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盗墓的人真的会遇上一些奇怪的事儿吗?

在《鬼吹灯》里,有这么一句话。

寻龙分金看缠山,一重缠是一重关;关门如有八重险,不出阴阳八卦形。

这句话,自然不是作者天下霸唱凭空现象出来的。

而是出自风水祖师杨筠松所著《撼龙经》。原句是:

寻龙千万看缠山,一重缠是一重关;

关门若有千重锁,定有王侯居此间。

而让盗墓这个行业,正式映入大家眼帘的,应该是十年前一系列的盗墓小说。

这些作品的大火同时,让很多人了解到摸金校尉这个职业。

可真实的摸金校尉你们见过吗?

并没有小说中描述的那么邪门,真实的摸金校尉,是存在的。 

我要说的这位,是号称『关外第一盗墓高手』,人称盗墓界的祖师爷。

姚玉忠。

关于他的故事有很多,有人说他是风水大师,也有人说他是祖传盗墓贼。

姚玉忠被捕后,他所做的事情曝光,惊动了整个考古界。

他所涉的案子囊括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盗墓案几个之最:单案控制犯罪嫌疑人数、追缴被盗文物数量最多的案件,打掉盗掘犯罪团伙 12 个,控制犯罪嫌疑人 225 名,追回文物 2063 件,价值逾 5 亿元。被称为「共和国涉文物第一大案」。

53 岁的姚玉忠是头号主犯,12 个犯罪团伙中,至少有 9 个和他有联系。大部分盗墓团伙的头目,以前都在他手下干过活。 

从盗墓到被捕,姚玉忠都有很多传奇色彩。

被抓之后,姚玉忠觉得冥冥中自有天定。

为了侦办这起「涉文物第一大案」,公安部督办成立了「1126」专案组,没想到专案组成立的这天,也是姚玉忠的生日。警方抓捕他是在凌晨 3 点,这是他降生的时辰。抓捕地点是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天义镇的天义宾馆。

「天义」与「天意」谐音。

「为什么我会选择红山文化盗墓?因为我是 6000 年前那个挖墓人的转世,我转世盗墓,就是想让红山文化重见天日。」被捕之后,姚玉忠这样向警方「交待」。

「转世」一说不过是姚玉忠自我神化的伎俩。但坊间对于他的「神技」却广为流传。

甚至有网友搜集整理了「盗墓界祖师爷」的本事:祖传的「摸金校尉」,从父亲那里学得「寻龙点穴,求风问水」的绝技;会看天象,能根据星斗的位置、手中的罗盘在方圆百里内确定一块墓穴的位置。

在赤峰周边,墓穴通常就在这样的山中。 

事实上,与网友杜撰的盗墓世家不同,姚家「祖传」的是篾匠,也就是古人常说的织席贩履。

1962 年 11 月 26 日,姚玉忠生于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新房村,那时三年自然灾害饥荒刚过,姚家住在简陋的土房里,家境贫困。

姚玉忠从出生起,就没吃过奶。全都是母亲用高粱面喂大的。 

这种贫穷深入了姚玉忠的骨髓,因此他从小就希望赚大钱。 

父辈除了种地,还有编竹筐的手艺,在七个孩子里,排行老三的姚玉忠学得最好。姚玉忠的弟弟姚玉飞说,「三哥经常把编好的竹筐,骑自行车带到其他村子贩卖,还倒腾过羊绒、皮子、猪鬃,那会儿属于村里头脑活络的。」

那时,村里人眼中的小篾匠「姚老三」聪明、机灵,与众不同的是,他喜欢看书。姚玉飞回忆,有段时间,字都认不全的三哥买了一堆书回家,都是「风水、易经」之类的,天天在那看。

由于竹筐赚不来什么钱,姚玉忠有段时间还做过羊绒贩子。但是,由于本钱太小,都没能做大。

为了能挣到更多的钱,姚玉忠又到砖厂背砖。

总之,姚玉忠并不是个安于做农民的人,他时刻琢磨着能挣到更多的钱。

姚玉忠曾简单提起,「如果在一处山脉上,左有青龙,右有白虎,上有靠,下有照,就是一个典型的风水宝地,也是适合埋葬的地方。」但别人一般找不出来这样的地点在哪里,姚玉忠到山上一看就能找出来。

他能自幼看风水书,成为盗墓高手,也和当地特殊的地缘文化有关。

新房村的老辈人回忆,当年姚玉忠和小孩子们在山上放牛的时候,一个孩子趴在山包这边,耳朵贴着地面,另一个孩子在几十步外跺脚,趴在地上的孩子能听到土层里传来空洞的「咚咚」声。

孩子们当时不明白,只觉得神奇,长大了一回想,那不就是下面有古墓嘛!

