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东京奥运会在疫情影响下,拖了一年多终于开始。
有人计算过,东京奥运会投资或超 158.4 亿美元。
但是面对疫情下四面空空的比赛场馆,东京奥运会岂不是赔死?
那么举办奥运会到底是亏还是赚?
1
如果把奥运会比作一件商品,那必然是要遵循先花钱,再赚钱的原则。
奥运会全称是奥林匹克运动会,发源于希腊,在「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手中推向了全世界。
奥运会每 4 年一届,会期不超过 16 日,是世界上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综合性体育盛会。
作为全世界最大规模的体育盛事,还真不是谁想办就能办的。
简单说,举办奥运会的国家,必须具备最基本的条件,那就是——经济实力。
经济学家安德鲁·津巴利斯特认为,奥运会在一段时期内逐渐变成了一场经济上的赌博。
奥运会不是小孩子在沙滩上堆沙堡,说堆一个就堆一个的,首先,它得烧钱,而且是一个长期烧钱的大工程!
事实上在 1984 年洛杉矶奥运会之前,每一届奥运会都巨亏。
2
1896 年第一届雅典现代奥运会,其意义非凡,但是当时的雅典财务已经到了濒临崩溃的地步。
可雅典皇室依旧自信地认为:「只要举办一次运动会,就能够挽救雅典经济。」
没想到,当时雅典皇室预估开办奥运会的 58.5 万德拉克马,因为种种原因激增到 374 万德拉克马,差点让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雅典奥运会夭折。
德拉马克是希腊主货币。
幸好一位慷慨的富商捐赠了 100 万,让雅典皇室靠这笔捐赠资金完成奥运会初期建设,暂时度过难关,挽住了皇室颜面。
无独有偶,1924 年第 8 届法国巴黎奥运会,也是面临财政窘境。
这场奥运会有 44 个国家前来参赛,热闹非凡,首次引进「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格言。
但巴黎财务面临危机,也没有想到举办奥运会的成本竟然如此之高。
一时间,本来能借奥运会大发一笔横财的巴黎捧了个烫手山芋。
和 1896 年雅典奥运会一样,同样有人出手,才挽救了这一届的巴黎奥运会。
但出手的不是个人,而是保险公司。
当地的保险公司集体担保了 1000 万法郎,才让巴黎渡过危机。
而在此次奥运会过后,巴黎的收益仅仅只有预期的一半,不是一个惨字所能形容的。
3
但要说亏损最惨的奥运会,1976 第 21 届加拿大蒙特利尔奥运会要认第一,没人敢认第二。
起初蒙特利尔觉得办奥运会财政没问题,但之后赛事场馆建设费用严重超支,让整个城市的经济几乎陷入瘫痪,由于政府负债严重,当时吓跑了很多的投资者。
蒙特利尔一共欠下了不到 20 个亿美元的债务。
虽然硬撑着把奥运举办完了,但是欠下的债务,硬是让全民还债还了 30 年!
