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被皇帝赐自尽后,可不可以不自尽而逃跑?

在一些刑案小说和古装剧中,我们常常能看到一种诡异的死法:把一张张用水浸泡过的黄纸一层层贴在人的脸上,就这样,受刑人居然在几分钟内就丢掉了性命。

这种刑罚,在中国被叫作「开加官」,又名「贴加官」,并不为正史所记载,然而也并非编剧们的杜撰,偶见于较为可信的私史之中。至于何谓「开加官」,又为何叫「贴加官」,真实的「开加官」的细节是怎样的,可以从光绪年间的刑部尚书赵舒翘之死说起。

赵舒翘是个典型意义上的「能吏」。在凤阳当知府时,他整顿吏治,清理积压的案件,剖断如流,左右惊服。还曾拿出自己的薪水助赈灾民,修场建棚,让自己的家人为灾民缝制衣服。然而同样是这个人,也是主张对戊戌六君子不问缘由、不经审讯、格杀勿论的保守派,还是支持朝廷利用义和团对付洋人的主力——他是个十分聪明的人,善于揣测上意,即便明知不可,也会曲意迎合。他知道义和团不堪用,却依附刚毅,气焰跋扈,对同为军机大臣的王文韶大呼小喝,十分得意。

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洋人要抓「首祸」。所谓「首祸」,就是逆贼头目。攻击洋人的头目自然就是大清帝国的实际统治者慈禧,然而维持局面,履行条约,搜刮赔款,还是要用她的,洋人们也就默认只拿除慈禧以外的「首祸」。当时刚毅已死,锅就落在了赵舒翘等人的身上。

不得已,清廷将赵舒翘「交部严处」,判「斩监候」。洋人不满意,又判「斩立决」。这下百姓又不满意,近万士民上街为赵舒翘请愿。没办法,最终「赐自尽」,既可以完成洋人的摊派,又可以保留朝廷的体面。

赵舒翘穿好了官服,北面叩头谢恩,随后吞服了大量鸦片。吞鸦片是可以致死的,清末杨乃武案中,有个葛品连,就是吞鸦片而死的。然而这个赵舒翘,体格实在是好,吞下鸦片以后竟然一点事都没有,于是又服鹤顶血。

鹤顶血,还有个如雷贯耳的名字「鹤顶红」,部分注解认为鹤顶血就是仙鹤脑袋顶上的一点红。然而事实不是这样的,所谓的鹤顶红,实际上就是颜色如同鹤顶的红信石。

红信石,又名红砒,是制作砒霜的原料。 

加载中…

图:红信石和丹顶鹤

红信石易碎,作毒药时磨成粉以便吞服,这种东西「有大毒」,服用后头痛、头晕、目眩、口干、喉痛、呕吐、胃痛、腹痛,严重腹泻,大量血尿,最终脱水、惊厥、呼吸困难而死,死时身体紫绀,耳鼻口目充血甚至流出,俗谓之「七窍流血」。

赵舒翘冲服后,等了好一会儿,奇怪的是,他还是没有死,甚至没有感觉。我们初看会觉得匪夷所思,然而这件事并不难理解,因为砷中毒(主要是砒霜)的急性中毒症状要发生在服用后的几小时甚至好多天,即便是比较严重的情况,通常也不会立即死亡。

作为使者的岑春煊对赵舒翘不死这件事非常着急,本来下午就该回去复命,结果一直折腾到了晚上,事主还没归西。于是又开始吞金计划,让赵舒翘吞金自杀。

加载中…

图:岑春煊(1861 年—1933 年)

吞金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吞金屑,一种是吞金环一类(比如戒指)的物件。

吞金屑的方法有讲究,以黄蜡包裹金屑,再行吞下,不能直接吞,黄蜡进入胃肠中后逐渐熔化,金屑露出,棱角就会划破肠胃。但金环等物,很难有这个作用,只能在肠胃间重坠堵塞,只有很小概率致人死亡。赵舒翘用的是后一种方法,家人找来了一些金戒指、碎银,二两下肚,还是没死,这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事情到这一步,就变得有点尴尬了。岑春煊在堂屋里等着,一直催促。赵舒翘就让家里人拿酒来,喝酒的目的,是加快血液流动,使血脉偾张,好让自己快点毒发身亡。结果他喝了「数巨觥」,还是一点事没有。