姚玉忠的家乡赤峰,顾名思义,也就是「红山」。相传红山原名「九女山」,远古时,九个仙女犯了天规,西王母大怒,九仙女惊慌失措,打翻了胭脂盒,胭脂洒落此处,因此出现了九个红色的山峰。

1930 年冬,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永在红山一带考古,发现了许多陶片和古代文明的痕迹。解放后,他为当时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尹达先生的《中国新石器文化》作序,尹达和梁思永提出,将长城南北接触产生的这种新文化现象,命名为「红山文化」。

这意味着,红山文化是距今五六千年前,辽河流域出现的一个高度发达的史前文明。1971 年,当地发掘出土的「红山玉猪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龙的形象,被称为「中华第一龙」。所以专家称红山文化是华夏文明的「第一缕曙光」。在赤峰市博物馆,标注的列有红山文化遗址的小箭头,几乎遍布了整张地图。

赤峰史前文化的分布,可以说极为密集。 

对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新房村村民们来说,没见过古董恐怕都是一件难事。

在姚玉忠生长的村庄,有时候下场暴雨,第二天到山上,就能捡到陶片、石器,运气好的还能捡到完整的器皿,甚至是玉器。都是距今几千年之久的老古董。

红山文化的埋葬特点,氏族墓地一般都选择在高山上,多为积石冢,墓地内部分区,结构为土坑竖穴或洞穴,并有束发、佩戴项环和臂环的习俗。

几千年下来,墓室表层土壤经过风化、开垦或水土流失,导致很多墓葬埋藏得很浅,一般只有一两米深。

但早年村民们意识不到古董的珍贵。四十多年前,村里人在地里挖到一个白色的碗,平常看起来普通,但倒水进去,碗底会浮现出一条红色的鱼,后来失手把碗摔了;还有人用捡到的玉器换两袋米面,心里还觉得赚了;堆砌墓地的青色砖石,肯定没法盖房子,村民们就把这几千年前的砖拿回来盖茅房……

自从红山文化的名气变大,越来越多的人来村里收古董,出价从最早的 50 块、100 块,变得越来越高。 

「头脑活络」的姚玉忠意识到了一种比当篾匠来钱快百倍千倍的办法——盗墓。

于是他真的开始盗墓了。

刚开始,姚玉忠好几次找到墓穴,打开之后,却什么都没有。要不然就是一些尸骨,却没有任何陪葬品。 

这让他有点懊恼,于是他开始大量研究书籍,想从中找到盗大墓的办法。

实际上,摸金校尉,并没有什么祖传之说。也没有祖上流传的书籍和技术。 

因为盗墓贼,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都不是什么光彩的职业。

尤其是古代,盗墓贼的下场可以说无比悲惨。基本上被抓到就会被凌迟。

因此,摸金校尉真实存在,但类似于小说中那种盗墓家族,可信度并不高。

没有人愿意自己后代当盗墓贼。

就算有依靠盗墓发家的,也都会藏头露尾。

大多数情况下,盗墓贼都发不了家,只能有口饭吃,有人说是报应,也有人说是活该。 

因此,姚玉忠从头到尾,都是自学成才。

没有人教他,一切全靠自己的经验。 

在村民们眼中,后来的姚玉忠完全换了一副形象。

他不再像一个农民或者小贩,而是戴上了一副金丝边的眼镜,衣着也改成有艺术气息的中山装、长褂,那张国字脸虽然不苟言笑,但谈吐比以前更儒雅了。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读上了大学。可真正知道他的人都明白,他这是要当摸金校尉。 

