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杀女友,到炸楼,靳如超只用了短短 3 步。
5 栋居民楼,108 个无辜的人因此惨死。
这就是建国以来伤亡数量最多,把人性的恶,体现到极致的:
——河北 3.16 特大爆炸案。
01 「 夺命爆破声 」
2001 年 3 月 16 日凌晨,石家庄棉纺三厂家属楼里,家家户户都沉浸在美梦中。
空荡荡的马路上,只有一个飞奔的身影。
靳如超正气喘吁吁地往老家跑。
等他赶到时,已经凌晨 4 点了。
眼看门卫大爷睡得正香,靳如超反而放下心来。
他这次回老家,不是为了和家人团聚。
而是为了送家人上路。
他悄悄钻进事先挖开的铁栅栏洞,溜进了院落。
手脚麻利地检查了一遍爆炸装置后,他果断按下了启动装置。
60 秒后,伴随着一声惊天巨响,大楼轰然倒塌,碎石溅射开来,宛如世界末日,巨大的石块顷刻间把人压成碎泥。
93 个无辜的生命,包含靳如超的亲人在内,惨死在了睡梦中。
加载中…
而始作俑者,正站在 200 米外的阴影中,满意地欣赏这起「杰作」。
随后,他骑上事先准备好的摩托,前往下一个爆炸地点。
不到 40 分钟,5 栋大楼纷纷爆炸,地动山摇,整个石家庄人都被巨响震醒。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影响最大,最恶劣,最不可饶恕的爆炸案。
108 条生命惨死,38 人重伤。
加载中…
包括警察在内的所有人,都不理解,凶手,究竟是为了什么,能这么丧心病狂。
看完爆炸的靳如超神色轻松,利落地扔掉了引爆器。
他吹着口哨,骑着摩托,开始了逃亡。
他这么做的理由,只有两个字——想象。
炸楼,只是靳如超恶行的冰山一角。
跟他有过接触的人,都无一幸免。
02 「 思想滑坡 」
究竟是怎样的深仇大恨,让靳如超不惜用最丧心病狂的方式来报复社会?
靳如超自己心里有答案:炸楼报复前妻,太有必要了!
甚至,他还要让全世界一起陪葬。
他最先下手的,就是自己的母亲和姐姐。
1960 年,靳如超出生后不久,父亲就因出轨,离婚后再娶了继母。
靳如超则被净身出户的母亲一手拉扯长大。
母亲一个人养 3 个孩子,生活艰难,母亲无暇顾及 3 个孩子的情绪,只能抓紧一切时间赚钱。
咬着牙硬是供他读了书。
直到这里,靳如超的经历,都还算正常。
按理来说,接下来,靳如超应该好好学习,回报母亲的付出才对。
可接下来的一场变故,激发了靳如超藏在心底的暴虐与偏执。
小学二年级的一个早晨,母亲天还没亮就出门打工去了。
一向自律的靳如超,却并没有像往常一样起床。
当他睁开眼睛时,只感觉浑身像泡在油锅里,汗浸湿了被褥——他发高烧了。
可靳如超却觉得无比开心,他想:
「妈妈经常不在家,也不理我,现在我生病了,她肯定会带我去医院,好好陪我。」
没想到,母亲深夜回家后,靳如超并没有等来想象中的关心和陪伴。
母亲翻出了家里的存钱罐,犹豫了很久,最终放弃了去医院的想法。
只是让他多休息,熬过今晚就好。
可母亲不知道的是,这并不是普通的发烧,而是中耳炎引起的病毒性发烧。
一个星期后,靳如超突然发现,自己好像什么都听不到了。
母亲这才带着他去了医院。
可却早已错失了救治的最佳时机。
自责的母亲,借了钱,为他配了最好的助听器。
可即便带着助听器,他也只能听见微弱的声响,说话声根本听不到。
靳如超沉默地看着哭成泪人的母亲,攥了攥拳头,一个荒唐的想法突然出现在脑海中:
「母亲其实一点都不爱我,她不愿意花钱,故意让我变成聋子。」
回到家后,靳如超趁母亲不在意,翻开了存钱罐,他数了下钱,刚好够给他看病。
他气恼地把存钱罐放回原处,更加坚定了母亲不爱他的想法。
「明明就够!如果当时带我去医院,我就不会聋了!」
重新回到学校的靳如超,完全变了一个人。
课间,正在记笔记的靳如超突然被前桌拍了拍,他抬起头。
前桌神情激动地说着什么,靳如超茫然地看着对方,他一个字都听不见。
看到他傻愣愣的模样,前桌笑倒在桌子上:
