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 年 4 月,在二战的东线战场,苏德战争正打得如火如荼。
就在这时候,有一起恐怖之极、残忍之极、也诡异之极的秘密集体大屠杀,突然被曝光在全世界面前:
苏联境内、当时被德国军队占领的斯摩棱斯克,一个尸积如山的「万人坑」无意中被发现了。
森林深处,有一个深沟,长 28 米、宽 16 米,里面有 3000 多具尸体,被堆积成 12 层。所有人都身穿军装,部分人双手被缚,所有人都是被手枪子弹从后脑打穿。
这样的墓坑,不止一个,后来又陆陆续续找到好几个。
把受害者的数量全部加起来,最后这个数字被确定为:
21857 人。
加载中…
二战战况本来就刺刀见红,这下可好,这桩惨绝人寰的惊天大罪行又像一颗巨大的燃烧弹一样,引爆了参战各国的仇恨情绪。
到底是谁干的?
所有人的第一反应,都是纳粹德国。毕竟他们在集中营里屠杀犹太人可是杀人不眨眼。
但问题是,找到墓坑的是他们,把尸体从地下挖出来的也是他们。
如果真的是德国干的,他们为什么要又杀、又埋、又挖,还向全世界发布消息?
这是这件事的第一个蹊跷之处。
第二个蹊跷之处是,被杀的那两万多人,虽然是死在苏联的土地上,但人们发现他们全都不是苏联人。
而且个个穿着军服。
后来仔细一辨认,才确定了他们的身份——他们全部是波兰军官。
波兰人死在苏联的土地上,纳粹德国马上把指控的矛头,对准了正和他们斗得你死我活的头号敌人——苏联。
可是,德国杀过那么多波兰人,谁知道这一次是不是也出自他们的黑手?谁知道德国对苏联的指控是不是在贼喊捉贼?
从出乎意料的受害者,到扑朔迷离的真凶,在二战东线战场最惨烈的时候,这起大屠杀处处透出不可理解的怪异和别扭。
一时间,在东线战场之外,那个发现墓坑的小地方成了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它的名字叫——
卡廷。
侦破一起谋杀案,要做的第一件事,只有一个——确认死者身份。
卡廷惨案死的人更多,但原理是一样的。要找出那些死者死于何人之手,首先还是得知道他们到底是谁。
这两万多名波兰军官,都是从哪儿来的,这个问题很快就弄清楚了。
他们就是波兰人民一直在苦苦追寻其下落的那支「消失的军团」。
他们之中,有波兰的军官、官员、警察、狱警、宪兵、情报人员、地主、工厂主等等。一句话,他们就是波兰最中坚的军事和政治力量。
可以说,把他们给一锅端了,整个波兰差不多就丧失了所有的抵抗力量。
但是距离人们最后一次见到他们,已经过去快四年了。
在这四年里,偌大一个波兰,没有一个人知道他们去了哪里。
二战全面爆发以德国对波兰发动闪电战为标志。希特勒之所以敢悍然出兵波兰,就是因为他和斯大林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得到了不会在东线被攻击的保证。
与此同时,德国和苏联还秘密签订了另一份议定书,内容是如何在波兰国土内划好双方的边界。
也就是说,两国瞒着波兰,早就商量好了要如何吞掉这块肥肉。
这就像是两个肆无忌惮的邻居,对着住在他们中间的这家人指指点点,说里面哪件东西是你的、哪件东西是我的,简直当人家是空气。
于是,1939 年 9 月 1 日,德国攻打波兰;半个月后的 9 月 17 日,苏联也下令 60 万人的军队跨越国境,以「保卫乌克兰西部与白俄罗斯西部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的理由,进入波兰境内。
半个月的时间里,德国和苏联瓜分了可怜的波兰。
波兰灭国了,政府流亡到了英国伦敦,德占区的波兰人民被纳粹实施种族灭绝。
原先驻守在苏占区的波兰军官、士兵、警察等也没好到哪里去,他们听信了苏联军队「放下武器就保证你们安全」的承诺,统统做了俘虏,大约有 25 万人之多。
卡廷森林里埋葬的那两万多冤魂,就是这群波兰战俘之中最优秀的一批人。他们本应成为国家的支柱,成为拯救祖国于水火之中的关键力量。
但是自从被苏联人带走之后,波兰人就再也没有见过这些不屈的同胞们,直到他们的尸体出现在卡廷森林。
震惊之余,每个人心头浮起了疑惑:这几年里,他们身处何地?又经受了什么样的悲惨遭遇?