第一次盗墓,姚玉忠相当紧张。

他一个人下去的。

当时他没想过,自己能回来。

古墓十分狭窄,并没有小说里演绎的那么宽大。仿佛地下宫殿一样。

挖开古墓后,里面又闷又热,在里面呆了几分钟,姚玉忠就满头大汗。

而在这个时候,他找到了一具已经严重风化的骷髅。

在古墓里,基本上都是骷髅。

毕竟这些古墓,随便一个都是几千年了。甚至有的连骷髅都看不到,只有零碎的骨头。

第一次盗墓,姚玉忠十分害怕,脑子里想的全都是报应的事情。

因此他匆忙在墓地里寻找起来。 

很快他找到了一枚造型奇异的玉,来不及多想,姚玉忠拿起玉就跑。 

在这之后,姚玉忠将这块玉卖了出去,收获了两千元。

这个数字, 在当时那个年代,是难以想象的。

这一笔钱让姚玉忠彻底变得疯狂。

贪婪已经充斥着他的大脑,他已经没想过后果,只想着继续盗墓。

在小说《鬼吹灯》里。 

摸金校尉干活时,他们每个人都佩戴着用穿山甲的爪子做成的护身符,这个既是护身符又是身份的象征。凡是掘开大墓,在墓室地宫里都要点上一只蜡烛,放在东南角方位。然后开棺摸金,死者最值钱的东西,往往都在身上带着,一些王侯以上的墓主,都是口中含珠,身覆金玉,胸前还有护心玉,手中抓有玉如意。

这时候动手,不能损坏死者的遗骸,轻手轻脚的从头顶摸至脚底,最后必给死者留下一两样宝物,在此之间,如果东南角的蜡烛熄灭了,就必须把拿到手的财物原样放回,恭恭敬敬的磕三个头,按原路退回去。这样做的科学道理是防止墓里空气不好,蜡烛熄灭后退出墓穴,能保证人不会因空气不好而中毒。

传说有些墓里是有鬼的,至于这些鬼为什么不入轮回,千百年中一直留在墓穴内,那就不好说了,很可能是他们舍不得生前的荣华富贵,死后还天天盯着自己的财宝,碰上这样舍命不舍财的主儿,也就别硬抢他的东西了。 

不过在现实中,这样的情况根本不存在。

因为摸金校尉从不讲什么规矩。

盗墓就是盗墓,犯法就是犯法。

姚玉忠知道盗墓犯法,可贪婪让他停不下来。

每次盗墓,姚玉忠都极为贪婪。他根本不害怕报应,也不遵守规矩。

他只是为了钱。  

因此他可以践踏这世上一切东西,只要墓里有东西,他就会去盗。不管这是谁的墓。 

赤峰市博物馆,姚玉忠等盗墓贼喜欢到这里看文物。 

他去有名的博物馆和墓葬群「实地考察」,不知道的乡亲,还以为那段时间他迷上了旅游。

故宫、清东陵、红山墓葬群、博物馆都是姚玉忠重点考察的目标,一方面可以结合书本,研究墓穴的埋葬方法,另一方面可以多看看实物,提高鉴别能力。

考察归来,他养成了一个「爬山」的爱好。警方在后来的调查中也发现,姚玉忠特别喜欢爬山,没事儿就到附近山上转悠,有时一转就是一天。

就在警方决定收网的前一天,姚玉忠还去山里看了一次。

盗墓行话管这叫「踩点儿」或「点穴」。

「姚玉忠懂得在哪儿能找到『活土』,他能根据星象、地形和地图,准确地找到古墓墓室的位置。我们很多次都请他来帮忙踩点儿,经他踩点儿,我们每次都能成功挖到东西。」被捕之后,二号团伙的核心成员冯杰说。

一位熟悉案情的人士透露,「红山这边的墓,从南方来的盗墓者搞不定,不是说他们水平不行,而是不同的地方,丧葬的特点不同,姚玉忠已经把红山墓葬的特点吃透了,所以叫他关外盗墓第一人。」

一般的盗墓贼,到山上能找到墓的位置就不错了,但姚玉忠不光能准确定位,还知道埋的是什么身份的人,是上等阶层还是平民。

红山有玉葬的传统,但不是每个墓里都能出货,一般一个墓里就能出两三件玉器,大部分都是石器、陶器为主。普通的盗墓贼,挖出来石器也卖不到钱,但姚玉忠专门找能出货的墓挖。

