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如何评价《水浒传》的燕青?

恶人在乱世中活,做自己就可以。

可好人在乱世中活,还想活得像个人,就需要大智慧了。

燕青就是水浒描述的那个乱世道中,具有大智慧的一个很好例子。

心眼多的人不少,但有一颗玲珑七窍心的同时,还能保持忠诚,在别人犯蠢时没有冷眼旁观,不落井下石,而是时刻调整方案争取最优解,最后关头愿意再试一把的坚持,这样的人就格外罕见了。

武松从天人到杀神,是因为能受天打磨,在不利环境下和命运抗衡,杀出个黎明后,最终发现自己只能和黑暗相伴的残酷事实,变成了出家的双刀头陀。

而燕青不然,他在处理这些难题的时候,显然更加巧妙,尽量避免自己过度消耗,在问题刚刚萌芽时,就能看到事件的结局走向,这是「天巧星」独特的地方。

首先从长相上,一看就明显有别于其他皮糙肉厚的好汉,肩宽腰细,掩口细髯,唇如涂朱、睛如点漆、面似堆琼。应该属于现在最流行的低体脂「穿衣显瘦脱衣有肉」帅哥。还一身的文艺细菌,吹拉弹唱样样都会,兼有弓箭手天赋。可以说硬件方面,基本配置拉满了。

个人技能只是一方面,重要的是还在卢俊义家的时候,燕青已经展现出他成熟的江湖经验,在没有见到吴用李逵二人诈骗组时,只听员外口述,就凭借路线推断出了,幕后黑手有可能是梁山集团,推理能力可以说很惊人了。

江湖不只需要武功,江湖更需要智慧。

卢俊义武功再高,家产再多,但没有脑子,那相当于失去了护城河,一切都乘以 0。如果他完全信赖燕青的决策,不会有这样的事,也可以说卢员外是五代居住北京,坐地户豪横惯了,没有遇到什么坎坷,真正恶人害上门来,严重缺乏自卫能力。

可惜,故事不是这样发展的,蠢人会持续犯蠢,因为在他的世界里,自己才是英明的,卢老爷带着管家,向梁山发动了自投罗网式袭击,连人带盘缠全被留下,吴用使计离间,管家李固正好求之不得、顺水推舟,等到卢老爷结束了为期几个月的梁山旅游之后回到大名府,世界早不是他的了。

人在落魄时才能看清,谁是你的真朋友。

吹拉弹唱无一不精,五行八作学啥像啥的燕青,没有在被赶出家门后,凭借自己的手艺另谋出路,而是一直等待卢俊义的返回。这样的忠心和坚持,看放在什么人身上。

放在像郭靖这样质朴执拗的人身上显得正常,放在燕青这样的八面玲珑的人身上,就有点不寻常了,聪明人最容易掉入的陷阱,就是仰仗自己的聪明,喜欢走捷径,不喜欢坚持,最终成了伤仲永。而燕青的表现兼具了敏捷和耐力,极为难得。

而此时,他的推理能力又一次展现了出来,他从李固带回的话,还有墙上的反诗已经看出来,卢俊义在大宋已经「社死」了,唯一的出路就是梁山,这是吴用设下的绝户计策,要想活命只有落草这一条路。所以在等了几个月,终于等到度假回来的卢老爷时,燕青说明情况后,给出的第一个建议就是:再回梁山泊,别做个商议。

然而换来的卢老爷的嗤之以鼻和拳打脚踢,蠢人仍旧在犯蠢,可燕青依然没有放弃,全程跟踪保护。直到卢俊义不负众望的被官府抓住,老婆管家全叛变,打入牢中百口莫辩、要不是梁山安排柴大官人疏通恐怕就地就得正法,最终几方势力角逐,卢老爷被流放,水浒经典的流放路上被做掉戏码差点儿又上演。

这样的全过程,燕青都看在眼里,全部都印证了他在卢俊义刚从梁山回大名府时的结论:梁山泊目前是唯一出路。

可是如果直接救下卢俊义,这蠢货老爷必然还要再回去服刑,只要他活着一天,李固贾氏绝不会放过,即便两公差不再加害,即便到了流放的终点,又会出现风雪山神庙的变种,卢老爷怕是连林冲那彻底冲破枷锁的勇气都没有,最终就是死路一条。

燕青的忠心,一开始表现在他不希望老爷被害。在一切全被卢老爷成功搞砸之后,他的目标会立即灵活调整,变为保住老爷的命。

所以,几箭射死公差,不能说是恶意,但也一定是故意了。

不然鲁智深这样的心思都知道只把公差打倒,更加精明的小乙哥会不明白其中利害?

