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节课我们说到,大脑里的第二道封印叫做:负面情绪。
今天我们来讲一下这道封印具体该怎么解。
如何「治未病」?
上节课我们说,一旦你有了负面情绪,其实就已经很难控制了。
所以,你要做的不是等情绪来了,再想对策,而是要想办法,让这些负面情绪,没有机会出现,也就是所谓的「治未病」。
那具体该怎么做呢?
要治未病,那你就得先知道病因是什么,然后才能对症下药,把它们扼杀在摇篮里,对吧?
病因,上节课我们已经找到了,产生负面情绪的原因有 2 个:一是信念不匹配,二是能力不足够。
那么对应的方法就是:改变信念,以及提升能力。
我们先来说提升能力
我们之所以会出现愤怒、恐惧、害怕、焦虑、担心,等等,这些负面情绪,通常是因为我们的能力无法解决眼前的问题。
比如说战争突然爆发了,你被派到了前线,那么当你看到漫天的炮火,成堆的尸骨,我猜你那时的情绪状态一定是非常害怕的,因为你从来没有打过仗,你处理不了这么复杂、这么危险的情况。
在那个环境下,你会无所适从,你不知道该干什么,能干什么,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你甚至不知道该往哪里走…
所以,不是每个人都能去前线打仗的,每个士兵,都是要经过非常严格的训练:从体能训练,到格斗技巧;从枪械使用,到队形演练;从战术理论,到实战演习;从队友倒下该如何处理,到自己中弹该如何急救…你都得反复学习、反复训练、形成条件发射级的能力,才能被派到前线去打仗。
这些是什么?这些就是提升你在战争环境下的应对能力。
只有经过长了期艰苦的训练,拥有了这些能力,你才能应付战争中如此复杂和残酷的局面。
所谓的英勇、自信、从容…都是有能力做保障的结果。
所以,想让负面情绪不在出现,那么你就要在平时,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至于具体该怎么提升能力,之后的课程,我们会详细讲。
好,这是解决负面情绪的第一个办法,就是不断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后我们来看第二个办法。
第二个办法是:建立一套正面的信念系统
什么是信念系统?
所谓信念,就是你理解世界的方式,你认为这个世界「应该」是怎么样的?你的朋友或者爱人「应该」是如何对待你的?你做了某些动作「应该」得到什么样的反馈?
像哲学啊,道德啊,各种宗教啊,它们各自代表的,其实就是一套信念系统,他们告诉你这个世界「应该」是怎么样的,人与人的关系「应该」是如何相处的,每个人「应该」遵守什么样的行为规范…
如果你接受了某套信念,也就意味着,你接受了里面的那些「应该如此」的各种规则。
那么如果某个时候,有件事情不符合这个「应该」的情况,它就会触发你的负面情绪。
这里有点绕,我举个例子。
比如说,今天是你和你老公结婚一周年的纪念日,你们约了晚上 6 点一起吃烛光晚餐。因此,你特地花了 2 个小时的时间,化妆,选衣服,并提前了 1 个小时,到了酒店…
你原本以为,先生也会特别重视今天的约会,至少不会迟到,对吧?
可没想到,到了 6 点,你先生还是没有出现,这个时候,你就有点生气了!你给他打了 2 个电话,但是都无人接听…
等到了 7 点,你的先生终于到了,他说路上堵车了…
这时你会怎么样?
你可能就会特别生气,说:「你不知道今天什么日子吗?你为什么不早点出来?有没有点时间观念!还有,你电话为什么不接?你什么意思?你再看看你这衣服,你是来这里上班的吗?…」
说完,你拿起包就走出了酒店…
为什么会这样?
明明是一件小事,有必要发那么大火吗?
在你看来,有必要。
因为在你的脑海中,可能有三条信念,被你先生「迟到」的这个行为给触发了:
第一,「准时」是对人、对事最基本的重视。你不准时,说明你不重视我,不重视这次约会,那你就是不爱我!
第二,我那么重视这次约会,你也应该像我一样重视。我为此画了 2 个小时的装,提前 1 个小时到了酒店,你却连一个准时都无法保证!还穿个服务员的衬衫跑过来,你是什么意思?
第三,我打电话,你就应该马上接听。你已经迟到了,也不知道发个消息来道歉,我打电话你还不接,你到底想干嘛?你心里到底有没有我?
你看,一旦现实情况,和你脑海中预想的这些「应该的情况」不符合,那负面情绪就会立刻出来。
如果这三条信念不改变,那么你们下次,还会因为同样的事情吵架,比如男士又穿错了衣服,晚回了电话,或者迟到了 20 分钟…
而同样的问题,如果他面对的是另外一个「信念系统里对时间和服装不是那么在意」的女生,可能就完全没有问题。
因此,你想要变得善解人意,温柔体贴,需要的不是在当下控制自己的情绪,而是要换一套信念系统。
好,那你应该学习哪些信念呢?