一块风水宝地,很多墓葬是层叠埋葬的。所以姚玉忠打盗洞,经常垂直往下打下去,然后向墓葬的地方平行挖掘,所以挖出来的东西也比其他盗墓贼多。

其他的盗墓团伙,有的使用了很多高科技工具,比如「三维立体成像仪」、「金属探测仪」,但姚玉忠不是,他的工具非常简单:「扎子」、强光手电。

扎子是一种自制的工具,由多段钢筋拼接,携带方便,可以现场组装。它比洛阳铲性能要高,扎进土里拔出后,通过观察扎尖的颜色变化,可以判断地下是否有墓葬。

姚玉忠甚至嘲笑使用洛阳铲的人,觉得上不了台面。更对所谓的专家嗤之以鼻,觉得他们不够专业。 

比很多人高明的是,姚玉忠有时会带上一包草籽。夏秋草木生长,是他盗墓的最佳时机,临走时,姚玉忠都会回填盗洞,以免被发现,有时会洒下一把草籽,用不了多久,挖开的土上就能长草了。

从事盗墓 30 多年,姚玉忠渐渐成了盗墓界的「祖师爷」。

一位研究盗墓的人士介绍,据民间传说,在中国的盗墓史上,出现过不少门派,其中最有名的是相传曹操设立的摸金校尉,摸金校尉组成了摸金门,而后据传还有发丘门、搬山门、卸岭门等等,以上四者又被称为摸金校尉、搬山道人、卸岭力士、发丘将军。有「发丘有印,摸金有符,搬山有术,卸岭有甲」之说。这些门派各有特点,有根据风水星象定位的,也有暴力破坏古墓的方式。

而处在关外的红山文化,以前不被重视,盗墓的人相对较少,直到姚玉忠为代表的团伙出现。

他可以说是自成一派。在他手下干活的团伙,将他奉为「祖师爷」。

他们这一派从不讲规矩,只要能盗墓,他们什么都敢做。 

不过虽然从不讲规矩,姚玉忠却也碰到过邪门的事情。 

那是 1985 年,一个盗墓团伙相约,说荆州有一个邪门的古墓,里面有宝贝。但他们不敢去碰。因此邀请姚玉忠前去。

姚玉忠欣然同意,带着几个手下去了荆州。

在荆州凤凰山,姚玉忠见到了一块古墓。

姚玉忠并没有着急盗墓,而是拿起罗盘,目光不时环绕四周,不住的赞叹着。

这里的风水可以说相当好,按照他的说法,这里是龙虎相聚之处,葬在这里,不仅可以保证无忧,还能福泽子孙。

说完之后,姚玉忠拿出扎子,姚玉忠扎了一下土地。扎子入地半米多。

很快扎子被拿了出来,姚玉忠的目光看了一眼,表情充满了震撼。

扎子部分已经被红色覆盖,残留下的土竟然也是红色的。

看到这里,周围懂行的人,已经惊恐的尖叫起来。

「还是别弄了吧。」

「对啊,这很明显是血尸。」

「离地三尺有血,这是大凶之兆!」 

「这要是挖出来,我们说不定都得死。」

一时间,无尽的恐惧笼罩在这些盗墓贼心头。

姚玉忠却不信这个邪。

什么血尸,他从头到尾都不相信这个。

他没有任何老师,一切都是自学成才。那些所谓的忌讳,他从来没放在心里。

结果这一挖,真的出事了。

挖开墓穴,里面有一口棺材。

打开棺材,这下哪怕是姚玉忠,在这个时候都傻眼了。

只感觉毛骨悚然,浑身都在发抖。

在棺材里,是一个全身上下,没有一丝毛发,全身通红的血人。

不仅如此,这个血人被泡在棺液里。

棺液是赤红色的液体,没有人知道这是什么。

可眼下已经无人关注了。

「血尸!」

「真是血尸。」

周围的盗墓贼满脸的惊恐,有人转身就跑。

姚玉忠也感觉头皮发麻,他强忍着心头的恐惧。

在墓穴周围找了一圈,没发现什么陪葬后,他这才把棺材放回了原位。

周围的人已经跑光了,手下也是惶恐不安。

姚玉忠忍不住骂道:「什么血尸,没什么可怕的。」

不过临走的时候,他还是拜了拜,惊恐的喃喃自语:「无意冒犯,无意冒犯。」

回去之后,姚玉忠就病了。

梦里他总梦到一个浑身上下,没有一丝毛发的男人,跟他说着什么。

这场大病生的蹊跷,就算是姚玉忠,都怀疑,那个尸体是否真是传说中的血尸。

据说血尸可是僵尸的一种,可以夺人性命,如同妖魔。 

这件事情,一直成了姚玉忠的心病。

姚玉忠也不是没盗过汉代的墓,可那些墓主人早就成了骨头渣子。就算好一点的,全身也已经干枯变形。 

可那个血尸简直就跟活人一样,只是全身上下没了皮肤,看样子像是被剥皮的人。

如果他来找自己该怎么办?

