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北疆旧梦

我死后的第一百天,豆蔻跪在我的棺材前,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

「娘娘啊,你要是有在天之灵,就给皇上托个梦吧。就算再宠着胡贵妃,也总该记得让娘娘入土为安啊!」

我飘在她附近,听着她断断续续地讲着我死后发生的事,听着胡贵妃是如何的宠冠六宫,内心却奇迹般的非常平静。

九宸能开始新的生活,挺好的。

我断气前最放不下的就是他,生怕他想不开做什么傻事。

现在看,我似乎是多虑了。

1

我叫李坤灵,大概是前无古人后也未必能有来者的第一个战死沙场的皇后。

我与陆九宸——也就是当朝皇帝,做了 20 年的夫妻。

他听闻我死讯的时候,捂着心口昏死在地。

随后,日夜兼程赶到漠北,抱着我已经冰冷的身体,哭得死去活来。

我的葬礼隆重到几个白发老臣长跪在养心殿前以死相逼,直说不合礼法。

然而,说葬礼或许不太合适。

因为我并没有下葬。

我的灵柩停放在重华宫里,每日都有如山的冰块源源不断地送来,但是九宸,他没有再来看过我。

我以为他太过伤心病倒了,急得团团转,但我离不开重华宫,只能盼着有人来祭拜我,这样我就能听到些外面的事情。

但是来的人大多什么也不说,只是大哭一场就匆匆离去。

也是,一个已经死了的皇后,还能有什么可说的呢?

终于我等来了我的贴身侍女豆蔻。

她一如既往的话多。

我也终于听到了我最想听到的——九宸的消息。

原来他没病。

不来看我,只是因为他有了新欢。

2

我是开国名将李丰年的女儿。

太祖皇帝登基后,我爹被封为定国公,于是我从小就与皇子公主们玩在一起。

不出意外,我会是太子妃的最佳人选。

我认识陆九宸的那年,他 9 岁,我 7 岁。

不过,他不是太子。

他母亲只是个舞姬,地位连宫里娘娘身边得脸些的宫女都不如。

加上太祖皇帝有 28 个儿子,17 个女儿,他就更没有存在感了。

九宸比我大两岁,个子却比我矮了半个头,整个人瘦得像一棵豆芽菜,风一吹就能栽个跟头。

我遇见他的时候,他正被淑妃宫里的宫女训斥,原因是他吃了八皇子的一块桂花糕。

九宸是太祖皇帝的六皇子,但他只比八皇子大两个月。

同样是皇子,境遇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我从小便时常出入皇宫,但我之前从没有见过九宸,包括在太祖皇帝为皇子公主以及公侯子女开的学堂。

没见过,但不妨碍我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我最是看不惯那些仗势欺人的,更何况欺负的是个瘦弱苍白、和我差不多年纪的小孩。

我大步上前,挡在了他身前。

「一块桂花糕而已,姐姐何苦如此兴师动众。」

那宫女见到我,想要再说些什么,但最后还是什么都没说,勉强赔着笑走了。

她当然什么都不会说。

我虽然是准太子妃,可太子的地位却并不那么十分稳固,八皇子就是个十分有力的竞争人选。

于是淑妃绞尽脑汁地想要与我家联姻,对我那更是热情得恐怖,所以她的宫女,又怎么会不给我面子?

