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考研之前要了解的 13 个常识
1.考研是什么?
l 考试组成:初试+复试
l 考试科目:分为公共课和专业课,公共课为政治、外语、数学;专业课为全国统考专业课(极少数专业)和学校自命题专业课(绝大多数专业)。
l 全国统考专业课:教育学基础综合、计算机基础综合、心理学基础综合、历史学基础综合等
2 考研和高考的区别
抛开考试时间、命题形式上的差别,考研和高考最大的差别在两点:一是报考次序,二是考试形式。
l 报考次序:高考是先考试再报名,努力复习考个好成绩,出了成绩再报志愿;考研正好是相反的,先报名再考试,而且只能报一个学校。
l 考试形式:高考只看笔试成绩。考研不一样,初试决定是否可以进入复试,然后综合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决定是否录取。
3.初试考什么?
加载中…
(1)绝大多数专业,考四门:2 门公共课、数学+1 门专业课或者 2 门专业课(不考数学),满分 500 分
l 2 门公共课:政治+英语(分为英语一和英语二),满分各 100 分
l 数学:分为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满分 150 分
l 专业课:法硕、心理学、教育学、历史等专业一般为全国统考,其它专业课多为学校自命题,满分 150 分
a)不考数学的专业:文学、教育学、历史学、哲学、医学、艺术学、法学、军事学等专业;
b)要考数学的专业:理工类专业、农学、经济和管理类专业等;
(2)MBA、MPA、MPACC、工程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审计和图书情报这 7 个专业只考两门:1 门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1 门英语,满分 300 分,其中管理类综合 200 分,英语 100 分
4.复试考什么?
复试的内容主要有专业课笔试、专业面试、英语面试,有些学校还会组织单独的英语笔试。
l 专业笔试:考察一门专业课或者专业课集合。补充一句,疫情期间由于是线上复试,不单独组织专业课笔试,会揉到专业面试中进行考察。
l 专业面试:考察专业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科研创新能力,综合素质。
l 英语面试:英语自我介绍+问答。
5.考研全程关键时间节点
加载中…
以 2022 考研为例,关键时间节点如下:
1)预报名:2021 年 9 月 24 日- 9 月 27 日,开放时间 9 点-22 点
报名网址: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s://yz.chsi.com.cn/
说明:预报名具有正式报名的同等效力
2)正式报名:2021 年 10 月 5 号- 10 月 25 号,开放时间 9 点-22 点
3)现场确认:2021 年 11 月,各地区具体时间和要求不同,关注报考点发布的时间和要求
4)初试:2021 年 12 月 25 日(周六)- 12 月 26 日(周日),上午 8:30-11:30,下午 14:00-17:00
12 月 25 日上午,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12 月 25 日下午,外国语
12 月 26 日上午,业务课一
12 月 26 日下午,业务课二
12 月 27 日,考试时间超过 3 个小时的科目
以下部分时间以 2021 考研为例
5)初试成绩发布:2021 年 2 月 26 日起,由各省和学校公布
6)国家线公布:2021 年 3 月 12 日
7)调剂系统开通:2021 年 3 月 22 日-4 月 30 日
8)复试:2021 年 3 月中旬起陆续开始复试
6.英语一和英语二的区别
英语一的难度大于英语二(英一平均分 48 分,英语二平均分 55 分)
加载中…
7.数学一二三的区别
一般来说,理工类考数一或数二,经济和管理类考数三。具体的占比如下:
加载中…
8.考研四条线
加载中…
9.34 所自划线院校
自划线院校说白了,就是具有自主划线权利的学校,不需要参考国家线。
这些学校,一般比国家线出的更早,复试也更早启动。
自划线院校一共有 34 所,也就是说 985 学校中除了华东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外,其余均为自划线院校。
加载中…
10.一区和二区
直白点来说,一区指的是教育、经济资源相对强的省份,集中在东部地区;二区指的是教育、经济资源相对弱的省份,集中在西部地区。
国家线会区分 A 类(对应一区)和 B 类(对应二区)。一般来说,同专业 B 类的国家线总分要比 A 类低 10 分。
加载中…
11.学硕和专硕怎么选?
