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世纪前的冷战时期,美国人制定过一个秘密计划。
这个计划荒唐至极,却持续了二十年,影响至今。
1. 美国人的「大脑战」
1952 年 1 月 28 日,黑云压顶,空气清冷。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 42 军,扎驻在铁原郡战场。
美军轰炸机从远至近,声如响雷。志愿军照例躲进防空洞,等着美国人的炮弹在阵地上开花。
但爆炸并没有到来,飞机没有俯冲,只是在头顶不停打转。
加载中…
B-26 轰炸机是二战期间,美军使用的双发中型轰炸机,官方绰号「掠夺者」。
志愿军没有空军,摸不清美国人要干啥,但很快,他们就发现了异常。
战壕里突然出现了大量的老鼠、蜘蛛、苍蝇、蟋蟀、跳蚤等,密密麻麻,场面瘆人。
其他阵地也报告,同样出现奇怪的昆虫。
一月份的朝鲜气温寒冷,昆虫密集出现显然有蹊跷。
志愿军调查时,发现了一些装置昆虫的四格细菌弹,立即把情况报告给北京。
加载中…
四格细菌弹是美军在朝鲜战争期间,研制、使用的一种生物炸弹,弹体内有四格,分别装入不同的带菌昆虫和细菌菌液。
中国专家从昆虫样本中分离出伤寒、鼠疫、霍乱和回归寒,认为美国人在战场上投下了细菌弹。
中国政府担心国际社会不信,派郭沫若到英国邀请李约瑟博士,组成以英国、法国、加拿大、意大利等国专家组成的联合调查团,来朝鲜调查。
加载中…
李约瑟是个英国汉学家,喜欢研究中国科学历史,写了《中国科学技术史》,提出了「李约瑟难题」。图为周恩来接见李约瑟。
两个月后,调查团有了结果,并做出一份书面报告,认定:「美国以不同的方法使用了细菌武器,其中一些武器,是由二战日军使用的方法发展而来。」
二战后,细菌战在国际公约中已经被明令禁止。同时,中美正在商讨朝鲜战争停战协议,时间非常敏感。
于是美国人死不承认,一口咬定中国血口喷人。
这时,中国播放了一段美军飞行员战俘的录音。
飞行员承认这些细菌武器是他们扔的,还交代了大量技术细节,信息完整无缺。
飞行员忏悔说:「朝鲜战争是非正义的战争,我们背叛了二战中自己为之奋战的东西。」
这段录音惊动了全世界,最受震撼的却是美国中情局。
飞行员是重要的兵种,受过严苛的反审讯训练。但这些被俘的飞行员却事无巨细,全部交代给敌人,这不正常。
加载中…
中国人把这些人的转变归功于「思想改造」。
但美国人可不这样看,记者爱德华·亨特把「思想改造」,翻译成一个极具煽动性的英文词——「洗脑」。
中情局坚信苏联和中国在审讯时用了「某种未知力量」,可以操控战俘的心理。
他们这么想也不是没来由。
1901 年,俄国科学家巴普洛夫研究狗的消化腺时,发现了条件反射现象。
美国的「行为心理学之父」约翰·华生更进一步,通过研究婴儿行为,得出一个结论:只要方法得当,他能为新出生的婴儿编写思维程序。
也就是说,人的大脑就像橡皮泥,可以揉捏成任意形状。
加载中…
巴甫洛夫(左)和华生(右)
中情局还得到消息,列宁曾把巴普洛夫邀进克里姆林宫,鼓励巴普洛夫胆子要大,步子要快,把研究结果用到人身上。
一个苏联叛徒逃到美国,交代说苏联设立了两个实验室,专门研究洗脑西方间谍的方法。
中情局大惊,确认苏联和中国已经掌握了控制人脑的方法,而且付诸实践。
他声称,这项手段使冷战进入了新阶段——大脑战。
「洗脑」这个词,也野火燎原般传遍整个美国。
美国当时正处在反共狂潮中,以参议院麦卡锡为首,在国内大肆清洗共产党人,诋毁共产主义。
