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俄罗斯,你会想起什么?
AK47、喀秋莎还是伏特加?
恐怕最多的人想到的,就是一个词:战斗民族。
因为俄罗斯人性格彪悍,天生豪放不羁无所畏惧,哪怕强敌压境,也选择硬刚到底。
就在最近,俄罗斯西边和西方在乌克兰边境紧张对峙,中间和美国在叙利亚打代理人战争,东边又出兵哈萨克斯坦,以一敌多竟然不落下风。
很多人就奇怪了,俄罗斯的 GDP 还不如中国广东的一个省多,哪来的钱和世界第一强国对抗?
其实,俄罗斯苦寒之地之所以熬到现在还这么强硬,全凭两大法宝:能源和军火。
1
卖能源到底有多赚钱?只能说,卖能源一时爽,一直卖一直爽。
我们知道俄罗斯拥有世界最广阔的领土,是世界上领土最大的国家,领土面积超过 1700 多万平方公里,各种资源逆天地丰富,属于老天爷把勺子怼到嘴里喂饭吃。
可以说,俄罗斯才是真正的「地大物博的国家」。
我们平时形容别人家里有钱,都会说啥家庭啊,家里有矿啊?
其实人家俄罗斯家里真有矿,而且是宝贵石油、煤炭和天然气这种能源矿。
要知道自从人类进入了工业时代,由石油、煤炭和天然气加工而成的柴油、汽油乃至电力就成为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强劲动力,就算今天新能源的崛起,人类仍然离不开这些石化能源。
这些石化能源本是几千万年甚至几百万年前的动植物遗骸,在地底压力和温度作用下形成的产物,深埋于地下。
既然这样,自然是领土面积越大,埋藏有能源的可能性越大,俄罗斯就是占了这个便宜,广袤的西伯利亚除了铁路线沿线的几个城市之外,大部分区域还处于未开发状态,谁知道下面埋着什么资源?
这就是国土面积广大的好处,天然就具备大国之资。
所以在俄罗斯广袤的土地上,从东欧的伏尔加流域到中部的高加索,再到远东边疆的外海,都有丰富的能源产出。
特别是巴库油田,早在 19 世纪就开始开采石油,这里的石油埋藏非常浅,不用打几百米的深井,挖个十几米都能挖出石油来,开采十分方便,低洼地里流淌的,海面上飘荡的,空气中弥漫的,都是石油的味道,俄国人在这里挖了上百年,至今是阿塞拜疆重要的石油产地。
那么俄罗斯总共的石油储量是多少?俄罗斯人自己也不知道,反正在 2019 年,俄罗斯石油储量 140 亿吨,位居全球第六,这还仅仅是已探明的!
那么西伯利亚冻土上没勘探的土地上有没有石油?
有多少石油?谁也不知道。
从 2007 年开始,俄罗斯的石油年产量超过 5 亿吨,并且一直是世界第一大原油开采国,与全球几大主要的石油出口国一样,俄罗斯极度依赖石油出口,按照俄国财政部的统计,俄国 60% 的财政收入与石油相关,2019 年的俄罗斯国家预算中,石油收入占到了 39.3%,而俄罗斯全年靠卖石油赚到了 1214.4 亿美元。
这是啥概念?
也就是说俄罗斯不用种地不用生产商品只靠卖油,一天就能躺赚 3.3 亿美元!
更过分的是,俄罗斯已探明的储量中,还可以开采 35 年!
也就是说这种每天躺赚 3.3 亿美元的日子,还能持续 35 年!
如果油价高了还会赚得更多!
石油开采完了咋办?