还是要靠「开加官」。

先把赵舒翘绑在床上,使其不能乱动,然后用黄纸,其实就是桑皮纸,盖在脸上,再往纸上喷酒水(抑或用纸直接蘸水)。

跟普通的纸相比,桑皮纸抗拉扯、抗断裂、黏性强,本身就用于糊在木制品和条编器皿表面进行防腐,一些画家创作时需要反复搓墨,桑皮纸的韧性就是实现这种技法的保障。

加载中…

图:桑皮纸

我试过,一张普通的纸贴在脸上,喷洒酒水,呼吸就会立即变得十分困难。坦白地说,如果平静地接受死亡,一个健康人可能会撑上个两分钟,随后就陷入死亡的过程。但如果精神紧张,没想死,还想要呼吸,那么在鼻下脸颊跳动的湿纸,就会在第一秒打乱你的节奏。不要想着嘴巴还可以张开,那没用。普通的软纸韧性不够,受不了急促呼吸的冲击,会在口鼻之处裂开个口子,但桑皮纸不会。

一张桑皮纸往往还略微透气,但随着桑皮纸一层一层加厚,赵舒翘开始挣扎扭曲,手脚却被死死按着。到第五张(一说第七张)时,他终于放弃了挣扎,死了。

赵舒翘被贴以后究竟用了多久才死是个未知数,他身体健康,想来时间要比一般人长一些。不过,按照 1915 年出版的《清朝野史大观》的说法,他被用黄蜡封住了耳目口鼻,黄蜡就是蜂蜡,熔点在六七十摄氏度,用手捏即可软化,封住耳目口鼻,没有不死的道理,再用贴加官,似乎显得多余,但即使是这样,赵舒翘还是没死,可能是没封严实,又或者是岑春煊太着急,度秒如年,等了几分钟,该死的还没死,岑春煊就让役吏「急以帛勒之」「复以数人力缚其手足」。还是缢法管用,过了「良久」,赵舒翘才气绝而亡。

这整个行刑过程之所以被称为「跳加官」,主要是因为桑皮纸易干,糊在脸上,就有了口鼻颧目的形状,酒水很快蒸发干净,定格变硬。揭下来,就是一片厚厚的人脸面具,这种多层的桑皮纸面具,就和戏台子上「跳加官」里丑角戴的面具一样。

何谓「跳加官」呢?

各种戏曲形式都有「跳加官」。近现代,曲艺行当在演戏之前,主要演员在后台准备,前台是不能一直空场的,就由二三流的演员提前为台下的官绅准备一出「加官进爵」的戏码。无论何种戏目,都要戴着面具,手上拿着布条,上面写着「天官赐福」「一品当朝」等吉祥话,三翻四覆,只跳不唱,祝福台下的绅士加官进爵,步步高升,故名「跳加官」。

直至今日,「跳加官」的演员,依然保持着假面的形象。

加载中…

图:跳加官 

「跳加官」变成了「贴加官」,也只不过是「跳」「贴」读音相近,而「贴」又很形象地表现了执行手段。

有人说「贴加官」是朱元璋的发明,这纯属无稽之谈。因为就算是「跳加官」本身,也是从明末才开始出现的,到清初才较为普及。

不过,桑皮纸糊脸只是水刑的一种,历史上不论中外,都喜欢将「水」作为折磨人,甚至杀人的工具。

比如水牢,水牢本身就是杀人牢,比旱牢煎熬百倍。在水牢浸水,和游泳、洗澡的浸水完全是两码事,非但时间上没有终止,环境也极其恶劣。 

隋大业初年,东莱海口造船,各州役丁饱受督吏的捶楚,不敢有丝毫懈怠。因为日夜浸泡在水中,「自腰以下,无不生蛆,死者十三四」。这还是较为洁净的水,水牢的池中,本来都是脏水、臭水,混杂了原本水中的垃圾以及后来人排泄而出的屎溺。关起来的人越多,就越像一个令人窒息的人造粪坑,光是气味就足以令人窒息。在水牢中又不能歇息,下半身一直浸泡,过上几天,就会腐烂生蛆。

朱元璋大破陈友谅时,陈友谅的兵因为来不及上船,死者甚众。很多受伤和横死道中的兵居然堵塞了道路,导致其他兵无法逃脱,被生擒了数万人。这些人本来都被赦免了,可是不知为何又突然令作水牢羁押。一个多月内,死亡过半。

