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你每天都会看到很多经济新闻,也会经常听到政府出台了一些政策。
但是,你知道这些经济信息对你意味着什么?这些政策对国家的经济和你的生活会带来什么影响吗?
在前面我们讲的都是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这一讲我想讲讲政府的宏观政策对经济的调控,为的是让你对宏观政策增加一些理解和感受。
所以,这一讲分三部分内容展开:
第一,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有哪些?
第二,一国经济为什么不能一直高速增长呢?
第三,政府是如何运用政策组合拳,给经济踩刹车和踩油门的?
1、政府调控经济的政策有哪些?
前面曾讲过,政府拉动经济增长有三架马车:一是消费,二是投资,三是出口。
我们还知道,一国经济要想平衡发展,它的总供给一定要等于总需求。如果不相等,政府不是动左手,就是动右手,
那这两只手究竟是怎么动的呢?这一讲我要告诉你的内容。
政府调控经济有三大政策:一是财政政策,二是货币政策,三是对外经济政策。
第一是财政政策,主要是财政的收入与支出。财政的收入主要来自于税收,政府通过收税的多少来调控经济;财政的支出分成两大块:一块用于经常性支出,一块用于建设性支出,财政支出的多少也是政府调控经济的手段。总结起来,财政一个是收,一个是支,一个是税,一个是债。政府会用税收和支出来刺激或收缩经济,用赤字和债务来拉动经济。
第二是货币政策,主要是中央银行的作用。这个政策很重要,在走向市场经济过程中,你会发现,我国货币政策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越来越重要。货币政策有三招:准备金率,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就是控制着货币供给的闸门,它给经济踩刹车和踩油门。你比如,现在世界都在关注美国的央行美联储是否加息?美联储就是通过利率来调控美国经济的冷与热。
第三是对外经济政策,主要表现为汇率和关税的作用。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 WTO 以来,我国努力加大出口、吸引外商来投资。这些年我国是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超过了美国。外资直接投资到中国,说明他们看好了中国经济的未来。
当你了解了这三个宏观政策后,你还想知道,为什么一国经济不能一直高速增长呢?这是我们要讲的第二部分内容。
2、一国经济为何不能一直高速增长?
有人问,过去那些年,为什么我国政府要让经济降下来?让飞机一直在天空中飞着不好吗?如果不减速,我国经济一直在高速增长,那会出现什么现象呢?让我们举例说明。
例如,2008 年北京开奥运会,我们可以像国外发达国家人们的生活水平那样,让北京每家都有 1 辆小轿车吗?这样做可以吗?当时不可以。为什么呢?请问,北京市民有这么多钱买车吗?
有人说:「没关系,全国人民支援一下北京吧。」
那有这么多车吗?「没关系,咱们可以自己生产」。
「有这么多的钢铁吗?」没有可以进口。
「有这么多的外汇吗?」这几百万辆车要加油,
有这么多的汽油吗?「没有可以进口汽油」。
就算可以买到这些车:每家都有了车,北京有这么多的路吗?」没关系,北京可以一直修路,修了 3 环、修 4 环;修了 4 环,修 5 环;修了 5 环,修 6 环,再修 7 环,可以一直修下去。
请问:「政府有这么多的钱吗?」
经济学有个原理叫做:生产可能性的边界。一国有多少自然资源、财力资源、人力资源,都是有一定限制的,超过了这个极限,就没有经济增长,只有价格的增长了。但是随着科技发展。未来生产可能性边界可以向外扩展。
这个例子是想说明,任何一国在一定生产阶段,它只能干这个阶段的事情,中国过去不可能和美国相比。由于经济没有发展到一定阶段,一国没有这么多的资源,它有一个生产可能性的边界限制,不能超越。
这是由我国资源的稀缺性决定的,你就有这么多的人,这么多的资源,这么多的钱,当我国经济的发展超过了这种可能性边界的时候,经济就不可能继续向前发展了,这时必须刹车了。不刹车就会车毁人亡,经济就会出现硬着陆。
如果不刹车,东西少但需求多,导致价格上升,通货膨胀的来临。我国没有这么多石油,没有这么多钢铁,没有这么多道路,没有这么多钱,也没有这么多的外汇。一国在一定阶段只能做这一阶段的事儿,过若干年后这个问题也许会迎刃而解了。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增速的提高,人们财富的增多,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未来是能够达到的。但是当年不行,当年经济需要刹车。
有人问,政府为什么有时踩刹车和有时又踩油门?