信念有很多,从论语到圣经,从宗教到哲学,甚至从民间俗语到心灵鸡汤…这里面都包含了大量的,有用的信念。
他们之间并没有优劣之分,你选择任意一套都是可以的,它们都能改变你对这个世界,对为人处世的认识,而认识改变了,你的情绪自然就会跟着改变。
比如,学论语的人,如果先生迟到了,她可能就会说: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就是已经发生的事,我们无法改变,也就没必要说了,我们现在就好好享受这顿烛光晚餐吧。
再比如,读圣经的人,如果先生迟到了,她可能又会说: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
爱他我就应该无条件的接受他,从他的角度出发,为他着想,他迟到心里一定也很难受吧,那就让我对他再好一点吧…
你看,有了一套好的信念系统,你对这件事的理解就会改变,那么情绪也会变得不同。
当然,论语、圣经…它们的体系都比较庞大,学习起来,需要不少的时间。
这里,我推荐一套比较简短的,让我也受用终身的信念系统,供你参考。
这套系统是 NLP 里的 12 条前提假设,对,只有 12 条,虽然很短,但是,如果你能以这 12 条来理解这个世界,理解你和别人的相处关系的话,你的负面情绪就会大幅减少。这 12 条是:
1. 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能力、特点,你们在不同的环境里长大,经历了不同的人生,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和信念系统,因此对待同一个问题,你们会有不同的看法,你要学会接受和欣赏。你只有尊重别人的不同之处,别人才会尊重你独特的地方。
2. 一个人不能控制另外一个人
每个人的信念、价值观、行为习惯等,只对自己有效,不应该强加给另外一个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也不能施于人。
一个人不能改变另外一个人,一个人只能改变自己,影响别人。我们能推动的,只能是我们自己。当你想要改变另一个人的时候,你的悲惨命运就此开始。
3. 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
光说不练假把式,光有道理没效果都是在胡扯。听上去再有道理的道理,如果实际应用的时候没效果,那就是没道理。
有时候我们会为了讲道理而讲道理,而忘记了目标是什么。小孩才分对错,成人只讲利弊,只要行为和方法,在不伤害其他人的基础之上,有利于目标的达成,就是好方法。
4. 只有由感官经验塑造出来的世界,没有绝对的真实世界
我们了解世界的过程,是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捕捉外界信息输入到我们的大脑里,构建出的一幅世界的样子,而一个人的经历是有限的,你永远不可能看完世界上所有的角落,过程中也会缺失很多信息,就算是进入了大脑的信息,也会被你的信念系统给重新编码,被赋予新的意义。
所以,你脑海中的这个世界不是绝对真实客观的,而是主观的,你遇到的所有事情,本身其实都是没有意义的,所有的意义都是我们根据自己的信念系统,人为给加上去的。
因此,如果你想你的世界变得更好,你无需改变外面的世界,你只要改变自己脑海里的世界,你的人生便会有所不同。
5. 沟通的意义在于对方的回应
每个人大脑里的世界由于都是主观的,对外界输入的信息会按自己的理解重新编码,所以,你说的一句话,在对方听起来也许就是另外一个意思。
因此,在和对方沟通的时候,你不应该只关注自己说了什么,而是要关注对方听到了什么,理解的程度到哪里,对方的回应,才是你这次沟通的效果。
6. 重复旧的做法,只会得到旧的结果
这一句比较好理解,我就不做解释了,用谢霆锋在《锋味》常说的一句话来概括:你如果想要得到从未得到过的东西,就要去做从未做过的事情。
7. 凡事必有至少三个解决方法
对事情没有办法的人,会将事情画上句号;对事情只有一个方法的人,因为别无选择,所以会陷入困境;对事情有两个方法的人,也会陷入困境,因为他会左右为难。
而你对一件事情有三个方法的时候,你才会有选择,有选择就是有能力。而且,有了第三个方法之后,通常你会找到第四、第五个、甚至更多的方法。
当你感到无计可施了,只是说已知的办法都行不通而已。因此,你只要相信一定还有未知的方法存在,那么总有一天,问题会被你解决。
8. 每一个人都选择给自己最佳利益的行为
每个人都想有更好的明天,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他认为在当时的环境下,做出的最有利于他自己的恰当选择。
因此,每个人的行为背后,一定有他的正面动机。如果你了解和接受了他的正面动机,他就会觉得你接受他这个人,你就更容易引导他做出有效的改善。
9. 每个人都已经具备使自己成功快乐的资源
每个人都有过快乐的经历,换句话说,你是有让自己快乐的能力的。