3

九岁的九宸看着我,满眼的崇拜。

我瞬间觉得自己是个英雄。

我一拍胸口:「不就是桂花糕吗,你跟我混,我天天给你吃。」

九宸疯狂点头,眼睛亮晶晶的。

我说:「吃了我的桂花糕,就是我的跟班。」

他点头如捣蒜,说要永远追随我,我在哪儿他就在哪儿,绝不反悔。

从那以后,我进宫更频繁了,每次都会带上许多的糕点,当然绝对不会少了桂花糕。

后来我才知道,我的小跟班,原来是六皇子。

4

知道了他是皇子,我心中更加不忿。

我问他为何从来不去学堂,他什么都不肯说,只是低低垂着头。

我还有什么不明白,最是无情帝王家,出身不好的皇子,在这个吃人的地方,日子过得只能是连普通人都不如。

我用力拍拍他的肩膀,豪气干云。

「明日我来接你,有我李坤灵在,看谁还敢欺负你!」

他小声嘟囔:「虽然我没有去学堂,但是我有偷偷蹲在窗外听先生讲课,你们学过的那些我也会的,所以灵灵真的不用那么麻烦,我不想你被我牵连。」

那是我认识他以来,他说过的最长的一段话。

他声音很小,但语气坚定,想来是鼓起了最大的勇气。

我无所谓地笑笑,只说要他记得我的好,来日别忘了报答我就行。

他郑重点头,说他一辈子都不会忘。

自从带了九宸到学堂,我的天空突然之间就明朗了。

不是我情窦初开看上了他,是他实在是个读书的好材料。

先生讲的文韬武略、治国之道,他一点就通。

我比他整整早来了一年,每日却还是听得云里雾里。

不过,九宸作为我的小跟班,我的功课他自然是要全权包办的。

我只需要保护他不被欺负,然后继续斗鸡走狗,四处闯祸就好。

学堂里的凤子皇孙最初有些排斥九宸,不过他怎么说都是皇帝的亲儿子,并且皇帝的亲儿子也实在是很多,着实不必只盯着他一个欺负。何况还有我这个准太子妃护着,他们就更不敢乱来了。

后来,大家都发现了九宸是个宝藏,抄他的功课,绝对能从先生手中逃出一劫,许多像我这样不学无术的熊孩子,就开始逐渐靠拢在了他周围。

后来这些人啊,有的战死沙场,有的成了九宸登基后的肱股之臣。

不过这都是后话,那时候的我们谁也没想过,更不敢想。

毕竟,九宸只是太祖皇帝的一大堆儿子中不太起眼的六皇子。

5

好像就是一转眼,我们就不是小孩子了,居然就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

太祖皇帝摸着胡子望着我,满脸慈祥。

他问我,他的儿子中有没有哪个合我心意。

又问我爹:「我这些个臭小子,有没有哪个能入得了老哥哥的眼,配得上国公府的掌上明珠?」

太祖皇帝虽是在问我们,甚至自称「我」,可是,我们能选择的回答,其实从来都只有一个——太子。

我脑中突然闪过九宸越来越落寞的脸,和那一日他月下喝酒时的神情。

我们的命运早已注定。

而且,世人皆知,不是什么秘密。

然而我偏偏不信命。

我李坤灵出身将门,信的是事在人为,信的是我自己。

我要自由,要和我喜欢的人踏遍三川六水,白头偕老,才不要当什么太子妃。

我直直跪下,让自己的表情和语气既活泼又有几分少女的娇羞。

我说:「诸位殿下皆有皇上英姿,着实难分伯仲,皇上也太为难坤灵了。」

太祖皇帝笑得眼角见了皱纹:「老哥哥可别生气,坤灵这丫头,非来我家当儿媳妇不可,有了坤灵,我能多活十年,这是国事。」

我爹忙不迭地赔笑:「皇上身体康健是万民之福,小女能伺候殿下,更是我李家之福,臣又怎么会舍不得?只盼着这臭丫头不要惹了皇上生气才好。」

眼看着这早有预谋的婚事将成,太祖皇帝的笑容真心了不少,再次让我从皇子中选个夫婿。

他既这么说,我也就不客气了。

我说,我心仪六皇子已久,若六皇子不嫌弃我粗手笨脚,我愿意伺候他一辈子。

太祖皇帝脸一黑,转头问我爹的意见。

我爹低下头,只说小女顽劣,能嫁六皇子为妻,是我们李家祖上积了大德,更要感谢皇上皇恩浩荡。

一大堆套话说下来,皇上什么都没说。

我与我爹离开皇宫回到家里,我还是忍不住心中忐忑,跑到了书房。

我问我爹,皇上真的能同意吗?