「这个傻子啥也听不见哎!你好傻啊!你们看,骂他还没反应!哈哈哈哈……」
虽然听不见,可靳如超还是从对方的举止中判断出,他被捉弄了。
于是他生气地拍打桌子,试图轰走这些人,可却遭到了更强烈的嘲笑。
火上浇油的是,曾经热情提问他的老师在得不到他的回答后,为了不耽误其他同学的时间,逐渐不再提问他。
而这在靳如超眼中,则变成了:
「连老师也跟着他们欺负我!肯定是前桌跟老师告状!我一定要教训他!」
就因为这个莫名其妙的「猜想」,靳如超动手打了同学。
母亲得知此事后,当晚就动手教训了靳如超。
这顿教训,让靳如超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脑补」。
「我根本没错!错的是他们!连我妈都帮着他们。」
学校的生活,在靳如超眼中处处透露着「恶意」。
再者,因为听力问题,靳如超的成绩也越来越差。
积攒了一肚子气没处发泄的靳如超,开始了自己的「报复计划」。
从母亲和姐姐开始。
他在日记本上写下了母亲和姐姐的名字,随后打了个 X。
而此时的母亲,虽然意识到自己的孩子脾气暴躁,可她并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又一次被同学嘲笑,放学回到家的靳如超,一进家门就看到母亲和姐姐,有说有笑地包着饺子。
情绪激动的靳如超,突然冲上前去,一把掀翻了灶台。
在母亲和姐姐惊恐的眼神下,靳如超恶狠狠地踩碎了饺子,躲进屋子不再出来。
这火发的莫名其妙,姐姐开始有意无意躲避靳如超。
而这个小心翼翼的举动,又激怒了靳如超:
「她为什么躲我!我猜是妈妈指使的!」
靳如超脑袋里毫无根据的猜测,像种子一样生根发芽,暗自长大。
13 岁时,他不顾母亲反对,毅然辍学,整日躲在家中,一不顺心,就朝母亲发火。
时间一长,家里的氛围变得极其压抑,母亲和姐姐再也不敢说话。
母亲的本意是为了避免家庭冲突,可在靳如超眼中,这是无法饶恕的「挑衅」。
「 妈的!她们俩越来越躲着我了,这个家没法呆了,我要去打工!」
3 年后,对母亲彻底失望的靳如超,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家。
此时的靳如超,性格还不算特别偏执,更像是与外界无声的抗议。
奈何量变敌不过质变,正是这次离开,让靳如超,在没有人干预的精神世界里,开始了自己的狂化之路。
03 「 与偏执狂相爱 」
此时的靳如超,更像是叛逆少年,接触过的人都对他抱有同情和宽容。
因为小学辍学,和听力障碍,自己找的工作都石沉大海。
可再黑暗的人生,也总会有否极泰来的时刻。
多年未见的父亲,把他带到了自己工作的单位,而靳如超十分珍惜这次机会,一干,就是 8 年。
1984 年,24 岁的靳如超在石家庄棉织三厂打工,这份工作在当时属于香饽饽。
不愁吃穿,分配宿舍,生活十分惬意。
加载中…
唯独,靳如超的脾气十分古怪,他从不与同事交流,独来独往,拒人于千里之外。
只有他自己知道,为了保住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他受了多少委屈。
16 岁离家来到工厂时,靳如超就暗自下定决心:
「等我有钱了,我就给那群人点颜色瞧瞧!」
他每日按部就班地工作,靠观察身边的一切人和事,来推测这个社会。
在棉织厂的人眼中,靳如超是个谜一样的「疯子」。
平时很孤僻,一旦生气就会当场发火,于是,也没人愿意主动靠近他。
可能就是这份距离感,让他独树一帜,吸引来了一份,连靳如超都不敢想的缘分。
7 月份,炎热的酷暑,靳如超被自来熟的同事邓佳,叫到操场帮忙搬水。
就在他不停擦汗时,一个手帕递了过来。
「你没事吧,这么热的天,擦擦汗吧!」
靳如超愣愣地接过手帕,一动不动地盯着黄丽。
他很震惊:
「这是第一次有女生跟我主动搭话!」
黄丽看对方始终没回答,只是盯着她看,于是她害羞追问对方为什么不回答。
可无论她说什么,对方始终攥着手帕一眨不眨看着她。
终于意识到不对的黄丽,明白了:靳如超,似乎听不见别人说话。