再往西伯利亚勘探一点呗。
俄罗斯的煤炭资源也非常丰富,截至 2020 年 1 月 1 日,俄罗斯的煤炭总储量为 2754 亿吨,有 22 个煤盆地和 146 个单独的矿床,其中 63% 也就是大约 1746 亿吨适合露天开采,比中国的煤矿开采成本要低得多。
2021 年全年,因为全球普遍的煤价暴涨,俄罗斯的煤炭产量达到惊人的 4 亿吨,其中出口 2.1 亿吨,增加了 30%,赚了将近 160 亿美元。
俄罗斯能源部还说,已探明的储量,足够俄罗斯再开采 600 年,这简直是宇宙级凡尔赛了。
更可怕的是俄罗斯的天然气,因为天然气产量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来自油田的伴生气,俄罗斯石油储量丰富,天然气自然也不差。
截至 2021 年年底,俄罗斯已探明天然气储量全球排名第一,共有 37.4 万亿立方米,占全球的 30% 以上。
2021 年,同样受国际能源危机所赐,欧洲的天然气价已经飙升了 600%。
俄罗斯一看涨价了更是拼命开采,共开采天然气 5148 亿立方米,增长了 622 亿立方米,为近 13 年来的最高纪录,全年靠出口天然气挣了 4300 亿美元,其中也让俄罗斯成为欧洲最主要的天然气供应国家,2020 年欧盟的天然气就有 43.4% 来自俄罗斯。
欧洲的天然气依赖给俄罗斯送来了一张巨大的外交牌,俄罗斯一不高兴,就威胁断掉欧洲的天然气,你们自己烧柴火取暖吧!
当然,单纯卖资源毕竟有点丢份,如果全靠卖资源或者,那和中东那些挥金如土的王爷们有什么区别?
所以俄罗斯除了卖资源,还有一个王牌:卖军火。
根据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公布最新权威数据,2015-2017 年度军工出口总额,俄罗斯出口额为 377 亿美元。而到了 2019 年,仅 1 年就卖了 152 亿美元,巩固了世界第二大武器出口国的地位。
卖啥武器能卖这么多钱?
其实主要集中在 S400 防空导弹系统和苏 35 战机上,比如 S400 堪称是世界上性能最好的防空导弹系统之一。
土耳其就曾斥资 25 亿美元仅仅购买了 4 套 S400 防空导弹系统,每套单价超过 6 亿美元。
而苏 35 是俄罗斯制造的四代半多用途重型战机,之前中国购买了 24 架苏 35 战机,总价值 20 亿美元。
此外印度、越南、印尼、苏丹、伊朗等国都有意购买苏 35 战机,虽然苏 35 战机没有隐身能力,但作为一款 4++战机,还是有着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
除了 S400 防空导弹系统和苏 35 战机,俄罗斯的军火种类也十分齐全,大到军舰、潜艇,中到各种导弹、火炮,小到各种枪械、子弹等等,不管是土豪的中东客户,还是穷哈哈的非洲黑蜀黍,都能在俄罗斯买到合适的产品。
有这武器库,军火贸易自然是做的风生水起了。
2
虽然卖资源和卖军火卖的很爽,但是俄罗斯好歹也曾辉煌过,作为世界 top2 的国家,怎么也要卖点机电产品吧?
总是卖资源算是个什么事?
还要被美国人嘲讽为「伪装成国家的加油站」。
其实,不是不想,是不能。
《破冰行动》中有句话,当一个人挣惯了快钱,是不会再做苦活的,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也是如此,早在苏联时代,就已经开始靠卖油过日子了。
1953 年,苏联秋明州首府秋明市政府下属的一个小村庄发生了一起勘探事故,在勘探石油时发生了爆炸,天然气压力竟然达到了 75 个大气压!