我爹摸摸我的头:「真是女大不中留啊。」

我红了脸,跺了跺脚。

我爹轻声叹气:「跟着皇上打天下的人,现在还剩了几个?」

我明白了我爹的意思,因为开国功臣,只有我爹还活着。

「皇上看似宽和,却十分多疑。皇上想你做太子妃,看似是因为与我同生共死的情分,实际上只是为了能给太子多一分的助力。」

「那皇上岂不是万万不会同意?」

我爹摇摇头,眼里满是苍凉:「飞鸟尽良弓藏,如今天下安定,我们恐怕早就不是太子的助力,是未来可能专权的外戚了。」

我整个人从头凉到脚。

不知道皇上是会觉得我们识趣,还是会觉得我们违逆皇命。

6

第二日,宫里传出消息,说六皇子在养心殿前跪了一夜,求娶定国公之女李坤灵。

同时,感念定国公辛劳,特许定国公告老还乡的圣旨也到了我家。

整整三天,九宸跪在养心殿前一动不动,三天水米未进,终于昏倒在养心殿前的石阶上。

第四天,皇上册封六皇子为燕王,同时赐婚,封定国公之女李坤灵为燕王妃。

我坐在九宸的病床边,看着他憔悴的脸,鼻子发酸。

他抬起手,帮我擦去不知道什么时候流出来的眼泪。

他说:「别哭,难道你不想我以身相许?」

我抽抽鼻子小声说:「如果我们生在寻常人家该多好啊。」

他忍不住笑开,换来一阵剧烈的咳嗽。

「若是生在寻常人家,我可就娶不到打遍京城无敌手的将门虎女了,那可怎么办?谁来罩着我啊?」

我也忍不住笑,心中阴霾散去不少。

九宸刚刚能下床,我们便急忙收拾好行李,准备去九宸的封地就藩。

我们在京城没有办婚事,不过还好,我被迫告老还乡的爹被允许与我们一起去往北疆。

前往北疆的路上,我对父亲充满歉疚。

都是因为我,他好好一个定国公,才会一把年纪被赶到边疆吃沙子。

而我爹却说,能终老北疆是他最好的归宿,如果不来北疆,等在我们前面的,大概只有掉脑袋这一条路。

无论如何,只要我们一家人在一起,那天涯海角也都不会觉得苦了。

7

我与九宸的婚事定在六月初六,父亲在北疆为我们操办了热闹的婚礼。

洞房花烛,九宸抱着我红了眼眶。

他说对不起,是他没本事,让我一个京城贵女沦落到边疆过苦日子。

我拍拍他的肩,告诉他,我喜欢北疆,喜欢天高云淡的自由。

我们都以为,我们会在北疆终老,京城的繁华,似乎只是前生旧梦。

我把北疆当成了家,实际上比起规矩繁多的京城和南方柔声细语的大家闺秀们,我也确实更喜欢北方的宽广豪放。

九宸本就有治国之才,没过多久就把封地治理得井井有条,闲暇的时候我们就与我父亲一起讨论兵法。

日子就这样不紧不慢,好像能到地老天荒。

8

我突然回神,原来今日也是六月初六,是多年前我与九宸成婚的日子。

他曾说过,每一个六月初六他都会在我身边,他也确实从来没有失言,除了今年。

也很正常啊,谁让我已经死了呢。

我低头笑笑,转眼才发现,我走神的工夫,豆蔻已经走了。

空旷的大殿里再次只剩下我一个人——不对,是一只鬼,以及放在正中央的我的棺材。

我厌倦地打了个哈欠,知道今天他也不会来了,正准备回棺材里躺下的时候,突然听到了由远而近的一阵喧哗。

我顿时精神了,其实我每天飘来飘去,不是我特别想运动,实在是我的棺材太冷了。

每天运来的新鲜冰块,让我的棺材里永远是冬天,简直没办法安心睡觉。

我只想再看他一眼我就要走了,这棺材,真的太冷了。

9

北疆的冬天也特别冷,不过还是比不上我的棺材。

刚到北疆的时候,我特别不习惯,冬天的晚上经常冷得睡不着,即使贵为王妃,不缺炭火更不缺绫罗,我的手脚也还是生出了冻疮。

九宸总是心疼地紧皱眉头,把我冰冷的手脚捂在怀里。

在北疆的第二年,我们有了第一个孩子。

是个男孩,刚出生的时候皱皱巴巴的,哭声像小猫一样,脆弱柔软得让人心疼。

九宸总是抱着孩子,笑容温柔,而我就靠在旁边,看着他们,心里全是欢喜。

可惜这样的日子并没有如同想象中一样直到天荒地老。

我们的第二个孩子出生后不久,相安无事了十几年的隔壁邻居匈奴突然发难,频繁骚扰北方边境,甚至隐隐有大举攻击的预兆。

太祖皇帝刚刚推翻前朝暴政,全国上下皆是百废待兴,百姓才过了几天安稳日子,实在经不起更多的苦难了。

于是,抵抗匈奴守护国土这个艰巨的任务,就只好落在了我们身上。

虽然没过过什么好日子,可毕竟是皇子呀,总要承担起守护江山的职责的。

虽然已经告老还乡,可毕竟是当朝名将,外敌当前,怎能袖手旁观。

更何况,燕王封地本就在北疆,所以这烂摊子,燕王不管谁管?