意识到黄丽知道了自己的秘密后,靳如超眼神暗了下来。
他旁若无人地继续搬水,内心开始不爽:「呵,又是一个准备嘲笑我的人。」
可黄丽不但没有预料中的嘲笑,反而坐下来安慰他。
一来二去,从来不和人交流的靳如超,和黄丽讲述了自己的过去。
靳如超不敢相信,居然有人不介意他穷,也不介意他残疾。
很快,黄丽和靳如超坠入了爱河。
在黄丽眼中,靳如超的经历十分让人心疼,为人又老实,是个值得托付终身的好男人。
而从未感受过陌生人靠近的靳如超,也被黄丽的执着深深打动,决定娶她为妻。
「我这辈子从来没奢望过有女人看上我,既然她选了我,那我就不能让她后悔!」
婚后的生活十分甜蜜,靳如超不会说话,也很少和妻子交流,日常只听妻子说话,而自己只是用顾家的行动来回应妻子。
很快,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儿子。
并且,十分体谅老公辛苦的妻子,生产恢复后,重新找了份化妆品销售的工作,生意蒸蒸日上,妻子则把赚来的钱,都放入家庭账户里。
眼看生活越来越富裕,妻子也把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条,一家三口幸福美满。
这样的生活,对于从小没过过一天好日子,无比渴望幸福家庭的靳如超来说,宛如天堂。
从一无所有,到人生赢家,按理来说,靳如超应该安安稳稳地过日子了对吧。
如果你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了。
我们都低估了一个多疑的偏执狂有多可怕。
他就像一枚定时炸弹,一旦爆发,一切美好都灰飞烟灭。
妻子十分满意她眼中的「好男人」,靳如超无论在家还是在外都十分老实,抢着做家务,带孩子。
所以,即便生了娃,还要工作养家,妻子也从没有怨言。
「老公,你看咱家终于从毛坯房搬到了小高层!以后咱肯定越来越好!」
面对这样贤惠又能干的老婆,一般人肯定觉得自己捡到了宝,珍惜都来不及。
可这人是靳如超!
一个不折不扣的偏执狂,一个极端的想法,在他的脑海中盘旋。
很快,妻子一个月的收入,就达到了靳如超的 3 倍。
望着妻子欣喜的脸,靳如超非但不觉得高兴,反而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胁。
他辗转反侧,睡不着觉,一闭眼,内心就会涌出:
「女人就该是男人的附属品!她现在越赚越多,我的地位就会越来越低!
她挣这么多,就是在羞辱我,不行,我要想个办法搞她!」
这个荒唐的想法,完全是靳如超的意淫!
他压根就没想过和妻子沟通,甚至,他完全无视了生活中妻子对自己的爱。
他把自己脑海中离谱的想法,奉为真理。
而更可怕的是,这一切,睡在旁边的妻子,完全不知情!
妻子黄丽死也想不到,自己眼中可以托付一生的好丈夫,背地里有多么人面兽心。
很快,靳如超开始了他的阶段性报复。
04 「 疯狂发泄 」
靳如超想得很简单,他要让妻子意识到自己的「错」,对他俯首,任他摆布。
听不见,表达也受限的他,决定用行动给妻子一个下马威。
他不顾妻子诧异的眼神,晚饭时,对着妻子宣布自己的家庭主权:
「以后我才是这个家的主人!你干什么都得听我的!我说了算!」
妻子和孩子无奈地交换了一个眼神。
而妻子则是当他开玩笑,反而打趣地安慰他:
「好好好,都听你的。今天在工厂又受什么委屈了?别放在心上!好好吃饭」
这几句话,正常人都能够理解,就是家庭的正常交流而已。
可靳如超却仿佛受到了巨大的挑衅,他涨红了脸,摔了碗筷回到了屋子,留下诧异的妻女。
回到屋子,越想越气的靳如超,开始摔东西。
「妈的!这娘们肯定是觉得我好拿捏!想要带着孩子一起控制我!我必须给她点颜色瞧瞧!」
于是他开始了「报复」。
第二天,靳如超宣布自己辞了职,以后不再上班。
妻子这才意识到他的不对劲,说他疯了。
而妻子的不满,更加深了靳如超脑海中的执念,他想;
「果然和我想的一样,她开始羞辱我了!」
妻子吵不过他,干脆把他当作了空气,自己按时上班。
