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怎么分辨是抑郁还是矫情?

抑郁症这个词曾经离我们很遥远,最近几年却成了高频词。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以前不提抑郁症,并不是因为它不存在,而是我们忽视了它。

2021 年,《柳叶刀-精神病学》(The Lancet Psychiatry)发表文献称,中国成人抑郁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 6.8%。根据中国总人口估算,约有 9600 万人患有抑郁症。中国成为世界上抑郁症发病人数最多的国家。这还不包括未列入统计的、不知道自己发病的抑郁症患者。

都市白领、医护人员、科研工作者、律师等工作压力大的群体都是抑郁症高发人群。那究竟什么是抑郁症呢?

抑郁症就是不开心吗?

从医学角度讲,抑郁症并不只是心情不好,而是一种精神疾病。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部分患者存在自伤、自杀行为,并可伴有妄想、幻觉等症状。

抑郁症患者不仅有抑郁情绪,还会有食欲、睡眠、精力、兴趣及记忆、注意力等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几乎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存在,并且至少持续两周以上,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学习、工作或生活。

如果有以上表现,同时排除其他可以导致上述症状的身体或精神疾病,就有患抑郁症的风险,应该尽早就医。

需要注意,你在网上找到的抑郁量表(如下表)都是筛查量表,不是诊断量表。也就是说,可以使用这些工具量表筛查出是否存在抑郁情绪,但这种抑郁情绪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是否能确诊,需要专业医生的仔细检查及评估。

贝克抑郁量表(BDI-2)

本量表共有 21 组陈述句,请仔细阅读,根据你最近两周(包括今天)的感觉,从每一组中选择最符合你情况的一个条目。如果一组中有两条以上符合你,请选择其中更严重的一条。每组只能选择一个答案。