当初带走波兰军官的是苏联。现在人家全死了,你当然有责任说清楚,好端端的两万多人怎么会死在卡廷森林。
苏联的解释是:没错,他们是在我们的集中营里被关押了几年,但是我们早就放人了啊。
从纸面上的材料来看,放人一事确实是有证可查。
25 万波兰人被苏联俘虏后,大部分人都陆陆续续地释放了,毕竟那么多人,时间长了也养不起。但是有那么一批人,也就是最后死在卡廷森林的那些人,被关押得最久,他们都转移到了苏联专门设立的三个集中营里。
把什么人关进这三个集中营,是经过精挑细选的。
每个被捕的人都要接受审讯,要详细地介绍自己的出身,叙述个人经历,阐述政治观点,提供家庭情况和社会关系。
还有,原籍也很重要,如果你是家住在乌克兰东部和白俄罗斯东部的士兵,就能被放回家。
因为苏联认为,士兵是劳苦大众,是阶级兄弟,乌克兰东部和白俄罗斯东部这几个地区靠近苏联,也早就是「自己人」。
可如果你是「有身份」的人,那就麻烦了。
这些「身份」包括最高法院院长等法律界人士,宗教界人士,还有工程师、作家、记者、评论家、企业家和教师……这些来自「资产阶级」、「地主阶级」的精英阶层,都被关进了那三个集中营。
他们把牢底坐穿的这段日子里,战争形势在发生剧烈的变化。
在波兰战俘被捕差不多两年后,1941 年 6 月 21 日,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苏联发动了突然袭击。苏联和波兰之间的关系,变得和两年前截然不同了。现在,他们是盟友。
那些波兰军官们,是该结束铁窗生活,重新拿起武器,作为一支重要力量,再次投身于反法西斯战争了。
1941 年 8 月 12 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颁布了一项赦免令,终于宣布:「释放或是作为战犯或是因其他理由至今仍被关押在苏联领土上的、被剥夺自由的波兰公民。」
波兰人民盼星星盼月亮,总算等来了这个天大的好消息。他们摩拳擦掌,准备迎接英雄的归来。
但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那些已经被苏联宣布赦免并恢复自由的波兰战俘,一共好几万人,由始至终都没有人知道他们离开集中营之后去了哪里,没有人见过他们,没有人联系得上他们。
他们人间蒸发了。
反抗法西斯的军队重新建立起来了,却面临没有军官可用的问题。征兵征来的都是普通士兵,没有一个是军官。
一个都没有。
按理说,苏联已经宣布释放那两万多名波兰军官,应该有一大批重获自由的生力军赶来支援才对。但他们偏偏就跟商量好要搞恶作剧似的,统一玩起了失踪。
这事实在是解释不通,还是得去问苏联,你到底有没有把人放了?