这件事无异火上浇油。
加载中…
麦卡锡是美国共和党政客,美苏冷战期间,他声称有大量的共产党员、苏联间谍藏在美国联邦政府和其他地方。1950 年,他在美国掀起了反共热潮,也叫「麦卡锡主义」。
受中情局影响,美国政府在联合国上抨击共产党发展「洗脑和精神扼杀」。
政坛的一切动作,在媒体口中都会被无限放大。美国人开动宣传机器,对共产主义及其洗脑行为大肆批判。
因为没有人知道苏联人到底是怎样洗脑的,文艺工作者便打开想象力,把洗脑的概念具象化,好让老百姓看得懂。
1956 年,美国上映了一部电影叫《天外魔花》,讲的是外星人来到地球,控制美国人头脑。
电影里的外星人,就代表了共产主义思想。
加载中…
《天外魔花》根据杰克·芬尼连载小说改编,2008 年,和《2001 太空漫游》并列入选美国电影学会十大经典科幻片。
杂志、漫画上直接用了强奸、谋杀、踩孩子的脸、喝异性的血等暴力元素,表现共产主义的残暴。
当时连竞选美国小姐,都要先站在台上批判一顿马克思,才能让人民满意。
此时,一个问题摆在中情局面前:邪恶的苏联人已经掌握了控制人脑的技术,美国要不要跟进?
中情局的答案是 YES。他们成立了一个独立的研究部门,名叫「蓝鸟」,后来更名为「朝鲜蓟」。
这个部门主要研究的是「审问、颠覆和利诱中使用的非常规手段」,计划名称就叫「MK-Ultra」,也就是「心灵控制计划」。
加载中…
MK-Ultra 是美国中央情报局实施的一项人类思想控制试验计划。主要研究对人类大脑的潜能控制,通过给人注射生物制剂、药物,观察大脑的反应,由于计划涉及许多非法活动,特别是拿不知情的美国和加拿大公民作实验对象,引起很多争议。
中情局最着急解决的,是审问间谍的问题。
02. 致幻剂 LSD:中情局从女巫手中得到的妙药
1955 年,墨西哥,瓦乌特拉群山的一个小村子。
女巫师老萨做了一个梦,她梦见有两个模糊的人影,穿过群山,来到自己的村子。
加载中…
墨西哥的女巫师
老萨的预言很快就应验了。两个白人出现在村里,领头的是个英国中年人,叫沃森,另外的年轻人是他的摄影师。
两人都能说流利的西班牙语,可以跟当地土人沟通。沃森找到酋长,说他们要找「智慧女」。
智慧女是老萨的别称,但老萨知道这两人不是来找她的。果然,两人说出真实目的,他们要找春极草,也叫神仙肉。
春极草是老萨压箱底的圣草。服下春极草后,诸神便会出现,指引老萨占吉卜凶,消灾祛病。
不知道这两个白人是怎么得到的消息,但老萨看他俩态度诚恳,便答应了他们的请求。
老萨把二人引到一堆甘蔗叶旁边,叶子腐烂严重,发出恶臭,但表面浮着一层色彩鲜艳的蘑菇,长势凶猛。
加载中…
图为见手青,加工不当食用,可以致幻,甚至危及生命。
老萨像摸小孩一样,抚摸蘑菇,对着蘑菇窃窃私语,然后告诉沃森,这就是春极草。
老萨把他们引到一个圣坛前面,圣坛上装饰着鲜花和神像,坛下点着树脂熏香,烟雾袅绕。
沃森学着老萨,把春极草吃进口中。又苦又辣,还有股腐臭味。女巫师熄灭了蜡烛,开始吟唱。
不一会,沃森开始剧烈发抖,说:「我看到了一些东西。」
他看到了华美的宫殿,墙壁上镶嵌玛瑙,闪闪发光。
圣坛上的神像变成神话里的怪物,拉着战车迎面朝他驰来。
这只是开始,沃森很快就跃升到新层次。
他能听见颜色,看见声音,伸手还能摸到女巫师的吟唱。
忽然,周围的房子坍塌,砖头哗啦啦往下掉。沃森感觉自己灵魂出窍,冲破丛林,攀上群山,层层上升,直上天堂。
事后,沃森回到英国,描述这场经历时,说「语言是无力的,这是一场摧毁灵魂的体验」。