当时根本没有人意识到,这次事故,带来的是一个埋藏了上亿年的宝藏的开启,让苏联躺着成为了一个能源大国。
1965 年,秋明地区的一个油井萨莫特洛尔油井投产,在随后的几十年里,这里的石油产量一度达到了世界的 50%,并在 1975 年超过了美国,有了石油这张底牌,苏联利用欧洲对能源的依赖开展石油输出战略,竟然在铁幕上撬开了一条缝隙,和欧洲各国的贸易总额逐年增长,70 年代初,苏联 60% 的外汇收入来自于针对西方的油气出口。
特别是 1973 年爆发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东国家纷纷以石油为武器降低产量,国际油价在几个月里从 3 美元快速拉升至 12 美元,涨幅达到 400%,石油进口国哭了,却让苏联赚的盆满钵满,外汇也变得充实起来,勃列日涅夫也凭着卖油的底气改变对美的防守姿态,在对外援助、扩充军备方面越来越慷慨,以干涉国际事务的尺度越来越大,苏联庞大的核武器库实际上大多也是建设于这个阶段。
可是成也萧何败萧何,对苏联来说,这些石油利益就像天上掉下来的,掩盖了苏联国内的很多问题,苏联高层满足于石油带来的巨额收益,也就没有动力去进行轻工业不足的改进和调整,反而以近乎挥霍的方式使用石油财富。
粮食不足?用外汇买!
消费品不足?用外汇买!
工业设备不足?用外汇买!
苏联在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国的同时,也成为世界最大的谷物和食品进口国,就是以这种买买买。
苏联被深深地卷入西方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之中。
到了 80 年代,苏联一半以上的外汇收入靠石油出口,而一半以上的外汇支出用于进口粮食和食品。
然而好景不长,美国怎么会容忍苏联就这样靠着石油超越美国?
里根成为美国总统后,就开始琢磨如何击败苏联,一看苏联的经济来源,三分之二来自石油出口!
那就好办了!
1986 年,美国诱使沙特大量增产,大打价格战,沙特的石油出口从不足 200 万桶/日猛增到 900 万桶/日,而国际石油价格从 30 美元/桶一路下跌,一直跌到了 10 美元/桶,这使苏联在一夜之间损失了超过 100 亿美元的外汇,几乎是其外汇收入的一半。
戈尔巴乔夫的应对措施非常简单粗暴,油价跌了,那我再多生产一些,不就把亏空补回来了吗?
可是这种增产简直是饮鸩止渴,要知道,沙特的石油开采成本非常低,在 10 美元左右,而苏联虽然石油储量丰富,但开采起来哪有浮在石油上的阿拉伯半岛那么容易?
再加上开采技术和设备落后等原因,开采成本远高于沙特,在国际低油价面前,沙特无非是少赚一点,但对苏联来说,开采的越多赔的越多。
由于油价下跌,苏联经济雪上加霜,致使戈尔巴乔夫推行的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失败,虽然后来油价一度上涨,但是仍然无法拯救苏联财政垮台的宿命,4 年后, 苏联解体,美国赢得了冷战。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上了西方的当,进行休克疗法,结果真的把自己克死了,苏联辛辛苦苦几十年建立起来的工业体系瞬间土崩瓦解,等俄罗斯从休克中醒来,发现除了军工业还在,其他产业已经支离破碎,甚至落入西方资本的手中,被西方薅了羊毛。
除了军工其他行业都完蛋了,不卖资源和军火又能卖什么呢?所以俄罗斯在短短五年之内,从一个工业强国,沦为了靠贩卖石油、天然气和军火艰难度日的国家。
而俄罗斯也只能庆幸三件事,第一件是沙皇时代为俄罗斯抢到了足够大的土地,这块土地上的资源根本用不完,足够俄罗斯续命很多年;
第二件事就是苏联的军工产业老本足够厚,在 70 年代拼命建军工厂,在人均 GDP 只有美国的 37% 的情况下,硬是把坦克数量堆到了美国的 4.5 倍,两栖装甲车 5 倍,火炮 9 倍,核潜艇 3 倍,这些军火在苏联解体后都成了帮助俄罗斯挺过难关的重要资源;
