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节课我们讲了「重组式创新」,这节课我们来讲一下「突变式创新」。
突变式创新
基因突变,是因为基因在遗传复制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从而产生了一个全新的基因,因此,进行突变式创新的步骤和重组式创新正好相反,重组式创新,它是到外面去寻找,把其他地方优秀的东西拿回来,和自己重新组合一下,变成一个新东西,而突变式创新呢?他是跑到自己的内部去,通过主动试错,在一次次「自我破坏」中,获得创新的。
什么意思?
下面,我就来说一下这个突变式创新的具体方法:
第一步:将整体拆解成元素
要修改基因,就得先知道自己的产品是由哪些元素组合起来的,对吧?比如你要对一个电风扇进行创新,那么你就得知道电风扇有哪些组成部分。比如,你可以把电风扇分解成:控制装置、风扇叶、电机、外壳这 4 个部分。
然后呢?
第二步:修改
你要对这个结构进行一次修改,如果把这 4 个部分看成是一个基因组的 4 个碱基,那我们就可以模仿生物在基因遗传过程中会出现的那些「错误」来对它进行一些修改。
比如:减去一个元素。
第一种方式:减去一个元素
基因在遗传复制的时候,有可能会出现部分遗传信息丢失的情况,从而导致了变异。
因此,你可以模仿这种方式,从分解出来的这几个部分中减去一个,来实现创新。
那,减去哪个呢?
最好减去的是比较重要的部分,因为如果是无关紧要的,那么变化可能不会很大,对吧?
好,那对风扇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当然是风扇叶嘛!
所以,你可以试试看把风扇叶给减掉!
什么!没有风扇叶的风扇?
这个脑洞有点大啊…
不过没关系,假设要大胆,还记得吗?不要说 NO,而是要说 YES…AND…
还记得我们之前说的「创新三要素」吗?
一个东西能被叫做创新,它得符合三个条件,分别是:有新的元素,有价值增量,以及它是可以实现的。
好,现在新的元素肯定是有了,下面要做,就是去补齐另外两个条件。
首先,我们来看价值增量。
没有风扇叶的风扇,它会有哪些好处?
首先,小孩子肯定会更安全,对吧?手不会被风扇叶给挂到;
其次,噪音应该也能小很多。
然后么,这个外观肯定会非常的酷炫,很有未来感!
你看,这么一想,价值增量是不是还挺多的,感觉应该是很有市场的。
那么,现在就只剩最后一个问题了,就是要把它「实现」出来!
詹姆士·戴森,根据干手器的原理,在 2009 年就真的发明了一款没有风扇叶的风扇,火爆全球!
加载中…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有个问题,就是如果减去的不是风扇叶,而是其他部件,可不可以呢?或者对其他产品创新的时候,你减去了某个部件,却发现没有什么价值增量,或者实现不了,该怎么办呢?
请注意,基因突变本身就是一种高风险的创新方式,在大自然中,大多数的基因突变,结果都是失败的,比如出现了畸形,或者直接导致了生物的死亡,只有少数突变获得了新的生存优势,从而被保留了下来。
好在,现在你只是模仿生物的基因突变,并不是每一种你都要去真的尝试一下,因为失败的成本很高,你可以先在沙盘上进行一次推演,等凑齐了创新的三要素,你再动手也不迟。
好,这是第一种「主动试错」的方式,减掉一个元素。
然后我们来看第二种方式:复制一个元素。
第二种方式:复制一个元素
基因在遗传复制的时候,可能还会多次复制某个碱基,从而发生变异。因此,你也可以从分解出来的这几个部分中,挑一个复制一下,来进行创新。
比如,智能手机的组成部分有:屏幕、主板、电池、按键、摄像头、SIM 卡槽、外壳、等等。
我们就可以从中挑选一个,来复制一下,进行创新,比如原来手机都是一个摄像头的,现在复制成 2 个,背面 1 个,前面 1 个,一个用来拍别人,一个用来拍自己;复制成 3 个,背面 2 个,正面 1 个,背面 2 个摄像头可以拍出更高质量的照片,或者拍出 3D 效果。
你还可以把 1 个屏幕复制成 2 个屏幕,正面一个,背面一个,正面玩游戏,背面看电子书;
你还可以把 SIM 卡槽进行复制,双卡双待,三卡三待,天啊,现在竟然都已经有四卡四待了…可四卡有什么用?自己和自己打麻将吗?