10

十月的北疆,早已是一片肃杀。

就在凄冷秋风吹着黄叶萧萧而下的时候,我在城门口为我的丈夫和父亲送行。

那时我刚生完孩子不久,身体虚弱,不能随军出征,甚至不能把他们送出城外。

我只能站在高高的城墙上远远眺望,看着浩浩荡荡的大军扬起遮天的尘埃。

我的丈夫和父亲,被淹没在千军万马之中,将军与士兵远远看去不分彼此。

一直等到连马蹄声都听不见,我才在豆蔻的劝说下回到王府。

那时我不知道,城墙上匆匆一眼,竟是我与父亲的诀别。

11

十一月十一,大雪漫天。

九宸身边的侍卫浴血而归,跑死了十几匹马,带回来的却是个坏到不能再坏的消息——我父亲被匈奴单于亲率的大军包围,最终不支,中箭身亡。

我眼前一黑,当场昏厥。

我父亲半生戎马,最终也魂归沙场,不负此生威名。

而我是名将之女,又怎能龟缩在他人身后苟且偷生?

我要去救我的丈夫,我要为我父亲报仇。

我不能再失去一个亲人了。

我不顾王府众人的阻拦,戴着九宸和父亲给我留下的亲卫奔向大漠,终于在半月之后与九宸汇合。

我们为了能一击战胜匈奴,在冰天雪地中整整隐藏了三天。

那才是真的冷,连骨头都要冻僵了。

大概我们的好邻居匈奴也没想到,他们一贯瞧不起的弱小南人竟有如此毅力。

他们纵情喝酒,歌声传遍了大漠,就好像他们已经胜利了一样。

就是这个时候。

随着第一道烟火升空,我与九宸带着数万精兵冲向匈奴大营。

这些士兵大多听着我父亲的故事长大,从小把我父亲当作偶像、当作英雄。

如今,英雄死于匈奴之手,尸骨未寒,所有人心中都燃着熊熊怒火,这一战,哪里有不胜的道理?

12

班师回朝的那天,我靠在马车的软枕上闭上眼睛。

我亲手斩下了匈奴单于的头颅为我父亲报了仇,匈奴大军这次元气大伤,十年之内不可能再有实力扰我边境。

那么,我的生活应该也能重回平静了吧。

尽管大夫告诉我,这次我身体损耗太过,此生可能很难再有孩子了。

我有些遗憾也有些难过。

我一直想有个女儿,想给燕王府添一个小郡主。

现在,大约是没机会了。

不过还好,我已经有了两个儿子,还有爱我的丈夫,其实也没什么好不满足的。

九宸去了京城领赏,我独自回到王府。

几个月不见,我的小儿子已经会爬了。

我想,等到九宸回来,他大概就能叫爹了。

13

九宸比我想象中回来得快。

不过和我想象中一样,所谓的封赏也就是几句口头表扬。

一个除了闹着要娶媳妇之外几乎没见过几面的儿子,怎么可能因为打了场胜仗就被另眼相看。

不过我们都不在乎,只要我们的生活平静安稳就好。

而且这一战后,我们手下的军队得到了很好的成长,在那个开国名将都死光了的年代,说是最强也不为过。

有了这支军队,我们足以自保,也实在没什么好担忧的。

14

事实证明,这真是个无比天真的想法。

两年后,太子死了。

于是本来清晰明确的未来被打破,继承权的归属成了未知数。

活着的二十几个皇子,突然都有了坐上那个位置的资格。

我们手中的兵权也不再是自保,更不是人人避之不及的守护边疆的责任。

九宸莫名其妙成了别人眼中的潜力股,我们手中保家卫国的军队,也成了争夺皇位的最大筹码。

但那时候,我们是没有那种野心的。

谁当皇帝不重要,我们只想一家人在北疆安稳终老。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我们不想找麻烦,可麻烦自己上了门。

