始打工,四处找活干。
而在这个时候,他的母亲把他交给了一个赶尸人,让他去学习赶尸。
赶尸是湘西特有的风俗,在当时是一门很高超的手艺。
虽然梁永元有些不情愿,但思索了一下,他还是去了。
湘西民间,自古就有赶尸这一行业,学这行业的,必须具备有两个条件:一胆子大,二是身体好,而且,必须拜师。赶尸人从不乱收徒弟。学徒由家长先立字据,接着赶尸人必须面试。一般来讲,要看满 16 岁,身高一米七米以上,同时还有一个十分特殊的条件,相貌要长得丑一点。
梁永元正好附和这个条件,因此一眼就被他师傅崔建远相中了。
崔建远年过五旬,身体还算硬朗,只是一生无儿无女。因此想找个几个徒弟,给他养老。
对于性格忠厚的梁永元,他还算满意。
当时跟梁永元一起拜师的还有三个人。他们想要成为赶尸人,必须要『过三关』。
第一关,崔建远让他们望着当空的太阳,然后旋转,接着突然停下,要他们马上分辨东西南北,倘若分不出,则不能录用。
因为他们此时不分东西南北,就说明他们没有方向感,夜晚赶尸分不出方向,不能赶尸。
接着第二关。
崔建远让他们去找东西、挑担子。因为尸体毕竟不是活人,遇上较陡之高坡,尸体爬不上去,赶尸人就得一个一个往高坡上背和扛。
前两关对几人来说还算简单,关键在于这最后一关。
崔建远将一片桐树叶放在深山的坟山上,黑夜里让这些人去取回来,只有这样,才能说明这个人有胜任赶尸人的胆量。
这三个人,有人去了之后,半路害怕的跑了回来,也有人根本不敢去。
只有梁永元去了坟山上,虽然心里害怕,但他还是把桐树叶取来了。
于是就这样,梁永元成了崔建远唯一的徒弟,开始学习赶尸。
崔建远教梁永元的,第一件事是画符,这种十分奇特的符,是在黄纸上用朱笔画上又像字又像画的东西,途中遇到意外情况,便将这种奇特的符朝西挂在树上或门上。
除此之外,梁永元必须学会三十六种功,才能去赶尸。第一件功,便是死尸「站立功」,也就是首先要让死尸能站立起来。第二件功是「行走功」,也就是让尸体停走自如,第三件功是「转弯功」,也就是尸体走路能转弯。另外,还有「下坡功」、「过桥功」、「哑狗功」等。
学习了半年后,很快梁永元就出师,跟师傅一起赶尸。
赶尸人的生活,其实跟一般农民一样,照样「日出而作,日没而息」。只有接到赶尸业务时,他们才将自己装束一番,前去赶尸。
他们虽赶尸,却忌讳赶尸这个名词。因而,内行人请他们赶尸,都说:「师傅,请你去走脚」或「走一回脚」。赶尸人若答应,他便拿出一张特制的黄纸,让你将死人的名字、出生年月、去世年月、性别等等写在这张黄纸上,然后画一张符,贴在这张黄纸上,最后将这张黄纸藏在自己身上。
赶尸人的穿着也十分特别,他不管什么天气,都要穿着一双草鞋,身上穿一身青布长衫,腰间系一黑色腰带,头上戴一顶青布帽,腰包藏着一包符。
梁永元接的第一个活,是跟师傅一起去的。
那是 1985 年 5 月 8 日。
梁永元穿戴好衣服,跟师傅走在出村的路上。
师傅告诉他,有个本村嫁出去的女人横死,所以让他们去走脚。
梁永元不以为然,只要能赚钱就好。
于是接下来一天,他们走了四十多里山路,来到了马家屯。
在这里他们见到了一具女尸。
女尸脖子上有一道伤痕,吐着舌头,看起来好不吓人。
梁永元第一次赶尸,被吓了一跳,师傅却一脸淡漠。他看了一眼女尸,对旁边女尸丈夫说道:「这是自杀的吧?」
「对,因为我打了她几下,谁知道她就上吊自杀了。」丈夫一脸的苦恼。
「那我们可赶不了。」师傅摇摇头说道。
「为啥?」丈夫一脸诧异。
师傅也懒得理睬他,观察了一下女尸,然后说道:「若想要让我赶也行,得加钱。」
丈夫无奈之下,只能答应了这个要求。
于是师傅这才开始做准备,他给这个女尸贴上符咒,撒上糯米。然后将粽叶斗笠呆在了女尸头上。
这就显得女尸极为恐怖,生人勿进。
在这时师傅才带着梁永元离开。
离开了马家屯,梁永元背着尸体,忍不住问道:「师傅,为什么要接这个买卖?」
他内心十分不解,因为赶尸有自己的规矩。有『三赶』和『三不赶』的说法。
其中凡被砍头的、受绞刑的、站笼站死的这三种可以赶。理由是,他们都是被迫死的,死得不服气,既思念家乡又惦念亲人,可用法术将其魂魄勾来,以符咒镇于各自尸体之内,再用法术驱赶他们爬山越岭,甚至上船过水地返回故里。
凡病死的、投河吊颈自愿而亡的、雷打火烧肢体不全的这三种不能赶。其中病死的其魂魄已被阎王勾去,法术不能把他们的魂魄从鬼门关那里唤回来;而投河吊颈者的魂魄是「被替代」的缠去了,而且他们有可能正在交接,若把新魂魄招来,旧亡魂无以替代岂不影响旧魂灵的投生。
师傅平时最讲规矩,可为什么这次破例了?