1941 年 11 月 14 日,波兰驻苏联大使去了克里姆林宫,当面向苏联的领导人斯大林提出质疑:「1940 年春天,从斯塔罗别尔斯克集中营释放出来的人中,我们没看到一个军官。」
斯大林说:「就这件事,我会过问一下。但是释放这些人时,各种事情都有。」
他举了一个被苏联释放的立陶宛将军的例子,说那个将军不听话,自己跑到罗马尼亚去了。
波兰大使不买账,不依不饶地说:「现在我想请求总统先生的是,请总统先生下达命令,释放我们军队组织中的那些军官。」
斯大林只好拿起电话,打给下属。
「我是斯大林。」他对电话那一头说,「监狱里的所有波兰人都被释放了吗?现在波兰大使在我这里,他说,不是所有人都被释放了。」
这个电话没有问出什么实质性的结果。
可能是大使的级别太低,不配得到答案?好,那就让波兰的国家元首出马。
1941 年 12 月 3 日,波兰总理兼军队总司令西科尔斯基和手下的一位将军又去了克里姆林宫,和斯大林会谈。
西科尔斯基说:「大赦命令没有得到执行。有很多我们国家最宝贵的人还被关在劳动营和监狱里。」
斯大林矢口否认:「这不可能,如果大赦涉及所有人,那么所有波兰人都会被释放。」
十分了解征兵情况的将军反驳了斯大林的说法:「事实完全不是这样。我的军队里有一批人,他们是在几周前被释放出来的,他们说,在一些专门集中营里还有数百,甚至上千我们的同胞。」
西科尔斯基说自己随身带了一份有 4000 多名军官姓名的名单,上面的名字都是靠他们的亲朋好友凭记忆提供的。
他下令去核查这份名单,得到的结果是,那些人没有回到波兰,在已知的苏联监狱里坐过牢的波兰士兵们也说他们不在那些监狱里。
「这些人一定在这里。没有一个人被释放。」他斩钉截铁地说。
「这不可能。」斯大林同样很坚决地说,「他们逃跑了。」
「他们能逃跑到哪儿去?」
这时候,斯大林给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答案。你猜他说什么?他说——
「嗯,逃到满洲里去了。」
好嘛,把锅甩到中国来了。
就这样,从最高领袖斯大林到掌管集中营的古拉格总管局局长,波兰把苏联政府上上下下问了个遍,得到的答复都是,「只要你们什么也不说,耐心等待,你们的战友就会在(1942 年)7、8 月间回来的」。
波兰人当然有点慌,有点怕,可内心还抱着一线希望。
他们想,自己的亲人可能还被扣留在某个隐秘的集中营,也可能被遣送到了遥远的孤岛,所以要到夏天才能坐船渡海回来。
但 1942 年 7、8 月过去了,一个人也没回来。
他们继续等,继续等,一直等到 1943 年 4 月,等到卡廷森林的发现消息传来。最令人恐惧的猜测变成了现实,那两万多个生龙活虎的年轻人,早已化作腐臭泥土下的森森白骨。
还记得那句中国古诗吗?「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为什么会这样?这笔账,该找谁去算?
在波兰人看来,两万多人的死,苏联肯定是有责任的。但是这个责任是仅仅局限于没有及时通报释放战俘的情况,没有对他们尽到保证人身安全的责任,还是包括更深层次的、更黑暗的秘密……就连波兰人自己也不敢说。
除非那些冤屈的死者会说话,否则世人很难知道真相了。
死者的确不会说话,可是没有人想到,不甘心冤死的他们依然拼命在向人们展露真相。他们「说」出的东西,比想象的多。
在卡廷发现墓坑后,德国知道,全世界大多数人都会像你一样,第一反应就是理所当然地把事情赖到德国头上。
为了证明并非自己所为,在国际上打赢卡廷森林这场舆论战,德国邀请一批又一批中立的代表团去卡廷森林考察,还特意对代表团说,你们尽管按专业标准来做事,我们绝对不干涉。
德国这样做,也不知道是心里有鬼才故意装出坦荡的样子,还是怕瓜田李下所以赶紧撇清自己。不过奇怪的是,他们说到做到,真的任由代表团自由地进行调查。
代表团能调查出什么样的结果呢?