这件事情困扰了姚玉忠很长时间。

每次他想起来,都感觉惶恐不安。 

后来在审讯的时候,姚玉忠遇到个考古学家。 

这个考古学家,告诉了他关于血尸的下落。

原来没过多久,血尸就被考古队发现,然后成功出土。 

那具血尸外形基本完整,身长 1.66 米,体重 52.5 公斤。皮肤、肌肉等软组织均有弹性,四肢大小关节亦可活动,32 颗牙齿齐全且牢固,鼻道畅通,左耳鼓膜犹存,脑壳完整,脑膜血管清晰,内脏器官齐全,骨骼正常,皮下胶原纤维保存良好,与新鲜组织非常接近,体内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等也有不同程度的保存。 

至于血尸之所以能保持完整,其实原因很简单。 

主要是深埋、密封和棺液的防腐作用。

至于血尸之所以变成红色,是因为棺液里有无数朱砂导致的。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邪乎。 

事实上,血尸并不如它的名字般呈血红色,而是绛紫色。 

这件事情后,姚玉忠躺了半年,这才重新作案。 

不过这次他谨慎了不少,甚至从不迷信的他,开始四处烧香。

但这都改变不了,他是一个盗墓贼的事实。 

盗墓从来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

更何况,盗墓贼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一己私欲而已。

姚玉忠也是如此。

虽然他常常辩解,说是自己让这些宝贝重见天日。 

可盗墓就是盗墓。

那些古代的宝贝,无论是卖出去,还是留在手里。都改变不了不属于他们的事实。 

姚玉忠作案频率非常高,从 2013 年到 2014 年的一年多里,他们作案达 200 多次。

每次去「踩点」,姚玉忠都是独自一人,从不许别人跟随。私下闲聊也绝口不提「踩点」的窍门。连对弟弟姚玉飞都所言甚少。

在快要挖出文物时,姚玉忠会把人都支开,让他们喝水抽烟休息,自己独自下坑,挖开最后一层土取走文物。跟着他挖的人就连到底出了什么东西都不知道,他说分多少就是多少。

「姚玉忠不信任谁就让谁去放风,真正参与盗掘的都是他的同乡、亲戚,挖多深他都心中有数。挖完以后,他会很仔细地回填,想尽各种方法将盗掘现场掩盖起来,别人很难发现。」一名办案民警说。

姚玉忠狡猾,警方在前几个月的调查中,只知道有个「老姚」的存在,说这个老姚很神,出货很快,但没有更进一步的细节。要不是弟弟姚玉飞被发现,姚玉忠可能更难被抓住。

这种狡猾也体现在对自己的狠劲上。在之前的一次上山抓捕中,警方发现,有个盗墓贼宁可跳崖,也不愿被抓,后来才知道,这个跳崖的人就是姚玉忠。

跳崖摔坏了腰,姚玉忠怕警方怀疑,专门去赌场惹事找人打了一架,见人就说是赌场打架把腰打坏的。

姚玉忠嗜赌如命,数十年昼伏夜出的盗墓,熟悉他的人说,姚玉忠一到晚上眼睛就特别亮,不盗墓时,晚上他们就经常聚在一起赌博,一赌就是一个通宵。

姚玉忠盗墓虽然高明,但赌技却不高超,甚至被人诈过。警方在调查中发现,一个瘸子曾经在赌博时出老千,让姚玉忠下重注,输了个精光,最后不得不抵押自己盗来的玉器。

仅在河北一家地下赌场,姚玉忠就欠下 7000 多万元的赌债,他来不及出售文物换钱,直接拿文物抵押,原本值 100 万元的他要 50 万元,甚至直接以 10 万一件的价格当场抵押,鲜有赎回。

尽管如此,姚玉忠仍然觉得「赌场才是最真实的地方」。

姚玉忠花钱如流水,可他的父母并没有花过他的钱。大多数时间,姚玉忠日子并不好过。只能不断去盗墓来维持生活。

至于那些钱去了什么地方,姚玉忠没有告诉警察。

可所有人都知道,大部分去了赌场。

姚玉忠辛辛苦苦盗墓三十年,到头来却同样被人骗去。

真有一种因果循环的意味。

姚玉忠的本事越来愈大,跟随他的人也越来越多,手下的人都称他为「姚爷」。圈内人将他的本事传得神乎其神:会看天象,能根据星斗的位置、手中的罗盘在方圆百里内确定一块墓穴的位置。