瑞士一个药剂师霍夫曼,也感受过这种迷幻的体验,他通过实验,找到了致幻的元凶——麦角酸二乙酰胺,也叫 LSD。
加载中…
LSD 是一种强烈的半人工致幻剂和精神兴奋剂。纯净的 LSD 是一种无色、无气味,味微苦的固体。100 微克的 LSD(相当于一粒沙子重量的十分之一),就能让使用者产生 6 到 12 小时的迷幻体验,可以当做化学武器。
LSD 被发现的时候,中情局还在为如何审讯苏联间谍烦恼。为解决这个问题,他们研究过一个项目,叫吐实药。
吐实药是一种药剂,被审讯的对象吃了它,大脑便会失去控制力,把所有心里的秘密都吐露出来。
中情局试过很多药,包括乙醚、大麻以及一些生物碱,但效果都不太行,劲不够大,也容易被发现。
LSD 可是另一个等级的东西。有研究人员给一头七吨重的大象,注射了 30 毫升的 LSD。
五分钟后,大象瘫倒在地,不断嚎叫,大便失禁,持续癫痫,一个半小时后,大象死亡。
撂倒大象只要 30 毫升,对付人就更简单了。
中情局得知 LSD 时,还收到另一个消息:苏联已经弄到了 10 千克的 LSD。
10 公斤 LSD 可不得了,足够让所有纽约居民嗨上三天半。
这让中情局慌了神,赶忙到瑞士找到制造 LSD 的公司,要垄断货源。
这件事后来被证明是一场乌龙。
美国特工惯常使用英制度量,对公制度量不熟悉,把 10 微克搞成了 10 千克,虚惊一场。
加载中…
但中情局的研究迫在眉睫,他们决定,不提前告知的情况下,在普通人身上直接实验。
因为担心消息泄露,他们偷偷成立几个协会,把 LSD 分发给大学和民间医院,做药理研究,包括大量戒毒中心。
戒毒中心有一大把瘾君子,对免费的致幻药毫无抵抗力,立刻就同意参加药物实验。
但这些瘾君子平时就神志不清,磕了药说话更真假难辨,结果没法衡量。
中情局另找了一群妓女,让她们工作的时候,把掺药的饮料交给嫖客。
妓女能从每一单额外挣到 50 美元,或者一张获释单。下次妓女进了局子,这张单子能捞她们出来。
但妓女经常只顾卖淫,把中情局的任务忘了个干净,结果也不理想。
中情局发现 LSD 不会致死,决定亲自上场,在自己人身上做实验。
他们达成一项协议,同意在互不知情的情况下,往彼此的饮料里加 LSD。
有些人很鸡贼,发现饮料被动了手脚就倒掉。那些老实人却倒了霉。
一个喝了掺药饮料的特工,出现幻觉,慌张地冲进华盛顿的车流里。
中情局人员在全城展开地摊搜索,最后在一个喷泉下面找到他。特工说城里到处是怪物,要吃他。
有受试者吃了药后,非常兴奋,红着眼在跑步机上跑了一整天。
还有人吃完药后,看到周围的人脸全都裂开,皮肉剥离,只剩一堆头骨盯着他,场面恐怖。
从致幻中清醒过来的人,纷纷发誓再不吃了。但过不了三天,就有人抵不住诱惑,再次尝试。
中情局中就有人开始享受致幻的快乐。因为担心出事,中情局还特别提醒,「不鼓励在圣诞节的时候测试。」
中情局并不是一无所获,LSD 确实成功地打开受审讯者嘴巴,而且一旦打开,就会说个不停。
问题是,LSD 致幻性太强,他们心里的秘密,和大量的幻象元素一涌而出,泥沙俱下。
一个男子坦白说他曾经参加过持械抢劫,但是案发的时候,他根本就不在场。还有个女子求研究人员帮她找儿子,但她实际并没有儿子。
真假信息混成一团,说话人自己都分不清,中情局更摸不到头脑。
中情局知道这项研究已经跨过了道德和伦理的底线,消息决不能泄露出去。
但消息泄露前,LSD 先泄露出去了。
中情局联合美国药商制造 LSD 做研究,LSD 因此流入民间,首先冲击的就是文艺圈。