对那些亲身前往卡廷森林的代表团成员来说,身处屠杀现场,是一种噩梦般的体验。
一个波兰作家来到卡廷森林,他敏感地察觉到,那里飘浮的气味不像别的森林那样,是青苔的潮湿味儿和松柏的清香味儿,而是一种略带甜味、黏糊糊、烧焦的尸体恶臭。
克制住呕吐的冲动,他走过被挖出来的、一排排摆好的尸体,走过一棵大松树,走到一堆刚刚翻起来的湿乎乎的泥土旁边。伸头往下一看……
「景象简直令人毛骨悚然,」他回忆,「一个、两个、三个,那么多的尸体让人产生一种沉重和压抑的、要窒息的感觉。」
那些被埋在下面、头对着脚、排得整整齐齐的尸体,让他联想到罐头里的沙丁鱼。「有些尸骨因为被压在底部的深处,在尸骨流出的污浊的绿色粘液的水面上,根本看不到树和蓝天白云的倒影。」
加载中…
然而人们在尸检后获知的事实,比直观的景象更残忍。
波兰红十字会技术委员会的一个成员进行了尸检,得出了几个结论——
第一,大部分受害者都穿着波兰军官制服,在制服口袋里,还找到了在苏联的集中营接种疫苗的证明。这证明,他们就是曾经被关押在苏联集中营的波兰军官的尸体;
第二,他们都是头部中弹死亡的,开枪时,枪口就紧紧压着脖子后面。开枪的人很有经验,一枪致命,基本上都不用开第二枪;
第三,在松树针叶下面,在墓坑内,发现了很多弹壳和弹头。这证明,枪杀是在墓坑边完成的,甚至是把人推进墓坑后再枪杀的;
第四,没有搏斗的痕迹,有 20% 的受害者是被五花大绑双手捆在背后才打死的,还有人被自己的衣服掀起来蒙着头,是为了防止他们喊叫;
……
如果这些人是牺牲在战场上,那么人们不会那么愤怒。因为枪炮不长眼睛,死于战斗固然令人悲痛,却是战争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但这不是战争直接造成的伤亡,这是赤裸裸的虐杀。
对两万多人进行处决式的屠杀,能干出这种事的,简直不配当人。如此反人类的大屠杀,制造者究竟是谁?
1943 年 4 月 11 日,德国通讯社海通社发表了公告,言之凿凿地告诉全世界,是苏联枪杀了那些人。
可以想象,苏联气得发疯,一口否认,反过来咬住了德国。
他们说这是德国「恶人先告状」,是对他们的污蔑。
他们说,那几个墓葬坑,其实是一个很有名的考古挖掘地。所谓的被杀害的波兰军官,其实是几百上千年前的先人遗骸,只不过被纳粹的宣传部门拿来当武器而已。
他们还指着希特勒鼻子臭骂了一顿,骂他是臭名昭著的德国法西斯刽子手,在波兰就杀害了成千上万的波兰公民。
很明显,苏联想把波兰人民拉到自己这一边。
那么,苏联和德国各执一词,你说是我干的,我说是你栽赃,到底该信哪一边?这个棘手的问题,一时间,竟没人能找出一个让所有人信服的办法。
但是,想永远瞒天过海是不可能的,时间总会让真凶露出马脚。
寄托着全国期望的两万多个精英,不明不白地被残杀。你能想象那种全民性的悲愤和心痛吗?
当时的波兰人民发誓,一定要揪出凶手,以谢国人。但他们不理解,如此天经地义的讨回公道,为什么就那么难。
流亡在伦敦的波兰政府第一时间发布声明,请求国际红十字会派代表团去卡廷进行调查。这样的要求,在你看来是不是很正常、很能理解?