一直到 2006 年才连本带利全部还清。
钱亏了不说,作为东道主,加拿大却连一块金牌也没得。
真可谓赔了夫人又折兵。
和蒙特利尔成为难兄难弟的是 1980 美国普莱西德湖冬季奥运会。
普莱西德湖的负债情况与蒙特利尔不相上下。
蒙特利尔至少还有大量人口基数,但是普莱西德湖没有。
冬奥会结束后,仅仅只有 3000 居民左右的普莱西德神奇般地欠下 600 万美元惊天巨债,如之前几位悲惨的兄弟命运一样,普莱西德湖也有人出手相助,是他的好兄弟纽约州。
纽约州以部分冬奥会场地为条件,替普莱西德这个可怜的孩子偿还了部分的债务。
1992 年,好了伤疤忘记疼的法国想着夏季奥运会亏损厉害,那就斥 10 亿美元巨资举办了阿尔贝维尔冬奥会。
算盘打的很好,就是试图通过冬奥会将周边小城市的繁荣带起来。
但是想象中的繁荣昌盛没出现,法国政府却因为冬奥会,背负了 6700 万美元的亏损,还有几十年的债务。
4
奥运会中血亏的还有前苏联在 1980 年举办的莫斯科奥运会。
当时前苏联耗费巨资 90 亿美金,要打造一次奥运会盛况,彰显自己的国力。
但是距离夏季奥运会还有半年的时候,前苏联干了一件疯狂的事。
他们对阿富汗发动了袭击,造成大量无辜平民伤亡。
这立即引发了世界的怒火。
在美国的号召下,全球 67 个国家都开始抵制这一次奥运会,包括中国和美国在内。
而参赛了的西欧国家也都拒绝使用自己的国旗和国歌。
结果,本届奥运会在尴尬中草草收场。
90 多亿美元的亏损,让莫斯科的奥运之旅惨淡收场。
由于当时苏联的经济体量,因此这 90 亿美元苏联还是承受得起。
说了这么多,说明举办奥运会还是有很大风险的。
但如果拿到了奥运举办权,又怕风险,可以放弃吗?
答案是——可以。
5
历史上有一个拒绝举办奥运会的城市:美国丹佛。
1970 年,美国丹佛获得了第 12 届冬奥会的举办权。
但在 1972 年 11 月 7 日,在科罗拉达州举行的全民投票中,整个科罗拉达州拒绝为将在 1976 年进行的冬奥会提供资金。
没有资金支持,丹佛就成了唯一一个获得奥运会举办权但却主动放弃的城市,无奈之下,1976 年的冬奥会改在了奥地利因斯布鲁克。
当然也有非常热衷办奥运的城市,比如前面我们说的亏损最严重的奥运会举办城市蒙特利尔。
但很快蒙特利尔成了奥运会的反面教材,有一个新名词就为它出现:蒙特利尔陷阱!
蒙特利尔血本无归,全世界各个城市终于清醒了:奥运会这块蛋糕有毒,谁吃谁倒霉。
到了 1979 年开始申办 1984 年奥运会时,除了勇敢的美国洛杉矶,谁都不敢申请。
就在不少人准备看洛杉矶笑话时,本届奥运会严重亏损的情况居然奇迹般扭转了。
6
这背后到底发生什么?
1984 年第 23 届洛杉矶奥运会开办前,各个举办过奥运会的国家都因奥运会债台高筑,到了洛杉矶奥运会,美国总统罗纳德·威尔逊·里根直接说:「美国政府不会出这笔钱,谁想办谁出。」
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非常苦恼,因为此时的奥运会显然已经成了一块有毒的蛋糕,一个烫手山芋。
但萨马兰奇也没有被困难打倒,他转念一想,每一年的奥运会都是由官方承办,不如「公营」转「私营」。
此招一出,萨马兰奇名垂青史,这一招也震惊全世界。
此事一公布,一位改变奥运会命运传奇商业天才出现在了奥运史上。
这位天才叫做彼得·尤布罗斯。
他 1937 年,出身于美国中产家庭,是现任美国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1980 年至 1984 年,尤伯罗斯担任第 23 届夏季奥运会组委会主席。
如果顾拜旦是「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那尤布罗斯就是「奥运会企业赞助之父」。
尤布罗斯究竟做了什么,让奥运会这块蛋糕不再有毒了呢?
7
尤布罗斯 42 岁接手奥运会这个烂摊子之前,是一家旅游公司老总。
他发现并非是奥运会不赚钱,而是有些公司正在趁着奥运会中饱私囊。
他经过深思是熟虑,做出一个决定:每个行业里只留最大的一家赞助公司为奥运会指定产品。
这就意味着一个行业里想要拿到奥运会赞助,必须要做到行业最大,很难的。
尤布罗斯简直是商业鬼才,他先是和有限的赞助商合作,利用巨头间竞争,提高赞助收入。
简单点说,李宁只提供比赛服装,安踏只提供比赛道具等等,门槛提高后,赞助商的质量也上去了,中饱私囊的公司被淘汰,剩下来的都是高质量的赞助商,而且单一化之后,便于管理。
拿 1984 年洛杉矶奥运会来说,同样是可乐,可口可乐以 1260 万美元的竞标价,击败百事可乐等众多可乐品牌,成为洛杉矶奥运会最大赞助商。
转播权方面,美国广播公司想要转播权,就需要花费 2.5 亿美元购买。
经过尤布罗斯的一系列神之操作,洛杉矶让奥运会起死回生,奥运会结束后细致盘算,不仅没亏,还赚了 2.5 亿美元!