《美丽新世界》的作者赫胥黎,吃了 LSD 后被震惊,说:「这才是人们应该看到的,这才是世界本来的样子。」
肯·克西被 LSD 征服,辍学到精神病院当护士,在精神病院写出了《飞越疯人院》。
加载中…
《飞越疯人院》改编自美国作家肯·克西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主角为了逃避监狱里的强制劳动,装作精神异常,被送进了精神病院后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他还召集了一批人,开着喷着「神奇巴士」字样的大巴,周游美国,和年轻人聚办聚会,吸毒品,日夜狂欢。
这些年轻人是嬉皮士,后来被称为「垮掉的一代」,代表人物就是作家杰克·凯鲁亚克、诗人艾伦·金斯堡。
加载中…
垮掉的一代是二战后美国一群作家和诗人引领的松散集体,意在探索和影响二战后的美国文化和政治。成员们大多是玩世不恭的浪荡公子,他们笃信自由主义理念,喜欢体验各种极端生活,比如放纵性爱、吸毒等。
艾伦·金斯堡吃完 LSD,赤身裸体冲到朋友跟前,高喊:「我是救世主!我要把爱传递给世界!」
他还要给当时的美国总统肯尼迪,和苏联首脑赫鲁晓夫打电话,声称要「一劳永逸的解决核弹问题」。
沃森把吃春极草的经历,发布在《生活》杂志上,引起了很多年轻人的关注,他们也想到墨西哥尝尝神仙肉。
杰克·凯鲁亚克听说吃了春极草,就能看见上帝,便想要到墨西哥朝圣,并以此写下了小说《在路上》。
加载中…
杰克·凯鲁亚克是美国小说家,他以离经叛道、惊世骇俗的生活方式与文学主张,震撼了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主流文化的价值观与社会观。痛仰乐队有首歌叫《再见杰克》就是对他的致敬。
凯鲁亚克影响了大批美国的年轻人。他们留着长发,穿得花里胡哨,成群结队,到墨西哥朝圣。他们找到老萨,向她讨要春极草。
老萨一开始以为他们想看病,后来明白过来,他们是想看看上帝长什么样。
来村子的嬉皮士越来越多。他们吃了春极草以后,在村子里狂奔嚎叫,猎杀村子里的火鸡,四处滋事。
村里的族人不堪其忧,但惹不起白人,便把火撒在老萨身上。她不再被当作智慧女,而成了用秘密、神话、魔法换取金钱的妓女。
老萨说自从白人来了,她再看不到山里的诸神,失去了神的力量。
族人对她也不客气,烧掉了她的房子,毁掉了她的财物。她和家人只好躲进山里,悲惨过活。
吐实药和 LSD 算是落了空,但中情局对提高审讯效率的追求并没有停止,他们有了别的点子。
中情局认为审讯困难的原因,是被审讯人意志太坚定。
所以审讯第一要务,是摧毁被审讯人的意志,搞乱他的头脑。
酷刑、体罚这类物理伤害,只能对付普通人。想让那些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屈服,就得使出特别手段——禁闭。
不是一般的禁闭,是切断犯人和外界的所有联系。
英国皇家空军飞行院发现了一个现象,飞行员在海拔 2 万英尺高空,会突然失控,酿成惨祸。
加载中…
一个战斗机坠落的瞬间。
因为飞行员被禁闭在一个狭窄封闭的环境里,耳朵听到的只有噪音,眼前的东西也没有变化。心理学把这种现象叫「感觉剥离」,会导致精神崩溃。
加载中…
中情局设计了一种水箱,注满跟人体温度相同的热水。被审讯者戴着氧气面罩潜入水中,除了喘气,他们什么也看不见,摸不着,感觉不到时间,就像「深海恐惧症」。
被审讯人一开始充满焦虑、紧张和恐惧,随后产生幻觉,最后精神崩溃。