古代地方豪强很喜欢私设水牢,有些放贷的,就用水牢暴力催收。

褚人获《坚瓠集》记载了清代盐场某位富户暴力催收的经过:这位富户有好几套房产,为了催收债务,就在某别业挖了一个很深的水池,外头用高墙环绕。抓了负债者,就扔到池子里面去泡着。有人被释放后去官府告他私设牢房之罪,可这富户素来同官府的胥吏交好,官府差人调查,他便请求胥吏拖延几日。在这几天里,他迅速召集泥瓦匠、画匠等一干民间艺术家,将水池填掉,再起造一屋,挂字画,贴楹联,杂置案床,一切作旧。等到受害者领着官吏来看时,富户就很讶异地说:「那天只不过是拉着他进屋聊了几句,怎么能说我用水牢关人呢?这不是血口喷人吗!」

上官大怒,重责举报者,并好言安慰了富户。

清朝的赴美华工如果想逃跑,往往也会被关进水牢。

吴剑华《查视秘鲁华工记》描写了华工们的遭遇,所述苦情及寮主苛虐之状,受者丧胆,闻者酸鼻。华工们每天都会被铁链牵着上工,从大清早到晚上,一直不停地劳动,到了晚上再牵回来。稍有懈怠,就会被鞭棒打死。他们被关在同一个屋子里,睡大通铺,胳膊绑在木榻边柱上,转个身都很困难。老板还饲养了几十条恶犬,听说有人逃跑,就放狗追查,能逃掉的不到十分之一。抓到逃跑华工后,就指挥乱狗群上撕咬,实施「犬决」。还没死的,或「拉回去枪毙」,或「用火烧死」,或「置于水牢之中泡烂而死」。

加载中…

图:采甘蔗的美国华工,江门武邑华人华侨博物馆

比起简单粗暴的水牢,浸猪笼就显得讲究多了。

在中国古代的苗疆,人们喜欢用浸猪笼的方式对付偷情的妇女。倘使一名女子在婚前同人有染,或者婚后同除丈夫以外的人有私情,那么族人就可以把她抓去浸猪笼。

猪笼是用于捕捉猪崽的竹笼,顾名思义,以竹条编造而成。椭圆状,如同蚕茧一般。一边有开口,把猪赶进去以后就封上口,防止猪崽逃脱,便于运输。把人捆绑后装进猪笼,塞进石头,而不是单纯的系石沉江,是因为进猪笼是对人的羞辱,把人比喻成了猪。这就如同晏子使楚,楚人让他从小门进一样。小人进小门,狗人进狗洞,就是讽刺,所以他才说「出使狗国才从狗门进」。

嫌套猪笼麻烦,单纯绑住手脚系上石头,直接沉塘,也算另外一种流派。浸猪笼和沉塘的主要对象,都是被认为「不检点」的女性。广东有个绿窟潭,近来人们在潭底发现了十几具骸骨,均被铁链拴住颈项和双手。他们都是清末至民国时期周围的李氏宗族惩罚的违反族规者,除了一名是男子以外,剩下的全都是女性。

加载中…

图:清末妇女被抬着去往沉塘的路上

男性的确也有被沉塘的,和女性不同,其主要罪状是「偷窃」且「屡教不改」,当然,有时也就用不着「屡教不改」。1906 年,湖南省宁乡县遭遇灾荒,在何氏祠堂打工的余某,因为家人饥饿,就偷了祠堂里存储的半担陈年积谷。结果被族长抓住,判以沉塘处死。何叔衡和另外三个拜把子的秀才兄弟,闯进祠堂把人给救了出来。何秀才的行为震惊了全族,他们眼睁睁看着一群长袍秀才把人给带走了。

实际上,浸猪笼的做法早已存在,和沉塘一样,一开始并不针对女性,只是发展到后来产生了变化。

唐代官员李福坐镇南梁时,辖区多是勋贵的田庄。勋贵子弟居住于此,仗着家里人在朝中为官,多行不法。李福刚上任,命人造了数个大竹笼,把尤其蛮横非法的几个人招来,问清楚他们的家世谱第,果然家长都是在朝廷当大官的,于是训诫一番,然后将他们装进竹笼,集体投进了汉江。从那以后,辖区内豪门子弟都十分警惕,收敛自己的形迹,不敢为非作歹了。

沉塘不光是中国人的发明,俄罗斯哥萨克首领叶尔马克,喜欢把人装进填了石块的口袋里扔进河里去。第一批东征的十字军从君士坦丁堡带回去了大量淫秽书刊,对于遵守中世纪早期清规戒律的人们来说影响很大,以至于通奸罪的数量有所增加。在那时,谁要是犯了通奸罪是要被沉塘溺死的,这也是为何雅典的古典爱情模式通常都是柏拉图式的「神交」,一如《聊斋志异》里张于旦和鲁公女的爱情。 