这位商业奇才也给全世界打算申请奥运会的国家上了一堂生动的商业模式运作课。
但分析一下会发现,洛杉矶还是比较聪明的,他没有大动土木,而是利用旧场馆改造,利用已有的设施再翻新,这就大大节省了建造成本。
最著名的洛杉矶体育馆,它是 1932 年奥运会的主会场,也是 1984 年奥运会主会场,不出意外,它还将是 2028 年奥运会主会场。
果然勤俭持家的人有肉吃。
自此,奥运会成为了一块香甜诱人的巨大蛋糕!
8
奥运会成为诱人蛋糕的过程中。
有一个名词不可忽略,那就是——奥运经济。
奥运经济是指奥运会举办前后一定时期内,所发生的与奥运会举办有联系的,具有经济效果或经济价值的各类活动。
前面说过,举办奥运会必定得有各大品牌的赞助,这个赞助商可以全世界筛选。
震撼全世界的 2008 年北京奥运官方汽车赞助是大众汽车,除了南北大众、斯柯达、奥迪等品牌提供了 6000 辆赞助用车之外,还有大把的金钱。
尤布罗斯成功经营上届奥运会之后。
1985 年,国际奥委会提出的「奥林匹克全球合作伙伴 TOP 计划」,将企业参与奥运营销的热情推向高潮。
TOP 计划每 4 年为一个运作周期。
每个周期含 1 届冬季奥运会、1 届夏季奥运会。
加入该计划的企业将获得「奥林匹克全球合作伙伴」的称谓,也由此获得在全球范围内使用奥林匹克知识产权、开展市场营销等相关权益的回报。
这是一个巨大的广告宣传机会,有是向全世界展示企业实力的最佳手段之一,因为并不是每一家企业都有实力赞助奥运,都有机会拿到「奥林匹克全球合作伙伴」头衔的。
举例,2021 年北京冬奥会还未开始,但赞助商已经达到了 45 家。
除了赞助商之外,全球网络和电视的转播权,是奥运会一个十分重要的收入支柱。
如果说洛杉矶只是开创了奥运会商业运作的模式,那么 1992 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更是别出心裁,将奥运会完全为自己所用。
最高明之处是,巴塞罗那将奥运会凑集来的资金中的 90% 全部用作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因为他们在筹办之处就没想着赚钱,而是想着发展城市!
这种另辟蹊径的怪异路数,让巴塞罗那的交通设施、电讯服务、环境整治、治安管理等都有了大幅度提升!
巴塞罗那利用这次奥运会,建成了 5 公里长的海滨沙滩,修建了 2 条环形公路、2 条隧道。
同时还改建了港口、机场和整个城市的排水系统。
从 1989 到 1992 年,巴塞罗那的道路设施增加了 15%,污水处理系统增加了 17%,绿化带和海滨旅游区增加了 78%,人工湖和喷泉增加了 268%!
巴塞罗那大兴水利,这不是办奥运,这是利用奥运发展城市!
等奥运到来的那一天,巴塞罗那焕然一新!
你说,巴塞罗那奥运会是赔了还是赚了?
搞明白了奥运会的商业模式,就对奥运会的整体收入规模有了大体判断。
那么我们再回过头算算奥运会的成本支出还有哪些?