中情局还发现,如果同时给这些人播放白噪音,他们崩溃得更快。
如果播放原本与这些人立场相悖的观点,他们也会改变心智,被植入新信仰。
中情局怀疑中国人审讯他们的飞行员时,也用了这种方法,便试着给审讯中加入中国元素。
他们把白噪音换成京剧,效果好的出奇。
后来这种方法被认定会造成严重心理病态,违反人权。但从 ISIS 到中情局,从未放弃这种审讯方式。
加载中…
ISIS 是一个活跃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的极端恐怖组织。2013 年 4 月成立,前身是伊拉克基地组织,目标是创立一个由 IS 组织运作的政教合一的纯粹的伊斯兰宗教国。
利益面前,人权不值一提。当拥有剥夺他人权力的时候,很少人能管住自己的手。
2006 年,美军被曝在伊拉克的阿布格莱布监狱虐囚,其中的方法,就包括了这种感觉剥离审讯。
加载中…
美军一种虐囚的方法,给犯人戴上黑头套,脱掉衣服,把感官隔离起来,是一种很不人道的惩罚方式。
这才是个开始,在中情局看来,人脑还有更多可以改造的地方。
03. 催眠暗杀是可能的吗?
1951 年 3 月 29 日,丹麦哥本哈根的警察碰见了个怪案。
他们抓到一个抢劫犯,叫哈普卓。哈普卓到银行持枪抢劫,杀了两个人后逃跑,被警察抓住。
警察审问时,哈普卓却说他是个好人,抢银行杀人都是被迫的,胁迫他的是上帝。
哈普卓说上帝让他创立丹麦国家共产党,抢银行是筹集资金,准备第三次世界大战。
警察搜查了哈普卓的住宅,果然在里面发现了「丹麦共产党」的制服、宣传品、奖章和有关文件。
哈普卓说抢银行是上帝的主意,而他自己干净圣洁,是第二个「圣女贞德」。
加载中…
圣女贞德是法国的军事家,法国的民族英雄。英法百年战争中,她带领法兰西王国军队对抗英格兰王国军队的入侵,最后被捕并被处以火刑。
警察又不傻,当然不信哈普卓这套说辞,但是觉得他有点问题,把他送到心理医生那里。
心理医生检查完,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果:哈普卓被人催眠了。
哈普卓一直说一个叫「X」的守护天使。警察通过调查,找到了 X 的真实身份——尼尔森,哈普卓以前的狱友。
警察找到尼尔森,尼尔森矢口否认。哈普卓从催眠步骤到参与人员,再到所用的器具,倒豆子似的全部交代出来。
哈普卓说在这次抢劫之前,尼尔森已经催眠他犯过几次案了,事件完整,细节丰富。
面对这样缜密的说法,尼尔森先是愤怒,后来疑惑,最后变成沮丧,声称自己可能是精神分裂了,另一个人格出现催眠了哈普卓。越整越玄乎。
不久后,尼尔森精神崩溃,服毒自杀。
尼尔森催眠杀人的新闻引起巨大反响。但中情局得知消息后,却嗤之以鼻,他们认为尼尔森的技术层次太低,跟中情局的催眠不能比。
催眠一直在西方被视为迷信,18 世纪晚期开始被用来治病,但更多时候,催眠只是一些马戏团的节目。
后来逐渐成了一种民俗文化,进入流行小说。
斯托克在 1897 年写过一部小说叫《德古拉》,塑造了一个经典的吸血鬼形象——德古拉伯爵。
德古拉可以用眼神催眠他人,让他人丧失本性。
加载中…
德古拉原型是瓦拉几亚大公费拉德三世,斯托克小说里的德古拉伯爵是个嗜血、专挑年轻美女下手的吸血鬼。小说一出版就引起轰动,「德古拉伯爵」也成为一种经典代表,出现在各种吸血鬼题材的电影里。
二战时候,美国人就曾计划催眠德国人刺杀希特勒。精神病学家认为这事不靠谱,就没干下去。
但中情局对催眠的研究却从未停止。