据媒体报道,在提讯过程中,姚玉忠曾宣称:「你能分清男人和女人吗?我鉴别红山文物就像普通人区分男女那么容易。」

姚玉忠认为「关外盗墓第一高手」、「祖师爷」等称号都「低估」了他,「我应该是红山文化第一高手。」

30 年的盗墓生涯,姚玉忠不仅发展了同村 5 名村民作为同伙,还将亲弟弟姚玉飞带上了「道儿」。

自从血尸后,姚玉忠再也没出过事。

这让他放松了警惕,可没多久,还是出事了。

在关外姚玉忠盗墓如鱼得水,可在关内他还是遇到事情了。

他的合作伙伴发现一座清代的墓,希望他能来帮忙。

姚玉忠显得格外兴奋。他认为这一次肯定能弄到不少好东西。

很快墓穴被挖开,棺材也被打开了盖子,棺材里是一具女尸。

当棺材被打开后,姚玉忠顿时傻了。

棺材里竟然是一具栩栩如生的女尸。 

盗墓这么久,姚玉忠从来没遇到这种情况。

周围的人也都呆住了。

这个女子很漂亮,一身清代的衣服,就仿佛只是睡着一样。 

女子身高在 165 厘米左右,身材修长、匀称,四肢的关节均能活动。女尸的皮肤细腻而有弹性,没有一点腐烂或脱水的迹象,虽然失去血色,却白皙得如同刚刚入葬一般。最让人们惊诧的是,她唇上的胭脂和精心晕染的红指甲居然也都保持着完好的色泽!

可就在这时,异变发生了。

女子的身体,刚接触到空气。身体就以极快的速度腐化,衰老。

她的皮肤顷刻间变成了黑色。

在众目睽睽之下,不到几分钟,女子的皮肤就变成了黑色。并且越来越难看。

她的皮肤也开始膨胀,整个人仿佛怪物一样。不断向外膨胀着。

看到这里,姚玉忠颤抖着拿起盖子,然后把盖子合上。

周围的人吓的面如土色,一个个不知所措。

姚玉忠深吸了一口气,脸色也是慌张无比。

很快他镇定下来:「怕什么,我听专家说过这种事情。尸体被保存在无氧环境当中。猛地接触空气。自然是遇到这种事情。」

「大家继续挖吧。」

可谁也不愿意再挖下去了,宁可不盗墓,也不想把命留在这里。

「我们还是走吧,这里太邪门了。」

「是啊,好端端一个漂亮姑娘,几秒钟就变成这样了。」

「我怀疑她根本没死,我们还是走吧。」

听着周围的人都这么说,姚玉忠也不好说什么。匆匆把古墓掩埋。临走的时候,姚玉忠还不忘扔了一把草籽。

回去后,几个人病了一场,姚玉忠倒是没事情。

只是在这之后,遇到这种古墓。姚玉忠二话不说,马上就会离开。

姚玉忠这些年不知道盗了多少墓,有的时候他都会自嘲,自己如果有墓,早晚会被人刨了。

所以他告诉自己的儿子,自己如果死了,千万要火化。

骨灰如果不能留在墓地,就抛入大海。

由此可见,对于因果报应这一套。姚玉忠还是比较忌讳的。

不过令人意外的是,姚玉忠空有这么多财富,可实际上,并没有为家里做什么。

财不露白是一说,姚玉忠的钱,似乎无论如何都攒不下来。

姚玉忠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可能是因为赌博,也可能是大手大脚惯了。

姚玉忠总觉得,自己无论有多少钱,都不会剩下一分钱。

所以他只能不断去盗墓。

跟他在一起的盗墓贼同样如此。

他们分的少,花的却多。

因此三十年了,姚玉忠身边的人并没有换多少。

这让他有些感慨。

盗墓的不劳而获,已经彻底让这些摸金校尉,丧失了正常生活的能力。

毕竟下墓一趟,随便就能赚上几年,甚至是一辈子的财富。

对于自己的本事,姚玉忠十分自傲。

有的时候喝醉了酒,姚玉忠会自吹自擂:「那些考古学家算什么东西?他们学的那些东西,在我眼中根本不值一提。」

「我一个人就抵得上一百个考古学家。」 

虽然没有专业知识,可姚玉忠这些年的盗墓经验,可以说无比丰富。

实践出真知,姚玉忠的专业水平。绝对抵得上一百个考古学家。 

只是考古学家,可不会倒卖文物。

而姚玉忠,不知道倒卖了多少文物。 

2014 年下半年,办案人员在排查中,发现了姚玉忠的身影,他戴着金丝边眼镜,着装整洁文雅,特别喜欢爬山,没事儿就到附近的山上转悠,有时一转就是一天,谁也说不清他在山上到底干什么。这个古怪的举动,引起了侦查员的怀疑。