不是,在中国可能用处不大,但如果放到非洲去就不一样了,由于非洲有多个通讯运营商,不同运营商之间打电话呢,费用是很高的,所以为了降低通讯费啊,一个人办理多个卡,是当地人的刚需,因此,四卡四待的手机,在非洲成为了爆款,销量远远超过了 iPhone 和三星。
好,这是第二种方式:复制一个元素。
第三种方式:重新组合元素
基因在进行遗传复制的时候,碱基的顺序也可能会发生错误,从而发生变异。因此,你也可以尝试将原来的这个产品的结构打乱,将功能或者硬件重新组合一下,来实现创新。
比如你可以把某个产品的某个部件抽离出来,放到其他的位置上。
以前对电视机的操作,都是在电视机上进行的,后来,到了 1950 年,美国 Zenith 公司,将电视机的控制部分,从电视机的主体上给分离了出来,让你可以远程控制电视,非常方便,这就是你所熟悉的电视机遥控器。
好,这是把原本一体的事物给分开,我们再试着把原本分离的事物整合在一起,来实现创新。
比如:每次上完洗手间,你是不是都要去洗手啊?而马桶每次冲完水,也需要在蓄水箱里边加水,对吧?这两件事情一直都是关联发生的,那么,是否可以把这两件事情放在一个框架内去思考呢?
当然可以。日本的 TOTO 卫浴,就将这两件事结合在了一起,他们在马桶的蓄水池上方装了个水龙头,这样,每次冲完水,水龙头就完会自动出水,可以用于洗手,而洗完手的水又会进入到蓄水池里,以备二次使用,这样既方便,又节约了空间,还能节约水资源,是不是一举三得?
你点开图文,可以看到一张图示:
加载中…
好,这就是第三种方式:将元素重新组合一下。
第四种方式:改变元素的特性
变异,通常还会造成生物体的某个功能发生变化。因此,你也可以通过改变某个元素的特性来实现创新。
比如更大的显示屏幕,更快的上网速度,更强的动力,更大的尺寸,等等,这些,就是通过放大某个元素来实现创新的;
当然,你也可以通过缩小某个元素,让产品获得一些新的特性。比如:将硬盘的尺寸缩小,于是就有了 U 盘;将博客的字数缩短,于是就有了微博;将视频的长度缩短,于是就有了抖音;
另外,你还可以通过逆转某个元素的状态,来实现创新。比如:原来电吹风是将风吹向物体,现在反过来,将空气往机器里边吸,于是就有了吸尘器;原来是人走楼梯,现在反过来,人不动楼梯动,于是就有了自动扶梯;原来电动机是电产生磁场,磁场移动物体,现在反过来,让物体移动产生磁场,磁场再产生电,于是就有了发电机。
ok,以上就是通过改变某个元素的特性来实现创新的。
最后,第三步,验证可行性。
第三步:验证可行性
你可以看到,突变式创新,对自身有很大的「破坏性」,所以,一旦成功了,看上去就会很有颠覆感,让人眼前一亮,但如果失败了呢?它可能就会变成一个四不像。因此,这种方式的风险比重组式创新要更高。
所以,这里还是要强调一下,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创新,创意也许会来的很快,但是你别急着去实践,而是得先反复确认它是否满足创新的三个条件,也就是「有新的元素、有价值增量、以及它是可以实现的」,如果都满足了,你也别急着马上去做大批量的生产,而是可以先做一些小范围的测试,获得市场的真实反馈,然后经过几轮调试之后,再开始大量生产。
记住,创新永远伴随着风险,你确实也需要冒险,不然就没有突破嘛,但你绝不能让这个风险失控,进行随意的尝试,因为这样,你会失去在未来能继续创新的资本,毕竟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小结
好,以上便是突变式创新的具体步骤,下面我们来小结一下。
今天我们讲了突变式创新,它与重组式创新正好相反,它不向外寻找,而是向内探求,通过主动试错来实现创新,具体可以分为三步:
第一步:将产品拆解成元素;第二步:修改元素,方式有 4 种,分别是:减去一个元素、复制一个元素、重新组合元素,以及改变元素的特性。第三步:验证可行性,完成创新。
好,听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我又不创业,我现在在公司也不负责产品的设计,那我为什么还要学这些创新的方法呢?」
其实「你自己」相对于环境来说,就是其他人眼中的一款产品,他们会使用你的功能,获得情感体验,并且还会为此支付成本,然后给出评价,并把这个评价分享给其他人,对吧?