9
实际上,举办一场奥运会,需要花钱的地方真不少。
首先是投标费用。
要你张口申请,不管中没中标,都要向国际奥委会支付 15 万美元和 50 万美元作为参选费用。
另外,竞选还需要指定申奥计划,不是每个国家都会写申奥计划书的。
为了计划书让国际奥委会满意,你就得花钱请奥组委帮忙制定。
申奥不能闭门造车,你得花钱聘请一个顾问,告诉你申办奥运会中间的环节,流程等等,这样会省去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然后是宣传费用,申奥是需要其他国家投票的,不是你一个人说了算的。
这是全世界一起来玩的大型游戏项目,不是单机游戏,所以需要宣传。
申奥到了后期就是接待国际奥委会成员前来对奥运会各种设施、文化、安保的考察等等。
这就需要掏接待费。
无形中,这些开销加在一起也十分庞大,中标了还好,如果没中,这笔钱白花。
美国芝加哥在申请 2016 年夏季奥运会失败后,依然花费了 1 亿多美元。
日本东京在申请 2016 年夏季奥运会失败后,花了 1.5 亿美元。
这还是前期申奥的钱。
后面还有呢!
10
后面花钱的地方是竞赛场馆和奥运村有关的投资。
场馆建设不提了,可以建造新的,也可以旧建筑改造,总之有的是办法杜绝损耗,洛杉矶和巴塞罗那就是最好的例子。
但奥运村不行。
举办一次奥运会,奥运村是必须品。
不然的话,上万名运动员涌入城市,住哪?吃啥?安全如何保证?出了事怎么办?有的人比赛行程紧,住得比赛场地五十公里之外的酒店里,每天去比赛还得做公交挤地铁,合适吗?
所以,得集中住在一起,吃喝有人管理,安全有人负责,另外还要发放免费的避孕套。
所以,建造奥运村是必然的。
而且还得建得离比赛场地近,一般都是在市中心,地皮、建造成本等等,费用多如牛毛!
奥运村最早诞生于 1924 年第 8 届巴黎奥运会,来自 44 个国家的 3092 名运动员,其中有 136 名女性运动员,还有代表团被安置在了这些科龙布体育场旁边由许多幢木平房组成的小房子里。
这些房子每个房间住 3 人,有卫生间和淋浴设备。
这就是奥运村的起源。
不得不说,之前的奥运村略显简陋。
到了 2008 年北京奥运村共占地 66 公顷,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摆在世界面前,让人眼前一亮。
北京奥运村分为居住区、国际区和运行区三个区,分别是代表团居住的区域、提供商业服务等活动的场所以及物流、交通等后勤保障区域。
它能够同时为 9000 名运动员提供餐饮服务,有专门的洗衣中心,有住宅区,活动区,管理区,诊所等等。
奥运村里有四合院、公园、有氧训练中心、游艺室、俱乐部、DVD 室,就是一个舒服!
换句话说,这就一个超大型的,配套设施齐全的小区!
这个超级大的小区要为将近 11500 名运动员,5000 名教练和培训师等团队提供住宿、运动训练、设施辅助、娱乐、餐饮、医疗帮助。
还要为他们提供专业跑道、举重等设施。
对了,还有安保。
建造一个超级大的完全自给自足的小区得花多少钱?
33 亿!
这才是奥运村的钱,后面还有花钱的地方。
奥运村建好了,配套的还有公路、机场和铁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建筑可以旧改新,路不行,没有路得修出路来,有路但不好,得重新修整,没有机场得现盖,有机场得翻新,没有铁路得修。
这还没完,还有公共当局在奥运期间提供的运营服务包括安全、交通、医疗服务、海关、移民,多得很。
所以,没有一点经济实力的,办得起奥运会吗?
另外还有环境治理费用,想一想这一届在比赛过程中呕吐的运动吧,还不是因为东京游泳项目的水有问题?
最后还有垃圾处理、能源项目、绿化等间接投资,光听起来脑袋都大了一圈。
奥运真不是一般的烧钱,并且有很多亏损的先例。
那么,有哪几届奥运会举办城市闷声发大财呢?