妻子此时还意识不到靳如超的偏执有多恐怖。
眼看辞职,并不能引起妻子的求饶。
靳如超决定再进一步,搞个更刺激的。
加载中…
(靳如超本人)
他开始堂而皇之地把妓女领到家里,踩着点,让妻子撞见自己出轨。
这一次,妻子和他预料的一样,崩溃了。
看着妻子嚎啕大哭的样子,靳如超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妻子终于发作大吵大闹。
靳如超眼看时机成熟,他便把更大的怒火发泄到了妻子身上,甚至动起了手。
从此,靳如超天天领妓女回家,变着法的乱花妻子攒的钱。
很快,妻子终于对他心死,因为害怕靳如超突如其来的家暴,也不敢对他发火。
妻子黄丽此时才意识到,自己选择的男人,究竟有多么可怕。
为了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妻子选择了放纵靳如超的堕落。
但她想不到的是,偏执远比她想象的更可怕。
丧心病狂的靳如超,开始对妻子拳打脚踢,面对妻子的求饶,他竟然想要用最残忍的方式来「杀掉」妻子。
他先是用水果刀割破了妻子的脸,随后,他又恶狠狠地掐住妻子来到插座前,试图把妻子的手指插入插座里。
「你别动,我给你过个电,我让你控制我!之前你一次次挑衅我,不就是为了嘲笑我!」
靳如超一把抓住妻子的手指,朝插座塞了进去。
这时,突然门外传来了敲门声……
听到呼唤的丈母娘夺门而入,一把推开了靳如超,救下了满脸是血的妻子。
此时此刻,整个家庭终于意识到了靳如超的可怕之处。
幸福的一家三口,支离破碎。
妻子决定第二天收拾好东西后,就离开这个家庭。
此时妻子的想法是为了孩子,回老家躲避一阵子,而不是彻底远离偏执狂。
但这并不是靳如超想看到的,他要的是丈母娘一家子跪下来求他!
丧心病狂的靳如超,第二天赶在妻子下班之前,来到了发廊里,用妻子留给孩子上学的 2000 元钱,点了个妓女回家。
不过,这一次,让靳如超没想到的是,妓女比他还有骨气。
进门后,听说靳如超有一个爱他的老婆,妓女当场便决定离开,钱也退还给了靳如超。
眼看就连妓女都脱离了自己的掌控,敢反抗自己的决定,靳如超的神奇脑回路又开始发作:
「艹!家里那个想掌控我,外面这个居然还想掌控我!我他妈受不了这个气!我要教训这群不知好歹的女人!」
被彻底激怒的靳如超,掐住了妓女的脖子,强行扒掉了她上衣,禽兽不如的靳如超暴力奸污了对方,提起裤子时,靳如超才发现,事情大发了……
妓女断气了。
从偏执狂,到杀人狂,靳如超只用了短短 4 年。
而一切的源头,就是他脑子里那个狗屁不通的「猜想」。
这次杀人,让妻子彻底和他离了婚,而靳如超也被判了 10 年牢。
按理来说,杀了人,妻子也彻底离开自己了,再偏执也该消停了吧。
可偏执狂的世界,真正可怕的,是不断自我强化的信念,完全不考虑现实,听不进劝说,甚至,他还会极端的联想。
把毫无根据的猜想,当作自己狗屁理论的证据,从这时起,靳如超更加黑化了。
明明是他自己杀的人,他却把锅,又甩给了前妻。
「我猜是妻子设计的圈套!她一开始想掌控我,然后引诱我做过激的举动,让我犯错杀人,好摆脱我!」
离谱吧家人们!
可这还不是最离谱的。
靳如超把一个偏执狂的黑化过程,原原本本展现在了我们面前,我在这里提前给大家打个预防针。
接下来靳如超的神奇猜想,可以说是让人惊掉下巴,离谱他妈都得尖叫!
这十年的牢狱生活,一丝一毫都没有影响靳如超的信念,他反而开始了严密的复仇计划。
在得知母亲因车祸去世后,靳如超对前妻的恨更深了。
他压根不管父母的死因,全部推到了前妻的头上,并且,把八竿子打不着边的事,联系到了一起。
「 我猜就是前妻找人撞死了我妈!她还改嫁了别的男人,找死!我的一切都是她毁掉的,我要让她付出百倍的代价!」
而且,靳如超还决定报复更多人,他在墙壁上,用牙刷,写下了出狱后,要报复的名单。
「前妻一家人必须死!还有从小躲着我的姐姐,居然擅自把老房子卖掉,那么多钱,居然就给了我一万块!她也得给我陪葬!」
这就是偏执狂的可怕之处,不但祸害自己家人,还要祸害别人家!