中情局主管催眠项目的人叫艾伦。他通过一个催眠师用催眠术引诱年轻姑娘上床的经历,了解催眠术。接连四天向那个催眠师求艺,转手用在中情局的女秘书身上。
艾伦开始很生疏,只催眠秘书做一些端茶倒水的简单动作。
后来技术高了,他在舞会上催眠秘书搭讪陌生人。秘书就一屁股坐在陌生人的大腿上。
催眠步骤也越来越简单,他最后只要打个响指,秘书们就会进入深度催眠。
他还催眠一个人到宾馆安炸弹,只花了 27 分钟就安好了,醒来啥也不记得。
艾伦的实验证明催眠暗杀是可能的。杀手即使被抓住,因为没有记忆,也牵连不到中情局,暗杀毫无风险。
这也就是他们看不起尼尔森的原因,哈普卓啥都招出来了,那催眠还有什么意义?
试验的时候,中情局意外发现了催眠能提高学习效率。
普通人记住复杂的技术资料,要花费很多时间,但被催眠者却毫不费力。
这正好符合了当时最流行的心理学理论,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
加载中…
正常人学习靠意识,有选择的记忆,也意味着漏掉更多的信息。但催眠让人失去意识,却调动起潜意识,把全部信息接收和储存到潜意识。
按照这样的理论,人就可以被训练成「人体相机」,走哪里拍哪里,什么也漏不下。
容易接受暗示的人,更容易被催眠。他想了一招让别人接受他的暗示,认为反抗没有用,催眠无法避免。
他先暗示受试人身上会发热。不一会,受试人发现身上真的开始发热。受试人一看反抗真没用,也就由他摆布了。
其实是一套把戏。催眠室里有隐藏的暖气,受试人感觉热不是因为催眠,是因为暖气。
但是上面关于催眠的一切,都只发生在实验阶段。真要实践的时候,中情局发现完全不是一回事。
首先就是被催眠的人,一旦感觉自己要真正进入危险的境地,就会醒过来,撂挑子不干了。
而且因为被催眠的人不受意识管理,随时就会把秘密说出来。「人体相机」计划也因此泡了汤。
中情局给予厚望,花了不少钱,忙活一场,什么也没落下。
后来,有个作家按这个构想写了部小说,叫《满洲候选人》,讲得就是朝鲜战场一个美军被催眠,回国搞暗杀的故事,后来被拍成电影。
加载中…
电影海报,中文译名叫《谍影迷魂》。改编自 1959 年李察·康顿的惊悚同名小说,以冷战为背景,描述一名政治世家出身的年轻人被共产党洗脑,变成一个受人控制的杀手。
至于哈普卓,在 20 年后接受一个丹麦报纸采访时,承认没有催眠一回事,都是他编出来的。
当被问到为什么嫁祸尼尔森时,哈普卓回答说:「也没啥,他以前在牢里欺负我。」
一场闹剧,只是有人白白成了牺牲品。
中情局虽然再次受挫,却并没有停下来。
04. 从「电击疗法」到「局部失忆」
在电影《黑衣人》里,地球的外星人属于机密,不能让普通老百姓知道。
一旦老百姓看见,威尔·史密斯扮演的特工,就会掏出一根笔。白光一闪,老百姓就能把外星人的事忘干净。
精确消除记忆,也是中情局的迫切需求。
中情局每年都有离休的特工。人走了不要紧,脑里的机密却不会消失,随时可能泄出去。这让中情局寝食难安。
中情局对此也想过办法,第一个方法就是猛击头部,制造脑震荡,让人失忆。
他们为此开发了好几种道具,比如裹着皮的铅棍、弹簧击打装置等。
但特工们认为这些玩意可能打死人,死活不接受。于是他们想出了另一个主意——切除脑额叶。
脑前额叶占了整个大脑的三分之一,切了之后确实能消除记忆,但人也只剩喘气,丧失了大部分正常能力。
患有严重精神病的病人才会考虑这个手术,特工们自然不肯答应。
但还是有人愿意牺牲。一个中情局官员同意接受手术,但麻药刚起效,他就对着医生和护士叽里咕噜,说个不停。
加载中…