中世纪的巴黎人,喜欢用绳子把人捆在木板上,再把漏斗插进嘴里,将多达数升至十数升的水慢慢灌进去。大部分中国人都知道日军常用的「老虎凳」「辣椒水」。所谓的「灌辣椒水」,是将受害人绑住,往口鼻中灌入大量辣椒水,等肚子灌得如同大锅一样,便用穿着皮靴的脚猛踩腹部,令受害人把肚子里的水从嘴里吐出来,或者从肛门里喷出来,抑或是倒挂控水,总之没有一个是好受的。

1926 年,大连「满洲福岛纺绩株式会社周水子纱厂」的男女工人举行大罢工,许多人被日本警察逮捕。日本警察把工人们绑在老虎凳上,把胶皮水管塞进喉咙,然后拧开水管,朝喉咙里灌。人的胃肠迅速鼓胀,等膨大如箩筐后,就再用木板把水压出来。血水从工人的口、鼻、肛门喷出后,接着再灌,如此循环往复,直至交代出足够多的人名,以便他们进一步抓捕。

人们印象最深的,还是悬挂浸水的水刑模式,把人倒着吊起来进行审讯,觉得犯人不听话了,就把绳索一松,犯人的胸部以下至头部,就都会浸在水缸里。提前憋气是没用的,他们一定会等待你呛了足够的水以后再把人拉上去。

被灌水审讯的人,即便能活下来,后半生的生活质量也不高。通常来讲,人的大脑缺氧 3~4 分钟,就会导致不可逆的损伤。而呛水导致的疾患,至少需要数月才能有所缓解。受此刑者,无不患上终身的疾病,很多当时就死了。

不过,水刑发展到现代,竟变得「科学」起来,成为很多国家审讯逼供时的一种有力手段。

在美国海外的一座监狱里,为了从本·拉登的得力助手祖巴耶达赫嘴里撬出消息,中情局探员将他绑在一块木板上,让脚稍微高于头部。这样做的目的无疑是使人血气涌聚在头,本身就比较憋闷,和安静状况下大有不同。此时再用一块布盖住他的嘴和鼻子,随后用水连续浇上个 40 秒钟。

一般人能够憋气 40 秒左右,这也是中情局在审讯囚犯的时候所设计的一个极限,保证受刑者不会窒息而死,却又最大化地保证受刑者生不如死的状态。

祖巴耶达赫是想呼吸的,然而只要一呼吸,就会呛水。40 秒的极限马上要到了,他憋得浑身难受,却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到这时,探员就让祖巴耶达赫透上一口气,以免他昏死过去,感受不到痛苦。问讯一会儿,接着再来,如此循环往复。

湿布下,人可呼不可吸,如同大病将死之人的呼吸方式,张口抬肩,气只出不进,人非常恐惧,通常很快就会招供。 

加载中…

图:「基地」组织三号头目祖巴耶达赫

中情局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这个过程,显得不厌其烦。要说祖巴耶达赫也是嘴严,竟然一个月没松口。这一月里,他总共被刑讯了 83 次,每次都生不如死。不要以为每天挨完水刑就结束了,要知道,除了水刑之外,监狱里还有其他针对精神和肉体的各类折磨,这些折磨看起来和水刑「同样文明」。最后,死不开口的祖巴耶达赫终于受不了了,为美方提供了许多重要信息。

《纽约时报》驻白宫首席记者彼得·贝克(Peter Baker)的《交火的日子:布什和切尼的白宫岁月》中,详细地描绘了祖巴耶达赫的受刑过程。联邦调查局的探员对中情局的做法提出了抗议,因为祖巴耶达赫在此之前已经答应和中情局合作了,结果中情局依然对他动用水刑。罗德岛大学教授基特利茨认为,就算是中世纪的法官,也不会假装认为水刑不是酷刑。时任美国总统的布什认为,传统的文明的审讯手段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局面,不足以令恐怖分子供出有用的信息,因此,他希望中情局和司法部引入更加残酷的刑罚,想办法证明诸如水刑、罚站等刑讯手段的合法性。

水润万物,也可杀人。在荒蛮傲慢的时代里,的确可以用少许的水杀死很多无辜的人,还不会遭到报应,一些人以为这就是世界的真谛。殊不知船行水中,是容不得一丝罅漏的,帝国之船如此庞大,对罅漏视而不见,对巨洞熟视无睹,反责诸水。那么等待它的不是翻覆,就是沉没。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知乎盐选会员精选文章 » 被皇帝赐自尽后,可不可以不自尽而逃跑?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