警方抓获姚玉忠后,在押解他指认现场的路上,这个”关外第一高手”趁看守人员不备,一头冲向了山上的一块大石头,企图自杀,被及时制止。

抓捕姚玉忠时,警方在其豪宅内搜出多件文物,随后在搜查姚玉忠的儿子家时,发现摆满了生活用品的隔断有些异样,于是拆开了隔断,发现其中隐藏着一个保险柜,保险柜中放置着价值不菲的青铜器和扳指等文物。

民警又赶往 100 多公里外的姚玉忠老家搜查,在院落中一口 10 多米深枯井内,发现了 4 串红色玛瑙珠串,后经专家辨认,为辽代文物。

姚被控制后,警方发现,他的账户里一分钱都没有。

警方查证,2014 年 11 月初,在姚玉忠的授意下,一伙人还将驾车回家的冯杰控制在车内,拉到凌源和宁城交界的一僻静处,威胁、殴打,迫使他交出自己经营的文物店钥匙,抢走了 8 件红山玉器。

冯杰是另一个盗墓团伙的核心人物,以前曾是姚玉忠亲密的合作伙伴。从众多同案供词上看,冯杰对姚玉忠凭星象和山川走势分金定穴的本事描绘得最生动。也是他,无意间放大了姚玉忠的神话。

对同行和合作者下毒手,一是因为姚玉忠缺钱用,二是冯杰的团伙在盗墓的地盘上触犯了他的利益。

可以说此刻的姚玉忠,已经变成了一个心狠手辣的人。

盗墓,让他拥有了一切。

可唾手可得的财富,却也让他根本无法控制自己。

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盗墓贼,就算一夜暴富。也会很快变得贫穷的原因。

姚玉忠从不害怕花钱,反正他觉得地下古墓多得是,没钱了再去挖就好。 

只是这回,他再也挖不了了。 

2016 年 4 月 14 日,辽宁省朝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姚玉忠因犯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抢劫罪,倒卖文物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如今,姚玉忠的老家仍是个略显凋敝的北方村落,「种地、养牛、打工」是其主要经济来源。

如同大多数农村的现状一样,新房村的青年们大多外出打工,一些人在城里买了楼,逐渐的离开了故土,村里很冷清,留在村里的大多是妇女和已经上了年纪的老人。

午后的暖阳为冬日的天空增添了丝丝暖意,此时,村里的妇女们聚在村头,闲谈着琐碎的生活。谈起姚家「老三」和「老七」盗墓的「绝活」,女人们笑而不语,而老人们称「他还有那本事?」

「现在三弟(姚玉忠)七弟(姚玉飞)都进去了,母亲 3 年多没见这两个儿子了」大哥姚玉民说,因为担心老太太出意外也不敢让她去探监。

对于人称其弟弟盗墓「祖师爷」的称号,姚玉民说,「我从电视上看了,说的邪乎了,他要会看天象我眼珠子抠出来。」

姚玉忠的家在村中间的位置。如今,姚玉忠的妻子跟随儿子去了赤峰生活,只有 83 岁的老母亲独自一人住在这里。

姚玉忠家的院子里亮堂整洁、屋内窗明几净,进入大门后,能看到一副对联「喜居宝地财兴旺、福照家门富生辉」,横批「幸福人家」。

村民刘喜是姚玉忠隔路的邻居,也是姚玉忠同案犯刘民的弟弟,他告诉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直到被抓时,我才知道哥哥干这个」。而刘民的妻子见了记者后,叹了口气说「现在说啥都没用了,他自作自受,我以后跟孩子过」。

如今,摸金校尉已经成了传说。

再也没有人记得,曾经关外的第一高手。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知乎盐选会员精选文章 » 盗墓的人真的会遇上一些奇怪的事儿吗?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