师傅神秘的一笑,脸色不屑道:「以我的经验来看,这个女尸根本不是自杀的,分明是被人勒死的。从她身上的伤势就能看出来。」
「所以,咱们先去一趟警察局。」
他们直接带着女尸,去往了警察局,把警察都吓了一跳。
很快,警察调查出了结果。
这个女尸果然是被人勒死的。
原来是因为她生不出孩子,可又不想离婚。
为了传宗接代,她丈夫一狠心勒死了她,还准备过后再娶老婆。
只可惜,这一切都被崔建远发现了。
警察对于崔建远的神奇之处赞不绝口,崔建远却满不在乎道:「都是些老祖宗传下来的,不算什么。」
折腾了大半个月,女尸依然没有安葬。
等事情结束后,按照女尸的家属意愿,崔建远还是跟梁永元准备将女尸赶回去。
女尸身穿斗笠,身上披着白色披风,就这样跟随在崔建远身边。
他们选择夜间出行,白天休息。
夜半,荒郊。
月亮透过乌云边缘,向地面撒出惨白的光线,几个人在地上缓慢的移动着。仔细一看,为首的是一位衣料青色、宽衣大袍的老者,只见此人,左手持一双红绳铜铃,右手挥一三角杏黄令旗。
老者身后还默默的跟随着一个行动怪异的女人,说怪异,是因为这个女人的行动,异常的一致,一致到如同是同一个人。
女人举起双手蹦跳着,仿佛一个僵尸一样。
看女人走路的力道,也有异与普通人,每一步都踩得相当生硬,似乎没有我们平时行路时。那种轻快、有弹性的步伐。
在看到这个女人的面孔,就更叫人感到惊异!苍白的面色中发出灰黑和铁青的混合色,还带有些许暗红的斑点,双目深深的陷在眼眶之中,深得找不到眼珠,只剩下两个黑黑的空洞。双颊也深陷进去,上面帖着黄纸,好象还画着符。
这一幕如果被人看到,肯定要被吓的肝胆欲裂。
这个老者就是崔建远。
而在女尸身后的人是梁永元。
因为第一次赶尸,梁永元显得格外紧张。
但很快他冷静下来,默默的行走着。
山路崎岖,不知道走了多久,天色已经逐渐亮了。
在这个时候,不知道何时,在他们面前,已经出现了一个客栈。
梁永元顿时有点害怕,荒郊野岭,怎么会有一个客栈。
这个客栈看起来很破旧,大门一直敞开着。
看到这里,梁永元反倒是不敢进去了。
崔建远瞪了他一眼,骂道:「没见识,老子平时怎么教你的,这是死尸客栈!」
梁永元顿时醒悟过来,脸色十分惊讶。
他早就听师傅说起过,但这还是他第一次见到。
崔建远停了下来,走进了客栈。
很快客栈里走出一个老头,老头跟崔建远是老相识了,并没有问太多,就让他们进去了。
梁永元背着尸体,有些不知所措。
崔建远骂了他一句不学无术,然后亲自把尸体,放在了大门后面,让女尸站在大门后面,就这样木然的注视着眼前。
客栈的老头见怪不怪,嘱咐了一下,就回屋睡觉了。
梁永元这才进入了死尸客栈里。
这里很灰暗,他们匆忙从包裹里拿出几个饼子,然后就着凉水喝了起来。
「师傅,尸体放在门后面,不会坏了吗?」
「没事,那里是专门放尸体的地方。」师傅满不在乎说道。
梁永元事后才知道,原来这种神秘莫测的「死尸客栈」,往往开在荒山野岭,只住死尸和赶尸人,一般人是不住的。
它的大门一年到头都开着。因为两扇大门板后面,是尸体停歇之处。赶尸人赶着尸体,天亮前就达到「死尸店」,夜晚悄然离去。尸体都在门板后面整齐地倚墙而立。遇上大雨天不好走,就在店里停上几天几夜,死尸也会站在门后,一动不动的。