11
除了洛杉矶做到了第一个吃螃蟹外,1988 年的汉城奥运会学习洛杉矶旧场馆改造,翻新了 18 座旧场馆,建造了 16 座新场馆,赚得不多,但也不亏。
最重要的是,汉城通过这一届奥运会,一跃成为世界名都!
之前说过,举办奥运会是一个城市提升世界地位的最好途径之一,韩国汉城做到了。
巴塞罗那界奥运会暗渡陈仓,成了迄今为止最为圆满的一届奥运会,从 1986 年开始着手筹办建设工作,巴塞罗那市一共投入 94 亿美元,其中 60% 为民间自筹,再加上其他方面的直接和间接投资,总额达到 240 亿美元。
这个聪明的城市利用奥运会,把自己的基础设施改造得相当完善!
1996 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是历史上商业开发最成功的一届,其转播权创下新高,收视率创造了新的记录。
还有一个城市做到了血赚。
2000 年澳大利亚的悉尼奥运会。
国际奥委会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自豪地称,2000 年的澳大利亚悉尼奥运会「是有史以来最好的一届奥运会。」
这届奥运会依靠出售电视转播权、门票等各种收入,赚了 7.65 亿澳元。
直到北京奥运举办成功,有史以来最好的一届奥运会头衔,就永久停留在了北京。
重点来了。
2008 年北京奥运会这么牛,到底亏了还是赚了?
12
这个让全世界人类知道什么叫「中国规模」的盛大体育赛事,光一个开幕式就让全世界人惊掉了下巴。
2008 北京奥运总投资 3000 亿人民币,其中大部分投资用于改善环境,以及扩建城市基础设施。
2009 年 6 月 19 日国家审计署发布的北京奥运会财务收支审计结果显示,2008 年的北京奥运会实际收支数、后续应实现收入和待结算支出的统计结果是:赚钱了。
北京奥组委收入达到 205 亿元,较预算增加 8 亿元。
支出达到 193.43 亿元,较预算略有增加。
收支结余超过 10 亿元。
也就是说,北京奥运会赚了 10 亿。
这还不算北京奥运会后遗留下来的很多场馆门票收入等至今还在良性运转,比如水立方、鸟巢等。
另外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也让北京这张城市名片深入了全世界,无形中带来的投资和回报也相当可观。
13
北京奥运赚钱了,2012 年的伦敦奥运,也赚钱了。
怎么赚的呢?
光有赞助商,卖转播权就能赚那么多吗?
不是的,还有许多小项。
当然,大头是转播权。
自从 1984 年洛杉矶奥运开创奥运会商业运作的先河之后,转播权就是一块巨大的蛋糕,谁都想扑上来咬一口。
但是转播权赚来的钱不是都给主办城市的。
国际奥委会要拿走 60%。
但国际奥委会也不能过分索取,为了使更多经费用于促进奥林匹克运动的収展,国际奥委会决定在 2004 年后只收取转播权收入的 49%。
所以,只要经营得好,往后办奥运会,总会赚的。
毕竟举办奥运会的利弊以及商业运作模式已经非常清晰了。
但是!!