当然不是,他只是做了自己的选择。

有时候蠢人真得你逼一把,他才肯迈出关键的一步。燕青能为卢俊义做的就是这样,在这个烂摊子下找到最优解,早说了你不听,你不听还搞砸,砸的不能再砸了,我来守住最后的底线。 

而聪明人不仅能保护别人,更是有着自己的自全之道。

和卢俊义一起上了梁山后,燕青也开始了自己的打算。

一个聪明人到了新环境的适应速度是惊人的,宋江安排给燕青的任务很棘手,让他充当疯狗李逵的驯兽师。

这一方面是宋大哥用人的水平高,另一方面燕青的适应能力当真强。

李逵,粗俗无礼,混人一个,嗜杀成性。

燕青,谈吐优雅,帅哥一枚,文武双全。

这两人按理说怎么也尿不到一个壶里去,但燕青很能抓住这次机会。李逵爱闯祸,闯祸就是自己表现的大好机会。

有一点需要注意。

此时梁山大部分下山借粮已经进入了阵地战模式,需要呼延灼或者关胜这样有经验的将领,讲究阵法,个人武力被大大弱化了。

单挑时期光彩照人的武松、鲁智深等人,则在此过程中都绩效不佳。

而如何能扬长避短,把自己摔跤天下无敌的特长发挥到极致呢?燕青有他的想法。 

对李逵的压制就是其中之一,单挑随意碾压,这控制难度就降低了不少,元夜闹东京,李逵杀上了头,燕青一跤就给他撂倒,及时撤退确保安全。

其次,策略很重要,对付李逵不能一味打压,前面说过,李逵是宋大哥的影子,是大哥面前的红人,如何借助这个红人让自己有表现机会也很重要。

在李逵怒斥宋江,质问他是否强抢刘太公女儿一节,燕青的前期表现,只存在于口头上:宋大哥不是那样的人!

行为上却任由李逵发挥,陪他一路冲上梁山,眼睁睁看着李逵砍倒了「替天行道」大旗。

而等众人把黑厮按倒之后。燕青才从头到尾有条有理的说了事情经过,自己昨夜如何保护李逵,如何遇到刘老汉,李逵如何发作,重点讲述了自己如何坚持为宋大哥辩解:大哥不是那样的人!而且最关键的是,极其明确地推断出了这起事件的最大可能:有人冒充!

可以说燕青一开始就破案了,事件本身就是个大乌龙,但原料一般,炒菜的功夫好,一样化腐朽为神奇。

李逵固然闹得欢,但是通过燕青这一套操作,梁山上下已经明白燕青独特的个人能力,真是关键时刻不掉链子,遇到事情沉得住气,坚持相信组织,判断极其准确。

在梁山上的好汉越来越多了,来头也越来越大,从鲁智深、武松这样的草莽路人王,到林冲、徐宁这样的专业武术教练,再到呼延灼、关胜这样的将军型英雄。不说在这里好好发展,起码在这里混得不错,一提起来在众位兄弟眼中「是个人物」,难度已经很大了,关系户、将领派越来越多,草根出头的机会越来越少。

而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泰山打擂,是给燕青准备的绝佳表现机会。

他干得很漂亮,给山寨打响了招牌。原本就是一个小事件,山下抓了一伙过路好汉,知道他们的目的是去参加水浒第一武道会,去泰山和一个叫任原的比赛摔跤。本来放了就完了,但是燕青却极其敏锐地又把握住了。和刘太公事件一样,事情不分大小,特别是人微言轻的时候,要把每个小机会都看得重一些,才能一步一步上升。

燕青争取机会时的话,说得很巧妙:要是摔死了我没怨言,要是赢了我能给哥哥脸上增光添彩。

有种输了算我的,赢了是大哥领导有方的意思。

这能不同意吗?

肯定同意。

最终打擂成功,「任原泰山」任务完美收官,固然是由于他自身的本事过硬,但是梁山也卷,本事过硬的人太多了,世界上的机会却太有限,怎么样想个巧妙的理由,让自己有机会站上擂台,才是很多时候更需要考虑的,天巧星的两次出手,都让人看到了小乙哥巧劲的运用。确实谁打谁行,可要说出那番功劳归大哥的话,有自己的清晰预判,就不是人人都行了。