你的快乐取决于你自己是怎么看待眼前发生的事情,而不是眼前的这件事决定你快不快乐。你遇到的每一件事里,正面和负面的意义都是同时存在的,至于你想看到事物的哪一面,赋予它什么意义,由你自己决定,你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信念,来改变对它的理解,从而改变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记住,你本人已具备了让自己成功快乐的所有能力,无须外求。
10. 在任何一个系统里,最灵活的部分便是最能影响大局的部分
能有一个以上的选择,便是灵活;能容纳别人不同的意见,便是灵活;灵活并不代表放弃自己的立场,而是寻求双赢、多赢的可能性;
灵活也代表你足够的自信,自信度越是不够,越容易在某个角落认死理,态度强硬;而强硬的态度会让周围的人感到紧张,灵活却能让人放松。
11. 没有失败,只有反馈。
失败是只有在事情画上句号的时候才能使用的,只要事情还将继续,只要你不想放弃,就不能使用失败来形容。失败只是一种反馈信号,告诉我们之前的尝试没有用而已。它是提醒你,你需要改变了,需要寻找一种新的方式继续。
12. 动机和情绪总不会错,只是行为没有效果而已
因为男朋友迟到而发怒,是因为希望有一个完美的约会;因为担心明天的演讲而焦虑,是因为希望发挥出色;我们情绪的背后藏着动机,动机总是正面的,因为潜意识从来不会伤害自己,只是误以为某些行为可以满足自己的这份动机。
关于这 12 条的具体解释,我放在了文稿中,内容有点长,但是我还建议你,有空的时候,翻出来再多读几遍,甚至把它们背出来,融入到自己的血液里,成为你的信念系统,并且,以这 12 条,来为人处世。
每当你遇到伤心、难过、愤怒的事情,记得回来看看这 12 条,我相信你一定能从中找到原因,并摆脱负面情绪。
学习信念,没有什么技巧,关键是,你要真的相信。
好,如果你的能力还不够,信念系统还没建立完善,但是负面情绪已经来了,怎么办?
下面,我再给你介绍一套紧急处理情绪的办法,也就是,治已病。
紧急处理情绪的方法
具体可以分为三步:
第一步:觉察
首先,你要觉察到自己处在情绪状态中,比如你生气了,那你要在心里说:我正在愤怒的状态。当你知道自己在生气的时候,你的情绪就会减少大半,你的理性就开始发挥作用,而不是完全关闭的。
第二步:理解
就是,你要理解自己为什么会愤怒?我的动机是什么?我想通过愤怒得到什么?这个动机,我可以用其他的方式来达成吗?如果是我能力不够,那么,现在我可以找谁来帮助我呢?
如果你找不到自己的动机,那就想一下,是对方或者外围世界的什么,触犯了自己的哪条信念?你觉得事情应该是怎么样的?这条信念本身是不是正确的呢?
第三步:转换
就是想一想,我的表达里有没有负面词语?试着把它们转换成正面词语。12 条前提假设里,有哪一条可以解释目前的这个情况的?试着用这条,来替换自己原有的信念…
如果,你能够顺利走到这第三步,那么你就 把一个情绪问题,变成了一个具体的问题了,你已经从感性的伤心、愤怒,变成了理性的思考。
这时候,你就能够想到办法来解决它了!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当然,之前我们说过,情绪如果已经出现了,那么要消除它,就已经很难了,这三步每一步都不容易。
所以,最关键的,还是要在平时,打磨好自己的信念系统,提高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这样,你才能慢慢的把负面情绪,扼杀在摇篮里。
有一天,你会发现,不是你控制情绪的能力变强了,而是已经很少有事情,能触发你的负面情绪了,你处处展现出的是自信与从容,面对危难而不焦虑,面对冲突而不愤怒,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
这个时候,你大脑里的第二道封印:负面情绪,也就被解开了。
小结
好,下面我们来小结一下今天的内容。
你不应该试图去控制情绪,因为情绪不是问题本身,一切控制的方式,都是治标不治本的。
要解开这道封印有 3 个方法:
第一,是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关于这部分,我们后面的课程会详细讲。
第二,打磨好自己的信念系统,认识 NLP 的 12 条前提假设,让它们成为你为人处世的信条。
第三,如果情绪已经来了,你可以用三个步骤,来做一次紧急的处理:第一步觉察,第二步理解,第三步转换。
有些人喜欢快,喜欢药到病除,但是,他忘记了,真正重要的是强身健体和修炼内功,这才是治本的方式。
而治本的方式都有一个通病,就是耗时特别长。你不要期望,听完之后就能马上不一样了,这是不可能的。删除负面词语,替换信念系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每一项都需要你反复训练、长期坚持,才能逐渐成效。
所以记得,今天我给你的,只是一个起点,终点要你自己去到达。
今天留给你的思考题是:
在这 12 条前期假设里,你对哪一条感触最深,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