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是很多复读生很难迈过的一道坎,在这边给大家重点介绍一下解题技巧和解题思维,文末附精品资料《高考物理 20 个易错点详解,8 成学生的丢分黑洞!》。
物理学是描述世界万物规律的学科,很多同学可能会觉得物理内容枯燥。但其实这也是高考复读生与应届毕业生分数拉开差距的重要科目,有些人成绩不高,以为是刷题不够,但是其实我们首先要把相应的公式背牢,然后才有必要去刷题目。
当然最根本的要提高分数的话,还是得从思维层次来考虑物理情境的相关问题,接下来首先给大家讲几个比较典型的方法。
加载中…
第 1 个方法是用宏观思维看待问题的解题方法。
高考物理科目中有很多的定理和定律,其实单纯依靠死记硬背,并不能达成解题提分的目标,背多了有可能还会产生混淆,所以在这边建议大家运用宏观、深入的角度来进行解析,把所有的知识点串联成自己的思路框架,一旦对相关的定义和定理有了自己的理解,最后记忆起来就会简单很多。
第 2 个方法就是用量纲的视角来分析问题。
所谓量纲就是指以物理量为单位的操作对象,我们讲的每一个物理量其实都有它确定的量纲,每一类表示相同的意义的物一样,它的量可能是相同的,比如路程位移长度的单位都是米加速度的单位,是米每二次方秒。
第 3 个要点是注意灵活运用守恒定律。
我们高考物理中包含动量守恒、能量守恒、质量守恒在内的多个守恒定律,那是我们必须在高考复习的时候,深刻体会它们的实际意义,以便于灵活运用,同时在进行高考物理题运算时脑海中对守恒定理记忆深刻的话,可以直接帮我们跳过繁琐步骤,有时候也能够直接解除答案。
同时,我们也应当注意有些物理过程通常是多解的,我们在运用守恒定理时要避免因逻辑混乱而出现的露姐或者多解。再次提醒各位高考复习的同学:要通过多次练习来找到解题感觉,并且能够熟练掌握运用好这些方法。
第 4 个要点是自主建立分析框架。
我们在深刻理解书本要求的基本原理基础之上,建立自己的思维框架,或者是思维模型,这有助于我们快速解题。
比如不论是连续画出各个临界状态,绘制情景图还是画出某某图像,我们都要能够非常直观地了解研究对象在全过程的变动状态。一般而言,高考物理试卷当中的很多题目都是要求在已建立起来的物理模型当中进行拆分和简化,在此基础上转化为自己熟悉的简单模型就可得出答案。
很多人担心选择题的准确率不高,其实对高考物理的选择题我们要理解,它一般是对基本规律和基本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再辅之以定性推理,其实很少有复杂的计算。因此,我们在解题时一定要注意关键词例如可能/一定不正确的区别,要讨论多种可能性。
我们一般建议大家按照题目顺序来进行作答,这样在后期的大考或者是高考当中,会顺着做题的思维走,紧张的心情会逐渐平复,也慢慢的进入佳境。
加载中…
其实,在高考复读伊始,我们应该再次把高考物理的选择题进行归类,接下来,给大家补充讲一下高考物理选择题的注意要点。
第 1 类是基础知识记忆类。这部分主要是以考纲要求的实际内容为主,考察的都是高中课本最核心的知识点,往往在高考物理选择题中占据有一定的比例。这种题目的答题策略是应当记住最核心的公式定理,整理出自己的基础知识笔记本,可以在高考临近时抽一定时间进行背诵,确保不会丢分。
第 2 类是模块化的知识点对应题型。
最典型的就是基本上每套试卷都有天体运动知识和电磁感应这两类选择题,知识点比较模块化、相对独立。对应的解决方法在于掌握一定的运算能力,并且要记牢最核心的公式。比如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和电压比之间的关系。
比如,天体在做圆周运动时万有引力提供的向心力,这一类的解题思路大概要形成自己的套路,总结相应的出题规律。我们也要运用便捷的解题方法,如图像法,特殊值法和极值法来运算,并不一定要按照顺序进行各步骤的计算,只需要得出最终的结果即可。
第 3 类是图线类的问题。这也是近几年高考出现频率最高的一类选择题,通常难度较高,综合性较强,尤其注重考察学生对于图像和实际问题结合的能力。因此,我们应该利用相关知识,对相应图像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并且要始终明确定性定量关系以及图像中的点、线、斜率、截距、面积、物理意义,这是最关键的。
最后,对于高考物理的复习技巧,如果碰到自己棘手的问题,是可以按照自己所理解的题目来写上关键的方程,在进行关键分析讨论就能够因此而获得相应一定的分数。但是对于多选题而言,一定要把握宁可少选也不用多选的原则,或者只选择对自己最有把握的一项。
当然,归根结底所谓功夫在诗外,大家应该在平日的高考物理复习当中及时总结出题思路,建立起自己的思维框架。灵活运用前文所讲到的笔记的方法,建立自己的错题本和知识库,并且在每天晚自习的时候经常进行复习,以达到熟练巩固的状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