更重要的是在这几件事中,燕青和李逵的关系在快速升温。

李逵说:你陪我料理刘太公女儿的事,这回你出差我不放心,也得陪着你。李逵是个「真」人,他能感受到旁人对他的好坏,愿意帮你砍人,就是他表达感情的方式。

至此,燕青在梁山建立了自己的威信,也有了自己的基友,明确了自己「有文化特种兵」的独有生态位,作为一个原后台是卢老爷这样废物的新人,可以说是逆袭了。

前面的事情,能够充分说明燕青文武双全、玲珑剔透心的能力。

但是后面发生的两件事,则是把这个原本就能力出众小伙子的境界,再次拔高了一大截,那就是燕青在一出场识破吴用骗局时就展现出的技能,无敌大局观和奇准预判。

经过在山上的这段时间,他也明白了,宋江的路线是对的,招安是梁山这帮人的最好出路,山上不能待一辈子,谁都有打不动的时候。

为了帮助山寨实现这个目的,燕青再次进京找李师师疏通门路。

宋江派人打前站,这种时候能文能武就格外关键,哪怕武差一点,但文的气质要在,你找个一看就像山贼的,东京城的门都进不去。

你找柴大官人?试试就逝世。

去是能去,谈也能谈出,但稍出点事儿就没法自保,还得再找人救他。

要找一个能进能退,能自全,也能把话说明白的一站式好汉,难啊!

但文武双全,这次又有新的考验。出了点小意外,李师师这回是冲着人来没冲着钱来。

此时此刻,燕青展现出的定力和应变简直不是凡人!

李师师那是什么魅力?连皇帝都拿下了的人。

对她的容貌,晏几道诗中写:看遍颍川花,不及师师好。

南宋的朱敦儒更是对她的才气评价道:解唱《阳关》别调声,前朝惟有李夫人。

这样的一个色艺双绝美女,燕青愣是能不动心,仅仅不动心还不够,你像根木头似的杵着也不行,还不能得罪她。

「李师师难题」简直是为浪子燕青量身打造的难题,需要他的智慧,需要他的定力,比以往擂台上遇到的情况都要凶险。

而燕青的解决思路再次贯穿了「天巧星」的巧劲,他不正面硬碰硬,而是调转思路,讲身世可怜跪下认姐姐,拜住对方的一点邪心,拜住两人的姐弟关系。

007 在办事时,虽然看起来最终都达到了目的,但看他的过程,往往是连人带事儿一块办了,燕青则是明白此行的任务是说动皇帝,推动招安。后面燕青更是把这里发生的情况,原原本本告诉了梁山情报科科长戴宗,戴宗都惊叹燕青的定力,这样的消息必然也会传到梁山,传到宋大哥的耳朵里,小乙的山寨地位又高一分。

要是动了李师师,那绝对是因小失大,梁山的总目标就毁在自己手里。

最终结果燕青自己拿到赦书,还借机说明梁山前次招安失败的误会,向皇帝表明了诚意,这次任务是超乎寻常的胜利。

前一次全伙下山,结果把御香楼烧了,把皇帝惊了,可以说是完全失败。

这一回燕青一个人来,却比一支队伍还管用,证明了谁是山寨真正的人才。

但梁山招安后发生的打辽国、征方腊等一系列被当枪使事件,让燕青彻底看明白了这个游戏。

这纯粹是少数人的晚餐,甭管怎么招安,哪怕大家穿上了一样的制服,可蔡太师、高太尉绝不会把你当做自己人,反而会更加当做眼中钉,无论如何你变不成他们中的一员,相反你越强,他们越怕。

在这个框架下,你做什么都是无效的,都是无力的,既得利益者永远想的是:让你在蛐蛐罐里和同类斗个你死我活。

你要的价,他给不起,给不起他还想吊着你,你要是信了,你就是最大的傻瓜。

正确的应对方式不是为朝廷拼下一个个城寨,死伤一个个猛将,而是要跳出去,才能不任人宰割。

连卢老爷的有限脑容量都认为可以「图个封妻荫子、衣锦还乡」,告诉小乙机会来了大量买进的时候,那绝对就是高位边缘,必须马上逃了。

燕青最终也是成功逃了,他已经看到了结局,就不必经历这份痛苦。

在临走前还能想着昔日主人,苦劝卢俊义一番,是他留给这个世界最后一丝义气。

燕青的故事看下来,最大的感触是:

人不是神,没法在最开始就预判到所有。

但他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绝顶聪明的好汉,在每次遭逢变动时所能做出的最优解,这里面从小处说,是随机应变,口才绝伦,是意志品质上的坚持,有对于微小机会的敏锐把握。

而从大局讲,是一个人对于世道的通透,对于这个游戏种种新角色出现后,相处一段时间马上能预判出未来的局面,这是真正的本事,这是天巧星能够以「巧」立身的根本,清晰地预判决定了不会硬碰硬消耗自己,而是剑走偏锋,屡出奇兵。

正因为看的准,所以他最终得出的判断也很残酷。

水浒这个世界已经彻底没救了,只有退游不玩了才能避免伤害。

书中对燕青着墨的最后一句话是:收拾了一担金珠宝贝挑着,径不知投何处去了。

不知去了何处,就是最好的去处。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知乎盐选会员精选文章 » 如何评价《水浒传》的燕青?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