专硕已经发展了十多年了,除了在将来读博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理性「歧视」外,在将来求职过程中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学长自己就是专硕,在去年秋招拿到腾讯、百度、京东、美团等各大互联网公司产品经理 offer,丝毫没有感受到对专硕的歧视。
简单来说,如果说你不打算读博深造,读完研后直接工作,那完全可以选择专硕,一般说来有着更低的难度,更低的毕业要求;如果你有深造的意向,或者对科研感兴趣,那还是选择学硕,将来壁垒比较少。
下面学长列一张表格对比下学硕专硕在考研和读研期间的差异。
加载中…
12.考研常见名词解释
l 三跨:跨专业、跨地区、跨学校。
如果你是跨考计算机、法学、教育学等热门专业,从经济一般的省份考到发达地区,从双非考重点学校,那考研注定是一场硬仗。
l 报录比:报名人数与统考录取人数的比值,要注意是统考录取人数,要剔除掉推免的人数
报录比直观体现了目标院校所报考专业的竞争程度。报录比 5:1 以下的难度一般,报录比 10:1 以下的难度尚可,报录比超过 20:1 的神仙打架。
13.全年各阶段复习重点
(1)2022 年 2 月,确定目标院校&制定考研计划
1)确定目标院校:目标院校选择的具体方法已经在上文详细写过了,按照方法确定适合自己的目标院校。
2)制定考研计划:国有五年计划,考研也应当有复习计划。阅读经验帖,总结学长学姐的计划和方法,制定出属于自己的复习计划。
3)提前联系和认识学长学姐:考研中存在不少信息差,比如说专业课的重难点、复试考察的内容和重点,这些内容在网上是查不到的,只有找已经考上的学长学姐了解,才能了解到。如果能知晓一二,能少走不少弯路。
(2)2022 年 3 月-6 月,基础复习阶段
大三下学期开学,在考研教室或者图书馆找一个位置,买好复习资料。站在考研跑道的起点,发令枪就此打响。
基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打基础,不求快只求打牢基础。重心要放到公共课上,毕竟基础课需要长时间的累积才能换来分数质的飞跃。
教材/复习资料+网课+习题=搞定基础
过教材或复习资料,接着结合网课加深知识点理解,再结合习题巩固和查漏补缺。
(3)2022 年 7 月-8 月,暑假黄金复习阶段
暑假的重要性无须多言,备考的黄金时间,也是实现弯道超车的大好机会。
数学:网课为辅,按照专题大量刷题为主,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提升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英语:重点攻克阅读理解,刷完 2010 年以前的阅读理解。
政治:考数学的小伙伴可不启动;不考数学的小伙伴开始刷网课,直接从强化班开始刷起,刷完一节做一节 1000 题。
专业课:从头到尾完整的过一遍教材,并做好笔记,整理出知识框架。
(4)2022 年 9 月-10 月,强化复习阶段
强化阶段就是两件事:一是拔高,二是查漏补缺。
比如数学,之前都是分模块的复习和刷题,是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如果要考高分,需要在这个阶段把零散的知识点串起来,先串成线,在拼成面。
查漏补缺同样重要。通过暑假的刷题和复习,你会知道哪些地方存在薄弱,需要针对性加强。
(5)2022 年 11 月-12 月,冲刺复习阶段
进入 11 月,考研进入白刃战。专业课和政治进入背诵阶段,英语和数学需要按照进行完整的模拟。
准备好这些,就可以踏上初试考场了。
(6)2023 年 1 月-3 月,复试准备阶段
考完初试,啥也不要去想,给自己放一周假,这一年的初试准备辛苦了。
休息完,继续复试准备的征程,要知道你现在还在半山腰。
如果初试考的不错,安心准备复试。如果初试考的不好,那么有必要复试+调剂两手抓了。提前了解调剂政策和调剂信息。调剂真的就是手慢无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