这种旅店的大门,除了过路的赶尸法师以外,是没任何人移动它的,由于对尸体的恐怖,无形中这门后面成了极神秘、恐怖的禁区,连旅店里的工作人员,也没人探头去张望一下,即使明知那里没有什么尸体,也没有人想看神秘的门后边。
至于客栈为什么夜间也不关大门,那是因为尸体来去是在入夜以后和黎明以前,为便于尸体出入,所以不必关门。关门不外防盗,这种旅店不会遭遇失窃,小偷不敢光顾,即使大胆去偷,也偷不到什么。
死尸客栈跟赶尸人相辅相成,正是因为如此,才让赶尸人成为了湘西特有的职业。
其他地方就算有赶尸人,也因为背着尸体,无处可住。
除了死尸客栈,其他地方客栈,是决不允许尸体住在里面的。
白天睡了一觉,梁永元他们就准备晚上启程。
只是夜晚突然下起了大雨,于是他们就在这里继续留宿。
夜晚,崔建远跟客栈的老人喝酒。
梁永元这才知道,死尸客栈的老头,是崔建远的老朋友。
「还干赶尸这行?」
「没办法,就这点手艺。」
「现在愿意干赶尸这行的人,越来越少了。」
「是啊。你这客栈,也快开不下去了。」
两个人喝的昏天黑地,很快沉沉睡去。
第三天,外面的路已经干了,崔建远这才带着梁永元出发继续赶路。
一路上,他们走的很辛苦。
场面也非常阴森恐怖。
崔建远摇晃着铃铛,只在夜间赶路。
不仅如此,遇到路人,他也会不断摇晃着铃铛,大声喊着:「福神到此,生人回避!」
有人远远看到,就会马上避开。
不仅如此,崔建远还擅长制造恐怖氛围,让周围的人不敢接近。
崔建远手中拿着一个棍子,遇到有狗跑过来就打。
遇到小孩也要吓唬,不仅如此,每走过一个村子,他都要敲锣。在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会把门关上。不把狗放出来。
梁永元十分诧异,因为他觉得赶尸也是个正当买卖,何必装神弄鬼。
师傅却告诉他,赶尸这件事外人难得一见,并不是他们不给人家看,而是没人敢看。
师傅说:之所以赶尸在湘西以外的地方很难行得通。原因有三。
第一、住宿就成问题,其他地方没有死尸客栈。
第二、夜行人不知闻锣趋避,反而来看热闹,非吓死人不可。
第三、许多乡村,村外没有道路,势必经村中,大多数地方是不准尸体入村的,何况是跳跳蹦蹦的活尸呢?
而且尸体是怕狗的,狗咬住尸体衣服一拉一扯,尸体非倒不可,一只狗还容易对付,来上一群,把尸体的衣服甚皮肉咬得乱七八糟。连赶尸的都给咬伤,事情就严重了,但在湘西没有这些困难。
因此,大家提起赶尸人,就想到湘西。就是因为湘西特殊的地理位置,才衍生出了这种文化。
七天后,梁永元终于将尸体赶回了村子。
女尸的家属千恩万谢,给了他们不少钱。崔建远并没有多要,只是收了应该收的一部分。
之后女尸被下葬,梁永元也继续在家务农。
赶尸人,在某种程度上,只是一个副业。因为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活。
之后的几年里,梁永元陆续接了几个活,渐渐的他也有了名气,不过每个活他都是跟师傅一起干的。
我当时已经是报社的记者,偶然之间下乡采访,见到了梁永元这么一个传奇人物。
我问他,为什么赶尸,必须要两个人?
