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刺猬效应:饭局上的人情世故,适当距离也可以让感情升温

2017 年 12 月,一年一度的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行,这次大会主题并没什么稀奇的,但却因为一场饭局在朋友圈刷了屏。

这场饭局被人称作是史上最强饭局,由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和美团创始人王兴做东,出席饭局的阵容也是空前绝后,除了刘强东和王兴,腾讯创始人马化腾、小米董事长雷军、联想 CEO 杨元庆等互联网大佬,还有滴滴出行 CEO 程维、58 同城创始人姚劲波、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快手 CEO 宿华等年轻少壮派。

网上流传出的一张照片却是让人浮想联翩。照片里,处在 C 位的不是刘强东,也不是王兴,而是马化腾。刘强东坐在左手边,王兴坐在他右手边,一副大佬模样。

加载中…

很多人也认为,从饭局中座位的顺序就可以看出来,马化腾绝对是最重要的客人,因为两个主人都挨着他坐。

中国的饭局文化由来已久,大家熟悉的鸿门宴,就是历史上最有名的一次饭局。中国人的饭局并不单纯在「饭」上,而重点是在融合人情之道的人际关系局上。一场饭局,既可以是亲朋故交之间的沟通交流,也可以生意对手间的交锋谈判。中国人的人脉关系大都是在饭局中建立起来的。

著名作家钱钟书先生说过:「吃饭还有许多社交的功用,譬如联络感情、谈生意等等。」

饭局是我们生活与社交的一部分。结婚了,有婚宴;过生日有寿宴;毕业了,有散伙饭;工作出彩公司还会举办庆功宴。到现在,大家组织饭局甚至连个理由都不要,叫上一帮人,到饭点开个包间,推杯换盏之间就是一场饭局。

这么多的饭局,如果你只是单纯地去吃个饭,那就有点太划不来了。在饭局中,你可以认识新朋友、可以让感情升温、可以维护人脉圈,光坐那儿吃饭,不是浪费了这大好机会吗?

可话又说回来了,饭局社交也不是那么简单,你想认识更多的朋友,让你们的感情升温,那还必须懂点门道。

其实,人际交往中有一个名词,那就是刺猬效应。天儿冷了,两只刺猬要靠在一起取暖,离太近了会扎着对方,离太远了又取不到暖,所以它们必须摸准一个合适的距离,既能抱团取暖,又不至于伤了对方。

饭局社交的门道就在这刺猬效应里。你跟人太腻歪了、太亲热了,别人可能会受不了,觉得你侵犯了自己的界限;你如果离得远了,关系就无从建立。所以,饭局社交的核心就是利用刺猬效应,保持人际交往中的适当距离。

加载中…

人际交往中的距离有两层含义,一种是空间上的,比如我离你一米,那就是一米的距离;一种是情感上的距离,我跟你熟,就代表了心理距离的远近。。

利用刺猬效应做好饭局社交的第一个方法,就是要保持适当的空间距离。

从社交关系上来讲,人际交往中的空间距离可以分为三种:

一是社交距离。它体现的是一种最普通的社交关系,在工作环境和社交聚会上很常见,如果是第一次见面,恰当的社交距离是 2 米左右,如果之前已经认识过,但并不熟,那就可以近一点,这都属于社交距离的范畴。

二是个人距离。这种距离一般出现在熟人关系中,允许有少量的身体接触。一般离个 50-80 厘米。

三是亲密距离。这种距离体现的是一种亲密的关系,这种距离范围在 15 厘米之内、男的之间可能勾肩搭背或者促膝长谈,女的之间更亲密一点,还能手挽手挨在一起。情侣之间那就更不用说了。

这里要多说一句,如果一男一女走路时挨得很近,突破了亲密距离,那说明他们的关系肯定不一般。很多婚外情都是这样被人识破的。

根据这种空间距离划分,我们可以知道,饭局中与他人之间应该保持的是社交距离,也就是 2-左右。这是有心理学根据的,一般来说,陌生人之间会保持一米以上的空间距离,这样才会让彼此感觉好一点。靠得太近,容易给彼此造成威胁,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空间侵犯」。

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很常见。坐公交车、地铁,或者说坐电梯,在这种比较拥挤的空间里,如果人比较多,大家都紧贴着的时候,眼神一般都很难安放。很少去直视别人,因为在一个过于亲密的空间里,大家彼此都不舒服,所以眼神接触就会更难受,眼神一般都会无处安放。比如说你去餐馆吃饭,陌生人也一般很少会坐在一起,我们一般不太喜欢和陌生人坐的过于近。

