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ubuntu系统仍然是安装在miniSD卡中。与原andorid系统相互独立,构成android/ubunut双系统,原android丝毫不动,工作学习开发可以使用ubuntu。
该款img映像文件来自Linaro 12.06 armhf build项目,目前版本为http://dl.miniand.com/toby_corkindale/linaro-alip-armhf-t4.7z。
详情参见https://www.miniand.com/forums/forums/2/topics/82。
该网页写到:The currently Ubuntu builds here are build using “armel”, however the A10 supports armhf, which is said to be significantly faster. 大意为:目前基于arm的Ubuntu使用”armel”选项编译,而A10支持armhf,据说速度显著加快。我理解为armel使用虚拟浮点技术(用定点计算浮点)编译内核,A10支持armhf硬件浮点运算,运算速度显著加快。使用该img主观感觉操作流畅,跟i7平台XP有一比。
详细安装流程:
1,首先获得本机的script.bin,支持平板LCD需要它。这是一个android系统的本机配置文件,在ubuntu中用法相同。
(1) 平板电脑开机,使用usb线缆连接到微机,安装好驱动。
(2) 下载adb工具。在Android4.0-root-tpsparkyroot中包含该工具,可以下载使用并root系统。
(3) 打开终端窗口,到adb工具目录运行
$ adb shell
# mkdir /sdcard/nanda
# mount -t vfat /dev/block/nanda /sdcard/nanda
再打开一个终端窗口,到adb工具目录运行
$ adb pull /sdcard/nanda/script.bin
即可获得本机的script.bin
2,下载img映像文件:http://dl.miniand.com/toby_corkindale/linaro-alip-armhf-t4.7z。解压。
3,下载img映像写入工具https://launchpad.net/win32-image-writer/+download。解压。
4,将miniSD卡装入卡托、读卡器,接入USB。运行img映像写入工具,选择解开的img映像和正确的U盘盘符,将映像写入SD卡。写入需要一段时间,等待写入操作完成,ubuntu系统就制作完成了。弹出U盘,重新插上,可以浏览写入的文件。此时SD卡上的ubuntu系统仅使用HDMI输出,使用支持1080P的HDMI显示设备如电脑显示器或家用电视等,用HDMI连接就可以体验平板上的ubuntu系统了。如果想使用平板自己的LCD屏,用步骤1获取的script.bin覆盖该miniSD卡上的相同文件,并复制一份重命名为evb.bin,覆盖minSD卡上的相同文件,就好了。
5,现在弹出U盘,取出miniSD卡,插入平板的miniSD卡座。ubuntu系统可以启动了。首先android系统关机。
6,按住平板的电源开关按钮7秒钟以上,松开;再按住3秒以上,松开。ubuntu开始启动了。如果不行就再试一次,直到开机。可以在平板U口连接一个鼠标判读是否启动了: 鼠标亮了就是启动了。
7,网络支持平板的无线网卡。使用有线网卡的话十来块钱左右的QF9700 usb网卡就行,如果路由器支持dhcp,插上就能上网了。连接更多usb设备需要usb hub。
8,目前触摸屏还不能用。要用usb hub连接鼠标、键盘。这个版本对usb hub支持没有前面的两个系统好,如果usb设备多于两个可能某个就没响应了,必须拔下其中一个。回到android系统试了试,也这样。回头查原因。
=====================================================
这个ubuntu系统基于ARM平台,软件、工具还比较少,要到网上去淘。gcc工具和wine是有的,用于开发linux和windows软件可以的,至少可以启动命令行编译调试。类似eclipse的工具正在寻找中。
要启动原来的android,将SD卡拔下;要启动ubuntu,将SD卡插上。按照步骤6操作。还比较麻烦啊。
不过不要紧。事实上,linux下的软件比android多得多。软件装多了,就不会再用android了。
=====================================================
安装该系统的终极目标是建立一个能够用于日常工作、学习、开发、娱乐的轻便小巧的移动平台。
笔记本电脑还是太笨重了,不管厂家如何宣传轻薄好。
(待续)—安装和使用linux下的工具软件。
=====================================================
中文支持:
img映像文件:http://dl.miniand.com/toby_corkindale/linaro-alip-armhf-t4.7z安装之后不能使用中文的问题解决。
最简单的办法是使用“软件包管理器”Synatic Package Manager,在任务栏菜单的System Tools可以找到。输入密码后,找到ubuntu-defaults-zh-cn的一项,设置mark标记,它会自动选上相关软件,点apply安装。安装过程需要连接互联网。如果报告有些软件下载失败,不管他,continue。安装完成后重启,就可以使用中文了。
中文输入法:
中文支持安装后,在菜单Preference出现keyboard Input Methods,配置输入法。查看发现只有五笔,并且无法输入中文。
重新打开“软件包管理器”Synatic Package Manager,search输入ibus,选择ibus-pinyin和ibus-gtk安装。安装完成后重启。配置输入法摸索了好几次,总算行了。
=====================================================
改变Ubuntu根分区容量:
img映像文件安装的系统根分区不到4G,安装一些软件后感觉小了点,想办法扩容。
方法:
(1) 将SD卡放入读卡器,在VM虚拟机的ubuntu下挂载。
(2) 打开终端输入sudo su成为超级用户root,并转到SD卡的系统根分区目录。使用命令
tar -cpzf /home/xxx/rootfs.tar .