第三那件事就是苏联当年的势力范围足够大,苏系军火畅销全球,让很多国家产生了路径依赖,军火该更新了还是去找俄罗斯,让俄罗斯能用军火来换取一个大国最后的尊严。
虽然近些年面临美国和欧洲的竞争,俄罗斯的军火大单并不多,但俄罗斯的低价值武器却卖得很好,比如反坦克导弹、各种榴弹、鱼雷、空空导弹等等,这些装备都是耗材,虽然单件价格不高,也不像卖军舰、卖战机那么显眼,却量大管饱,绝对的数量堆积下,居然也堆出了一个军火第二出口大国。
更何况,俄罗斯还有几个人傻钱多的大客户,比如印度,早些年印度想要先进战斗机,俄罗斯刚刚推出了自己的小白鼠性质的苏 30MKI,一通广告就把印度忽悠得晕头转向,一口气买了 272 架,整机价钱贵就不说了,可是就连俄罗斯卖散件印度组装的苏 30MKI 的单价都要 7000 万美元,而俄罗斯自用的苏 30 也不过 4000 万美元。
后来俄罗斯又以 1 美元的低价卖给了印度一艘航母,印度只需要掏 15 亿美元的改装费,可是四年后,俄罗斯造船厂说没钱了,要加钱,费用涨到了 21 亿美元,等到试航时,俄罗斯又坑了印度 5 亿美元,再加上其他乱七八糟的费用,等到航母交付印度时,印度政府总共花了近 30 亿美元。
有这种人傻钱多的凯子,俄罗斯军火想不赚钱都难啊。
而俄罗斯也就是靠着这些祖宗的余荫,如今才能勉勉强强保持着经济的正常运转,甚至还有余力和西方硬刚,只是,这种产业结构单一的经济模式,又能坚持多久?
3
普京曾有一句话,给我 20 年,还你一个伟大的俄罗斯。可是 20 年过去了,伟大的俄罗斯在哪里?
其实,不怪普京不努力,实在是西方人在俄罗斯的复兴路上使了太多的绊子了,虽然冷战结束了三十年,但是西方人对俄罗斯人的心理阴影是刻在骨子里的,在沙俄时期,俄罗斯就是欧洲宪兵,谁革命反抗君主沙俄就出兵打谁;
在一战,俄罗斯又成了欧洲压路机,在东线死扛德国和土耳其;
冷战时期,苏联陈兵百万威胁西欧,西欧人睡个觉都提心吊胆,生怕一觉醒来苏联的钢铁洪流就碾到了家门口。
被强大的俄罗斯压制了数百年,这积累下来的心理阴影,根本不是如今东扩欺负一下俄罗斯就能缓解的,所以西方对俄罗斯一直有一种难以解除的恐惧和不安,除非俄罗斯死的一口气不剩,否则随便有一丁点强大的可能,就得给他掐死在萌芽状态。
支持俄罗斯国力的财源是石油和军火,这一点西方人很清楚,所以开始了对俄罗斯财源的精准打击。
2014 年,在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之后,西方开始对莫斯科施加高强度的经济打击。
这种打击分两方面,一方面是对俄罗斯最大石油企业俄罗斯石油公司、俄罗斯石油管道运输公司、俄罗斯天然气工业石油公司等能源巨头进行制裁,对其进入资本市场融资进行限制,停止对俄罗斯深水石油开发、北极石油勘探、俄罗斯页岩油项目的钻探、试井、测井等项目的技术支持。
这种制裁限制了俄罗斯油气企业融资和获取新技术的渠道,对俄罗斯原油开采是釜底抽薪。
另一方面,美国说服沙特进行疯狂扩产,直接把油价拉低了一半,要知道沙特一直是石油美元战略的坚定奉行者,在沙特拥有巨大权势的王储小萨勒曼和特朗普的女婿库什纳关系非常好,小萨勒曼如果想顺利继位,美国的支持必不可少,这也决定了沙特必须绑在美国战略的战车之上。
油价大跌再次重创了俄罗斯,2013 年的时候油价还是 114 美元,到了 2014 年就降到了 60 美元,相当于俄罗斯一半的外汇收入蒸发了,油价大跌直接导致卢布崩盘,美元对卢布汇率突破 40 大关,引发经济的剧烈波动,导致投资者和民众信心大跌,俄罗斯市场出现严重的资本外逃,半年内俄罗斯累计近 750 亿美元的资本外逃,比 2013 年全年的 627 亿美元还要多,俄罗斯经济受到重创。
如果不是提前到来的冬天让依靠俄罗斯天然气取暖的欧洲放松了一点制裁的话,俄罗斯能不能挺到今天也不好说。
随后的几年俄罗斯勉强缓了过来,但到了 2020 年,因为疫情导致世界原油需求下降,油价再次大跌,跌到什么程度呢?