梁永元思索了一下,告诉我,可能是因为害怕吧。
毕竟荒郊野岭,漆黑的夜里,只有一个人赶尸,未免让人感觉到恐惧。
「那么赶尸,真的可以让尸体自己行走吗?」
对此,梁永元却并没有告诉我,只是神秘一笑。
此后的几年,我每次下乡都会遇到他,偶尔跟他聊聊赶尸的事情。
我问他梁永元最印象深刻的赶尸是那一次,他告诉我他赶过活人尸。
我当时大惊失色,活人尸是什么意思?莫非是活着的尸体?
梁永元这才告诉了我,一个让我至今想起,都感觉心痛万分的故事。
那是发生在 1980 年 5 月 16 日。梁永元跟师傅,前往一个二河村去赶尸。
根据师傅所说,这次要赶的是一个老太婆,也是他们村的。
老了,落叶要归根。所以让他们去赶尸。
等到了地方,这次连崔建远都懵了。
因为这个老太婆,根本没死!
虽然已经气息奄奄,这个老太婆还活着。
「这不是胡闹吗?」
在一个土房子里,崔建远跺着脚,指着炕上的老太婆喊着:「我赶尸几十年了,你这种情况我还是第一次遇到。」
老太婆虚弱的躺在炕上,还发着高烧,她呻吟着:「我要回家,我要回龙华村。」
在不远处,一个老头坐在门槛上,脸色阴沉的抽着旱烟:「死老太婆,你要回去正好。我也省的花钱!」
崔建远了解情况才知道,请他们来赶尸的不是别人,正是这个将死的老太婆。
她是龙华村人,十五岁被卖到了这家当儿媳妇。
现在快要死了,想要落叶归根,埋到龙华村去。
「这不合规矩啊,先别说你没死,就算死了。你也应该埋在这里。」崔建远不解问道。
按照传统,女人嫁到这家来,就是这家人了。
她就算死了,也应该葬到这里。
可她却为何坚持要回家呢?
不仅是崔建远不解,其他人也十分不解。
老头抽着旱烟,一脸不屑喊道:「要回去你就回去,反正我可不管。」
说完他竟然转身走了出去。
这下崔建远也不知道如何是好,表情充满了困惑。
老太婆伸出手,颤颤巍巍的抓住了他。
「求求你,无论如何都要送我回去。」
「我有钱,这是我攒下来的。」
她艰难的从身下,拿出了一个手绢。里面全都是零钱。一看就是她辛苦积攒很久的。
看到这里,梁永元和崔建远面面相觑。
「这件事情,怎么说也要跟你丈夫他们商量一下。」崔建远无奈开口道。
老太婆摇摇头,苦笑说道:「他们肯定会同意的。」
就像她说的那样,崔建远跟老太婆的母亲,还有几个儿子,不约而同选择了同意。
从他们的脸上,丝毫看不出一点不情愿。
这让崔建远都呆住了,但他没有多说什么,而是很快带着老太婆离开了。
赶尸分为两种,赶死尸,赶活尸。
活尸就是快要死的人,那个时候跟死人也没什么区别。
崔建远找了一个板车,就这样推着老太婆,准备启程了。
当天,老太婆的儿子,丈夫,并没有来送别,仿佛没有这个人一样。
这种无情,让梁永元心里很不是滋味。
老太婆已经病入膏肓,发着高烧。于是破天荒的,崔建远选择白天出发。
推着老太婆,行走在崎岖的山路里。
老太婆却显得格外开心,仿佛如释重负一样。虽然大部分时间迷迷糊糊的,但她依然有清醒的时候。
看着她的样子,梁永元也感觉很开心。
在她清醒的时候,梁永元喜欢跟她说说话。
在这个时候,他们才真正了解了。这个老人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老人名叫李凤英,十五岁的时候,家里穷的连饭都吃不上了。
她被母亲用一百斤小米,卖给了老光棍周山。
那个时候,她跪在地上,哭着喊着求自己的母亲。不要把自己卖出去。
可母亲同样痛哭的抱住她,让她看了看旁边的弟弟,饿得骨瘦如柴。
李凤英心软了,出嫁当天,她骑着租来的毛驴,穿着借来的嫁衣,一步一回头,嫁给了周山。
那天,母亲在哭,弟弟在哭,李凤英也在哭。
唯有周山在笑,笑的很灿烂。
十五岁的李凤英,只是一个孩子。她喜欢跟弟弟去山上玩。她喜欢门前那棵大槐树。
在那个天真烂漫的年纪,她喜欢家里的一切。
可这一切都被无情的粉碎了。
她小小年纪,就成了周山的妻子。
天不亮就要起床做饭,只要动作稍晚。她就会被周山无情毒打。
这样的日子,她一天都过不下去。
好几次她哭着跑回娘家,可母亲也没什么办法。