出乎意料的是,苏联政府对此竟然大为暴怒,反应异常剧烈。
苏联的《真理报》发表社论,指着波兰政府的鼻子骂他们是希特勒的帮凶:「那些波兰人当中支持希特勒的谎言,并准备与屠杀波兰人民的希特勒刽子手合作的人,将作为希特勒在种族灭绝行为上的帮凶进入历史。」
不仅如此,怒不可遏的斯大林还亲自下场。
他给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发去电报,大骂波兰政府背信弃义,站在了敌对苏联的立场上,是想和纳粹德国签订秘密协议,和希特勒沆瀣一气。
紧接着,苏联外交部长会见了波兰驻莫斯科大使,宣读了照会内容。照会称波兰请求国际红十字会去调查这种敌对苏联的行为,「目的是为了利用希特勒谎言诽谤,向苏联施加压力,旨在强迫苏联在领土问题上以损害苏联的乌克兰、苏联的白俄罗斯和苏联的立陶宛利益而做出让步」。
然后,他宣布——
苏联和波兰断交!
这种反应太不合理了,太不正常了。
苏联如此紧张,是想掩盖什么吗?
当面听到断交的消息,波兰大使强压愤怒,没有伸手去接照会,苏联外交部长只好把照会放在波兰大使前面的办公桌上。临走前,波兰大使也没有像往常一样去和对方握手。
也许,这就是一个小国家在面对来自比它强大得多的国家的不公平对待时,为了维护尊严,所能做到的唯一做法。
但是要知道,在以大国为主要玩家的国际政治游戏中,如果你是小国,哪怕维持了尊严,也免不了被牺牲的命运。
丘吉尔收到斯大林的电报后,立即让英国外交大臣去向波兰总理施加最大的压力,令他取消让国际红十字会去调查的请求。
对于卡廷惨案本身,丘吉尔也没怎么放在心上。在写给英国外交大臣的信里,丘吉尔说,波兰这样纠缠于卡廷惨案不放,「实在不值得」,是一种「病态」。
最后,国际红十字会拒绝了德国和波兰两国政府的请求,没有派出去卡廷的代表团。卡廷惨案的彻底调查,就这样被压了下来。
但真相已经呼之欲出。
德国组织的代表团又有了新发现——墓坑上种的针叶松只有三年树龄。也就是说,往前推三年,大约在 1940 年初,受害者就已经被枪杀掩埋,并且种上了针叶松。还有尸体上找到的 3184 件报纸和信件,也指向这个时间点。
问题就在于,那时候德国军队还没打到这里,斯摩棱斯克还在苏联的控制之下呢。不是他们干的还有谁?
还有两个苏联的村民向代表团提供了证词。一个是集体农庄的农民,他指出了屠杀的地点,结果回头就被苏联的秘密警察逮捕,神秘失踪;另一个是铁匠,后来他改名换姓移居英国,1947 年被人吊死了。
这是……杀人灭口?
现在,需要的就是有人站出来,承认曾经犯下的罪行。但是在那个年代,不可能。
卡廷惨案,注定是一桩不容许被调查、甚至不容许被讨论的政治性事件。它的昭雪,依靠的不是正义,不是良知,只能是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要实现这种变化,只有等。
只是没有人知道,这一天的到来还要等将近五十年。
在这近半个世纪里,朋友变成了对手,敌人变成了盟友,世界天翻地覆,令人眼花缭乱。
二战结束了。
纳粹战犯在纽伦堡受到了审判。苏联检察长要求法庭直接认定是德国制造了卡廷惨案,但法官们不同意这么做。最后,法庭没有把卡廷惨案写进判决书。也就是说,没有把卡廷惨案的责任算到德国头上,但也没有断定究竟是谁犯下了这起滔天罪恶。
冷战开始了。