其中xxx是用户登陆名。该命令将SD卡的系统根目录所有文件及目录归档到rootfs.tar文件。
(3) 在XP中使用DiskGenius删除SD卡的系统根目录所在的分区。
(4) 在VM虚拟机的ubuntu中重新为根目录分区,分区容量大小可以自由设置。
(5) 分区完毕后,在上述打开的终端中重新转到SD卡的系统根分区目录。使用命令
tar -xpzf /home/xxx/rootfs.tar .
其中xxx是用户登陆名。该命令将rootfs.tar中的文件及目录恢复到SD卡的系统根目录。
(6) 等待操作完成,安全删除U盘。
根分区容量就改好了。
启动平板ubuntu,使用Disk Utilities在SD卡剩余空间上分区ext4,20G,卷标Tools,作为用户空间。
=====================================================
使用中的小问题:
1,关机/重启。使用任务栏的关机按钮,常常关机界面马上消失,造成无法关机。解决办法:打开命令窗口,输入sudo su获得root权限,关机输入以下的一个即可:
(1) init 0
(2) shutdown -p now
(3) poweroff
如果要重启,输入 shutdown -r now。
2,平板的关机和重启不好用,常常关机成了重启,重启成了关机。可能是这块没设计好。
3,开机问题。A10关机并不是真正断电关机,所以按一下电源按钮是开不了机的,因为芯片没有从起始地址执行,导致SD引导不了。启动要先按电源按钮7秒以上来真正切断电源,然后再按电源钮三秒以上才开始从SD卡启动。实际这样常常也不行,需要摸索。创想X9平板两次按十秒一般可以启动了(看着接的鼠标亮不亮),真够劲啊。
====================================================
安装gcc开发工具:
使用sudo apt-get安装。
1,首先更新安装源:终端窗口输入 sudo apt-get update。
2,安装gcc:终端窗口输入 sudo apt-get build-essential。
安装完毕后,gcc开发环境就建好了。
输入 gcc –version 查看安装的版本。
使用 cat /proc/version 查看系统版本号和使用的编译器版本。
sudo apt-get build-essential自动安装了与内核编译一致的gcc及相关软件,比自己手动安装简单多了。
写个测试程序
hello.c
———————————————————-
#include
main()
{
printf(“hello,world\n”);
}
编译命令: gcc hello.c
生成 a.out
输入:chmod +x a.out 使可执行
运行:./a.out
打印出:hello,world 。成功。
———————————————————-
提示:这个测试程序在linux的EXT4、EXT3等文件系统下可以执行,在windows的FAT、NTFS文件系统下不能运行。这是ubuntu升级到12.04版的进步吧,安全起见。
开发要点:最重要是建立可移植的软件。除了在linux可以编译运行,还要考虑windows、MacOS等。网上介绍比较多,使用第三方工具做到多平台兼容。参考这里:http://wenku.baidu.com/view/01f3863283c4bb4cf7ecd15a.html
ARM平台还有一段长路要走。
但是,就目前ARM的性能/功耗比,移动平台上ARM最终可以胜出吧。
====================================================
安装eclipse集成开发环境IDE:(即使有了更快更好的qt4开发平台,熟悉的eclipse还是装了吧)
要让A10 ARM Ubuntu 支持项目开发,那么elipse全视窗开发环境必须安装。
使用“软件包管理器”Synatic Package Manager,找到eclipse选中,并选上eclipse-cdt。根据依赖关系,一些软件会自动选中。点击apply安装。
浏览了下,java环境使用了open-jdk6。
安装完毕后,在菜单出现一项programming->eclipse,点击运行。第一次启动等了好几分钟。其实在XP中eclipse也不是很快。初次使用的功能打开会多花费些时间,可能编译java加载吧,以后用就很顺畅了。毕竟硬件浮点支持啊,这个A10还是很给力的。
建立一个工程测试一下。
就建hello吧,eclipse自动生成源码例子。
File->new->Project…->C Project ->next->填入Project name: hello,Toolchains: Linux GCC->finish,项目就生成了。
Project -> Build Project,就编译生成了可执行文件 hello。
运行。找了半天,在hello工程名上点右键run as运行。还没用顺手。期间open-jre崩溃两次,导致eclipse意外终止。重启eclipse一下。
安装openjdk-jdk后,Run菜单正常了,多出来Run、Debug等项。
debug调试没能启动,报告gdb –version错误。到终端输入gdb,果然没有,需要安装或配置。
到“软件包管理器”Synatic Package Manager中查了一下,gdb确实没安装。选中安装。重启eclipse,debug as调试可以了。
A10 ubuntu上的eclipse没有明显卡顿感觉,应该说效果还是不错的。毕竟是系统安装在SD卡的闪存中,跟硬盘比先是读写速度就差很多,所以eclipse表现还是相当令人满意的。