每次周山都会凶神恶煞的追过去,将她一顿毒打,然后带回了家里。
李凤英哭天抹泪,可日子还要过。
不知道过了多久,她怀孕了。在这个时候,周山对她的态度,变得温和了很多。
李凤英以为,好日子到了。
谁知道因为生下一个女孩,结果周山对她的态度,更是恶劣了。
最让她痛苦的是,周山转手就把女儿卖给了人贩子。
李凤英痛哭不已,想要追回自己的女儿,可人海茫茫,她根本无处去寻。
后来她也认命了,不再回娘家。
开始过起了自己的生活。
后来她又生下两个儿子,周山对她的态度这才好了不少。
可日子,依然过得很不好。
周山脾气暴躁,经常喜欢喝酒,喝酒之后就打人。
李凤英经常被打的青一块紫一块。
日子过得特别糟糕。
梁永元听到这里,忍不住问道:「你不是还有两个儿子吗?」
「他们为什么不管你?」
李凤英突然流泪了,摇摇头,没有说什么。
后来梁永元才知道,李凤英的两个儿子,都是出了名的不孝顺。
平时甚至会对自己的母亲动手,而李凤英的丈夫,看到他们动手打母亲,不仅没生气,很高兴,反而觉得这才是干大事的人,够狠。
梁永元十分感慨,李凤英这个女人,实在是命苦。
她为了家庭一辈子奔波,可到头来却换来了这样的结果。
难怪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她想要做的,就是逃离这个家庭,回到自己的故乡去。
李凤英清醒的时候越来越少了,在大部分时间,她口中念叨着:「回家,我要回家。」
可以看出,她内心有一种执念。
无论如何,她都要回去。
崔建远也深受感染,他毫不客气道:「你放心,我走南闯北这么多年。就没出过差错。」
「大姐,我就是豁出命,也要把你送回去。」
夜晚,他们没有留宿死尸客栈,而是留宿普通的旅馆。
看到老人气息奄奄的样子,老板不太乐意,怕老人死在这里。影响生意
结果崔建远骂道:「你还有没有良心?你自己没老娘吗?」
崔建远把老板痛骂了一阵,还告诉了老板李凤英的事情。
老板听到后,把他们换到了好一点的客房,临走的时候,死活也不愿意收钱。
距离龙华村越来越近了,老人的状态也越来越不好。
崔建远甚至不让梁永元跟她说话,生怕她送走。
老人口中念叨着很多话。
她似乎出现了幻觉,经常无缘无故痛哭起来。
「妈,别把我卖了。」
「别打我了。」
「我要回家!」
「我不欠你们周家什么了,我都还清了。」
「我想念门前那颗大槐树了。」
她仿佛一直在做一个噩梦,一个永远不会醒的噩梦。
梁永元内心也不是滋味,崔建远看到这里,口中念叨着:「落叶就要归根,人老了就要回家乡再死。」
距离龙华村越来越近了,远远的,他们已经可以看到龙华村了。
崔建远急忙喊道:「大姐,快起来看看,龙华村到了。」
原本已经气息奄奄的李凤英,在这个时候睁开了眼睛。
目光看向了远处的龙华村。十几年不变的场景,映入了她的眼帘。
她哭了起来。
「我看到了,那是我家。我家门口的大槐树还在。我回家了,我终于回家了。」
「妈,弟,我好想你们。」
她哭着翻滚下了板车,然后很快,她的身躯轰然倒在了地上。再也没有了气息。
李凤英的葬礼,是在三天后举办的。
李凤英的娘家很不愿意,还是崔建远,掏出了老人的积蓄。才把葬礼举办完的。
葬礼上,李凤英的儿子丈夫全都没有来。
李凤英的妈妈,弟弟,早就去世。只是没有人告诉这位可怜的老人。
这件事情,让我十分震撼,我想不到这世上竟然有这么无耻的家庭。
他们毁了李凤英的一辈子,到头来连葬礼都不愿意参加。
此后的几年,梁永元依旧干着赶尸的活。跟自己的师傅,将一个个远在他乡去世的人,带回到故乡。
只是找他赶尸的人越来越少了。
时代在改变,龙华村的人,越来越多的去城市打工。
梁永元依然固守着赶尸人这个职业,可他告诉我,这个职业,已经是后继无人了。
而且,时代的发展,让赶尸人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了。
殡仪馆取代了赶尸人的地位,现在就算运送尸体,也都是用汽车。
再也不需要赶尸了。
梁永元结了婚,娶了媳妇,也生下了孩子。
我曾经问他,愿不愿意让自己的儿子,也去干赶尸人这一行?