这么说吧,原油已经比农夫山泉还要便宜了。
以 2020 年 3 月 17 日布伦特原油价格 28.73 美元/桶为例,合 203 元人民币一桶,每桶 159 升,每一升等于 1.27 元人民币,现在的农夫山泉最少也得 1.5 元人民币一瓶,每瓶才 500 毫升。
对此欧佩克就想减产,但俄罗斯不同意,前面说了,俄罗斯因为气候和地质原因,开采成本要高于中东各国,就算俄罗斯也减产,同样卖出一桶油也比欧佩克挣得少,更不要俄罗斯全指望着卖油过日子呢,怎么可能减产?
结果沙特一怒之下发动价格战,沙特王室指示沙特国家石油公司「沙特阿美」在未来几个月以创纪录的 1230 万桶/日的速度供应原油,直接导致石油跌破了地板价。
石油暴跌看似这是个经济问题,其实还是西方在叙利亚干不过俄罗斯,而采取的釜底抽薪的阴谋。
到了 2021 年,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需求旺盛导致能源价格开始暴涨,俄罗斯才又活过来,靠着高油价赚了个盆满钵满,也有底气跟美国对抗了,还往乌克兰边境部署了十万大军,一言不合准备杀过边境线,让西方压力很大。
西方于是再次祭出了杀招,直接停止了俄罗斯寄予厚望的北溪 2 号管道项目,哪怕要挨冻或者买美国的高价天然气,也不再让俄罗斯赚钱了。
与此同时,美国还搞了个《以制裁反击美国敌人法案》,谁卖俄罗斯的武器,我就制裁谁。
在这个法案的威胁下,先是埃及取消了购买俄罗斯苏 35 的订单,紧接着印尼撕毁了 6 年前和俄罗斯签订的购买苏 35 战机的合同,土耳其虽然硬顶住了制裁购买了 S400,但后续的项目却不敢继续了,这几个大订单丢了,俄罗斯的军火贸易直接就丢失了半壁江山。
更要命的是,俄罗斯的军火一直在吃苏联的老本,刚开始可能看不出啥问题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令人头疼的问题就渐渐浮出水面,比如生产设备老化、技术停滞不前,特别是丢失了乌克兰的黑海造船厂之后,俄罗斯基本已经没有 5000 吨以上水面舰艇的造舰能力了,重新造图 160 轰炸机也全靠苏联留下的图纸和零件半成品,要不是当年造潜艇的基地摆在俄罗斯,恐怕今天俄罗斯连核潜艇都造不出来了。
而以往的军火贸易大客户中国已经基本实现武器装备自主,基本不会大批采购俄罗斯武器,而人傻钱多的印度被坑了很多次后也开始变得聪明起来,开始大批采购美国武器,俄罗斯的军火来源就又少了一大截,在疫情导致全球经济困难的今天,有钱大笔采购军火的国家又有几个?
长此以往,俄罗斯的军工行业将彻底沦落。
不得不说,西方的杀招非常精准,当石油和军火两大支柱垮掉,俄罗斯还有本钱和西方对抗吗?
也许,俄罗斯唯一的出路,就是搭上一带一路的便车,背靠中国经济发展发动机,才能有一线生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