直到这时候,西方国家出于政治需要,才终于想起要查清卡廷惨案的真相。1951 年 9 月,美国国会成立了调查卡廷惨案的特别委员会,后来拿出了一份报告,声称各项证据确凿无疑地证明,卡廷惨案「是由苏联的内务人民委员部干的,屠杀日期不迟于 1940 年春天」。
但受害的波兰却不领这份情,反过头来驳斥美国,因为波兰已经加入了苏联这一边的阵营,必须看苏联的脸色行事。
在波兰国内,卡廷惨案更是变成言论的禁区,谁敢谈论谁就有麻烦。一位知识女性因为发表卡廷惨案是苏联所为的言论,被法庭认为「反对波兰与苏联和平友好相处,严重影响了两国之间的友好」,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
波兰政府规定,报纸和书籍不允许有任何揭露苏联对波兰军官在卡廷死亡事件负责的企图,只能说是纳粹干的。
1956 年 10 月,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第一书记、国家领导人哥穆尔卡说,即使能确定卡廷惨案的罪魁祸首就是苏联,「但这对我们,在我们两国关系中真的有必要这样做吗?这难道不是给我们和苏联人头戴的荆棘皇冠上再加新刺吗?这样做有必要、明智吗?没有这样的必要,同时这样做也不明智。」
然后,五十年代过去了,六十年代过去了,七十年代、八十年代来了。
波兰的执政者逐渐认识到,不解决卡廷惨案的遗留问题,他们就没有威望可言。在社会上,波兰人民的反苏联情绪也越来越大,要求澄清卡廷惨案真相的呼声越来越高。
苏联国内也有很多拥有良知的人。32 个民间人士联合写了一封公开信:「在这值得纪念的、对波兰人来说痛苦的日子里,我们这些捍卫法律的苏联人,想再一次向我们的波兰朋友保证,包括向全体波兰人保证,我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人都从未忘记,也不会忘记,我们国家的政府机构应该对卡廷惨案负有罪责。」
是的,时代在改变。斯大林死了快三十年,苏联对东欧的控制在减弱,那一天越来越近。
就差捅破那一层窗户纸了。
这个历史使命,注定要留到九十年代来完成。
八十年代中期,戈尔巴乔夫成为苏联的领导人,推行「新思维」,一切都有了松动的可能。
1987 年 4 月,波兰和苏联签订了合作宣言,其中最重要的一句话是,「在两国关系中不能存在空白点……在两国关系中,所有的事件,包括悲剧事件在内,都应得到从马列主义立场出发的、符合目前知识状况的、客观准确的解释」。
这就意味着,揭开卡廷惨案之谜的紧闭的那扇门,终于被推开了。
在漫长的等待中,每个波兰人都想知道,自己的亲人在卡廷森林最后遭遇的是什么。
真相残酷得令人不能直视。
让我们回到 1940 年 3 月。
贝利亚,苏联当时地位仅次于斯大林的二号首长,秘密警察的头子,臭名昭著的「大清洗」计划的主要执行者。他给斯大林写了一份报告,谈的主要就是波兰战俘问题。
他说,苏联集中营里关押着大量波兰的军官、警察、情报人员、反革命分子和民族主义分子,「所有这些人都敌视苏维埃当局,憎恨苏维埃制度,……他们当中的每个人都期待着被解放,以便获得机会积极参加反对苏维埃当局的斗争」。
一开始,苏联人还是想「挽救」这些人的。
但波兰人根本就不信「苏联实行的是世界上最好的制度」这种话。他们对苏联人直截了当地说,波兰人不希望自己的国家成为苏联的一部分。比起苏联,他们甚至更愿意被德国人俘虏。
久而久之,苏联人失望了。他们终于知道,这些油盐不进的波兰硬骨头永远不会屈服,永远不会按照他们想的那样去做。
如果真是如此,那留着他们还有什么价值?