1

0 = 我不感到悲伤。

1 = 很多时候我都感到悲伤。

2 = 我始终感到悲伤,不能自制。

3 = 我感到太悲伤或太难过,不堪忍受。

2

0 = 我对将来并没有失去信心。

1 = 比起以往,对未来我更感到心灰意冷。

2 = 我感到前景黯淡。

3 = 我觉得将来毫无希望,而且会变得更糟。

3

0 = 我不觉得自己是失败者。

1 = 我觉得我的失败比一般人的更多。

2 = 回首往事,我能看到的是很多次失败。

3 = 我觉得我是一个完全失败的人。

4

0 = 我和过去一样,能从喜欢的事情中得到满足。

1 = 我不能像过去一样从喜欢的事情中感受到乐趣。

2 = 我从过去喜欢的事情中得到的快乐很少。

3 = 我完全不能从过去喜欢的事情中获得快乐。

5

0 = 我没有内疚感。

1 = 我在某些时间里有内疚感。

2 = 我在大部分时间里有内疚感。

3 = 我在任何时候都有内疚感。

6

0 = 我没有觉得自己在受到惩罚。

1 = 我觉得自己可能会受到惩罚。

2 = 我预料自己将受到惩罚。

3 = 我觉得自己正在受到惩罚。

7

0 = 我对自己的感觉和过去一样。

1 = 我对自己丧失了信心。

2 = 我对自己感到失望。

3 = 我讨厌自己。

8

0 = 与过去相比,我没有更多地责备或批评自己。

1 = 我比过去更多地责备或批评自己。

2 = 只要我有过失,我就责备自己。

3 = 只要发生不好的事情,我就责备自己。

9

0 = 我没有任何想弄死自己的想法。

1 = 我有自杀想法,但我不会去做。

2 = 我想自杀。

3 = 如果有机会,我就自杀。

10

0 = 和过去相比,我哭的次数并没有增加。

1 = 我比往常哭得多。

2 = 任何小事,都会让我哭。

3 = 我想哭,却哭不出来。

11

0 = 我现在没有比过去更加烦躁。

1 = 我比过去更容易烦躁。

2 = 我非常烦躁或不安,难以保持平静。

3 = 我非常烦躁或不安,必须不停走动或做事情。

12

0 = 我对其他人或事没有失去兴趣。

1 = 和过去相比,我对其他人或事的兴趣减少了。

2 = 我失去了对其他人或事的大部分兴趣。

3 = 任何人或事都很难引起我的兴趣。

13

0 = 我现在能和过去一样做决定。

1 = 我现在做决定比以前困难。

2 = 我做决定比以前困难了很多。

3 = 我做任何决定都很困难。

14

0 = 我不觉得自己没有价值。

1 = 我觉得自己不如过去有价值或有用了。

2 = 我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有价值。

3 = 我觉得自己毫无价值。

15

0 = 我和过去一样精力充沛。

1 = 我不如从前有精力了。

2 = 我没有精力做很多事情。

3 = 我做任何事情都没有足够的精力。

16

0 = 我没觉得睡眠有任何变化。

1 = 我的睡眠比过去略少(或略多)。

2 = 我的睡眠比以前少了很多(或多了很多)。

3 = 我根本无法睡觉(或一直想睡觉)。

17

0 = 我并不比过去容易发火。

1 = 相比过去,我更容易发火。

2 = 相比过去,我非常容易发火。

3 = 我现在随时都很容易发火。

18

0 = 我的食欲没有什么变化。

1 = 我的食欲比过去略差(或略好)。

2 = 我目前的食欲比过去差了很多(或好了很多)。

3 = 我完全没有任何食欲(或总是非常想要吃东西)。

19

0 = 我和过去一样可以集中精神。

1 = 我无法像过去一样集中精神。

2 = 任何事都很难让我长时间集中精神。

3 = 任何事都无法让我集中精神。

20

0 = 我没觉得比过去更累或乏力。

1 = 我比过去更容易累或乏力。

2 = 因为太累或太乏力,许多过去常做的事情不能做了。

3 = 因为太累或太乏力,大部分过去常做的事情不能做了。

21

0 = 我没有发现自己对性的兴趣最近有什么变化。

1 = 我对性的兴趣比过去少了一点。

2 = 我现在对性的兴趣少多了。

3 = 我对性的兴趣已经完全丧失。

评分方式: 各组句子按所选项前标注的分值相加,得出总分。

总分 0—13 分:你很健康、无抑郁情绪,请继续享受生活的美好;总分 14—19 分:你有轻度抑郁情绪,要注意自我心理调节。和朋友、家人多聊聊,或给自己放个假,和家人、朋友一起旅行,有助于你恢复正常状态;

总分 20—28 分:你存在中度抑郁,需要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包括心理咨询和心理门诊;

总分高于 29 分:你的抑郁已经相当严重,必须去医院就诊,需要按医嘱服药,也许还需要住院治疗。

使用说明: 该量表由美国心理学家艾伦·贝克于 20 世纪 60 年代首次编制,因对抑郁的严重程度评估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而被广泛使用。

贝克抑郁量表虽然简单,但作为正规的心理测量量表,它和一般的游戏式心理测验不同,是十分可靠、准确的。但是它只能说明是否抑郁及其严重程度,对于是否达到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到底患了哪种类型的抑郁症,是原发性的还是继发性的,等等,还需要由精神科医生或心理医生进一步检查以后确定。

正常人心情不好的话,散散心或者和别人倾诉一下,一般都能解决。但是抑郁症患者不开心是因为大脑内部的化学物质发生了变化(血清素和肾上腺素水平下降),这种不开心不是散心或者倾诉可以解决的,需要正规的治疗才能好转。

很多人说,乐观的人不容易抑郁。但事实上,乐观的人也会得抑郁症,而且这种抑郁后果往往更加严重。这就是学术上常讲的「微笑抑郁」。发病者大多是服务人员或者日常表现得比较幽默的人,他们脸上常挂着微笑,也常常讲笑话,但内心却充满了绝望。从外表看,很难将这种人和抑郁联系在一起,所以身边的亲人朋友往往更容易忽视他们的病情。

抑郁的根源是什么?

抑郁症的根源目前学界并没有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生物、心理与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都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病过程。

1. 生物因素

抑郁症患者的大脑跟正常人相比有显著的改变,表现为大脑神经递质在神经突触间的浓度相对或绝对不足,导致整体精神活动和心理功能的全面性低下状态。

同时,抑郁症患者的大脑缺少 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抗抑郁药就是通过抑制神经系统对这两种神经递质的再摄取,即增加 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两种神经递质在大脑中的浓度而发挥抗抑郁作用。

2. 心理因素

抑郁症患者常常觉得自己是个废物,活得没有任何价值,还不如死了好。而自我否定的根源在于对事实的解读。因为事实不会伤害人,对事实的解读才会。

比如,我考了倒数第一。这件事情如何解读?第一种:「我为什么考倒数第一?因为我是废物。」这是标准的自我否定,容易让人抑郁甚至自杀。第二种:「我为什么考倒数第一?因为我不够努力。我是聪明的,只是没有用对地方,我努力后可以提高成绩。」这就不是自我否定,而是积极向上的心态,肯定不会导致自杀。

3. 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因素是触发抑郁症的主要原因,指个体遭遇应激性的生活事件,比如失去工作或者考试失利、离婚、丧偶等打击之后,开始抑郁。

其中,对婚姻状况的不满意是导致抑郁的重要危险因素。离异、分居或丧偶的个体患抑郁症的概率明显高于婚姻状况良好者,其中男性更为突出。另外,重大的突发事件或持续 2—3 个月以上的生活事件(如亲人死亡或失恋等)对个体抑郁症的发生影响也很大。

如何战胜抑郁症?

