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考研还是保研,这是一个问题。对于大一新生而言,如果早早了解考研和保研的区别,就能早做打算,有针对性地刷绩点、发表研究成果和丰富实习经历;对于大三老生、尤其是对有望取得保研名额的同学而言,如果提前了解考研和保研的区别,就能尽早确定好是去往保研的院校,还是另选心仪院校。
下面,我们就从多个方面,说说考研和保研的选择问题。
保研和保研是什么?
「保研」,即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简称「推免」。推荐免试是指依据国家有关政策,对部分高等学校按规定推荐的本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其他符合相关规定的考生,经确认其免初试资格,由招生单位直接进行复试考核的选拔方式。
「考研」,全称为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是指教育主管部门和招生机构为选拔研究生而组织的相关考试的总称,由国家考试主管部门和招生单位组织的初试和复试组成。
保研,同考研之间的最大的区别,在于保研考生可以免去初试资格,招生学校直接对其进行复试考核。不过,从形式上来说,保研与考研主要有以下几类区别,包括起始时间、准备周期、考生资格、填报限制、考试主办单位、考核方式和是否可以调剂等。
既然保研可以免初试,那么大家岂不是都会美滋滋地选择保研?但是,保研的名额非常有限,需要取得保研资格,而且保研对于考生的目标院校也有一定限制。下面,通过问自己三个问题,来深入说说保研与考研的区别以及对我们的选择有什么影响。
加载中…
问题一:你是否愿意花费大学期间的绝大部分精力以获取保研名额?
这个问题是针对不明白保研流程的大一新生而言的。众所周知,保研考生需要取得推荐免试资格,然而每个专业保研比例却又很小,这就出现了僧多粥少的情况。
我国教育部曾发布关于推免生推荐和接收办法的相关规定,关于推免生的资格有以下要求,高等学校从具备下列条件的学生中择优遴选推免生:
①纳入国家普通本科招生计划录取的应届毕业生(不含专升本、第二学士学位、独立学院学生)。
②具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信念坚定,社会责任感强,遵纪守法,积极向上,身心健康。
③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秀;学术研究兴趣浓厚,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倾向。
④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任何考试作弊和剽窃他人学术成果记录。
⑤品行表现优良,无任何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
⑥对有特殊学术专长或具有突出培养潜质者,经三名以上本校本专业教授联名推荐,经学校推免生遴选工作领导小组严格审查,可不受综合排名限制,但学生有关说明材料和教授推荐信要进行公示。
⑦在制定综合评价体系时,可对文艺、体育及社会工作特长等因素予以适当考虑。但具备这些特长者必须参加综合排名,不得单列。高等学校可按上述要求制订推免生的具体条件,但应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国家政策。
上述要求表明,每一个保研名额的确定,都必须精挑细选,非学院最优秀者不能入选。要想取得保研名额,不仅需要每个学年成绩名列前茅,而且还要求德智体美劳,撰写学术论文、参加竞赛等,从而获得加分。这就要求希望保研的学生想法设法提高绩点排名,从大一、大二开始审视自己的专业成绩。所以,保研,往往需要学生投入更多精力。
而考研则几乎没有门槛,无论是否应届,只要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毕业生都可以报考。就准备周期方面来说,保研学生需要早早做好准备,在大一就应当保持成绩优异;而考研的学生,无论本科期间成绩如何,都可以在大三重新开始,前期不需要投入太多精力,这无疑是性价比较高的考试。
【如何选择】希望好好享受大学生活、不希望拘泥于分数和排名的学生,可以选择考研;成绩本身比较优异、追求稳定的学生,可以争取保研名额,获得稳定的升学机会。
问题二:你是否愿意因保研而在学校和专业的选择上受限?
按照《2020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保研的考生可自主多次平行填报多个招生单位及专业志愿。而报考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报名时只能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
看起来,保研的考生比考研的考生选择更广,因为填报的学校志愿更多。但实际情况却不尽然。
对于一些学校的保研考生,为了提高保研成功率,必须选择稳妥的方式,不得不降低自己的要求,填报相对容易保研成功的学校和专业,哪怕这个学校和专业不是考生最理想的。这些想法无疑是比较功利和现实的。
对于考研的考生来说,考研是突破自己、实现飞跃的最好机会。它不受曾经经历的限制,可以选择自己理想的学校和专业,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人生道路。
【如何选择】对硕士学校和专业要求较宽松、有多个目标院校的学生,或者对当前现状比较满意的学生,可以选择保研;而有特定目标要求、希望突破选学校、选专业限制的考生,更推荐考研。
问题三:你是否愿意在大四放弃轻松的生活并且接受可能失败的压力?
虽然保研比考研的准备周期要更长更早,但是保研流程的结束却要比考研早得多。
根据研招网发布的信息,保研流程可分为三大阶段(以 2020 年公布的时间为例):第一阶段:9 月 22 日起,推免生可进行注册、查询本人推免生资格及相关政策,填报个人资料信息,网上支付;第二阶段:9 月 28 日—10 月 25 日,推免生可填报志愿,接收并确认招生单位的复试及待录取通知;第三阶段:当年推免生可在 2020 年 3 月 2 日—2020 年 3 月 31 日查看相关录取信息。
虽然保研的相关录取信息直到当年 3 月才发布,但是考生是否被学校录取、被哪个学校录取,早在前一年年末就有定论。考生可以通过与学校沟通,了解是否被录取。因此,相比考研的学生,保研的同学拥有一个自由轻松的半年时光。在大四下半学期,保研的考生没有就业与升学的压力,可以相对自由地安排自己的时间,参加实习或撰写毕业论文。
考研的同学则不同。在大四下半学期,考研的同学几乎都要受到不确定性的「折磨」。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进行,而复试一般在 4 月末之前结束。考研的考生需要集中精力准备复试,如果没有通过初试和复试,还需准备二战或求职。这需要学生在毕业季承担较大的压力,而无法像保研的学生一样轻松地享受大学的最后美好时光。
【如何选择】追求稳定升学渠道、不希望在毕业季面临较大不确定性的同学,可以选择保研;而为了自己理想的大学和专业,可以承担失败可能性的同学,可以选择考研。
综上所述,保研与考研是截然不同的考取硕士研究生的两种途径。当我们不知道如何选择时,不妨问自己三个问题:
你是否愿意花费大学期间的绝大部分精力以获取保研名额?
你是否愿意因保研而在学校和专业的选择上受限?
你是否愿意在大四放弃轻松的生活并且接受可能失败的压力?
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就是对保研和考研如何选择这一问题的回答了。
不过需要强调的是,条条大路通罗马,保研与考研最终会殊途同归。两类考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具备的能力大致相同,在硕士研究生入学后也没有任何差异。究竟以何种方式实现升学梦,需要付出努力的同时,更需要理性分析、合理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