医生正在进行术后检查。切除额叶后,人会失去原有性格,跟行尸走肉差不多,以精神病为题材的影视作品《飞越疯人院》、《拉契特》、《美国恐怖故事第二季》里都提到了这种手术。
手术还没开始,中情局的机密已经漏了个精光。中情局赶紧叫停了这个计划,另寻他法。
这时,他们在《周末杂志》上看到一个采访,受访者是个精神科医生,叫卡梅隆,专门研究电疗失忆。
这个卡梅隆在精神病学圈里是有名的胆大。致幻药、白噪音、感官剥夺等手段,他在治病人时,一样没落下,下手比中情局还狠。
卡梅隆有大志向,他想研究一种包治精神病的万能方法,得诺贝尔医学奖。
但是做科研是个烧钱买卖。卡梅隆没钱,就只能压缩成本,做穷人版科研。
在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里,政府给人的枕头里安装小喇叭,睡觉时候洗脑民众。
加载中…
《美丽新世界》故事设定在公元 2540 年的伦敦,描述了新社会的科技,比如睡眠学习、心理操控等。和《一九八四》、《我们》并列为世界三大反乌托邦小说。
有人依照这个构想,开发了一种「脑播放机」。声称能让小孩睡觉时同样学习。其实就是一种夜间自动播放的录音机。
据说一个德国妇女用这个录音机,在睡觉时候听英文歌,不知不觉就练成一口好英语,还没有口音。
从外语到摩斯密码,放什么学什么。
卡梅隆对这个播放器很感兴趣,想弄一台给病人做脑部实验。但一问价钱要 120 美元,超预算了。
于是他自己动手,把磁带剪开,首尾对接。虽然样子不好看,但也一样转个不停,凑合能用。
卡梅隆知道他需要资助,于是雇了一个公关,到处登报上杂志,给自己做宣传。中情局也是这样在报纸发现他的。
中情局和卡梅隆气味相投,一下就看对了眼,达成了合作协议。中情局给卡梅隆投资,卡梅隆给中情局提供技术。
卡梅隆最喜欢的技术,就是电击。当时电击疗法已经很常见了,主要用于治疗抑郁症,称作电休克疗法。
加载中…
电休克疗法又称电疗,是通过电击脑部,诱发痉挛来治疗精神疾患的方式。当所有药物和心理疗法都无效时,精神科用电疗来治疗重性忧郁障碍、躁郁症和思觉失调症。
但那时候技术还不成熟,病人电击完后,经常会抽搐不止,像犯了癫痫。
电击疗法还有一个副作用——失忆,也就是中情局找卡梅隆的原因。
问题是电击疗法会造成的失忆不可控,谁也不知道会删多少。所以一般医生会很谨慎,一个礼拜最多电一次。
卡梅隆却相反,他认为普通电击力度不够,得加大,为此发明了一种连续电击六次的技术。病人电击次数也大大提高,每天最少电两次。
结果就是,卡梅隆经常把人电得完全失忆。病人不知道自己是谁,从哪来,要干啥,甚至「丧失了时空感」,就像行尸走肉。
有人被他电完之后,性情大变,咬手指,哭闹,大小便失禁,好像回到婴儿阶段。
卡梅隆却得意洋洋,说坏记忆已经被抹掉了,接下来灌新的就好了。
这时候,他自制那个不间断录音机派上了用场。他把病人之前的经历录进磁带,强迫病人不断地听,直到把磁带的信息刻进病人的脑里。
卡梅隆这么胡来,连中情局都看不下去,叫停了他的研究,切断了合作关系。
后来,卡梅隆的研究资料被公之于众,卡梅隆立刻名声扫地,他的很多病人都跑到法院,要追究他的法律责任。
中情局三年间在卡梅隆身上花了近八万美元,最后不得不承认:「投资卡梅隆是个愚蠢的行为……我们从中一无所获。」
不光卡梅隆,整个洗脑项目搞了十几年,钱花了不少,却什么实质突破,走向了末路。
1964 年,「心灵控制计划」正式关闭。1972 年,尼克松访华那一年,中情局关闭了洗脑计划的所有项目。
05 洗脑的真相?