15

这位找上门来的麻烦,正是多年前九宸吃了他桂花糕,导致我英雄救美的八皇子。

说起来,他好像还是我们这桩婚事间接的媒人。

在我忙于自己的婚事,然后相夫教子,再然后上阵杀敌的这好长一大段时间里,八皇子他持之以恒,一直在和他娘一起努力搞事情——抢夺太子之位。

八皇子也确实有这个实力。

八皇子的娘淑妃是开国元勋的妹妹,同为开国元勋,待遇可不一样,地位也不一样。

那些和我爹一起南征北战的将军,大多因为手握兵权被找了由头杀了、下狱了或者流放了。

而淑妃的哥哥是文臣领头人,更是太祖皇帝的老乡,从头到尾不曾被怀疑。

所以人生啊,走到哪儿都是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朝堂上也没什么不一样。

八皇子的老婆也不一般,是太祖皇帝表弟的女儿。

虽然表弟本人已经死了,但女儿却还是皇亲国戚。

也怪不得他八皇子总是不甘心。

可是他不甘心为什么要陷害我们呢?

16

八皇子在太祖皇帝面前挑唆,说我们北疆兵马强盛,迟早是江山社稷的不安定因素。

又说我出身将门,我爹在军中的威望恐怕会被我利用。这次北征后,军中已是只知燕王与燕王妃而不知皇上。

一大堆坏话灌进了太祖皇帝年迈的脑子,也成功引起了太祖皇帝从未停止过的疑心。

没过多久,太祖皇帝就下了圣旨,说他老人家想孙子了,要我们把长子送回京城,由他亲自教导。

太祖皇帝有多少孙子,我根本数不清,居然如此想念我的儿子,我怎么就那么不相信呢。

说到底,所谓的亲自教导,也不过就是威胁我们的筹码罢了。

还是想感叹一句,最是无情帝王家啊。

16

我八岁的长子就这样被强行带回了京城。

我抓心挠肝,九宸也越来越沉默。

他与手下的将军、谋士经常密谈到深夜。

许多个夜晚,我一觉睡醒,身边还仍然是空的,从窗子望出去,王府前院依然灯火通明。

我从来没有问过他在忙什么,因为孩子被带走的那天,我们紧紧相拥,却什么话都没说,看着彼此直到天色渐明。

他想做的,就是我想做的。

17

八皇子把太祖皇帝哄得团团转,太祖皇帝坚定地认为老八是他最孝顺的儿子,是他与淑妃爱情的结晶。

虽然根本不知道太祖皇帝与淑妃到底有没有爱情,可老八的地位却是真正水涨船高、今非昔比。

不过册封太子的圣旨却迟迟不来,这让老八十分焦虑。

太祖皇帝的儿子,实在是太多了。

兄弟们虎视眈眈,八皇子寝食难安。

而我可怜的孩子,他已经去了京城整整一年。

他早慧又坚强,从始至终不卑不亢,甚至在送回来的家书里还在安慰我和他父亲。

这让我心如刀绞。

18

又过一年,太祖皇帝中风,八皇子控制了京城。

老八终于坐不住,带着亲兵冲进了皇宫。

从此,太祖皇帝成了太上皇,八皇子成了新皇帝。

八皇子闯入皇宫的前一天,我们就已经收到了消息。

这么久的准备不是白做的。

我们等的,就是这一天。

没错,我确实继承了我父亲在军中的威望。

我们在京城也早就安排了亲信。

八皇子登基三天后,我们就列出了他不忠不孝等十大罪状。

燕王率军南下,清君侧,诛乱臣。

19

三个月后,八皇子成了先帝,而我,当上了皇后。