梁永元抽着烟,思索了良久,喃喃自语道:「还是别干了,这行快淘汰了。」
赶尸人,曾经湘西特有的职业,留下了一个个传说。
如今已经逐渐成为了过去。
那个铜锣响起,家家关门闭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此后的几年,家家都去打工,龙华村的人,越来越少了。
梁永元也接到了几个赶尸的活。
只是,已经不需要运送尸体了。
他运送的是骨灰盒。
那些在外地死去的人,一般会在当地火化。然后梁永元将骨灰盒运送回来。
赶尸人,真的快要名存实亡了。
梁永元看的很开,对于赶尸人的消亡,他似乎没什么感慨的。只是觉得现在日子过得舒服了,也不需要赶尸人了。
不过前不久,发生的一个事情,还是让梁永元黯然神伤。
那家死尸客栈关门了。
那个老头子,死在了死尸客栈里。作为死尸客栈最后主人,他坚守到了最后一刻。
梁永元亲自前往了死尸客栈,跟师傅一起,将这个老人送回了自己的故乡。
一路上,师傅又摇晃起了铃铛,阴风阵阵,仿佛在为老人送行。
老人的尸体,站在原地蹦跳着,跟随着他们一路同行。
关于赶尸的秘密,我一直很困惑。
赶尸人是怎么让尸体行走的?莫非他们真的有法术?
梁永元一直不肯告诉我,只是一次酒后,他透露了实情。
原来赶尸的秘密在于三个地方。
第一是药水。据说湘西苗族人,用栽种的草药,做成一种神秘的药水,用这种药水抹在尸体上,就可以防止腐烂,同时还能软化关节。
第二是符咒。我们在影视里看到的符咒降妖伏魔,威力无穷。但真实作用:只是用来贴在尸体裸露在外的皮肉,撒上药粉,防止蚊虫叮咬。
第三就是大竹竿。赶尸一般都是午夜时分,这样即使有人碰到,也不会受到惊吓。大竹竿是用来抬尸体,所以也必须漆成黑色。我们在影视中常常看到平举双手,蹦跳行走的僵尸,就是因大竹竿从尸体的胳膊下面穿过去的原因。其实的是赶尸人一前一后,用竹竿抬着尸体再走。
我恍然大悟,原来赶尸的秘密,竟然是如此简单。
过去人们因为恐惧,而将赶尸人,编造成各种神奇色彩,让人真以为,赶尸人可以驱使尸体。
现在看来,这一切都是大家因为恐惧的无端猜测。
其实赶尸人并不让人恐惧,他们制造恐怖的背后,是不希望有人打扰死人的宁静。
在这之后的几年,梁永元不再赶尸了。
他农闲的时候去城里打工,农忙的时候就回来。
偶尔还去看看师傅。
师傅也已经越来越苍老了,再也没有人找他干活了。
梁永元开始抚养自己的师傅,平时照顾他,就如同照顾父母一样。
只是隔三差五,当师傅问起,这段时间还有没有赶尸的活。他都是支支吾吾。
梁永元知道,赶尸人的时代结束了。
现在无论多远,都可以落叶归根。可这样的乡土情结,如今也变得越来越淡了。
有些人进入大城市,就宁愿死在大城市,也不愿意回家乡了。
又过了几年,2015 年的时候,梁永元突然找来了我,希望我能帮忙。
我问他帮什么忙,他告诉我,让我帮他想办法,得到株洲民政局的批准。
我急忙问他怎么回事,梁永元叹了一口气,眼泪从眼眶中低落而下:「我师傅,没了。」
原来他师傅去株洲市妹妹家探亲,结果因为高兴,多喝了几杯,死在了妹妹家里。
按照当地规定,师傅只能在当地火化,然后把骨灰运回来。
梁永元却不答应,他认为自己的师傅,一辈子赶尸,必须要落叶归根。
就这样僵持不下,他找到了我。
我决定帮他这个忙。
崔建远在龙华村很有名望,因此当地部门尊重习俗,答应了这个要求。