但这个事情并不算完。
中情局担心洗脑实验的资料泄露出去,影响他们的名声。项目关闭后,他们决定把这个进行了 20 年的项目,所有文字研究资料全部烧掉。
但是烧资料的人只烧了原件,把备份文件给忘了。因为这个疏忽,洗脑项目最后才被公之于众,引起一片哗然。
苏联解体后,有关审讯资料也被解密。事实证明,苏联并没有独特的审讯方法,用的还是老办法——酷刑和反复威胁。
加载中…
1991 年 12 月 25 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辞职,12 月 26 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宣布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和两极格局的结束,雅尔塔体系瓦解。
自始到终,洗脑只是西方世界因为恐惧共产主义,想象出来的。
而他们以此设立了一个虚妄的计划,这才表现得毫无章法,丝毫没有顶级情报单位的样子。
但这件事影响却很深远。
首先是「洗脑」这一词和概念的广泛传播,它激发了文艺创作者的灵感。
洗脑成了他们最喜欢的主题,中情局也当仁不让,成了主要的幕后黑手。
中情局被曝研究洗脑后,一些女作家写了一大批小说,主要内容就是她们被中情局催眠,给总统当性奴。
由于写的太过真实,有人专门去中情局考证,才发现是虚构。
电影行业也不甘人后。从《连锁阴谋》到《特工狂花》,再到《谍影重重》,故事大意都是特工被洗脑,后来发现害他的是中情局的老领导。
加载中…
从左到右,分别是《连锁阴谋》、《特工狂花》和《谍影重重》。
这些影响停留在娱乐层面,问题不大。但另一个不易看到的影响,却危险多了。
一旦群体陷入紧张情绪时,以「洗脑」为罪名的指责便会出现在各个地方。
这不光美国人,大洋彼岸的我们也受了影响。
为什么恐怖分子爱胡来?
为什么印度人不识好歹?
为什么西方国家总跟我们对着干?
在群体中,最容易得到的答案就是:他们被洗脑了。所有人都接受和喜欢的答案,不需要分析论证。
但这只是一个借口,掩盖了藏在人心暗处的怪物——恐惧与无知。
与花费时间互相了解相比,直接给对方贴上「洗脑」这一标签,无疑更方便。
这样可以缓解群体焦虑,同时也关上了互相了解的大门。没有了解,冲撞便成了唯一结局。
他人与我们不同,只是因为我们受到正确的教育,而他们惨遭洗脑吗?
北大哲学教授陈嘉映曾对洗脑和教育做过一个哲学讨论,发现很难简单地做区别。
但他对洗脑有另一个见解:「洗脑的目的是消解你的独立见解,洗脑里面没有未来可以生长的种子。」
这个见解很有道理。
洗脑当然可怕,但我们不宜轻言洗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