我们本来不想赶尽杀绝,留下个残杀手足的骂名的。

可是进了京城,我们才发现,那些家书原来真的只是安慰,我的儿子,已经病得奄奄一息。

他小小的身体瘦骨嶙峋,原本白皙圆润的脸颊凹陷,衬得一双眼睛特别大,可是里面的神采却已经要散了。

我哭得喘不过气来,他小小的手费力地抬起,帮我擦掉眼泪。

他说:「娘亲不哭,我都一直没有哭过呢,娘亲也不许哭。」

说着,他的眼泪就掉了出来。

「我终于等到爹爹和娘亲了,我想吃娘亲做的桂花糕,还想爹爹带我去骑马,对了,爹爹说,说明年春天要给我做风筝,带着我和弟弟……」

他的声音越来越小,直道我紧抓着的小手无力垂下。

他最后奋力地挣扎,声音突然变得清晰,他说:「娘亲不哭,我在天上看着你们。」

20

九宸眼睛血红,下令杀了废帝——凌迟。

我,全程看着。

21

太祖皇帝躺在床上半身不遂,嘴角挂着口水,再也没了让人胆战的威严。

他说,他早就看出我是当皇后的命,会有这一天,他早有预料。

我们只是冷冷地看着他。

从他枕下拿到玉玺,就转身出了他的寝宫。

沉重的殿门发出吱呀的响声,旧日光阴恍惚与眼前重合。

22

重华宫的门被人推开,传来豆蔻声嘶力竭的哭喊:「皇上您不能这样对娘娘啊!娘娘辛劳一生,您怎能如此折辱娘娘!您怎能让娘娘九泉之下都不得安宁!」

我吓得急忙飘到宫门附近,只见豆蔻跪在地上泣不成声,双手紧紧拉住九宸的衣摆。

可是她力气太小了,殿门还是被推开了。

我早跟她说过,让她多锻炼身体。

她若是肯听我的,哪里会有今天,连九宸都拉不住。

九宸对豆蔻态度温和,只是掰开了她的手,带着身后浩浩荡荡一群人进了重华宫。

他身边是胡贵妃。

身后是捧着酒坛子的太监。

怪不得豆蔻反应这么激烈了。

不过,这个胡贵妃,和想象中有点不一样。

人家虽然姓胡,但长得并不妖娆美艳——不像狐狸精。

也不能说难看,就是配上她那一身黑衣服,显得鬼气森森的。

我痛心疾首。

相比于九宸移情别恋,他的审美更让我担忧。

难道因为自从和我成婚他就没有碰过别的女人,让他变态了?

这贵妃娘娘如此吓人,真的能睡得下去吗?

这以后,人家看到贵妃的姿容,难免不想起先皇后,我的盛世美颜岂不是要被一起鄙视?

23

随着九宸一声命令,豆蔻连同那些捧着酒坛子的太监纷纷退下,重华宫里只剩下我们三个。

哦,是他们两个。

谁让我已经不是人了呢。

胡贵妃像个背后灵一样,站在九宸身后一言不发。

我虽然已经是个鬼了,可还是觉得有些尴尬。

她皮肤特别白,是那种没有血色的苍白,一双眼睛又特别黑,几乎看不到眼白,眼神直勾勾地,没有看九宸也没有看我的灵位,我总觉得她在看我。

说实话,我觉得这个胡贵妃比我更像一个鬼。

「灵灵,说好了每年的今天我们都要一起过的,我来陪你了。」

九宸的声音在空旷的重华宫响起,带出一阵回音。

紧接着,他一撩衣摆坐在了祭拜我用的蒲团上,端起了地上的酒坛子。

「这是你最爱喝的桂花酿,可惜你喝不到了。」

嗯,我喝不到了,所以……

所以他就替我喝了。

没有意思意思撒在地上,没有倒一杯放在我的灵位前。

他直接替我喝了!