出现意外了。
那就是 2020 年东京奥运会。
14
受疫情的影响,东京奥运会也即将加入史上最赔钱奥运会行列。
最初,2013 年东京申奥成功时公布的预算是 73 亿美元。
2017 年 12 月,日本政府首次调高东京奥运的预算金额至 120 亿美元。
此后,日本奥组委又宣布需要追加 72 亿美元预算用于残奥会设施建设以及旅游业的推动。
近日,日本审计委员会公布的一份审计报告显示,日本东京 2020 年奥运会的预算将很有可能暴增至 250 亿美元甚。这个数字也是 2013 年东京申奥成功时公布的 73 亿美元预算的 3.42 倍。而且最终开支可能会更高。
截止去年 9 月,日本已经足足投入 158.4 亿美元,完全超支 200%。
预计日本的损失将达到 88 亿美元。
但损失是不是止步于 88 亿美元当然需要奥运会结束后算总账来确定。
不过东京奥运会的惨是显而易见的。
一是推迟一年举办,这要增加不小的运营成本。
二是受疫情的影响,各国参赛运动员人数受限,球迷更是禁止入场,因此根本就没有门票收入,酒店收入也大受影响,同时也没有了旅游收入。
有意思的是,前几天中国奥运代表团拿下第 7 枚金牌的十米气枪冠军妹妹姜冉馨,在接受央视采访时透露,和东京奥运会的吉祥物合影居然要收费。
东京奥运会的吉祥物名叫 Miraitowa,是动漫风格的机器人吉祥物。
合影一次要 5000 日元,换算成人民币的话,相当于要花近 300 块。
这已经不是日本东京奥运村第 1 次爆出这类事件了,此前奥运村内就爆出伙食太贵,一个普通的汉堡餐要价 94 元,一份可乐达到了 280 日元,换算成人民币 16.5 元。
要知道,正常日本街上贩卖机里可乐的价格,换算成人民币的话也就是在 9 块 3 到 9 块 4 左右,而里面直接翻了接近一倍。
更夸张的是,奥运村洗衣服太贵,中国运动员直接自己带洗衣机!
更有意思的是,金牌是通过废旧材料回收制作出来的,当然也很环保。主办方曾友情提醒运动员:得了金牌,可千万别咬!
综合以上真实情况,让我们不得不为东京奥运会的经济状况捏把汗!
15
举办奥运会有赚有亏。
但是在奥运会中一直以来有一个绝对的赢家。
那就是国际奥委会。
它是稳赚不赔。
到目前为止,国际奥委会的收入主要来自五个部分。
电视转播、国际赞助、主办国国内赞助、门票收入、许可证收入。
电视转播是大头,2001-2004 年期间,电视转播收入为 22 亿美元,占总收入的 55% 以上。
国际赞助其次,然后是主办国国内赞助,不过这些钱都让主办方自己花了。
门票收入数量不大,但也不少,东京是个例外。
另外就是许可证收入。
奥运会的标识标志,吉祥物形象的使用,都是收入来源。
面对越来越多的奥运收入,国际奥委会如何分配呢?
官方说法:国际奥委会会将收入的 90% 分配给各国奥组委、国家奥委会和单项体育国际联盟组织,用以支持全球和各国的奥林匹克运动。
仅剩余 10% 作为组织的日常管理费用。
说是国际奥委会的大部分收入都用来支持奥运了,自己没留下多少,但比起主办方动不动就面临负债、破产、经济衰退的风险,国际奥委会简直就是稳坐钓鱼台的包租婆了。
16
到最后,大家一定都有一个疑问,东京奥运会明知道新冠疫情还在肆虐,明知道亏损成为定局,为什么咬着牙哪怕拖了一年还要举办奥运会呢?
第一,因为日本有着浓厚的奥运情结。
1940 年的奥运会原定在日本东京举办。
但由于日本是二战的主要发动国,被取消了举办资格,举办地点改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
24 年后的 1964 年,东京再次成为奥运会的举办城市,由昭和天皇宣布开幕。
这一次奥运举办对日本战后经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日本人尝到了甜头。
2020 年的奥运会主办权再次回到日本东京,这让日本人将奥运会当成一个里程碑事件来对待。
这里有一些背景要说明下。
2011 年 9.0 级大地震引发的核泄漏,日本国内老龄化严重,加上日本对韩贸易战等等诸多因素,让日本的民心和国际形象造成了很大负面影响。
日本一方面想借助这次奥运,扭转最近十年来日本经济下滑的局面和解决由此产生的社会问题。
因为 1964 年东京奥运,已让日本人尝到了甜头。
还有一点,2020 东京奥运举办成功,将标志着东京成为亚洲唯一一个举办过两次夏季奥运会的城市。
日本,是拿奥运赌国运。
但是疫情席卷全球,日本东京撞到了风口浪尖上。
到底日本奥运会能带来多大的经济效果,或者亏损有多少,我们等奥运会结束后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