因此,如何设计好「自己」这款终身产品,才是你今生最重要的任务!
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她说:「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就已经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都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的。日复一日,更机械,更装腔作势地,重复着他们在有生之年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所爱所恨。」
所以,希望你有一天,能运用这两天学习到的创新思维,逃离这样的命运,越活越精彩!
课程总结
好,到这里,我们这套语音课《不平凡的思考力》已经全部结束了,下面,我来做一次全盘总结。
你学习的第一个模块叫做:大脑重组。
在开始提升你的思考能力之前,需要先激活一下你的大脑,总共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解开你大脑里的两道封印:一道叫做「负面词汇」,一道叫做「负面情绪」,你可以通过「正面词汇、提高能力、以及改变信念」来解开它们。
第二,你需要使用「三步学习法」来打造自己的结构化知识,具体分为三步:打开大脑、放入知识、以及提取使用。
第三,你需要提升自己的背景知识量,以及提高与它们的连接强度,来提升自己的基础思考能力。
第四,你需要学会排除内心与外部的干扰,来让自己进入到专注的状态,以充分发挥你的大脑潜力。
专栏的第二个模块叫做:问题分析。
在这个模块中,你已经学会了四套分析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
第一,透析三棱镜:问题是目标与现状的差距,它是由「目标、方法、变量」这三个因素所共同导致的,因此,要解决一个问题,就是找到这三个影响因素,然后对症下药。
第二,逻辑思维:严密的逻辑,是一切分析方法的基础,而想要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你需要掌握两种思维方式,分别是:演绎法和归纳法。
第三,结构化思维:表达不行,是因为思维没有结构,而掌握了结构化思维,就能让你拥有化繁为简的能力,具体可以通过「金字塔结构」和「平面切割法」来实现。
第四,系统性思维:你面对的问题和所处的环境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你需要一套动态的思维方式来看待它们,这就是系统性思维,它能基于要素之间的关系、从整体的角度,动态的分析事物背后的演化规律。
专栏的第三个模块叫做:问题解决。
在这个模块当中,我为你解决了工作与生活中最常见的四种问题,它们分别是:
第一,怎么做选择?首先,不要在小事上纠缠,其次,你要将选择题转化成简答题,然后,绕开认知偏误进入慢思考,最后,通过设定标准,量化选项,来做一次科学决策。
第二,怎么做计划?面对简单的问题,你可以通过 GTD 来管理自己的日常事务;面对中等难度的问题,你需要提前做计划,将目标分解成任务;而面对超出个人能力的问题,你需要借助团队的力量。
第三,怎么应对变化?需要使用演化策略,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具体可以分为四步:第一步,开启初始状态;第二步,模拟自然选择;第三步,进行一次变异;第四步,遗传到下一代。
第四,怎么做创新?创新必须符合三个条件,分别是:有新的元素,有价值增量,以及它是可以实现的。创新的具体方法有两种:第一,是重组式创新,把旧的元素用新的方式重新组合起来;第二,是突变式创新,通过主动试错来发现新的可能。
好,以上便是本套语音课的全部内容,希望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你的大脑,如今已经脱胎换骨,拥有了不平凡的思考力。
新的旅程,祝你一路好运!
希望你能在这个充满变化的时代,站上那浪潮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