我们把宏观经济做了比喻,说它既像一架在天空中飞行的飞机;又像一辆在高速公路上跑着的汽车。你想想看,如果你在高速公路上开车速度太快的话,100 麦、200 麦,开到 300 麦时会发生什么问题?
再好的汽车,速度太快了都会发生情况?如果急刹车,一种情况是翻车;另一种情况是车刹住了,但车里的人冲出去了。这辆车代表的一国宏观经济。当经济发展太快时,一直向前跑,一个急刹车就会车毁人亡,我国的经济也会出问题。需要政府踩刹车。
如果天很冷,在冰天雪地,想开车打不开油门?那怎么办?你看司机一遍遍的踩油门、一次次加油,但这车怎么都发动不起来。
说车开不动,是指我国经济太冷了。政府对经济要踩油门,给经济加油。最近这两年,我国政府就在踩油门,因为经济太冷了。
3、政府如何踩刹车和踩油门的?
我们比喻,政府对于宏观经济调控就像开车一样,当经济太热时,政府要「踩刹车」;当经济太冷时,政府要「踩油门」。
先看我国政府是怎么踩刹车和踩油门的?再看国外政府如何做的?
首先看,经济过热时我国政府「踩刹车」。
经济太热时,总需求大于总供给,需求太多供给不足,导致价格上升,通货膨胀率不断攀升,利率在不断提高。就表明一国经济过热了。怎么办呢?
就像我国 1993 年那样,如果不降温,继续热下去,就会出现硬着陆。于是,我国政府从 1993 年起对经济进行了大力整顿。到了 1997 年让经济实现了软着陆。
再看经济太冷时,我国政府是「踩油门」。
在财政政策上,减少税收,增加支出;
在货币政策上,降低利率,增加货币供给量。
关于财政政策这部分内容,在前面已经讲过,这里不再赘述。
这里我讲货币政策上是如何踩油门的。当经济太冷时,央行打开货币供给的水龙头放水。利率从高位降下来,就是我们常说的降息。
当利率很便宜时,人们借钱去投资;借钱去买房;借钱送孩子上大学等。当人们都觉得借钱合适时,都去借钱花,钱就会重新流到经济领域中来。当人们愿意投资、愿意消费,愿意生产,觉得有钱可赚的时候,经济就会从谷底回升,就会由冷变暖了。
让我们看美国为了刺激经济回升,是怎样「踩油门」的?
最近这些年世界各国都在拉动经济增长,都在「踩油门」。
美国自从 2001 年发生的「911 事件」以后,经济开始走下坡路。美国中央银行前后连续降息了 12 次,利率从 6.5% 降到 1.25% 这么低它的目的就是想把经济从衰退中拉起来。
美国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回升,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第一招是美国政府的减税计划,每人一年减税一千多美金。让国民和企业手上的钱多一点,消费多一点,这样可以让经济复苏。第二招是,扩大财政支出,支付战争的费用,攻打伊拉克的费用要 747 亿美元。
一方面减税,一方面增加军费,加大政府的支出。结果是美国政府出现了更大的财政赤字。只能用大量发行国债来弥补财政赤字。所以美国现在是全世界最大的债务国。
2008 年后经过多次踩油门,终于把美国经济拉了起来,从金融危机中走了出来,2018—2019 年美国现在踩刹车,不断提高利率,就是加息,它害怕通货膨胀起来。
让我们总结一下,这节课讲的重点是:政府有三大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对外经济政策。
财政政策就是用税收和政府支出这两招,政府不是减税就是扩大政府支出。
货币政策有三招,准备金率,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
对外经济政策,就是汇率。其实宏观政策并不复杂,你只需要记住三招两式就可以了。你看看政府出什么招儿,就知道经济的冷与热了。
你还需要记住的是,政府宏观调控的思路,经济冷时踩油门,经济热时踩刹车,这些都是逆周期调节。如果你能了解这些基本理论和政策,你就会看懂宏观政策的出台,在面对自己的消费,投资和理财决策时,你的选择就会合理得多。
从 2018 年中美贸易摩擦以来,我国经济开始变冷,2019 年第一季度我国经济数据有所好转。人们关心的是,我国经济未来的走势如何?
那么,我国经济回暖了没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