很快,出狱后的靳如超开始了他的复仇之路。
就在他准备搞一场更大的案件,轰轰烈烈复仇之时,一个打乱了他人生的意外出现了。
他又一次,陷入了热恋。
05 「 天降爱情 」
不同于前妻,这一次,是靳如超先爱上了对方,真真正正动了心。
看过了许许多多情感案件,我依旧觉得唏嘘,一个罪行累累的偏执杀人狂,居然还能吸引到天真的少女。
这次相遇,差点改变了靳如超复仇的决心。
2000 年,出狱后的靳如超生活十分拮据,没有单位敢要他,于是他只能回到棉织厂宿舍,打零工维生。
与此同时,他从来没有间断过复仇的想法,反而有计划地开始实施准备。
准备第一步,寻找炸药。
为了同时除掉所有人,靳如超衡量以后,选择了爆破的方式,更隐蔽,也更有杀伤力。
最他妈离谱的是,一到杀人这方面,靳如超的脑子就无比清晰了,而复仇以外,他依旧用狗屁不通的意淫来揣测他人。
5 月份,他通过和狱友打听,用 600 元的价格,在石家庄一家偏僻的采石场,向胡晓红购买了 50 个炸山雷管,并藏在了小树林中。
「才 50 个雷管,根本不够用,等我再准备准备,搞一个大的!」
就在他准备离开石家庄时,一个意料之外的女人,闯入了他的生活。
第二天,一个浑身泥泞,抱着包袱的女人,向打扫卫生的靳如超问路。
即便是灰头土脸,也掩盖不住女人的年轻和漂亮,靳如超忽然心跳加速,他当下有了主意。
他想试试看,再找一个女人,忘掉前妻,一雪前耻。
06 「 自掘坟墓 」
打定主意的靳如超,决定在这个女人身上,找回自尊。
于是他迅速伪装成和蔼老实的模样,和女人攀谈。
很快,他便了解,对方是从云南来河北打工的韦芝花,身无分文,无依无靠。
靳如超十分满意,他决定把天真的韦芝花,骗回家。
「 你一个姑娘家无依无靠太可怜了,不如住在我这里,我不收你房租,我在附近有工作,还可以给你介绍工作!」
热心亲切的态度,点燃了韦芝花的内心,她觉得自己幸运极了。
万般感谢后,便跟着靳如超回了家。
一个星期后,韦芝花实在不好意思,决定搬出去住。
可这正是靳如超想要的结果,他语重心长地握住韦芝花的手:
「我知道你不好意思,没关系,你要是心里过不去,就嫁给我」
面对靳如超的精心伪装,韦芝花迅速坠入了爱河,认真考虑起了嫁给靳如超的事情。
只不过,这一切,都只是她的一厢情愿。
这时的韦芝花,根本想不到,她面前的靳如超,不但不是她的依靠,而是她的索命人。
驯服韦芝花后,靳如超得意极了,他只想让女人当自己的附属品,更别提兑现承诺了。
可谎言,终究逃不过时间。
伪装再好,也只能躲过一时。
1 个月后,韦芝花终于发现了不对劲,每当她询问靳如超婚事和工作时,靳如超就变得狂暴起来,甚至拳脚相向。
「连你也想控制我骑到我头上?你就只能老老实实当男人的附属品!看我不打死你!」
看清靳如超为人的韦芝花,一边小心翼翼住在靳如超家,一边寻找逃跑的机会。
可靳如超有了前妻的经验,对韦芝花的看管十分严格。
命悬一线的韦芝花,终于在 3 个月后找到了机会,她趁靳如超外出买烟的工夫,快速从床底偷了 600 元钱,逃回了云南老家。
回到老家的韦芝花这才感受到后怕,她庆幸自己劫后余生,老家给了她最大的底气。
按正常人来说,人都跑了,这事也就算了。
可靳如超不这么想!在他看来,韦芝花的逃跑,是对他人生的玷污。
「玩了我就想跑?放屁!我去老家给你弄回来!」
2001 年 3 月 9 日,靳如超居然顺着地址,找到了韦芝花的云南老家。
加载中…
(韦芝花的母亲)
这一找,把韦芝花吓了个半死。
谁能想到,一个人能不远万里,一路询问找到自己老家呢?