饭局上什么人会坐到一起呢?通常认识的人会做到一起,如果不认识的人都坐在你身边,那么可能有些人就会觉得不太舒服。所以在饭局上,我们跟陌生人沟通的时候也有一个座次和安排。陌生人之间的沟通是需要有一个过程的,所以一般往往有熟人坐在中间,两个陌生人坐在两边三个人的关系都联动起来,不至于让彼此觉得很生分。

接下来我们再来说说利用刺猬效应做好饭局社交的第二个方法,利用刺猬效应拉近双方的情感距离,升华彼此的感情。

这也需要我们拿捏好饭局社交中的界限和分寸。

打个简单的比方来说吧,如果问大家最喜欢什么季节,相信很多人都会说春季或者秋季,因为这两个季节不至于太热,也不至于太冷。

同样的道理,在跟陌生人的饭局上,如果你表现得太过热情,可能会让对方觉得你会不会有什么动机,如果你表现得很冷漠,对方也不会觉得你会不会不喜欢他。

所以,在饭局社交上,大家不妨试一试用「温水法则」来跟人交流,不用很热情地去套近乎,也不要过于冷淡,保持温水式的交流,反而能有最好的效果。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就是这样一个似温水般的人。

在当年大选来临之前,撒切尔夫人当时处于下风,也不知道怎样才能力挽狂澜。

这时候,撒切尔夫人提出了一个让人信服的办法,她笑着说道:「我们只有一个办法,那就走出去,到选民中去,这样就会有获得顺利的机会!」

因为英国传统的政治家离大众非常远,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撒切尔夫人决定改变这种现状。

决定走亲和力路线的撒切尔夫人,每天都在大街上东奔西跑,走家串户,她一会儿在这家小坐一下,随意地和房东聊聊天;一会儿又同那个握握手,或向坐着扶手椅的人嘘寒问暖;一会儿又到商店询问商品价格。大部分时间,她总是带着秘书跑来跑去。

每逢午饭时,他们就到小饭馆和新闻发言人以及委员会的其他成员一起喝会啤酒。然后,她又去握更多的手,并且参加各种集会发表演讲。

就这样,撒切尔夫人在民众面前展示了她热情、温暖、亲切、友善的一面,让人从冰冷的政治家身上感受到了一种热情和温暖,她也因此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支持者,并最终登上首相宝座。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来温水法则其实非常有用,尤其是陌生人之间,别人可能认为你地位很高或者学识很高,他需要仰望你,那么此时你不妨可以走下来和别人去亲近。饭局社交同样需要这种温水法则,具体到细节上,我们可以这样去做。

首先,主动向他人打招呼、问好。在小型饭局中,我们应当主动向陌生的朋友打招呼,一般只要说「您好」、「早上好」、「晚上好」就可以了,如果是熟人,应该加上职衔和姓氏,如:「您好,王董。」、「林先生,您好。」打招呼的时候,目光要注视对方,展示友善的微笑,跟对方保持适当距离,不要老远就开始喊,也不要紧贴到对方身边才开始问候,总之一切自然为宜,不要紧张。今天碰到的人第一次打招呼后,如果又碰面就不须重复打招呼,只需微笑或点头示意即可,不要给别人一种很刻板的印象。

如果有名片的话,在开饭之前向这些朋友递上自己的名片。如果没有名片的话,也可以主动提议互相留个手机号,加个微信,表达出你的友善。如果有业务往来就需要主动介绍自己和自己的资源。

其次,在沟通时,可以用微笑的方式保持热情,主要的肢体语言,建议大家使用握手。除了握手之外,最好不要主动跟别人进行肢体接触。否则会给人一种轻浮感。

大家经常能在饭桌上看到一些看似非常热情的人,两杯酒下肚就开始跟人称兄道弟,说话的时候拍别人的肩膀。

如果是老板拍下属或者长辈拍晚辈,这还说得过去。可如果你们没有这层关系,只是刚认识的普通朋友,就只会让人反感。为什么呢?在微表情心理学上,跟人主动进行身体接触,代表你要对他进行一种掌控,其实这是一种控制力的体现,所以有些人会不希望别人跟他勾肩搭背。

最后,不要交浅言深。陌生人之间聊天,话题不宜太私密。比如个人的情感问题、工作收入、家庭纠纷,这些都涉及隐私,在饭局上跟陌生人聊天时最好不要主动去提。还有一种交浅言深的情况是,明明才认识,就说些非常肉麻的话,用亲密关系中的那套来跟对方沟通,这也会让人觉得尴尬。

以上就是刺猬效应在饭局社交当中的应用,它能给我们提供一个适当的距离标准,让我们在饭局中自由地去跟人交流,才不至于表现的过于热情,也不至于表现的过于冷漠,同样还是自然得体就可以了,这样就能很好的跟别人提升感情,建立人脉。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知乎盐选会员精选文章 » 刺猬效应:饭局上的人情世故,适当距离也可以让感情升温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