「皇后出身将门,最喜看剑舞,贵妃你过来给皇后跳一段助兴吧。」

这个场景,真的太诡异,太吓人了。

重华宫里,九宸对着一个像鬼的贵妃和一个已经是鬼的皇后说个没完,整个大殿里只有他一个人的声音,完全是自说自话。

现在我怀疑,他可能是伤心过度,失心疯了。

24

胡贵妃安安静静走到大殿中央,从她宽大的黑袍子里拔出一把寒光闪闪的宝剑。

没有击鼓,没有奏乐,只有闪烁的烛火和身边的男人一杯一杯地喝着酒。

我特别难过。

以往,我们都是一家人聚在一起的,如今却只有一人一鬼阴阳两隔了。

我的二儿子,就是当朝太子,在为我守灵七天后就不知道去忙什么了,这么重要的日子,这小兔崽子居然都不来看看他老娘,真是个不孝子。

可我还是很想他,很想他们。

我想抱抱面前这个我相伴了大半辈子的人,却发现,我根本无法靠近他。

此刻,我真的好想快点去投胎。

只能远远看着却不能靠近的感觉,太难过了。

25

九宸喝完了酒,贵妃跳完了舞,我还是没有去投胎。

不过自从他们来过以后,我的活动范围就莫名其妙地变大了。

具体地说,就是我能从重华宫出去了,能在整个皇宫里飘来飘去了。

不过我还是无法靠近九宸。

大概因为他是男人阳气重,又是皇帝,受上天庇护,邪祟妖魔都要退避吧。

虽然我并不是邪祟。

我只是个眷恋人间,入不了轮回的孤魂野鬼罢了。

不知是不是我的错觉,我总觉得现在的皇宫阴森森的。

宫女太监都低着头,战战兢兢小心翼翼,行动之间轻手轻脚,生怕弄出的声音太大会惊扰了什么似的。

后来我发现这不是错觉,他们都不愿意靠近重华宫。

也是,一个死了好几个月却没有安葬的皇后,一个长期放着棺材的皇宫,能不让人害怕吗。

九宸每天批完了公文都会去胡贵妃那儿,他们两个会秉烛夜谈到深夜。

桌上放着笔墨纸砚,他们似乎是在画画,又似乎是在临摹书法。

我离得太远,看不清楚,只能猜测。

26

从前我还活着的时候,我们就时常这样,或是他为我作画,或是我为他磨墨。

不过还是有些不同,那时候我们总是笑着,而他们却面无表情,满脸严肃。

胡贵妃也不如我贤惠,不会等他吃饭,不会催他休息。

这位贵妃大多数时候都根本不说话也不出门,但又总是非常忙的样子。

我眼见九宸生活越来越不规律,脾气越来越暴躁,却无能为力。

所以,我到底为什么还不能去投胎?

27

就这么混混沌沌地又过了好久,我已经数不清是多少天多少月了,我只知道我的灵魂越来越虚弱,醒着的时候越来越少。

我终于掌握了托梦这个技能,可以在晚上看看九宸。

然而在梦里,他从来不理我。

总是我一个人说,说我们小时候,说我们在北疆,说大漠黄沙,说匈奴未灭我已身死,说我们的孩子,说那些活着的或是死了的故人……

他不说话,只是看着我。

也不知道是不是梦里的他不能说话。

28

慢慢地我习惯了他的沉默,习惯了在他梦里自言自语。

因为我怕我忘记那些过去,我怕我有一天在昏沉中消散,我怕那些过往变成只有我知道的皇家秘史。

我说我想儿子了,说比起皇宫我更喜欢住在王府,那才像个家。

这一次,九宸却有了反应。

他伸手摸摸我的头,像过去的很多年一样,眼神眷恋又温柔,只不过他的手指穿过了我的身体,没有碰到我的头发。

原来即使在梦里,我们也不能有一个拥抱。

他说:「灵灵再等等好不好,快了,我们马上就能回家了。」

29

三日之后,太子回京。

我挣扎着从昏睡中醒来,贪婪地看着我的孩子。

他长大了也成熟了,面容坚毅,有我和他父亲的影子。

他说:「皇陵已经修建完成,母后可以入土为安了。」

九宸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书写好了吗?」

九宸点头。

我完全听不懂他们再说什么。

修建帝王陵墓我明白,但是太祖皇帝在位时,不是已经选好了皇陵的位置吗?