靳如超当着韦芝花的面,跪下来求婚,并咬着牙取了 3000 元现金递给韦芝花的母亲。
「我保证会娶她为妻,希望韦芝花能跟我回河北!」
被打怕了的韦芝花当然不肯,她让靳如超死了这条心,而韦芝花的母亲也将钱塞回了靳如超的手中。
「我们不需要!你俩不合适!你回去吧!」
这些话,又一次刺激了靳如超的神经,他恼羞成怒:
「果然!你们跟我前妻都是一路货色!都是想羞辱我,控制我!」
第二天,靳如超趁着家中只有韦芝花一人时,突然抽出藏在袖口的水果刀,疯狂刺向韦芝花的头,一刀毙命。
第二次杀人的靳如超,更加冷静了下来,他抹了把脸上的血,决定抓紧时间复仇。
「我肯定吃枪子了,不过,我死之前,要把他们全部杀光!」
07 「 惊天大案 」
杀人后,靳如超立刻逃回了石家庄。
令惋惜的是,韦芝花的老家在大山沟里,因为过于偏僻,又没有目击证人,警察迟迟没能追踪到靳如超。
而这个时间,刚好给了靳如超执行复仇计划的空间。
2001 年 3 月 12 日,靳如超通过黑市联系到了在废弃水泥厂,非法制造炸药的王玉顺、郝凤琴二人。
2 天后,靳如超「订货」的 550 公斤炸药就做好了。
他用饲料袋子,将雷管和炸药,分成了 14 份。
并在 14 号当晚,假装水泥工人,将 4 袋炸药送到了棉织厂宿舍 16 号楼 12 单元的墙根处,这里是姐姐卖掉的老家。
随后,他又摸黑,把 3 袋炸药,分别运到 15 号楼父亲和继母一家门外。
又把 8 袋炸药,送到了民进街 12 号院和五金公司宿舍,前妻一家再婚的两个住所外。
最后,他把剩下的炸药,放在了自己宿舍的平台处。
加载中…
凌晨 4 点钟,他气喘吁吁地跑向第一个引爆地点,就有了开头所说的那一幕。
40 分钟内,5 栋楼相继爆炸。
血腥味飘散在石家庄棉织厂小区内,现场惨不忍睹,碎尸遍地。
加载中…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影响最恶劣,死伤人数最多的爆炸案。
这个案件也震惊了党中央,迅速成立调查组,势必以最快的速度缉拿凶手。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3 月 16 日,中国公安部发布了 a 级通缉令,但因年代较早,当时的天眼系统并没有现在这么完善。
于是公安部决定全国范围内拉网排查,一时间举报线索纷纷涌出。
3 月 22 日晚,经过广西北海高德镇村民举报,民警终于在一处干涸的水库内活捉了靳如超。
加载中…
至此,这起令人发指的爆炸案终于水落石出。
2001 年 4 月 29 日,石家庄法院判处靳如超、王玉顺、郝凤琴三人死刑。
加载中…
08 「 案件总结 」
杀人狂被绳之以法,当然大快人心。
但再严厉的惩罚,也无法平息那 108 条无辜生命的怒火!
回顾整个案件,一切悲剧的根源,就是靳如超的性格。
在靳如超回顾自己人生时,被警察问到他有没有试图去验证自己的猜想:
比如,妓女是前妻安排的。
母亲的死是前妻故意制造的意外。
姐姐私自吞了卖房的钱。
他的回答是:
「我猜的,不用验证,他们肯定那么干了,所以我要报仇。」
靳如超的每一个想法,都无一例外,以「我猜的」「可能是」开头。
偏执地将自己毫无根据的想法,与现实进行关联,最后,在自己的脑海中合理化,还认定那就是现实。
诚然,他的人生有诸多不幸,听力丧失让他缺少了沟通的渠道。
可那并不是他成为杀人狂的理由。
而他本就有无数种机会,去验证自己的猜想。
只不过,这些都被他嗤之以鼻。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人也不少。
尽管他们不会给我们带来杀身之祸,可对我们生活造成的影响也不小。
比如,那个看见你和领导打招呼,就认定你给领导送礼了的同事。
那个道听途说的朋友。
那个只相信自己猜想,却不肯听你解释的伴侣。
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人,听我一句劝。
惹不起,咱们还躲不起吗?
同时,我们自己也要警惕。
在任何时候,多求证,多询问。
自我是封闭的,局限的。
偏执在正确的方向,是执行力。
在错误的方向上,是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