梁永元赶到了隔壁的株洲市。
他的路费,全都是村民帮忙凑得。
等他来到株洲市后,见到了冰柜里崔建远的尸体。
扑倒在冰柜里,梁永元失声痛哭起来。
接下来,殡仪馆打算派车,把崔建远的尸体,运回龙华村去。
梁永元却拒绝了这个要求。
他当时破口大骂道:「我师傅跟我说过,他要是死在外地,就由我赶尸送他回去。」
「轮不到你们,这件事情交给我。」
我当时急忙劝阻他:「我知道你能赶尸,可现在天气炎热,再加上龙华村距离株洲市实在太远了。」
「现在也没有死尸客栈,你这一路赶尸回去,你倒是没事,可你师傅该怎么办?」
梁永元被我说动了,但他依然固执说道:「你们把我送到距离龙华村最近的马家屯。」
「我第一次赶尸从那里开始的,就要从那里结束。」
我们劝了半天,他依然执着,于是我们干脆放弃。
车开了起来,梁永元坐在车上,抽着烟,面容充满了苦涩。
一路上,我们说了很多。
梁永元有点不甘心,他说自己想干一辈子赶尸人。
只是哪有尸让他赶呢?
我安慰他,现在的殡仪馆运尸人,就是赶尸人的一种。
他们用车更快的将尸体运送到故乡入土为安。
这难道不是一种更替吗?
梁永元心情这才好了起来。
接下来几天时间,路途漫漫,梁永元昏昏欲睡。
很快,车到了马家屯。
梁永元让人把冰棺放下,把里面的尸体拿出来。
殡仪馆的工作人员不答应,他们认为尸体暴露在空气里,要不了多久就会腐烂。
我阻止了他们。
「没事的,让他去做吧。他赶了一辈子尸,不会出错的。」
梁永元从车上拿上了自己的工具,符咒,药水,然后骂骂咧咧走下了车。
「你们学着点。」
他拿起刷子,给师傅的尸体上,刷了药水,然后贴满了符咒。
不仅如此,他还给师傅准备好了白衣和斗笠。
将师傅打扮好后,他眼含热泪,背起了师傅的尸体。
口中喊着:「起!」
师傅被他背在身上,他仿佛在完成一个仪式一样。
在这一刻,我们的表情都肃穆起来。
这是一代赶尸人的传承,也是历史的变迁。
「师傅,我们回家。」
梁永元说完,背起了师傅,就这样一步步前进。
哪怕现在是白天,他已经顾不得这么多了。
一路上,包围了很多人。
有人认出了梁永元,纷纷围绕在他身边。
得知这个斗笠是崔建远,有人默默跟在了他身边为他送行。
梁永元一路走走停停,我们也跟着他一路走着。
崎岖的山路上,梁永元上坡十分困难,有人想要帮忙,却被他骂了一句:「我知道怎么做,不需要你来帮。」
他艰难的拖着师傅的尸体,就这样爬了上去。他脸色涨红,手臂青筋暴起,眼泪却不住的从眼眶当中流淌而过。
距离龙华村越来越近了,梁永元也变得越来越沉默。只是口中经常自言自语。
「落叶要归根。」
「我们回家。」
距离龙华村只有半里,远远看过去,已经可以看到龙华村的轮廓了。
梁永元气喘吁吁的停了下来。
「师傅,我们到家了。」
他笑着,眼泪却不住的流淌而下。
赶尸人,这个在特定时期,特定地方才会出现的职业。在湘西已经成了一个传说。
年轻一辈的人,对它嗤之以鼻,而老一辈的人,却对他敬若神明。
可在这一切背后,却是中华民族,对于死后归宿的向往和执着。
如果有一天,你在湘西,看到一身青衣,摇晃着铃铛,背着尸体的人,请不要害怕。
那只是一个遵守承诺的人,不远万里,背负一个无处安放的灵魂。
回到自己故乡。
落叶归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