即使要重修,也应该用不了这么久吧。

还有书是怎么回事。

我满脑袋问号,只听明白了我儿子这么久不来看我,是去督建皇陵了这一个信息。

大概是因为我的死,让太子和他爹之间有了些矛盾,我知道,儿子是有些怪九宸的。

九宸登基以后,励精图治,日夜辛劳,可是王朝建立前的多年战乱,加上太祖皇帝大杀功臣,再加上之后的皇位之争,这片疆土,早已是伤痕累累。

我死的那年,江南水患引发瘟疫,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又引发了小范围的叛乱。

恰在这时,消停了好些年的匈奴经过多年休养生息,再次卷土重来。

南有流民,北起战火,九宸焦头烂额。

那个时候,他不可能离开京城御驾亲征,否则会引来更大的动荡。

可是太祖皇帝杀了太多将领,导致我朝重文轻武已成惯例,谁都不愿意当武将,都挤破了脑袋考科举。

至于一路跟随我们的那些将军,有的要守卫京城,有的要去平息流民叛乱,人数实在是太少了。

而且,北征是需要一个地位足够高的统帅的。

太子坐镇南方,那北征统帅,也就只能我去了。

我把匈奴打退了几十里,自己却旧伤复发,一病不起,在回京的路上就咽了气。

那年的大雪,终归还是伤了我的身体。

30

又过一月,九宸下旨迁都。

上至皇亲国戚王公大臣,下至贩夫走卒寻常百姓,足足十万人离开京城一路向北。

在这个庞大的队伍中自然也有我和我的灵柩。

我终于要下葬了。

整整三年,九宸营建新都,如今终于与新的皇家陵墓一起,大功告成。

新都是个我熟悉又怀念的地方——当年九宸在北疆的封地。

新的陵墓我也很熟悉,就是当年的燕王府。

我以为,他会把王府扩建成皇宫。

却没想到,他把我们的家拆了,在地下按照王府的构造建了一座与王府一模一样的地宫。

31

我下葬的那天天气晴好,天蓝得没有一丝杂质,只有几片白云缓慢飘过。

日光映照着崭新的琉璃瓦,发出金灿灿的光。

长风浩荡,扬起九宸宽大的衣袖,发出猎猎的声响。

我终于可以靠近他了。

我这才发现,他鬓边多了许多白发,眼角也见了皱纹,已经不是我记忆里的俊朗天子了。

不过,他依然很好看,和小时候一样。

我轻轻抱住他,在他脸上落下一个只有我知道的吻。

他似有所觉般侧头。

他说:「灵灵,我们回家了。只是你能不能在家再等等我?」

我鼻子一酸,知道自己是要走了。

我在没有人能看到的地方重重地点头,只要我的魂魄还能再坚持,那我一定会等他,不能坚持了也要等。

我转身摸摸太子的头,他长高了,可在我眼里却还是小孩子。

我没机会看他娶妻生子,没机会看他成为一代明君了。

我还是有些不舍。

然而我生性豁达。

总会有道别的一天的,早晚罢了。

我转身跟上我的棺材,走入了自己的坟墓。

临别时我说:「我这辈子能有这样的丈夫和儿子,我李坤灵不虚此行。我想不出比这再好的一生了。」

32

我这辈子,算不上平安顺遂,可谁的人生能真的圆满呢?

迁都前夕,胡贵妃来到重华宫,端端正正地给我上香磕头。

她说,她是南疆巫女,没有生死人肉白骨的本事,但可使人尸身不腐,同时能助死者的魂魄在人间停留。

她说她听过我许多传奇,一直想见我一面。终于她代表南疆来到中原,而我却已经死了。

她答应帮九宸留住我的魂魄,保住我的尸身,让我坚持到皇陵建成。

同时,她还用这三年给我写了一本书。

那本书我看到了,名字非常不入流,叫《李皇后传奇》。

我猜这书一定很不好卖。

不过好像这书也不是用来卖的,据说这本书九宸大量印刷,京城人民人手一份,书中的许多内容还会被直接引用进史书。

我的愿望都实现了。

没有人会忘记我和我们的故事。

胡贵妃给我身体的手腕上拴了一根红线,说这是他们南疆的密法,只要两个相爱的人戴上这根红绳,无论轮回多久,无论相隔多远,都还能再遇到对方。

我当时没太在意,虽然已经是鬼,但我依然不相信鬼神之说。

直道我发现,那根红绳出现在了我魂魄的手腕上。

九宸手上也有一根。

所以我一定能等到他。

33

迁都后第二年,皇帝陆九宸亲征漠北,于落霞川大败匈奴,从此华夏版图上再无匈奴这个民族。

或许是操劳过度,又或许是心愿得偿再无眷恋,陆九宸在回京途中驾崩。

巧合的是,那似乎也是当年他的皇后病逝的地方。

34

后来,太子登基成了皇帝,依照父亲遗愿,将他的父母合葬。

他们终于又能在一起了。

35

寒来暑往,枯荣明灭。

不知又过了几个春秋冬夏,也不知王朝更替又换了几家。

那天我在院子里玩泥巴,我爹从外面回来,手里还牵了个小男孩。

我爹说他是我指腹为婚的小相公,是我爹至交好友的儿子。

这次来我家,就是先让我们认识认识,别弄出包办婚姻的悲剧。

我本有些不高兴,怕他抢了我的泥娃娃。

可是他长得真好看,比我捏的泥娃娃好看太多了。

而且,他手上有一块和我一样的胎记,我看着就觉得亲切。

【完】

□ 梦瑶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知乎盐选会员精选文章 » 北疆旧梦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