针对贝利亚的报告,苏联的党中央政治局做出了一个恐怖的决定。那个决定就是,对那些人「采取特殊办法处理,即对他们采取最严厉的惩罚措施——执行枪决」。
在这份文件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斯大林的签字。
斯大林所批准的这种枪决,不是执行法律,而是卑鄙的谋杀,因为那份决定明确地写着,「无需听审、无需对其进行任何解释、无需告知是否结束对其调查的决定、无需起草起诉书」。
只需要一枪了事。
罪恶的决定已经做出,杀人的机器开始运转。
1940 年 4 月,波兰战俘开始从集中营向他们生命的最后终结之地转移。
斯维亚涅维奇是这些战俘之中的一个。4 月 30 日那天,火车把他运到斯摩棱斯克,一出车厢就直接被塞进一辆挤满 30 人左右的汽车里,开车向一个度假胜地似的小树林而去。大半个小时后,汽车会回来,再拉另一批战俘走。
那里就是卡廷。
那天天气很好。斯维亚涅维奇在他的日记里写道:「天气晴朗,阳光普照,能闻到从田野中飘来的春天的气息,有的地方还残留着一小堆残雪。」
几分钟之后,他就将永远告别如此美好的世界。
也有人是被带到室内枪杀的。他们死之前都看不到美丽的天空。
两个看守押着波兰战俘到地下室,房间墙壁上都蒙着可以隔音的羊毛毡。有两个人坐在桌子后面,其中一个说,你们可以走了。看守们刚走出去,还能听到里面问战俘的姓名、出生日期和父亲的名字,没走出两步,就听到「砰」的一声。
事情就这样干完了。
然后,里面的人就叫他们回去把尸体拖走。然后,是下一个……
以这样的效率操作,每天大概能枪决 200 到 350 个人。
那两万多条生命,就是以这种方式断送在卡廷森林。当 1941 年 8 月苏联假情假意地说要释放他们的时候,他们的冤魂已经在卡廷森林游荡了将近一年半。
他们在等待罪恶的追讨,等待凶手的忏悔。
1989 年 6 月,波兰剧变。1990 年 4 月 11 日至 14 日,原来的波兰领导人、现在的波兰总统雅鲁泽尔斯基访问苏联。
这个日子是雅鲁泽尔斯基特意挑的。
因为这是卡廷惨案 50 周年的纪念日。
这一回,苏联终于认罪了。
1990 年 4 月 13 日,苏联的塔斯社向全世界发布了声明,里面最重要的内容是——
「从发现的所有档案材料中可以得出结论,卡廷森林中这些罪行的直接责任者是当时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领导人贝利亚、梅尔库洛夫及其帮凶。苏联方面对卡廷悲剧深表遗憾,认为这是斯大林主义的严重罪行之一。」
寥寥几行文字,为了它们,波兰人民走过了整整五十年。
无数人的奔走呼喊,就是为了在历史上白纸黑字地记录下,谁是罪人。
唯有如此,方能告慰死者。
唯有如此,方能激励生者,方能谈得上和解与前行。
同一天,戈尔巴乔夫亲手把卡廷惨案的一部分档案移交给雅鲁泽尔斯基。那两个盒子里,藏着最黑暗的秘密。
等待了半个世纪之后,现在波兰人民终于可以强忍着痛苦和愤怒,掀开那个盒子,解答那个令他们煎熬了五十年的拷问——
一个国家,究竟可以坏到什么程度?
又一个二十年过去了。
2010 年 4 月 7 日,俄罗斯总理普京来到卡廷森林,和到访的波兰总理图斯克参加了纪念卡廷惨案七十周年纪念的活动。
加载中…
普京双手捧着一只深蓝色玻璃缸,内有一支白色点燃的蜡烛。这位在十几年后涉嫌在乌克兰的布恰制造了「新卡廷惨案」的苏联帝国的继承者,右膝跪地,渐渐低下身去,将玻璃缸轻轻放在纪念碑的台阶下。
这一跪,迟到了七十年。
参考资料:
《卡廷事件始末》,王京臣,《兰州学刊》1993 年第 2 期
《雅鲁泽尔斯基和「卡廷之谜」的澄清》,刘彦顺,《纵横》2004 年第 2 期
《卡廷惨案:苏联为何屠杀 2 万波兰精英》,吴伟,《文史月刊》2010 年 5 月期
《卡廷:来自脑后的子弹》,杨东晓,《看历史》2010 年 5 月期
《卡廷惨案真相》,(波兰)乌卡什·贝尔特拉姆、爱娃·楚哈依、尤安娜·海尔曼编,乌兰译,新星出版社 2012 年 5 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