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还在假期,京大的图书馆里没什么人。十分冷清。
只有靠近窗边的一组桌椅坐着两个人,一男一女。
男的时不时端起桌上的保温杯喝上几口,身形笔挺,气势温和。
他穿一件茶色风衣,戴金框眼睛,只有头上隐约现出的几根白发,显示着他已经不轻的年纪。
而对面的女孩则要年轻得多,二十出头的模样,捧着一个巨大的记录本,神色紧张又崇拜。
如果有人在场,应该能认出,男人正是刚刚升为院士的周成跃。
因为贡献巨大,他的名字频频出现在各大报道中。
「周院士您好,我是中信社的记者白晓,很荣幸能获得采访您的机会。」
儒雅的中年男人笑笑,「我也很高兴能接受中信社的采访。」
「那我们现在就开始吗?」
获得对方的应允,白晓清了清嗓子,开始提问。
「最新型转基因大棚开始投产,大幅提升了我国粮食产量,缓解了迫在眉睫的缺粮问题,解放了人力,这全都得益于您的研究项目大获成功,全国人民都很感激您,那您能不能谈一谈,这一项目研究中的具体心路历程?」
面前的男人默了一瞬,摇头,「这个项目的最初执行人,其实并不是我。」
并非预料中的回答,白晓有些意外,「啊?那是谁?」
「是我的一位同僚,校友,也是朋友。」
周成跃顿了顿,才接着说,「他姓庄,叫庄钦。」
项目负责人中途更换,是大众所不清楚的内幕,白晓埋头记录。
「那您方不方便介绍一下这位老师?」
周成跃点头,「可以。」
「他跟我同一年毕业,却比我小三岁,从小就开始跳级,被称作别人家的孩子,读博都比我快了一年,所以进了研究院之后,他是我的领导。」
他的字里行间,透出怀念的意味,「那小子做起研究来像个疯子,不吃不喝,连睡觉都得别人提醒,操作谨慎,想法却意外大胆,国家缺粮,要做转基因,可在此之前,这一领域的研究几乎是空白的。」
周成跃语气无奈,但更多的还是骄傲,「所有人都觉得难办,项目组立不起来,只有他,抱着相关资料啃了一个通宵,第二天天一亮,就顶着俩黑眼圈,拽着我去接了项目。」
「最初没有成果,资金投入不够,人员短缺,他就铆足了劲地做研究,疯起来一两个月都不回家,当时签了保密协议,连家人都不能说,他媳妇还以为人出了什么事,差点找到研究院来。」
周成跃牵起唇角,无奈地推了下镜框。
白晓若有所思,放弃了原本准备好的问题。
「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位……庄博士对项目成功做出了巨大贡献,那为什么还会中途更换项目研究负责人呢?」
周成跃叹了口气,「因为……一场意外。」
「那您方不方便……」
「没关系,项目结束,保密协议也就到期了。」
白晓的新闻直觉叫她下意识坐直身子,摆正了录音笔,「那麻烦您具体讲述一下那场意外。」
「算一算,也过去好多年了。」
「我们研究小组,一开始只有三个人,我,庄钦,薛雪,可那会儿大家是真的拼命,做了半年结构分析,竟然真的找出了人工合成放射性结构的方法。」
「这是个极大的发现,一时间人心大振,上面顺势拨款,抽调了一批新人员进组。」
「这本来是好事,可问题是,小庄的工作强度和状态太极端了,新进组的成员很难接受,甚至故意消极怠工,因此产生了不少争执。」
「人事问题层出不穷,加上研究吃紧,他那段时间状态很差。」
说到这,周成跃沉默了很久,似乎是在走神。
白晓抬头,小心翼翼地提醒,「然后呢,周院士?」
「然后……然后就发生了意外,实验体结构错乱,辐射波异常,很多人因此生病,项目被迫终止。
他距离辐射源太近,当场昏迷,而且症状最严重,高烧不断……我们本以为这就是最坏的状况,却没想到,随后病情出现了传染状况。」
庄晓笔尖一顿,神色怔然。
「您说的庄博士,是不是当年因为灾疫,被国家研究院革职的庄某?」
周成跃点头,苦笑,「没错,他作为负责人担下了所有罪名,主动申请革职,并且因为保密协议,所有知情人都无法向公众解释真相……」
今天采访得知的一切,都是出乎白晓预料之外,也出乎大众预料……
在当年那场灾疫中,无法被言明的真相。
周成跃没催促,温和地看着面前年轻的记者,「他在那场意外中失去了父母、伴侣,永远困在了自责的梦魇中,我今天说这些,只是想把真相还给他。」
庄晓想起了当年看过的诸多报道。
「因庄某个人原因,造成严重疫情,做出惩戒,革除职位……」
而在灾疫中,报道最频繁的就是她目前在职的中信社。
她眼眶有些发酸,小声问,「那庄博士他,现在怎么样了?」
「他还睡在救生仓里,等着有朝一日原谅自己,原谅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