====================================================
安装电路设计与仿真软件:
电路制图有KiCAD。
EDA仿真有gEDA,+PCB也可以作电路制图。
到“软件包管理器”Synatic Package Manager中安装,软件不大,全部安装大约200MB,包括了开发环境。
安装后发现gEDA没有菜单项,要逐个创建快捷方式。要下载lxshoutcut软件。
====================================================
安装串口工具:
主要有cutecom和minicom。
安装后发现minicom启动不了,卸载了。
cutecom比XP上的串口助手要好用。端口号可以手工输入,比串口助手只支持4串口个要方便。输入栏有了历史窗口。没找到”发送“按钮,发送文件按钮有一个。
====================================================
安装压缩文管理器:
sudo apt-get instll xarchiver p7zip unrar-free
在文件管理器右键点击解压缩文件,就可以解压文件。也可压缩文件。
====================================================
修改cutecom源码,让界面直接支持ttyUSB0和ttyUSB1等USB串口:
使用平板连接串口,一般是USB串口,设备名称为ttyUSB0、ttyUSB1等。在cutecom界面上没有ttyUSB设备,只有4个ttyS设备。下载了cutecom-0.22.0.tar.gz源码,看了看,设备名确实只有4个ttyS设备。为方便使用,再加上4个ttyUSB设备。
先编译源码。
1,将源码复制到平板电脑Tools的文件夹。
2,鼠标右键点文件,菜单中选解压到当前目录。
3,文件管理器的菜单Tools有在当前目录打开终端窗口功能,操作方便不少。如此进入终端窗口。
4,执行 ./configure,提示用cmake。
5,sudo apt-get install cmake,自动安装一系列相关软件。
6,执行 cmake .,提示Qt4没找到。
7,sudo apt-get install qt4-dev-tools qt4-doc qt4-qtconfig qt4-demos qt4-designer。这个qt4-doc要96MB空间,真不想装它了。等吧,下载要20分钟。安装完成,还是不能cmake .成功。再安装sudo apt-get install libqt4-dev。cmake . 终于成功了。用make编译,也可以了。运行OK。
另又安装了qdevelop及相关工具软件ctags。
8,添加ttyUSB0和ttyUSB1等USB串口设备。
在 qcppdialogimpl.cpp原文件这里:
bool entryFound = settings.contains(“/cutecom/AllDevices”);
QStringList devices=settings.value(“/cutecom/AllDevices”).toStringList();
if (!entryFound)
{
devices< <“/dev/ttyS0″<<“/dev/ttyS1″<<“/dev/ttyS2″<<“/dev/ttyS3”; } m_deviceCb->insertItems(0, devices);
看源码有saveSettings和readettings函数,不知为何没起作用。修改
devices< <“/dev/ttyS0″<<“/dev/ttyS1″<<“/dev/ttyS2″<<“/dev/ttyS3”;
为
devices<<“/dev/ttyS0″<<“/dev/ttyS1″<<“/dev/ttyS2″<<“/dev/ttyS3″<<“/dev/ttyUSB0″<<“/dev/ttyUSB1″<<“/dev/ttyUSB2″<<“/dev/ttyUSB3”; 保存,编译。还是没有ttyUSB设备。 操作发现,点Quit退出可以保存设置,点窗口顶部右角上的x关闭则不能保存设置。总之问题解决。源码有时间研究一下。 虽然没有发送按钮,但输入历史记录可以用键盘的上下键调出来,好像终端输入命令那样,很方便。 ================================================= 使用QDevelop开发Linux上窗口界面程序: 启动QDevelop,在菜单Project -> new 一个 比如 project name 为 qhello,Ok。在Build菜单选Build编译,完成。Debug -> Start Program 运行,出现 Dialog窗口。
比eclipse快多了。怎一个爽字了得。
要建立可在多个操作系统甚至手机上使用的C/C++应用软件,Qt4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Android就不说了,目前在ARM Linux上尚未找到完整开发工具。
=================================================
小技巧:
在FileManager里设置鼠标单击。菜单Edit->Preference:General选Open Files with single click,告别累手的双击打开文件/文件夹,单击就可以了。桌面图标也可以单击打开了。