抑郁症患者通过系统而正规的治疗,完全有机会得以康复。

治疗抑郁症,首先要想办法摆脱导致抑郁的社会环境因素。比如:婚姻不如意,要积极想办法改善和拯救婚姻;失恋的人可以换个环境,和朋友一起去旅行;工作确实无法忍受,就换个工作。

患者大脑的物质改变,大多数是需要医生治疗的,自我消化可能耽误治疗。所以当你发现自己心情抑郁,尤其是贝克抑郁量表的测试结果高于 29 分时,一定要及时去心理门诊或者精神科门诊就医,千万不要硬扛。要去医院找专业的医生寻求帮助,遵医嘱按时服药。

抑郁的心理疏导有一个关键点:无论何时都不要否定自己,你要相信,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都有自己的使命,你能够生而为人,已经是宇宙的最高生命形式。

不要和别人比较,须知,成功没有固定标准,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成长规律。就像花园里有些花是春天开,有些花是冬天开。正是这些花期不同的花组成了精彩纷呈的世界,它们都有各自的娇美和珍贵之处。

你还可以通过深呼吸,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或者做适量的运动,比如快走、慢跑、游泳及骑车,或是参与一些健身活动,如瑜伽、太极、健身操等,放松紧张的神经,改善睡眠及缓解身体不适。

下面分享一个我经手的抑郁症治疗的完整案例。 [1]

李女士是具有博士学位的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在上海有车有房,已婚已育,过着人人都羡慕的生活。

但是最近几年,李女士有些变化。她总是觉得情绪低落,老想睡觉,有时候晚上睡不好,白天工作效率也低,好在日常生活、应酬基本不受影响,工作也基本能胜任。只是遇到突发事件的时候,她就会焦虑不安,力不从心,总担心自己做不好。后来,李女士逐渐出现了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的情况,每天感觉混混沌沌,脑子不清醒,不得不依靠大量服用咖啡提神,但效果不佳。

一年后,在公司的管理岗位竞聘中,李女士虽然是热门人选,但是经过几轮选拔,她居然落选了!祸不单行,李女士的父亲此时又患癌症住院,让她变得更加忐忑不安。她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工作不顺利,家庭也遭遇不幸,没有能力照顾好父母和孩子,变得很自责。

这成了压垮李女士的最后一根稻草,她逐渐变得郁郁寡欢,工作时完全无法集中精神,记忆力严重减退,做事经常丢三落四。家人察觉到李女士的状态不对,刚开始都以为是她的父亲住院引起的。但父亲出院后,李女士仍然整天都疲惫不堪,闷闷不乐,勉强应付工作和家庭生活,总说自己对不起家人,唉声叹气。丈夫看到她情绪不对头,就开始通过网络和朋友了解相关信息,怀疑她得了抑郁症,就带着她来找我。

经过全面的心理评估和精神检查,李女士被确诊为抑郁症,并且已经达到重度,需要尽快接受系统的抗抑郁治疗。

我给李女士开出的药方是药物治疗占 60%,心理治疗和个人管理占 40%。

首先就是使用抗抑郁药物,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到治疗剂量,然后稳定服药。

其次是心理疏导。我要求李女士每周至少来一次我的门诊,和我进行深入的心理疏导式的聊天。主要目的是纠正她自我否定的心理状况。

在个人管理上,我的建议是:第一,生活要规律,每天睡觉和工作的时间要基本保持一致,不要因为双休日而打乱节律,一觉睡到中午;第二,一日三餐也要规律,食物搭配要均衡,多吃一些富含色氨酸的食物,比如小米、牛奶、香菇、香蕉等等;第三,每天必须坚持运动,早晨起床后运动 40 分钟,中午散步半小时,而且必须是在户外。

治疗四个月后,李女士逐渐恢复了注意力和记忆力,情绪得到较大改善。在心理治疗的帮助下,她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和工作,并从中发现了乐趣;和丈夫、孩子一起享受生活,不再为一些莫须有的事情感到焦虑和纠结。

一年以后,李女士恢复了自信和阳光,这个时候,她想停药。我不赞成,因为治疗还没有结束,需要经过一个完整的巩固期维持治疗,最后才是缓慢的减药期。这个阶段的治疗更重要的是预防复发。

李女士最终接受了科学完整的治疗方案,按照我的要求继续服药,坚持规律锻炼、日光照射等,经过两年左右,得以完全康复。

[1] 脑外科医生通常不接诊抑郁症患者,而这位患者是受我一个朋友所托,正好我也有精神科的处方,也就是有资格开精神类的药物,所以答应帮她。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知乎盐选会员精选文章 » 怎么分辨是抑郁还是矫情?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